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书单“通货膨胀”了?别担心,这还不是坏事
如今,我们在网上随时一搜就能看到无处不在的书单,它们大多都以“必读书单”的名义进入视野。现在,这一年转眼间到了九月,在开学季,书单更是遍地开花。确实,书单越来越多,而读者需求似乎没有增长多少,书单也越来越“廉价”,都有点“通货膨胀”了。
书单有一个假设是,开书单的人比其他人更专业,有资历去影响或决定其他人读什么书。读者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假设,纵然书单泛滥,我们似乎依然不太会犹豫选择哪个书单。这是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信任开书单的“知识权威”,而这可能让我们失去对书单本身的判断能力。
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节目中探讨的,也就是书单这一形式。好在无论如何,有一点是确定的——我们最终看的是书,并不是书单。我们需要读书,也需要看书单,归根结底是需要读书。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在过去的中国社会,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儒学典籍居于‘经’的位置,一个读书人如果对‘闲书’感兴趣,才会在坊间得到一些诗歌小说戏剧书单,如果没有兴趣,读一生的书可能都与书单无缘。在近代,儒学典籍因为科举制被废除而彻底失去‘经’的位置,不同学说兴起,书籍的类别多了,也才流行起了书单。”
“开书单的人,无论职业是什么,他们往往都是在进行思考的人,有思考就可能受观念影响。观念会影响一个人在书单中加入哪本书,不加入哪本书。”
——整理自本期视频
本期书目
译者:胡自信、魏钊凌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9年4月
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年8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点击阅读原文,进我们的小铺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