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律人为什么要写作?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刘哲说法 Author 刘哲


写作是深度的思考,是将日常碎片化的思维火花聚拢起来,是思维系统化的过程,是将知识内化的过程。不能随时调用的知识其实不是自己的知识。


来源 | 刘哲说法

法律人需要严谨的逻辑,需要无碍的表达,但这一切都来自于发达的思维能力,而写作是思维的能力不能进化的基础。

写作是深度的思考,是将日常碎片化的思维火花聚拢起来,是思维系统化的过程,是将知识内化的过程。不能随时调用的知识其实不是自己的知识。

我的经验就是这样的,看过的书和文章,往往就忘了,说的话也说不了太多。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成了自己的东西,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尤其是写过系列的文章,就会对一个领域有很深的印象,那这个领域就可以讲一讲了。

这其实就是思维进化的过程。写文章是在一个点上实现了思维的系统化,或者固定,而写得多了,就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些知识点之间还可以互相影响。之前的知识都会成为后边知识的铺垫和积累。而这些都是经由写作实现的。

因此写作对于法律人绝不仅仅是工具意义上的,它是基石,是铺就职业道路的基石。

  壹 原因

有不少人会问我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也经常自己问自己这个问题?

写作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每天都如在炼狱之中,但一旦完成又如沐春风。每天都非常挣扎,而且没有尽头。

那到底图什么呢?

01创  造



写作是在创造,这个很多人都承认,写作本身就被称为“创作”嘛。

写作就是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个东西,而你把它创造出来,无论是一个故事、一个观念、一个思想还是一个情绪。当然这都是精神世界的东西,而一篇文章、一本书让它有了实在的载体,留存世间,有的甚至可以流芳百世。

古人就是为了不朽写作,所谓立言。

这是因为文明很大程度上是由精神构成的,无论是书籍、影像、制度、文化、科学、算法等等,人类文明程度越高,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就越大。或者说越是高级的文明,越是体现精神产品的高级,物质产品只是精神产品的载体。

而写作就是构建精神世界的一砖一瓦。我们不是在写作,我们是在创造我们希望的未来世界。

当你对现实不满意,抱怨是没有用的,你需要的是创造。哪管是一篇抱怨的文章也是一种创造,因为你会把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写出来,从而那些解决问题的人提供了帮助。

当你认为有一个好的想法的时候,你也可以把它写出来,那就是成为建构这个世界的一个设计,至少是这个设计的一部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多是由观念构成的,无论是道德、法律、国家、文明,这些很多都是我们脑子里想象,我们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你的写作就是在丰富这个想象的共同体,让他按照你的想法再进一步。而如果你不书写,你就不会参与到这个世界的建构。

那位说,实践不是更直接的创造么?

的确,有些实践是一种创造,而且是很大的创造,比如对社会的改造,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权力;发明创新,可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改良改革,我们需要必要的平台。

事实上并不是干活就是创造,有的活只是重复劳动,只是维持运转。

自然也不是只要写就是创造,很多公文写作也是重复劳动,维持运转。

这里指的写作,当然个人化,写一些言之有物的东西,写一些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才是创造。可以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没有的词汇、观念、思路,这些虽然很小,但只要新的就会有价值,就会成为新世界的一砖一瓦。

02传播理念



以往来说,写作与传播是有很大的距离的,那就是发表的限制,也就是渠道太窄,很多作品成为了“抽屉文学”。

但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时代,写作就相当于发表了,只要你想发表就一定能找到发表的地方,实在不行可以自己开一个公众号发表。

所以写作就可以实现传播,传播一些我们希望为公众知悉的内容,希望自己的观念被广为传播。

那如何能够让自己的思想为公众所知悉,那些模糊的片段,那些零散的观念是不方面别人了解的。

那只有诉诸笔端,把这些片段串联成一篇一篇自成体系的文章,才方便转播。

所以文章是思想的容器,不写出来无法表达,太过碎片化,比如像朋友圈里的评论也不利于思想的传播。

只有那些相对独立的,经过一些编辑整理的文字,就像那些公众号的推送文章,才方便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就是书籍、报纸和杂志,这三者都是容器,他们就是盛放思想的壳,只是由于壳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所以才不容易传播。

现在有了自媒体,传播的渠道成本降低了,回归思想真正的本质,那就是内容是否吸引人,对人是否有用,这才是它们被传播的根本原因。

所以公共性的写作与记日记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对自己有用,一定要对公众也有用。

