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根书, 李丽洁丨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测量工具设计与基本特征分析——基于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

陆根书, 李丽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04-13

本期 · 精彩

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1期目录

【特稿】

尹弘飚丨行为观、心理观与社会文化观: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的视域转移——兼论中国高校教学质量改进

【影子教育】

张薇、[英]马克·贝磊(Mark Bray)丨影子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杨钋, 徐颖丨信息资本与家庭教育选择:来自中国的证据

席玮, 李莹丨青少年影子教育参与:学校群体与先赋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高等教育】

崔延强, 卫苗苗丨超越自由教育的逻辑架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结构性转向

摘要

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在Craig McInnis 等人编制的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简称CEQ)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主设计的“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调查问卷”(简称UMCEQ),基于输入-过程-产出三个环节,设计了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并应用该问卷对陕西省高校2018届全体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较好,能够对陕西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进行科学、有效、可靠的测量,可以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有效工具。如果将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得分转换为百分制成绩,则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对学习资源、课程组织、良好教学、独立自主性四个维度的感知处于及格水平,对学生支持、清晰的目标与标准、学习共同体、适当负担、适当评价、智慧激发和毕业生质量等七个维度的感知居于中等水平,与当前我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同性别、专业与学校层次的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要优化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就读专业与学校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 本科毕业生, 课程学习经历, 陕西省

陆根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李丽洁,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目录

一、引言

二、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及其发展

三、研究设计

四、 研究结果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引言


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为关键。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从宏观的体制机制改革入手,还需要从微观的教学过程入手,努力改善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国际上的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具有多维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因而比较全面、可靠,可以作为反映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指标(Marsh,1987)。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Course Experience)从学生视角反映了教师和学校给予了他/她什么样的教育,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是近40多年来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其最初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释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其感知的课程质量之间的关系。Paul Ramsden和Noel J Entwistle是课程学习经历研究的两位先驱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在英国从事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学质量关系的研究时,开发了“课程感知调查问卷”(Course Perceptions Questionnaire,CPQ) (Ramsden & Entwistle,1981; Entwistle & Ramsden,1983)。后来Paul Ramsden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工作,在CPQ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并被作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所有高校毕业生年度调查的一部分,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Ramsden,1991)。之后,一些学者不断对CEQ进行修订、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是监测和评价高校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是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经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为高校了解和诊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高校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育质量;三是学生对课程学习经历的评价是学生在自身体验基础上进行的事后反馈,因此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经历的分析,可以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四是课程学习经历是学生对在校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所有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而不是针对个别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因此,它能够为完善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结构与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学习经历提供重要基础(Griffin,Coates,McInnis & James,2003; Harris & James,2010; 尹弘飚 & 李瑾瑜,2015)。


    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应用面向陕西省高校全体毕业生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探讨CEQ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而对学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的基本特征和组别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这不仅可以为CEQ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可以为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为他们优化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二、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及其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初,Paul Ramsden在CPQ的基础上开发了包括清晰的目标与标准、良好教学、适当负担、适当评价以及强调独立性5个维度、30个题项的CEQ,并应用对澳大利亚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检验了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Ramsden,1991)。同年,Keith Trigwell和Michael Prosser应用对澳大利亚上护理课的55名三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CEQ的效度、信度进行了检验,证明CEQ具有良好的适用性(Trigwell & Prosser,1991)。之后,CEQ被广泛应用于澳大利亚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对CEQ进行修订、发展的工作也逐步展开。例如,John Ainley和Michael Long设计了一个压缩版的CEQ,用“基本技能”这个因素取代了“强调独立性”这个因素,以调查高等教育对强化学生与就业相关的基本技能方面的贡献(Ainley & Long,1994)。Mantz Yorke认为,CEQ是对参与课程的特定学生子集进行抽样,将不可避免地偏重于教与学的某些方面,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对CEQ进行修订以增加额外的测量维度(Yorke,1995)。


