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纪实》:故事里的子弟兵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划破夜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秋收起义举起工农旗帜,宣告一支新型人民军队诞生。94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冲锋陷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成为闻名世界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画报
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建立之初仅由陆军组成。它经历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等阶段,在1946年10月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接受检阅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传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今年夏天,河南经历了千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灾害。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导致郑州、新乡等地部分道路严重积水,地铁、城建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不少市民因此被困。在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各地部队派遣士兵到灾区一线进行抗洪救援,全国各地网友纷纷在各大媒体社交平台赞叹:“有一种安全感叫解放军来了”。但人民子弟兵的“可爱”之处不仅仅体现在灾难面前,更埋藏在部队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而《军事纪实》作为一档纪录军营、探索军营的栏目,多年来用纪实的视角带领人民群众深入部队,零距离接触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那些“可爱”的人。
《军事纪实》“登高望远”栏目策略
《军事纪实》开播于2006年6月26日,每周周一至周五晚间播出,是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推出的军事栏目。栏目主要围绕部队中心工作,宣传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大典型、重要事件。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军营,以发现的态度记录军营,探索军营。用故事化纪录片的创作要求,构成一幕幕具有独特感染力的军事故事。每一部影片里的每一个军事人物,都具备真实生动、充满悬念、催人奋进的故事特点。故事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现场,都要揭开层层面纱,探寻事实、真相,深入呈现军事第一现场的独特魅力。
《军事纪实》宣传海报
《军事纪实》是一档人物口述加小片讲故事的栏目。这样的创作尝试始于两年前2004年的周播节目《军事人物周刊》。早在两年前,“口述体的情景纪录片”在其他频道已是发展的如火如荼。《发现之旅》、《探索发现》也是比较早的“口述体的情景纪录片”栏目。这种纪录片的表达方法,在很多独立单元的大型系列节目中已多次应用,比如文献片《邓小平》、《共和国外交风云》等,这种表达方法最早常用在独立单元的“大片”基础上衍生而来。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栏目组决定要把这种“大片”形态的节目栏目化,以求电视专题片也能够有高质量的输出。
《军事纪实》士兵演练实战画面
初创时期栏目贯彻了这样新的故事呈现理念,用抽线头、设问题、强化悬念的方法为之后的陈述铺垫开路,解答一个问题之后,再设置一个问题,一部 25分钟的片子平均几分钟一个问题,这样层层剥皮、环环相扣地推动 “剧情 ” 发展,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兴趣不断前移,形成了 “人物口述加小片 ” 的基本节目形态。栏目在摄影上强化有品质的追求,如人物采访强调统一的低调化处理,都力求把人物放在暗背景里采访,纵深处还要求摆一个与军人身份相应的静物,如钢盔、军帽、武器等。总体上要求摈弃过往一些 “傻瓜相机式”的顺光拍摄法,获得 “非五彩”的影调。每部片子都往那种画面精美、剪辑有序、张弛有度、有始有终、头尾呼应、叙事完整,具有欣赏价值的纪录片品位上靠。
《军事纪实》“专而不狭”选题理念
《军事纪实》它的军事题材决定了栏目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军人以及与军队有关的人和“军事迷”。但是《军事纪实》的题材不仅仅局限在军营,《军事纪实》主要由“人物”和“事件”两个选题范围构成。所有具备人格魅力、为军队做出贡献的人物都是我们的拍摄对象。所有和军事有关的事件都是栏目聚焦的现场。每一位关注国防、关注军事的观众都可能成为《军事纪实》的受众。
2021年月8号《坦克连长争霸赛》人物采访画面
自栏目开播以来,受众“小众化”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军事节目的创作人员更需要受众“大众化”的观念。每一期的选题除了符合自身栏目细分化的定位之外,还要尽可能的争取更多受众,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打破题材对受众范围的限制,才能更好地获得军事节目的经济效益,从而确保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2021年7月28日的节目中,讲述了7月中旬以来,河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新乡、许昌等地受灾严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持续投入近万名官兵和各地民众一起在十余个方向执行抢险救援和恢复生产生活任务的故事。这场洪灾来得猝不及防,但在灾难面前,军民齐心抗洪也留下了太多令人难忘的瞬间。《军事纪实》记者在抗洪一线记录了无数个或令人揪心或令人振奋或令人感动的场景,这些场景不仅仅会让部队军人热泪盈眶,也会让每一位深处“水深火热”的受灾群众以及全国各地每一位心系灾区的普通姓为之感动。
士兵在河南抗洪第一线
《军事纪实》“永葆青春”的创作技法
电视节目无论是何种样式和题材,都必须做得好看,想尽一切办法留住观众,才能取得较高的收视率。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和西方传播理念的不断深入,传播者高高在上说教式的传播方式逐渐被人们摒弃,以讲故事的方式与观众平等的交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军事纪实》将具有刚性审美效果的军事题材纪录片与讲故事的叙事手法相结合,体现出了军事节目的独特魅力。
人文类纪录片需要注重细节的描述,军事题材的纪录片同样需要细节的建构。细节是故事叙述中的重要元素,人物的塑造、矛盾的冲突、事件的发展都离不开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或许会逐渐淡忘故事的情节,然而那些生动的细节却在记忆的尘封中越发显得熠熠生辉。在《深井哭声》中,当使用挖掘机开掘深井的救援方法失败后,官兵决定采用倒挂的方法救出小女孩,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救援官兵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在这种强烈的心理矛盾中,在现场指挥的副参谋长王强亲自给即将下井的战士捆上安全绳,片子用画面语言和现场的同期声表述了王强细心地给战士系安全绳的过程。这个细节的刻画是人物当时心理活动和情绪状态最真实地反映,把王强既爱兵又爱民的高尚情操和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故事中最打动人心的力量,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士兵在恶劣环境下行军
同时,《军事纪实》,每期节目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每节结束后,都有一个精彩的内容提示,一方面衔接节目,另一方面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继续收看节目,如2011年5月18日的《华山脚下三只虎之兄弟之战》中就在第一节结束后,利用声音和文字的形式加入了如下的下节提示:在对蓝军火力点进攻战斗中,“英雄四连”指导员张贝贝为何不满意战士们的表现,而在400米障碍比武中,面对领先的“红一连”,“英雄四连”的官兵们又采用了怎样的秘密策略?《军事纪实》正在播出《华山脚下三只虎之兄弟之战》。这样的设计,可以留有一定的悬念,让观众去揣测、思考,同时也给刚收看节目的人以一定的节目提示。另外,节目通过对多个人在比赛时、比赛后的采访,来贯穿节目的始终,一改由记者一直讲述到底的方式,灵活多变的形式,也是其又一亮点。
《军事纪实之华山脚下三只虎之兄弟之战》画面
《军事纪实》如今已经走过了第15个年头,高质量的创作理念让栏目始终保持活力。但在如今节目形式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栏目的传播者们也面临着挑战和契机,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节目形态和手法给军事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另一方面,如何吸收营养使军事节目在丰富的电视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勇于创新,能够留住并且吸引军事节目的受众,最终使军事节目实现良性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个军事节目传播者面前的课题。
[1]王莹. CCTV-7电视军事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2.
[2]李暄.面对市场的电视军事节目——央视七套《军事纪实》浅析[J].声屏世界,2007(12):36-37.
[3]魏纪奎.故事化纪录片的有益尝试——《军事纪实》栏目创作漫谈[J].电视研究,2007(05):64-66.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反思战争 凝聚共识—— 中国二战题材纪录片中的影像记忆与价值追求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杨博雅 陈朵儿
编辑:戚金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