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F·观察丨艺术创作与形式——林璎访谈

2017-03-15 LAF 景观设计学




林璎简介

大多数人是从林璎年仅21岁时建成的第一个作品——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的越战纪念碑了解她的。越战纪念碑吸引了美国公众注意,并引发许多争议,同时也第一次使林璎有意识地感觉到了她的华裔身份。林璎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逐渐摆脱越战纪念碑的光环,她拒绝将自己定格为纪念碑设计师,她亦从未停止对艺术的追求。2006年,林璎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著作《交界线》,在书中她写道,“我感觉我存在于科学与艺术、艺术与建筑、公共与隐私、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界线上。我一直努力在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平衡,寻找对立面相遇的地方。”



艺术创作与形式

Between Art Creation and Form


吴欣:观在您的艺术和建筑作品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林璎:景观是我的艺术和建筑作品中的一个有机组成,且常常作为主题而存在。我所设计的建筑不仅仅立于景观中,而且积极地与环境产生互动,这样的建筑同时创造出一个供人体验和欣赏自然的框架。而环境、地形和区域也是我所有雕塑作品的灵感和文脉。

在建筑设计中,我注重尊重和结合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理念。而我的一些艺术项目则具有较强的设计意味,或许可以称其为景观设计。然而,我在“读花园”(Reading a Garden)和“输入”(Input)等花园项目中也融入了语言这一元素,它们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在名叫“食”(Ecliptic)的大型城市公园项目中,我使用了时间信息——在中心溜冰场下是一个用光纤构成的于2000年新年除夕夜出现于该城市上空的星相。该公园是为千禧年设计的,滑冰场上的星相图记录了这一重要的时刻。它在文字信息层上添加了科学性的数据以组织空间。这些作品和纪念碑一样将语言和信息蕴藏于环境景观之中。

读花园

© Maya Lin Studio, The Pace Gallery


输入

© Brian Blauser, The Pace Gallery


食(日景)

© Balthazar Korab, Frey Foundation


食(夜景)

© Suchitra Van, The Pace Gallery


吴欣:能否结合“读花园”和“输入”两个项目,谈谈您是如何用语言元素诠释空间的?

林璎:语言是一种物质材料。它并非必须与物质形体相重叠;实际上,在某些时候它就是形式本身。人们可以说越战纪念碑只是一个纯粹的表面,但那些刻于抛光的土层平面上的名字却是实体的存在。我们通常习惯于阅读纪念碑式的大字,却很少在公共空间中使用平易近人的书本大小的字体——这样一来就自然地要求一种更个人化的阅读,使人们在心理上变得更亲切和感性。

我们有5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我认为,人还有另外一种官能感觉,那就是阅读。阅读行为是人类的发明,没有任何其他物种具备阅读的能力。我将阅读视为第六感。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和情感行为。我们不是看文字,而是感觉文字。我非常着迷于在我的作品中使用这种感觉。通过以非常综合的方法在这些作品中展示阅读,我寻求一种人与人的沟通。它不是孤立的——我首先创作形式,然后传达信息,将两者完全结合。当你制作一个雕塑时,它是完全沉默的;人们只会对它做出相关的反应。然而,如果你说“读我”,即使观者原来只打算摸一下它,现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无法悉知观众们的反应;我所可以肯定的是,阅读为艺术作品增加了一层含义——亲密感和人性。

当我和我的哥哥林谭合作“输入”这个作品时,文字和形式是同时生成的。他创作诗篇,探讨记忆和时间,以及记忆是如何随意而非线性地串连起事物。而我则设计花园。我对花园中的每个元素进行调整,使其与哥哥的文字相匹配。文字及其意义影响了空间的布局,这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人们去参观“输入”花园,不禁要问怎样才能“品读”这个花园,是否必须遵循的路径?我说:没有,这就像回忆,你通常是在无意中找到回忆,然后便与过去的事情连接起来。

与“输入”相比,有着相似设计过程的“读花园”则更具趣味性。我们期待它能够产生“爱丽斯梦游奇境”的效果,虽然它并不是专为儿童设计,但我们希望文字易读有趣。对我来说,整个花园都在阐述文字的指向性和影响力。

越战纪念碑

© 景观之路


吴欣:能否谈一谈您是如何在实际场地中进行设计的?

林璎:我必须非常全面地探访和研究设计的场所。我会多次到现场勘察,了解场所特征,并牢记在脑海中,同时通过模型记录下场所条件。然后再把这些资料都放在一边,转而搜索需要学习了解的内容。比如在设计密歇根州安娜堡的“波场”雕塑时,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学习空气动力学,之后才开始着手设计。我学习科学知识、历史、时间与语言,也通过与人们谈话来收集资料,但更加依赖于自己的研究学习。经过概念层面的熟悉,我才能够了解自己能够为特定的场所做些什么。通常我最初的设计与最后的施工效果是非常相近的。对我来说,设计是一个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6个月甚至1年之久。我从没有固定方向的搜索开始,寻求各类有关于场所的物质和文脉特征的信息,同时从形式和背景信息来阅读场地。我尽量不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看场地,这非常重要。对我来说,只有当创作与研究平衡时,设计才能趋向于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要搞清楚想要做什么。我是根据场所的特性来进行设计的,对于每一个新项目,我都会根据场所的特征来寻找自己的心声。