    Keithia L. Wilson,Alf Lizzio和Paul Ramsden认为,CEQ中“强调独立性”维度是重要的、有意义的,不能简单地用“基本技能”维度取代它,可以在保留“强调独立性”维度的同时增加“核心技能”维度。为此,他们设计了包括36个测量题项的CEQ版本,并利用不同年份的调查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证明这一版本的CEQ是有效、可信的。同时,他们发现,学生的课程学习经历与其技能发展、学业成就、满意度等学习结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说明CEQ可以作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而可信的指标(Wilson,Lizzio & Ramsden,1997)。


    CEQ主要是用于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为增强CEQ对在校学生的适用性,Paul Ginns等人对CEQ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了用于调查在校生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Student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SCEQ),该问卷包括良好教学、清晰的目标与标准、适当负担、适当评价、基本技能和整体满意度等6个维度(Ginns,Prosser & Barrie,2007)。有的研究者为了强化CEQ对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改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过程,选取了CEQ中良好教学、基本技能、整体满意度等维度,开发了在线学生评价系统—网络版课程学习经历(Course Experience on the Web,CEW) (Tucker,Jones & Straker,2008)。


    1999年,Craig McInnis等人受澳大利亚教育、培训与青年事务部委托,对CEQ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他们认为,以前采用的CEQ是改进高校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选择、管理高校绩效及强化高等教育系统问责的一个有效工具,但学生经历的一些重要方面没有包括进来。例如,已有许多研究尤其是在美国进行的研究证明,学生的产出不仅受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受课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社会经历、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高校学习情景的特征等,但这些因素没有包含在此前的CEQ中。此外,学生经历的另外一个关键方面,即智慧激发和挑战,也没有包含在先前的CEQ中。因此,需要对CEQ作出修订和完善,以便把这些重要维度纳入其中,同时又能够保持CEQ原有的完整性。基于这些考虑,Craig McInnis等人整合学生课程教学和课外经历,对CEQ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扩展,增加了学生支持、学习资源、学习共同体、毕业生质量和智慧激发等维度(McInnis,Griffin,James & Coates,2001;Griffin,Coates,McInnis & James,2003)。在调整CEQ测量维度的同时,有些研究者则对CEQ有关测量题目的语句格式与措辞进行了优化与修正,以提升CEQ的有效性(Eley,2001)。


    从1992年起,CEQ被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Graduate Careers Council)用于毕业生年度调查。2002年,英国在借鉴澳大利亚经验的基础上,对CEQ进行了部分调整后,将其纳入“全国大学生调查”(National Student Survey)。之后,CEQ被有关学者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和有关地区,例如加拿大(Kreber,2003)、爱尔兰(Byrne & Flood,2003)、中国香港(Law & Meyer,2011)、意大利(Barattucci & Zuffo,2012)、日本(Fryer,Ginns,Walker & Nakao,2012)、智利(González,Montenegro,& López,2012)、荷兰(Jansen,van der Meer & Fokkens-Bruinsma,2013)、马来西亚(Thien & Ong,2016)、孟加拉(Chakrabarty,Richardson & Sen,2016)、希腊(Asonitou,Mandilas,Chytis & Latsou,2018)。张萍等人较早将CEQ应用于对中国高校学生的调查,并利用调查数据对CEQ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包括基本技能、良好教学、目标清晰及评价适当、学习负担适当4个维度26个测量题目的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张萍,陆根书& 程文文,2006)。一些研究者还应用CEQ作为调查工具,对中国高校的教学效能进行了评估(陆根书,潘娇 & 邱捷,2011;Yin,Lu & Wang,2014;Yin & Wang,2015;Yin & Ke,2017)。这些研究表明,CEQ应用于中国高校学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具有较好的效度与信度,但是也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表1列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修订和完善CEQ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既有在西方国家进行的,也有在非西方国家进行的;调查对象既有毕业生,也有在读学生;有同时研究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也有专门研究某一特定学科或专业学生的。CEQ经过调整与优化,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较为可靠的测量高校教学绩效的工具。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根据以往CEQ研究成果,主要在Craig McInnis等人编制的CEQ(McInnis,Griffin,James & Coates,2001;Griffin,Coates,McInnis & James,2003)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主设计的“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调查问卷”(University Mathematics Classroom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UMCEQ)(陆根书,程光旭 & 杨兆芳,2010;Yin & Lu,2014),设计了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并应用这一调查问卷对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该调查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如何,能否对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进行科学、有效、可靠的测量?