对公众的有用性,决定了一篇文章的生命力和传播力,就好像插上了翅膀。

当然标题党依然可以骗取流量,贩卖焦虑依然可以在短期内赢得市场,但是长久的价值和生命力,仍然需要理性、建设性的思想。

如果你希望能够持久的影响人,那你必须写出一些真东西。

03与世界的交流方式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其实我们的圈子都是有限的,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人也是有限的。有些因为层级的关系,你是根本够不到的,其他人也了解不到,只能通过一些间接的渠道来听闻,但是这些非常飘渺的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可靠性,而且在间接传递的过程中信息会有很大的损耗。

这个时候写作就视为你与更大的外部世界交流方式,所以传播的不确定性,它可以行政壁垒、层级屏障,让更多的人直接了解到你的思想。

文章就是载体,信息没有任何损耗,不管什么人读到这篇文章,都可以完整的理解其中的内容。

现在的文章传播方式与以往纸媒的传播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原来单向度的订阅式、广播式传播,变成了社交式的裂变式传播。

而根据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任何一个陌生人。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自媒体的社交传播方式可以向外部世界做极大的扩散,这是与小圈子的肯定、推荐是很不一样的传播方式。实际上,就相当于你与世界在进行交流。

只要你有好的思想,就很容易拓展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所知悉。这些知悉的人是在工作中不可能发生联系的人,他们会了解到你,认可你,并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事实上,你通过写作就扩展了自己的交往边界,为自己修桥铺路,即使你在小的环境中不一定会获得认可,但是你可以在更大的环境中赢得公允的评价。

而且在工作环境中,有些时候对知识产权是不太尊重,即使就是你的创造和成果,最后也会很容易被混同、侵占,甚至张冠李戴。而只有你写出来的东西,大家才会知道这是你的思想,是你的观点和创造,通过写作的方式实际上也是标定的智力成果。

在小的环境中容易陷入封闭博弈陷阱,只是看到了眼前的竞争,只是锁定眼前有限的资源。但是写作可以让你跳脱出来,承接外部世界的开放博弈,世界足够大,可以容得下很多人共同发展。

而且在这个更大的世界中你也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有些甚至你想象不到的,而这些想象不到的机会可能会让你成就更大梦想。

04写作是累积和复利



写作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偶尔写一篇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持续写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虽然这个过程是极为痛苦。

写作就是量变的过程,只有这个量变积累的足够多才会产生质变,在产生质变之前,你可能都不会看到太大的变化,只能在孤独中求索。

但其实在你求索的过程中就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变化,你因为更加努力的阅读、思考、创造,通过这一次又一次自我煎熬和孕育,实际上已经悄然的发生了变化,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写作就像复利,文章不是一加一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是下一篇文章的铺垫,每一篇新的文章有所有旧作的背书和宣传,这就像复利,每一次创作都会把以往的积累投入进来,所以收获和影响都会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的量级之后就会呈现指数级的提升。

但是前提是持续的创作和不断自我超越,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会更新更好的创造,才会激发读者更大的兴趣,并将这一个过程持续下去,这个复利作用就发生变化。坚持的时间越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的。遗憾的这两点都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不断的自我超越确实也需要一些天分,但是我想坚持这个事其实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有足够大毅力。

写作其实不是别的,他是给我们的人生多开的一条路,是可以突破重围的自我破局之路,是可以不断自我迭代升级的进化之路。有了这条路,我们的人生就多了一道风景,多了一个选择。

  贰 灵感

对写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并有足够的意志力能够完成创造之后,选题可能会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它是方向,它代表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中最核心的观点和主张,预示着行文的导向,也暗含了本章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思路,并且包裹了一种情绪,这个情绪也是支撑写作的原动力。

因此,可以记录选题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持续创作的时候,一个好的选题几乎就意味着一篇好文章,没有好的选题,即使很努力,也很难形成吸引人的作品。

但是选题就像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是很难捕捉,如果不能及时记录下来,事后也很难想起来了,这就相当于灵感吧,选题只是它的形式。

而灵感就是那些从无到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是前人没有说过了,一个创造性的概念,并不是任何事物的自然延伸,因此想通过联想法是想不起来的。