波场

© Tim Thayer, The Pace Gallery

斯托金波场

© Jerry L. Thompson, The Pace Gallery


:近年来您对环境问题坦率直言。可否以您的新项目“什么在消逝?”(What Is Missing?)为例,谈谈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您的艺术作品和您的艺术家身份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林璎:我一直是一个率直的环保主义者。当我还是青少年时,就曾请愿停止日本的捕鲸行为,反对使用钢夹狩猎。所以我对环境的激情,很早就有了。我目前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提倡美国人进行“碳足迹减肥”,争取每人减掉10吨。我们必须这样做,每一个人都必须尽力而为。若不正视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问题,我们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不久前,我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表了一个视频,呼吁人们减少森林采伐,保护物种多样性。这个视频名为“再生一棵树”,它是一个多场所、多媒体的纪念碑的一部分,这个纪念碑项目同时还包括在北京艺术中心开展的巡回展览“空房”以及旧金山加州科学博物馆的永久性雕塑“听锥”。项目以概念为基础,包括视频、永久和临时装置、一个网站和一本书。在谷歌的帮助下,网站已于2010年的世界地球日正式开放。我们还利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从2010年4月份开始,每小时一次播放这个特制的5分钟视频。这是一个有关纪念碑的实验性创意,它将会像水那样,随时随地任意流动。所以,这是一个彻底的“反”纪念碑。很多人把纪念碑当成是一个实体、静止的固状形式。通过“什么在消逝?”,我希望重新思考一个多场所的纪念碑。

“什么在消逝?”是我所设计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纪念碑,并且我的余生也将致力于此。人们往往认为纪念碑是用来纪念过去的。但在我看来,纪念碑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过去以吸取教训,同时塑造一个不同的未来。如果不能够正确地记忆过去,那我们必将重复相同的错误。人类是唯一能够共享几千年历史的物种。通过历史,我们与祖先以及未来的子孙后代进行对话;通过历史,我们也许能够转变人类整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我相信纪念碑是一个教育性的工具。

越战纪念碑

© 景观之路


吴欣:在您看来,纪念碑是人们根据现有问题,去激活历史,以从中吸取教训,走向不同的未来的工具。您怎样看待记忆与历史?

林璎:是的,纪念碑应当积极地与过去和未来对话,而不只是消极地望向过去。历来纪念建筑都是纪念胜利的。相反,我认为建立纪念碑是为了寻回失去的记忆。生活难以预测,我们应该从过去的错误和经历中吸取教训。我想这是一种非常东方化的思维。当然,我所选择展示的内容会指向某些特定的历史事实,但是它从来不是说教。有时候人们选择去遗忘痛苦的过去,然而一旦你能面对那个过去,你就能征服它。

人的记忆是具有选择性的。我想有时候我们需要记住那些曾经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我们也需要传颂人们是怎样推动历史发展的。就比如位于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民权运动纪念碑,它颂扬了人类通过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改变历史车轮前进方向的壮举。当你离开那个纪念碑的时候,你意识到原来单独的个人也能够有所作为,有所影响。的确,每一个人都能够产生影响,这是非常重要的。


吴欣:您对中国的设计师和学生们有何建议?

林璎:要大胆创意。但是现在从环保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负起责任,秉持可持续性的建设,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拥有几千年绚烂文化的国家,应当尊重、接受并保护这一璀璨的遗产。伦敦和纽约都是新旧建筑结合得非常好的例子,城市中有很多新锐的前卫建筑,同时又散发着不可思议的邻里感和历史感。如果仅把一座建筑作为一个单体保留起来,围绕这个小的尺度“纪念碑式”的古老建筑修建新的大楼,那么比例就失调了。我们必须思考需要保护什么、保留什么。美国人因丢失了纽约伟大的建筑之一宾夕法尼亚车站而反思,继而通过了《史迹保护法案》。中国的设计师和规划师需要放眼四周,认真评估历史遗产的价值。中国不能满足于碎片式的史迹保护,更无需拆除成片的街区。中国有平衡的能力,在新老建筑之间寻找平衡是完全可能的。


原文出处:吴欣. (2012). 林璎——艺术创作与形式. 景观启示录——吴欣与当代设计师访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6-179.

Source: Wu, X. (2012). Maya LIN — Between Art Creation and Form. The New Art of Landscape — Conversations between Xin WU and Contemporary Designers (pp. 156-179).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观察栏目吴欣访谈


自2月初起,每周周三,LAF微信公众号推出《景观启示录——吴欣与当代设计师访谈》文章精选,选登包括俞孔坚、林璎在内的5位国内外设计师对于不同主题的探讨。请持续锁定!


【往期回顾】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吴欣访谈

城市景观与自然美——戴安娜·巴摩里访谈

乡土景观与现代性——俞孔坚访谈

视觉艺术与景观诗意——贝尔纳·拉素斯访谈

景观设计与创造性的诠释——帕奥罗·伯吉访谈


购书请扫下方二维码↓↓↓

也可以拨打编辑部010-62747841直接订购!

更多期刊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景观设计学》官方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