    (2)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有何特征?

    (3)不同性别、专业和学校层次的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有何差异?

    (4)根据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结果,优化大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可采取哪些策略?


三、“陷阱”之后: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


(一)

研究样本


    本研究面向陕西高校2018届全体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于2019年3—4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70456人,其中有44330回答了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26.01%。在有效样本中,包括男性23177人(52.3%),女性21153人(47.7%);人文艺术类毕业生8614人(19.4%),工程技术类毕业生18064人(40.7%),生命科学与医学类毕业生2518人(5.7%),自然科学类毕业生3182人(7.2%),社会科学与管理类毕业生11952人(27.0%);“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10219人(23.1%),普通高校毕业生34111人(76.9%);公办高校毕业生34322人(77.4%),民办高校毕业生10008人(22.6%)。


(二)

 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是在Craig McInnis等人编制的CEQ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主设计的UMCEQ设计的。


    最初设计的UMCEQ共包括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兴趣与满意度、学习难度、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生之间的竞争、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课堂纪律与秩序、少数人控制、学生之间缺乏了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等11个维度共60个题目(陆根书,程光旭 & 杨兆芳,2010)。之后对该问卷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缩减为包括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学生学习兴趣与满意感、学习难度、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生之间的竞争、教与学方式的创新、课堂纪律与秩序等7个维度共48个题目(Yin & Lu,2014)。


    在设计“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时,我们基于输入-过程-产出三个环节来建构本科毕业生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的维度与测量题目。在输入环节,考虑了学习资源与学生支持两个维度,主要考察学校给学生课程学习提供支持的情况;在过程环节,考虑了清晰的目标与标准、课程组织、良好教学等主要考察教师教学状态的维度,独立自主性、学习共同体等主要考察学生学习及其组织状态的维度,以及适当负担与适当评价等主要考察学习负担与评价状态的维度;在产出环节,考虑了智慧激发、毕业生质量等主要测量学生发展状态的维度。其中除学习共同体、智慧激发、毕业生质量3个维度的测量题目完全引自CEQ外,对其他维度测量题目的设计,则是在综合考虑CEQ和UMCEQ中与这些维度相关的测量题目的基础上,设计、引用、修订或改编的。由于UMCEQ原是针对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的调查工具,因此在引用UMCEQ的有关测量题目时,对其进行了改编,以便让毕业生针对其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价。


    最后确定的“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共包11个维度54个测量题目。各维度具体结构如下:(1)学习资源(LRS),包括3个题目,主要测量学习资源的适当性和有效性;(2)学生支持(SSS),包括3个题目,主要测量学校提供的信息技术资源、学习资源、咨询服务的可获得性;(3)清晰的目标与标准(CGS),包括5个题目,主要测量课程结构是否清晰和有意义;(4)课程组织(COS),包括5个题目,主要测量学校或者教师对课程的规划和形式的情况;(5)良好教学(GTS),包括7个题目,主要测量经历的课程教学特征;(6)独立自主性(IS),包括6个题目,主要测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7)学习共同体(LCS),包括5个题目,主要测量学生在大学学习时的社会经历;(8)适当负担(AWS),包括4个题目,主要测量学习负担水平是否阻碍学生深度学习;(9)适当评价(AAS),包括6个题目,主要测量评价是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10)智慧激发(IMS),包括4个题目,主要测量课程对学生动机和兴趣的激发状态;(11)毕业生质量(GQS),包括6个题目,主要测量课程学习是否有高阶产出及与终身学习的相关性。毕业生对这些题目的回答分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5个等级,并分别被赋值为1、2、3、4、5。