从生物学意义上,它就是神经元突出的不确定链接。从知识层面上,他是大量知识储备之后的化学反应。

只要能抓住它,就几乎可以获得了半篇文章。因此,每一个创作者对选题,或者说是灵感都是极为重视的,要随时记录下来。以前很多人是随身拿个小本本,随时记下来。

而现在有了手机,可以很方便的记录,但必须放下手里的事情马上记录。也许过了十分钟你就想不来了,如果要重新再想一遍,可能要花费极大的力气,而当时几乎是毫不费力的。

01灵感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很复杂,但是还是一些基本的道理作为支撑的。

首先要拥有广泛的知识,要了解方方面面,不仅仅是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各种知识都要保有一颗好奇心,并且广泛涉猎。这些所谓其他学科的知识,甚至就是闲书,可能会帮你打来认知的屏障,创造审视自己专业的独特视角,有些其他学科的规律可能对本学科就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而这种广泛的链接,在以往的专业研究中是比较少见,实际上是用外部知识拓宽本学科边界的过程,因此很多时候是一种创新,你所谓的灵感就是知识和广泛交叉和联系,产生了很多恰如其分的独特链接。这个链接很独特,又有一定的可行性,所以你大脑自己都会感觉很奇妙,产生了一声惊叹。

好像是神来之笔,其实也是大量积累的结果。这个灵感往往预示了一次学科辩解的扩展,这也是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一种创新,所以才有意义。

其次,实践是灵感的终极源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如果脱离实际也就没有了意义,必须到实践中来,由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

很多时候就是根据实践的经验进行经验,而不是真的做社会实验,而是思想实验,这与爱因斯坦的方式很相似,就是在实践经验为基础做一些思想实验,这样效率会很高。而且随着实践经验的增长,自己对思想实验的判断能力也在提高。

而且实践确实是理论的源泉,很多书本上讨论的问题其实是无病呻吟,而很多实践中的问题却没有多少人来充分探讨。这里边有多重的问题:

一是象牙塔里的学者缺少实践,个别有实践的也只是通过当兼职律师办案得来的,视角比较单一,经验积累也比较有限,因此探讨的问题就缺少针对性,其实他是缺少司法实践的这个内部视角。

二是学科划分过分单一,程序法学者和实体法学者就互不搭界,导致交叉领域的问题很少有深入的探讨,同时过早分科之后,也缺少其他学科知识学养的不断吸收,就成了贫瘠的专业主义,很专业但也很单一。

三是实务界缺少问题研究的热情,有大量的问题,要么是无动于衷,实际上就是司法平庸主义,要么是心无力,缺少必要的研究能力,仅有的研究能力还是服务于司法决策,有深度的个性化研究是极为稀缺的。也就是有真问题,但是缺少真研究。

只有立足于实践,广泛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对真的问题展开持续的实质化的研究,才会激发出持续的灵感,这些灵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火花。

再次,突破惯性思维的勇气。灵感很多时候来自于多于惯性思维的挣脱,来自于那些不一样的思路。

如果我们害怕自己的不一样会被贴标签,会被人说成是另类,那就永远也不会有新的灵感和思想。

基于知识和经验,通过实践看到不一样的问题,这是一种灵感;即使看到一样的问题,找到不用的解决思路,这也是一种灵感。

因为不一样,所以才有创新性。因为害怕不同,而压制真实的想法,就相当于掐灭了灵感之火。

当然有些不同的想法,会有很强的颠覆性,有着方法论上的巨大不同,那其实一种巨大的创新,这种创新能够提出来,不仅依赖于知识能力,也需要巨大的勇气,以及以恰当方式表述的技巧。

但如果想都不敢想,又何谈写作,而如果不能写出一些真东西,又有谁会愿意看,毕竟这是一个信息保障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出来。

当然这种求新求变并不是做表面文章,一定要有实质的内容,是真正的思考,有实践的基础,能够解决的真正的问题,并在知识层面能够合乎逻辑。

只有这样的思考才会有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把这灵感记录下来就称为了选题。

02如何记录灵感



这些灵感有时候很模糊,并不容易界定清楚,其边界具有模糊性。

但是总会有一些词语闪现出来,有时候就是一个结论,但不知道得出来的。

我一般习惯于将这些记录在手机的备忘录中,只要一个词或几个词就可以,这个灵感就会表示出来。

就像刚从地里拔出的萝卜,还带着泥土,实际上这些词汇或者短语的背后,代表着一种浓烈的情绪,有些不吐不快的,这就构成了写作的冲动。

这种情绪比较强烈的,最后尽快把文章写出来,实际上就是把情绪抒发出来。如果再思考思考,等情绪冷却了,那就不容易写出当时的心境,这个心境并不仅仅是情感,而是包括着感性外衣的理性思考片段。如果错过这样的机会,就要重新酝酿,而最后的落笔往往不会如当时那样的鲜活。

