查看原文
其他

口述真实下的影像记忆认同

方源 CDRC2011 2023-03-31

“口述历史”相对于“文字历史”具有生动形象、纠正文字偏见、丰富历史细节的特性,是一种富有现代性格的学术方式,使得挑战某些学术界上层的话语垄断成为可能。


新中国成立之初,寻访口述是搜集历史资料主要方式之一。2004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口述历史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各类院校设立了口述历史研究所,巩固了口述历史在史学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结合:口述史走进纪实影像



我国最早对口述历史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的史官为了获得资料而大量收集了有关言谈的书籍。中国口述历史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与世界接轨,与此同时催生了口述历史与纪实影像相结合。1993年,中国第一部口述历史纪录片《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的放映标志着中国实现了口述历史和纪实影像的成功结合,为今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后,央视领头制作的口述历史纪录片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涌现,例如《毛泽东》、《百年小平》等更为客观地展现了一代伟人的领袖才能。随着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市场被打开,投入制作的机构和个人越来越多,近十年更有大量成果出品。


大型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一经推出便引发热议,其长达八年的制作周期,走访三千余人,集成大量影像资料,最终浓缩成为两季共62集的优质成果。



《口述国图》是第一部以亲历人视角展现国图发展历史的口述史纪录片,该项目启动于2003年,历时16年的漫长制作周期,于2019年12月10日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首映。



建构:抽象记忆融合具象表达


口述历史在解构宏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在建构微观历史细节,通过每个个体独特的记忆碎片汇聚而成一个完整事件的真实回顾。


《口述国图》作为献礼中国国家图书馆110岁生日的礼物,通过融合几代老馆员的抽象记忆,结合多方影像资料,通过时间线串联,最终形成一个具象化的视听呈现。在口述者的描述过程中包含了追溯记忆与故地新游的直观对比,期待表达对国图精神的寻觅和复归。



纪录片《二十二》通过口述历史呈现抽象记忆的过程中摒弃了垫入单一历史影像资料的传统手法,通过表现受访者当下生活状态和真实生活环境的方式,与口述者描述内容形成反差,将关注点更多放在口述者本身,在现代语境下填补大众对历史细节认知的空白。


引导:受众产生情感认同


相较于其他类型纪录片,口述历史纪录片的声音叙事占比更重。但一部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诞生绝不是仅靠一家之言就能撑起叙事脉络,而是一种“群言”的方式对细节进行不断填充。每一个口述者都有自己的声音特征、表达个性和言语逻辑,受众对声音面貌的接受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影过程中的情感认同度。



《口述国图》的历史跨度上起20世纪30年代位于文津街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时期,下至世纪之交现代化岁月中令人感怀的难忘经历,经过40位老馆员跨过岁月长河的真挚口述,为观众带来与历史同行、与国图共成长的珍贵情感体验,观众在聆听口述者生动描述同时,也在脑海中建构了一幅幅个性化的变迁图景。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主创纪录片《澳门二十年》将于央视综合频道首播

首映在广州|一个世界缩影

CDRC三尊铜像背后的故事(二):尤里斯·伊文思

在现场 |《港珠澳大桥》创作研讨会,探寻纪录电影的新表达新方向

纪录片中自我反射式手法的艺术

《未至之境》:自然类纪录片的拟人化叙事

请你勇敢对家暴说“不”
CDRC三尊铜像背后的故事(一):朱连魁


  

 

编辑: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