四、研究结果


(一)

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为了检验“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本研究利用陕西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并应用AMOS23.0对该问卷的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为χ2=42022.250(df=1337,P<0.001,由于调查样本量大,这种情况下χ2极容易达到显著水平);RMSEA=0.061,CFI=0.901,TLI=0.894。这些结果表明,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较为理想。


    根据对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对该问卷各维度的信度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表2列出了分析结果。由表2可见,该问卷各维度的信度系数介于0.778~0.931之间,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而且各维度的信度都高于其与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说明该问卷的设计是符合测量工具设计要求的。

    从上述对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问卷结构合理,信度高,因而可以作为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的一个科学、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


(二)

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总体特征分析


    表2最下面2行列出了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及标准差。从中可见,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学习资源、课程组织、良好教学和独立自主性等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介于3.25~3.49之间,即他们对这些维度测量题目的回答倾向于选择“不确定”;在学生支持、清晰的目标与标准、学习共同体、适当负担、适当评价、智慧激发和毕业生质量等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介于3.51~3.71之间,即他们对这些维度测量题目的回答倾向于选择“同意”。就整体而言,如果将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的满分5分制转换为百分制的100分,则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介于65~75分之间,他们对课程学习经历有关维度的评价居于及格和中等之间。


(三)

陕西高校不同性别本科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比较


    表3比较了陕西高校不同性别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从中可见,除学生支持维度外,陕西高校男性和女性本科毕业生在课程学习经历其他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女性毕业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男性毕业生,这说明女性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要好于男性毕业生。


(四)

陕西高校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比较


    表4比较了陕西高校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从中可见,陕西高校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


(五)

陕西不同层次高校本科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比较


    表5比较了陕西不同层次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从中可见,“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在课程学习经历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得分均高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得分。这说明“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要好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学生课程学习经历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此,本研究设计了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以便对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进行测量。应用该问卷对陕西高校2018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并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该问卷的结构效度和信度,分析了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性别、就读专业与学校层次对其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一)

 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


    本研究在借鉴Craig McInnis等人编制的CEQ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主开发的UMCEQ,基于输入-过程-产出三个环节,建构了包括11个维度54个测量题目的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其中输入环节包含考察学校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支持的2个维度,即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过程环节包含考察教与学状态和学习负担与评价中的清晰的目标与标准、课程组织、良好教学、独立自主性、学习共同体、适当负担、适当评价7个维度;产出环节包含考察学生发展的智慧激发、毕业生质量2个维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可以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进行科学、有效、可靠的测量。与以往一些应用CEQ对华人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开展的研究相比,其测量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在以前一些研究中,常常难以完全支持CEQ的结构模型,且许多维度的信度也较低(例如,Law & Meyer,2011; Price et al.,2011 )。本研究设计的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则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而且除学习资源维度的信度系数为0.778外,其他维度的信度系数都高于0.850,其中有5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大于0.900。这说明,和上述应用于华人社会的CEQ相比,该问卷的效度、信度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更有效、可靠地测量高校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


(二)

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不同维度得分介于及格与中等水平之间,与当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应用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进行的调查表明,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对输入环节学习资源的感知处于及格水平,对学习支持的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对过程环节中课程组织、良好教学、独立自主性维度的感知处于及格水平,对清晰的目标与标准、学习共同体、适当负担和适当评价维度的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对产出环节智慧激发、毕业生质量2个维度的感知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从本科毕业生对自身课程学习经历的评价看,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处于不同维度的及格与中等水平之间。这与当前我国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景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

陕西高校不同性别、专业、学校层次的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具有显著差异


    不同性别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除学生支持维度外,在其他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女性本科毕业生在这些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要显著高于男性本科毕业生。女性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要好于男性毕业生。不同专业、学校层次的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对课程学习经历不同维度的感知不完全相同;“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在11个维度上都要显著好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