但是不可能随时展开创作,很多时候都在路上,在忙其他事情过程中,那么准确的记录,就是已经很意义了,尤其是把最能代表当时词汇的情绪记录下来,就可以帮助随时激活当时的冲动。

他们就像大概储物柜的钥匙,帮助我们随时调阅灵感。

这些选题多了,写作就会变得相对轻松,至少总是有题目可写,这要比随便抓一个题目写好很多。

这种储备的灵感,看起来是随机的,其实都是很长时间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能够被记录下来,已经是很有意义的,在实践中能够说得通的。

所以才叫选题,就是已经筛选好的题目,写就是了。

03对灵感的展开



当你把一个尘封的灵感展开,就像把食物从冰箱拿出来的东西,有一个需要解冻的过程,需要让它们自然伸展,把当时的枝叶尽量展开。

把当时并无逻辑的思想碎片尽量展现出来,把他们先写出来,再重新审视,按照结构进行排列组合,而这些每一个碎片都会生长出一个内容。我们的写作反倒成了一个设计框架的功能,而那些核心的灵魂早已注定在选题之中,而血肉只是一个自然的生长过程。而我们的写作反倒成了一种辅助的作用。

如果情绪足够的强烈,甚至都无需展开,只是需要让这股情绪通过文字的方式慢慢释放,让他们自然的流露出来。虽然这样的结构没有经过设计,但是行文会更加自然,因为它始终有一个情绪作为支撑,就像自然生长的一株植物,他们的结构已经蕴含在基因之中,它们生长会将这个结构自然的体现出来。虽然不如机械设计那么规整,但是更如浑然天成,看起来更加自然。

我其实更喜欢这种没有经过雕琢的结构,感觉这样浑然一体,而且在内容的表达上更加能够突出实质性,而不会被结构所累。

很多时候文章经常被我们认为设计的结构所累,自然这样更加像样子,更加符合规范,实际上往往也是一种写作上的形式主义。为了看起来好看而努力,而忽略了文章的功能以及表达的流畅性,这样实际上会阻碍实质内容的表达。

因为很多结构并没有那么多内容所支撑,这些看起来好看的结构,也没有自然的逻辑所支撑,所以支撑起来就十分的生硬和费力,就要硬来补充一些内容。必要性上就会打折扣,衔接上就会不那么连贯,就像经过整容过后的容貌,看起来符合了一个标准,但是美却失去了。

实际上是独特性失去了,而独特性是与实质性紧密结合的,这个实质性的内容本身并不完美,只是需要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所谓“完美”的结构。

这个恰到好处蕴含在灵感的基因里,蕴含在题目之中,他们就是实质内容的一部分,你会自然而然的将他们表达出来,也就是通过生长的方式,而不是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其实是对灵感本身的尊重,是对内容独特性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自然的表达方式。

  叁 准备

写作算是一种与拖延症斗争的艺术。而拖延最多的一个理由就是我还没准备好。

这句话也是我原来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也是很多人对自己还没有下笔的一种辩解。

因为写作是一种创造,或者说是孕育智慧的过程,所以难以避免要有分娩的痛苦。

而这是我们普遍畏惧和排斥的。所以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在学校的时候,不到最后的截止日期一般不会去交论文,要等到手头的资料都看完,没得可看了的时候才动笔。上班以后面对很多书面材料,不少人也采用拖字决,或者将写材料的活尽量推给个别人,因为写就是一种痛苦。

不少朋友向我问及如何能够写出东西,我的回答直截了当,写就是了。不去写就永远不会有东西出现。

但是他们的理由往往是,我现在还没有经验,我要积累几年经验再去写;我现在看的书还不够多,我要多看点书;总之我现在还没有准备好。

事实上,我想说永远也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那一天。不是说不去准备,而很多的准备只是不愿意开始的借口。

现在工作了,除了必要的工作任务,写作成了一种非常个人的东西,写不写是没人监督的。虽然大家也知道写作有用,发表还能不断扩大影响力,写作看起来有很多好处。但是就是不愿意去完成。

这是因为写作其实是打破舒适区的过程,很多事其实都是被动的,比如看书看起来是主动的,但其实作为信息的输入来说,它无需调动太多思绪,只要看就行了。看电影电视和视频就更是如此,连文字性的思考功都省却了,就会显得更加轻松。

