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境,多少“标新立异”假汝之名

罗东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2-07-30

原本熟悉的一个问题、一个句子,如果多了某个词语,可能立即会让人觉得有一些陌生,不敢确定究竟是什么意思,一不小心就理解错了,“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其实,之所以有这陌生感,倒不一定是因为添加的词过于专业冷僻。


比如“语境”


在今天,我们打开一本书或在网上刷一篇文章,从标题到正文的字里行间,都可能见到过这样或那样的“语境”。普通的如“新媒体语境中的XX”,学理一些的如“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XX”“在当代语境下”。尽管“语境”这个词语在中文里的流行不过十余年,可是它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几种术语之一。任何一个词都可加上“语境”二字,而一旦有了这个后缀,原来的词多半就变得复杂起来,向读者呈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而我们作为读者似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起表情包,可能都知道指的是在手机聊天、评论或留言中发出去的表情符合,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纯图的,有带文字的,但若是加个语境,改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表情包”,就让人“敬畏”了,无法确认是否还是我们熟悉的表情包,估摸着背后有高深的解读。“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表情包”仿佛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新的角度或解释,而这种感觉就产生自“语境”本身的力量。


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在本期节目中探讨的便是“语境”。语境自然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交流中,因为性格、文化背景、经历、使用媒介等多方面的差异,相互之间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理解,难免会有误会。而“语境”也确实可以让我们看到同一个概念、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面向,了解每个概念都有其语境,在使用它们前明确定义。可是,为什么“语境”在泛滥之时,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的理解就更深刻更丰富呢?


以下为本期视频内容。



“‘语境’的巨大魅力反而可能使它成为一种修辞,当我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匮乏的时候,就搬来“语境”加个后缀,不必做过多深入思考,只需换个壳,‘在XX语境下’,似乎就提出了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


更多视频内容可在微博、B站搜索@罗东时间

·
·
·



本期时间轴

00:00 无处不在的“语境”

00:33 “语境”只是托词?来自十几年前的潮流

01:20 好像是一回事,又好像不是

02:21 语境是存在的

04:35 成为修辞手法的“语境”




本期书目


业余者说》

作者:王人博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18年7月


《现实的社会建构》

作者: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

译者:吴肃然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巴别塔之后》

作者:乔治·斯坦纳

译者:孟醒

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9月


《职业系统》

作者: 安德鲁·阿伯特

译者:李荣山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6年8月



更多内容



“阅读迷雾”系列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毕业论文”系列
对不起老师,我的论文用了“文献研究法”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是不一样的文化评论”系列

“阿里员工被性侵”:不允许拒绝的科层制

性侵犯罪报道中的“被动句”问题,是需要一次反思了

从“情人坡”到“保研路”:大学地名中的爱与反叛

“据研究”“有研究表明”充斥书本,傲慢到没有出处

高校图书借阅排行榜上为什么总是有《明朝那些事儿》?

书桌乱的人,更可能捡到知识


特别策划

语言、货币与外乡人:与经济学家韦森逛菜市场“买烧饼”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罗东;视频后期:刘小可、欧阳皎;视频字幕校对:赵琳;编辑:西西;本文校对:刘军。封面题图素材来自电视剧《围城》(1990)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进我们的小铺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