 优化陕西高校本科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表明,陕西高校毕业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问卷是评价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科学、有效、可靠的工具,能够对学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进行有效的测量,可以为我们跟踪监测学生课程学习经历和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工具支持,为我们持续了解和优化高校本科教育教学,为改善学生整体的课程学习经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帮助。


    若以本科毕业生的课程学习经历作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测量指标,则毕业生感知的本科教学质量处于不同维度的及格与中等水平之间,与当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愿望存在较大差距,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在输入环节,高校要不断增加教学经费投入,持续改善教学设施条件,不仅要在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咨询服务的可获得性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支持,更要在提供的学习资源的适当性与有效性方面下功夫,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切的学习资源。在过程环节,从教的方面看,学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为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和帮助,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学生所学专业之课程的目标与标准,并使之在课程教学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大力优化课程组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的方面看,学校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共同体建设,更要进一步压缩必修课程与学时,并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为学生自主选择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从学习负担和评价方面看,学校一方面要适度增加学习负担,既要为有更高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具智慧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又要让想在大学混日子、混文凭的学生混不下去,另一方面要改革考试考核等评价方式方法,着重考察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发展而不是低阶记忆与再现能力。在产出环节,大学课程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并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与此同时,由于不同性别、专业与学校的学生感知课程学习经历具有显著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措施来优化学习经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用应用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来监测、比较不同性别、专业和层次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需要持谨慎态度,因为影响本科毕业生感知的课程学习经历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而且他们在评价高校的课程学习经历时所依赖的比较基础也是不完全相同的(陆根书,2018)。


(李丽洁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阅览)