但是写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捡现成的,真正的内容必须经由自己的理性思考创造出来,这是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是考验自己真正的储备的过程,需要大脑飞快的运转,因为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

写作的目的往往是发表,而发表还是一个将思想公之于众的过程,这是与写日记不同的,它会得到多方面的反馈,这是一个将思想公共化的过程。而很多人对自己的思想没有信心,害怕将其公之于众,受到负面评价,害怕被批评。

事实上,被批评是就是写作者的宿命,再优秀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总会有人来批评。我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被批评的声音很多,随着写作的增加这种声音才慢慢减少。这其实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因为有这些批评你才会看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啊,这些批评是最好的反馈机制,就像老师的评语一样,你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真正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些甚至是自己思维方式的问题,原来都自以为挺好的,现在让大家这么一说,才知道有问题。这种东西如果不公开化,还以为一直挺对的。这相当于一个学习的过程,写作是你与公众交流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的反馈,你自己才能获得收获和提高,你就实现了一种进化,这样你的思维水平才能够得到提升。

而准备是无法得到反馈的,它只是一个不愿意接受品评的接口,是一种心理畏惧。

因此,写作也要有一种不怕暴露自己缺点的勇气,将自己的思想坦然的呈现给公众,因为没有批评就没有提高。

因此,写作实际上是一个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很多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也是一样,认为自己不行,但是如果你去尝试就永远没有机会。

写作就是一个尝试的过程。

所以你知道什么时候算是准备好了?就是现在。

很多人认为应该十年磨一剑,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然后拿出一部作品,石破惊天。确实有人可以做到,但是那是极少数,大多数一定是十年之后早就把这事忘了,也没有在磨什么剑。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我们的惰性都是很强的,因为我认为细水长流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也就是一种写作的渐进式路线。

尽快的开始投入写作,将它们公之于众,在丢丑的过程,你会受到莫名的鼓励和关注。而你写的越多,受到的鼓励和关注就会越多,很快就会超过了批评所给你带来的负面情绪,这就是写作成为一种正面的价值。让写作和发表成为一种自我激励的机制。

写的时间长了,如果你最近没写,很多人都会问你,你怎么不写了?很多问题出现,读者对想听听你的看法,这些期待是真实的。这是一个输入者对输出者的期待,这是一个对创作者的期待。

因为你不写就不会这些观点,就不会这些独特的表述。

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动力。这实际上是一种荣誉绑定效应,是你自己给自己架到这个地方了,不写对不起读者了。

写作将不再是你个人的喜好和任务,写作将变成一种责任,这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约束,这将使获得了一种他律的机制。

因此,写作其实是一种从自律到他律的过程,从而减少自律克服的不稳定性,将自己逐渐放入到一个自律与他律相互结合的稳定轨道,从而使创作获得稳定的机制。

这是你在写作之前所很难想象的,也是必须经由不断自我克服投入写作的过程,与读者互动的过程,才能够实现的。

经常跑步的人,会形成跑步的习惯,他们从跑步本身就可以获得快感,这有生理上的机制。而约跑、马拉松则是一种外部的约束机制。

写作达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会由作者和读者创造了一种交互网络,读者不再是批评,更多是对新作品的讨论,是将作品作为读者群落的议题设置,在作品之下再延伸。而如果你没有这个作品,就不会有这个思想讨论的空间,有时候这个讨论的范围甚至会不断扩大,成为社会性的议题。

因此,你创作就成为一种公众性的需要。

事实上,你其实不是在写作之前做好准备,而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完成准备,在与读者的互动过程中,在交互网络的构建过程中,成长和成熟起来。

因为不要不断的输出,所以阅读也将变得更加高效而有收获,在实践中也将会更加的留心观察以寻找可以捕捉的创作灵感,在平时的思考时实际上就相当于在构思作品,在预设读者的反馈,预设这些文章作为思想议题的价值,在思考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而这些才是真正的准备,之前的准备更多的是心理建设。

所以,不要再问什么时候算是准备好了,现在就去迎接挑战吧。

  肆 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其实就是一种专注做事的状态,全情投入,不愿被打扰,甚至可以忘记时间的流逝。

写作尤其是需要心流状态,没人可以在三心二意的情况下写出好作品,甚至是完全写不下去。

但是心流状态是很难保持的,尤其是现在有个手机,不时的都要拿出来看看,各种App都可以消耗很多精力,然后忘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事实上,不断的分散精力可能也是抗拒进入心流状态的表现,就是想找各种理由逃避最应该干的事情。虽然写作有百般的好,但是因很苦,很煎熬,所以内心其实是很抗拒,能躲一会是一会,然后对这种躲避的行为可以进行合理化的解释,比如我先看会书吧,看书是为了获得新知,是也好的,从而减轻自己因为不去写作而要承受的负罪感。自己对自己说,反正我是在干正经事,又不是闲着,或者说,我现在还没准备好,让我再想想,这时候写出的东西不够成熟。然后也没有真的在想,还是干别的事了。

其实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借口,但是我们就是忍不住逃避。

就想工作,我们知道投入进去可以效率很高,一会就干完了,但是我们就是止不住聊天,上网闲逛,看看手机,刷朋友圈和短视频。然后一天很快就过去,结果什么正经事也没干。一个半天的活可能会拖上一个星期,都是等着最好要交稿的时候才开始动笔,其质量也就可想而知。我们同样会对这些行为进行合理化解释,什么需要办公室社交啦,需要发散思维,需要放松大脑啦。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种拖延症,只不过每个人的表现程度不同,就是我们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强大。

我们懂了很多道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就因为这个。

我们没法将有价值的事情付诸实践,最后得过且过,比如我们知道跑步是有好处的,但是起床的时候我们就是起不来,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慢慢停下来,那我们收获通过跑步获得的高质量健康水平。

事实上,跑步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意志力,每天早上都能够下得了狠心起床跑步的人,他也可以狠下心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包括写作。而且跑步会使他的精力更充沛,思维更活跃。

跑步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控能力,而进入心流状态的重要前提就是这种自控能力。

该干什么马上就去做,绝不拖泥带水,暂时屏蔽外界其他信息的干扰和诱惑。在自己稍微有所动摇,思绪有所飘散的时候,就马上能将自己拉回来。

写作的开始就将自己按在座位上的过程。这个时候什么也不敢,就想着写什么,怎么写。由于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选题库,就比较好确定需要写的题目,当题目一旦确定,那写就是了。

至于能写成什么样,会不会让人笑话,让读者满意,那就看自己的实力了。而这个实力是平时积累的结果,这个积累很大程度上指的也是写作,之前的写作就相当于今天写作的思维训练,而正是长期的坚持写作,才会有知识不断的系统化,从而增加知识的驾驭和调动能力。

事实上,只要写起来,哪怕是一段话甚至一句话,就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些思绪不知怎的就跑到了手指上,就开始劈劈啪啪打起来。我们只要跟着这个思绪走就行了,这实际上就是心流状态本身。

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专注于思考当下的题目,这是与被动接受信息完全不懂的状态,如果大脑里边有了CPU的话,我都能听到它飞快旋转的声音,实际上是因为害怕CPU过热而启动风扇的声音。

是的,这个时候大脑是一个最高速度运转的,要尽量调动足够多的资源,才能实现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既包括创意,也就是从无到有的新观点,也要有对现有观点的整合、梳理,对自己碎片化思想的系统化,并将他们文字化。按照别人能够读懂的语言流畅的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看明白。所以,这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功能。

某种意义上,我们能够把握住自由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并能够维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几乎掌握写作的钥匙。事实上,我们实际上就掌握了自己高效工作和学习的钥匙,它是一把开启高效人生的钥匙。

很多人会问我,如何能够坚持每天都在创作,有这么多持续的输出。

我想秘密可能就在这里,我可以比较自由的进入心流状态。有这么几点可以与大家分享:

第一,坚持跑步,维持自己的基本自控能力,如果跑步都坚持不下来,并什么相信自己可以坚持做其他更难的事情。而且跑步可以维持更好的健康水平,更有助于睡眠,从而也可以保持精力,而保持精力也是进入心流状态的基础,因为心流状态是很耗费精力,精力不足的话就不能维持很长时间。

第二,长期大量的阅读。保持一个用语言构建的思维环境,尽量少看视频,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整合自己的思绪,因为它们也是由文字构成的,这就是维持思维方式的相似性。看的书多了,自然就会产生想法,而这些想法就是字词、短语和段落,就是比较容易构建文章的资料,而影像还是需要重新总结描述。对于虚构作品还行,但是非虚构类作品的创作,很多是论理的东西,这样影像的帮助就不大,而且它也会占用有限的内存和时间。