陆根书, 程光旭 & 杨兆芳. (2010). 大学课堂学习环境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陆根书, 潘娇 & 邱捷. (2011). 钱学森实验班学生课程学习经历调查分析. 中国大学教学,(11),87-89
陆根书. (2018). 从学生课程学习经历看本科教学质量.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9-11, 23
尹弘飚 & 李瑾瑜. (2015). 优化高校教学: 来自大学生课程经历的启示. 高等教育研究,36(8),62-69
张萍, 陆根书 & 程文文. (2006). 教学情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教学研究,29(4),301-305
Ainley, J. & Long, M. (1994). The Course Experience Survey: The 1992 graduates. Graduate Careers Council of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anberra, ACT.: Australian Government Printing Service.
Asonitou, S., Mandilas, A., Chytis, E. & Latsou, D. (2018). A Greek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ccounting Stud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ciences Applied Research (IJBESAR), 11(2), 51-62
Barattucci, M. & Zuffo, R. G. (2012). Measur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Perceptions: Validation of the Italian Version of the Approaches to Studying Inventory and the Student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TPM: Testing, Psychometrics, Methodology in Applied Psychology, 19(1), 15-33
Broomfield, D. & Bligh, J. (1998). An Evaluation of the ‘Short Form’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with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ducation, 32(4), 367-369
Byrne, M. & Flood, B. (2003). Assess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ccounting Programmes: An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28(2), 135-145
Chakrabarty, A. K., Richardson, J. T. & Sen, M. K. (2016). Validating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in West Bengal Higher Secondary Educ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50, 71-78
Eley, M. (2001).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Altering Question Format and Phrasing Could Improve the CEQ’s Effectivenes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3), 293-312
Entwistle, N. J. & Ramsden, P. (1983). Understanding Student Learning. London: Croom Helm.
Fryer, L. K., Ginns, P., Walker, R. A. & Nakao, K. (2012). The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CEQ and the R-SPQ-2F to the Japanese Tertiary Environmen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4), 549-563
Ginns, P., Prosser, M. & Barrie, S. (2007).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ly Enrolled Students.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32(5), 603-615
González, C., Montenegro, H. & López, L. (2012). 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EQ). Educación y Educadores, 15(1), 63-78
Grace, D., Weaven, S., Bodey, K., Ross, M. & Weaven, K. (2012). Putting Student Evaluations into Perspective: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Model (CEQS).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38(2), 35-43
Griffin, P., Coates, H., McInnis, C. & James, R. (2003).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ended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9(3), 259-266
Harris, K. L.& James, R. (2010).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Graduate Destination Survey, and Learning and Teaching Performance Fund in Australia Higher Education. In Dill, D. D., & Beerkens, M.(Eds), Public Policy for Academic 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Dynamics. (pp. 99-119). Dordrech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Jansen, E., Van der Meer, J. & Fokkens-Bruinsma, M. (2013). Validation and Use of the CEQ in The Netherlands.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21(4), 330-343
Kreber, C.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Course Perception and Their Approaches to Studying in Undergraduate Science Courses: A Canadian Experience.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2(1), 57-75
Law, D. C., & Meyer, J. H. (2011).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in the Context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Hong Kong.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19(1), 50-66
Marsh, H. W. (1987).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search Findings,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1(3), 253-388
McInnis, C., Griffin, P., James, R. & Coates, H. (2001).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EQ). Canberr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Price, L., Richardson, J. T., Robinson, B., Ding, X., Sun, X. & Han, C. (2011). Approaches to Studying and Perceptions of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31(2), 159-175
Ramsden, P. (1991). A Performance Indicator of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6(2), 129-150
Ramsden, P. & Entwistle, N. J. (1981). Effects of Academic Departments on Students’ Approaches to Study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1(3), 368-383
Richardson, J. T. (1994). A British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1), 59-68
Thien, L. M., & Ong, M. Y. (2016). The Applicability of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for a Malaysian University Context.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 24(1), 41-55
Trigwell, K. & Prosser, M. (1991).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Learning Context and Stud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on Learning Outcomes. Higher Education, 22(3), 251-266
Tucker, B., Jones, S. & Straker, L. (2008). Online Student Evaluation Improves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 A Physiotherapy Program.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27(3), 281-296
Wilson, K. L., Lizzio, A. & Ramsden, P. (1997). The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2(1), 33-53
Yin, H. & Ke, Z. (2017). Students’ Course Experience and Engagement: An Attempt to Bridge Two Lines of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2(7), 1145-1158
Yin, H. & Lu, G. (2014).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Mathematics Classroom Environment in Tertiary Institutions.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3(3), 655-669
Yin, H. & Wang, W. (2015).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China: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40(8), 1032-1049
Yin, H., Lu, G. & Wang, W. (2014). Unmask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Course Experience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China.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39(8), 949-970
Yorke, M. (1995). Siamese Twins?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the Service of Accountability and Enhancement.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1(1), 13-30


上期回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0期 

特稿

姜添辉:生物政治学视角下的教师表现力:一个全球性议题

纪念人力资本理论诞生六十周年

黄依梵, 丁小浩, 陈然, 闵维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实证分析——纪念人力资本理论诞生六十周年

蔡文伯, 黄晋生, 袁雪: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基于产业结构变迁的门槛特征分析

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

唐汉卫, 张姜坤:大数据教育应用的限度

民办教育

吴华 , 姬华蕾:论民办教育对国家教育发展的独特贡献

董圣足:论教育资产上市的不可持续性——基于香港联交所上市教育企业的情况分析

教育法治

申素平, 周航 :风险规制视角下的学校安全与教育法治

国际对话

娜仁高娃,马丽华 等:高龄者内涵的重塑:基于非自反性存在的终身学习——娜仁高娃,马丽华与牧野笃的对话

疫情防控中的教育研究

李涛  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



本刊声明

        一、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二、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作者投稿请登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官方网站(www.xb.ecnu.edu.cn)。

        四、本刊联系电话:021-62233761;021-6223230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微信矩阵

华东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

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大学报

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