第三,保持情绪可控。写作需要情绪,它包裹了很多感性的力量,这些也是很吸引人的东西。但是它需要被充分的掌握,才不至于影响心流的稳定性,以一种稳定的理性的结构将适当的情感表达出来,是比较好的方式,也是可持续的方式。也就是情绪可控才做到思绪可控,头脑的高度专注可控,心流是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

第四,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提前的选题,不要临时抓题目,将灵感收集起来,不至于为了思索题目,而不断进行思维发散,那样就很难进入心流状态。心流状态还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由这个方向限定住一个相对狭窄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集中精力进行写作,毕竟我们的脑容量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同时干很多事,心流的意思也就是专注干一件事。

然后就是长期的写作,形成一种写作习惯,选择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相对安静不容易被打扰的时间,至少要有一两个小时整块的时间,才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然后养成习惯,这个时间就是写作,不干别的。其他时间用来阅读,思考选题或者其他准备工作,专门找出一块时间专门进行写作,容易形成生物性习惯。到点儿就想写东西,就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当然这个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精力一般难以持续。而经常写要比偶尔突然写一篇要更好,这就像运动一样,还是要长期坚持。

所谓的心流无非就是一种专注的状态,而只有这种像激光一样专注的思绪,才可能点燃创造的火焰,才可能完成思维的整合。所以写作也是一门关于专注的艺术,长期的写作就是一门自律的艺术。而这门艺术用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一样可以创造更高的效率和质量,因此也是一门特别值得学习的艺术。

  伍 言之有物

能够做到及时的有感而发已经不容易了,但是那只是从作者这个角度而言。对于读者的感受来说,他并不会在意你创作的痛苦、煎熬和抗争,他只在乎作品对他们是否有用,因此如果要想作品真正受欢迎,有长久的价值,那就必须做到言之有物。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有真东西,对读者真的有用,而不仅仅是满足一时的情绪,或者猎奇心理。

这个真东西,首先要真实,不能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或者说的话自己都不相信,自然也不会得到读者的信服。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最好都不要说,这会有损诚实的品格,最终会逐渐失去信用。要说就说点真问题,真的想法,不一定绝对正确,但是自己是相信的,所以这个态度就是真诚的。新文章与做人一样,首先就是要待人以诚,这是一个态度,也是基础。

其次,这个真东西,还是有些实质的内容。有些论文东拼西凑不知所云,或者真正有价值的只有一两句话,那就说一两句话就够了,这么多的铺陈简直是浪费,给人一种性价比不高的感觉。看了半天看不到有用的东西,也就是干活的东西不多,自己的东西不多,都是别人的东西,那就不要写了,我们直接看别人的东西就行了。因此,这个真还是真材实料、货真价实的真,是有原创性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比较深入的思考,而且这个想法还要让人信服和认可,这个真体现的是功力和实力。一句话就是有料。

再次,这个真东西,还要体现它的持久性,是一种耐用消费品。不是口水文章,看完就完了,看完可以让别人有反思,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几年以后再来看还是有用。虽然可能是以自媒体的形式出现,但其实其包括了一些持久的价值,有一些穿透时间的力量,是可以结集出版的文字,是可以一读再读的文章,也就是可以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有些是可以传世的内容。时间是最能检验内容的价值,有些文字是因为当事人在世以某种力量推动,所以得到传播,但是百年之后当没有任何力量介入传播之后,还能够流传和发行的文字,但自然是因为其自身的力量。这种自身的力量,自然就是真的东西。

最后,这个真东西,是可以真的影响人的。也就是那些无用之用的东西,看起来不是实用性的,是虚头巴脑的东西,但是它可以影响别人的思想,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并且自发传播这种思想,这就构成了精神的力量。其实文章的发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影响人,能不能被人看到,被人相信,被人传播,被人实践。有很多文章发表的规格和平台都很高,但是无人问津,那也就失去了意义。所谓英雄不问出处,现在是文章也不问出处,真正好的东西自身都是有力量的。但是真正的力量,还在于它是否会对人产生持久而真实的影响。这个影响是真实的,所以才说它是真东西。

这些真的东西自然是来自于背后的真实的付出,这需要大量实践的积累,总结和提炼,需要认真的观察和分析。

同时也需要广泛的涉猎,将他人的思想融化于心,不是简单的记住观点,学会方法论和价值观,事实上很多都不是所谓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而是非常广泛的知识,甚至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是各种知识和方法,这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就是忘掉这些知识,好像什么都没有学过。

事实上,主要是看了也记不住,就是这些记不住的知识,在潜意识里在发挥作用,具体怎么发挥作用的也不知道,但是看得多了,就容易发挥作用。就容易基于实践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个想法有些好像其他人没有提出来过,但其实都或多或少有前人的影子,但是细究起来又不知道是谁的影子。

就比如《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就有进化论的影子,社会契约论的影子,以及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影子,但是你说具体哪条引用的是别人的话,又好像没有。

这就是形成真东西的一个方法论,那就是融化,将前人的思想和实践的真知融化于心。只有彻底的融化才能打破学科的边界,打破理论与实践的边界,产生化学发应,形成新的创造。

这种融化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开始也比较生硬的融化,也有消化不良的问题,对实践的理解也有比较表面的问题。但是一旦这个循环以融化的方式打开后,在实践中打开了多重视角,有了不同的认知,这些认知也随着知识的积累而越来越深入,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娴熟。而在知识的学习中由于有写作的压力和实践的探索,也有了更强的动力,更多的主动性,同样一本书今年看和去年看就很不一样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得到了不断的升级,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了,而这些不一样的东西又由于持续的写作被系统化的整理,逐渐成为自己新的知识框架,即可以用以求知又可以用以实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认知能力的升级态势。实际上,是通过写作这个纽带架起了知识与实践的桥梁,以认知能力升级为基础,实现了思维水平的加速进化。

这种进化一开始是缓慢的,在笔下是不容易看出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演,这就像复利作用,逐渐呈现了一种指数型的增长态势,变化就日趋的明显。所以真东西,才会有真努力,而真努力才会有真成长,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

除了知识的融通,在实践中也有一个融通的过程。以往就事论事,传统模式,习惯思维,可以借由新的方法和知识的引入而打破,不断看破实践表象背后的真问题。系统性的思维也不仅仅有利于广泛知识的串联,也有利于复杂实践的把握和洞穿,将原来一个部门、一个个体完成的司法实践串联起来,更多的放在司法系统的整体框架下来思考,不仅看到一个单位的整体,一个行业的整体,还观察到一个系统的整体。

将原来考虑不到细节和问题整合起来,将背后并不显著的趋势纳入进来,对原来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重新进行审视,都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样一来你眼里的世界也就不再一样了。而你不断积累起来的认知能力、知识框架,不断磨练的写作技巧,又可以将对娴熟的将这些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呈现出来,如果你有勇气还可以提出一些大胆的建议。这些就是构成了一个创作链条。

实际上,他是一个循环,因为你今天的文章就会成为以后文章的质料,成为再以后文章的一个背景甚至方法论,自己的知识也会不断被融化,汇入潜意识的海洋,为以后浪花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积累足够多,海洋就会足够宽广,因此也必然会显得深邃,也会生发出更加美丽的风景。

但这些的前提是,这些东西真的是有用的,有价值的,而不是表面的和粗制滥造的。任何糊弄事的东西,都会破坏思想成长链的良性循环,而进入糊弄事循环,其实很多事情的道理也是一样。

只有实实在在的有用性,不仅是表面的、一时的,而是长久的价值,那必然富含了更多创造性的劳动,成为有机会融入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获得代际传承的机会。而只有这些实在的创造,才能鼓励更多投入和付出,而这些投入和付出正是我们思维进化的阶梯。

不经由苦痛、挣扎和坚持,是无法获得真正的进步的,人生如此,文章亦如此。

-END-


本文作者 | 刘哲

责任编辑 | 李泽鹏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往期精彩回顾

百万法律人都在用的北大法宝详细介绍!

法科生论文写作的误区与矫正

谭冰霖:法学研究生的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张新宝教授做客北大法学院: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资深律师总结的19类法律文书,80个实用写作技巧

著名民法学者王泽鉴教授七评《民法典》

民法大家王泽鉴教授精彩语录

王泽鉴:不读判决的话,我不知道我能研究什么

斯伟江:谁能熬过去?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张玉环申请2234万余元国家赔偿,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获奖名单 | 您的七夕礼品正在派送中.....

陈兴良、马怀德、张卫平、卞建林谈“民法典对其他部门法的影响”

娇惯社会 | 哈佛等顶尖法学院,老师已经无法讲授「强奸」这项罪名

陈兴良、车浩、秋山贤三 | 冤案为何发生?如何避免?

车浩:三次浪潮冲击下,法学教育何去何从



点击相应图片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信息

北大法宝

北大法律信息网

法宝学堂

法宝智能

点击「在看」,就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