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倍来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死结打开了?

王德培 福卡智库 2022-06-10


导读


安倍首相访华释放的两国关系改善的信号以及东方经济论坛的热络,是否意味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也就此由久谈不决进入到了一个破冰的新时期?


1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现转机?


从5月份总理出访日本,到此次七年来日本首相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中日关系看似进入了从政治上的“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的进程。


这样的转变也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无尽遐想。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9月份,中国国家领导人就赴俄罗斯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来推动相关事宜。


这次论坛有包括中国、日本、英国、德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代表出席,并因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而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将“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深度对接,为论坛议程——“全球的远东地区:国际合作项目”、“远东地区的行业优先事项”、“与亚太地区和欧洲国家的商业对话”装入了具体内容,韩国的“新北方政策”、蒙古国的“发展之路”等都在本地区更加积极地对外开展对接合作。


一个“俄方搭台、东北亚国家唱戏”的局面已然开启,“邻居好,赛金宝”,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繁荣被寄予了缔结累累硕果的厚望。


中西方媒体纷纷将本次论坛提至“重量级”、“划时代性”的高度,“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再上新台阶”、“高层互动即将引领远东崛起”之类的报道络绎不绝。


那么,安倍首相访华释放的两国关系改善的信号以及东方经济论坛的热络,是否意味着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就此由久谈不决进入到了一个破冰的新时期?



2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生之多艰

厘清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步履有多艰难。


就拿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来说,早在2002年三国首脑峰会上就已提出中日韩自贸区的设想,2003年起三国民间机构开始了为期6年的共同研究,2009年中日韩峰会后,这项研究又进一步升格为三国产官学共同研究,2012年的三国峰会上三国首脑以共同研究的成果为依据,一致同意进行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自2013年3月至2018年4月,已进行了14轮正式谈判。俨然是一场马拉松。


不过,尽管进行了如此高密度的接触,中日韩自贸协定至今尚未签署。而几乎同一时期,日本积极参加、签署了不包括中韩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则倡导了西向的“一带一路倡议”,地理相近、文化同源、贸易互补性强、经济依存度高的中日韩三国却“结不出果实”。


个中缘由恐怕与政治上的绊脚石脱不了干系。中日韩刚透露开始自贸协定谈判的风声,美国就邀请日本右翼分子、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访美。随后,石原宣布“如果中央政府不行动,我领导下的东京都政府将筹资购买钓鱼岛”,最终“购岛”行动上升为日本国家行动;钓鱼岛“国有化”刺破了中国的政治底线,此后中日围绕钓鱼岛的斗争日趋白热化,自贸协定自然就谈不下去了。


瓦解中日之后,美国便着手击破中韩关系。朴瑾惠出于韩国的国家利益,甫一上台,就迅速开启了中韩蜜月关系,经济上推动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国家战略上支持中国领衔的“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加亚投行,“九三”阅兵力顶压力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这也注定朴槿惠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九三”阅兵之后,朴槿惠被邀访美,期间美方与朴槿惠谈了什么,人们无从知晓。但朴槿惠结束访美回韩以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反对萨德入韩到表态“尽快部署”。


当时中国国内舆论抨击韩国用到最多的词是“背信弃义”,中韩自贸区构想也因此变成了“黄粱一梦”。


之后,韩国因“世越号”沉船事件,引发滚雪球般的政坛崩塌,并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朴槿惠被弹劾、新任文政府上台。


而文在寅又提议南北高级会谈,特朗普岂能置身于外?遂有了朝美首脑会谈,这样的政治外交怎么看都不像是偶然或巧合。


但无论如何,中日韩三国关系的重建与合作这一主题显然是被半岛局势抢去了头条。



3

背后的症结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被政治事件搁浅。而这说到底是源于二战的政治后果尚未被消化。


二战中期,美国罗斯福总统便开始谋划、协调同盟国战略,以便在彻底打败德、日后,填补东亚权力真空,建立战后世界秩序。


在《开罗宣言》中,日本被剥夺一战后其所夺取的所有太平洋岛屿,从中国占领的所有领土也归还中国。


在美、苏主导的《雅尔塔协定》中,朝鲜半岛北方和南方分别被苏联和美国占领;朝鲜战争后,朝鲜半岛分裂固化。


中国则兼具独立的讨价还价者和不对称的合作者双重角色,一方面,雅尔塔会议确认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又维持外蒙古的现状不变,中国牺牲了部分利益。


可以说,二战后国际秩序就是一个两极体系,其核心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基于联合国协调及相关原则上的对抗竞争。


这一对抗竞争造成了东北亚碎片化,日本“被限制”、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中国独立建国等都是其表征。


该政治后果至今未被消化,碎片化、政治变量多及与之相关的政治死结问题还在那儿,所以始终会冒出来,滋生新的政治事端。


比如,日本被美国利用,与中国开撕,又如,韩美联合军演引发朝鲜炮击,从而阻碍地区经济一体化。


4

几个政治死结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性到来必须消化二战政治后果,或者说,消化二战后果是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前提。


但问题在于,政治是有死结的,死结往往是很难化解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日俄

俄罗斯和日本对北方四岛(齿舞、色丹、国后、择捉)的历史追溯各执一词,因为二战结束后,作为苏联出兵进攻日本的酬劳,千岛群岛被并入苏联版图,但日本对北方四岛仍是念念不忘,在日本人眼里,北方四岛正是算到“千岛群岛”内而被苏联占领,而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对千岛群岛的定义从不包括今天的北方四岛。


所以,日本就北方四岛对俄罗斯提出强烈交涉。该行动尽管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但俄罗斯对四岛的吞咽已完成。双方都没有让步的意思。


朝鲜半岛

三八线的划分,即埋下了朝鲜民族长期分裂的种子。


朝韩分裂又为美国的亚太战略提供了便利,美国不肯撤出驻韩美军,也就给不了朝鲜所需要的安全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也不肯弃核,以致朝韩分裂之果越结越多。



中日

日本是一个狼性民族,二战最后强壮的美国也不得不用两颗原子弹结束日本的纠缠,而中日历史积怨太多,日本必然会仰仗着背后势力不断挑战中国底线。


日本人认为,钓鱼岛是中国曾经的割地赔款,其逻辑就是“我用武力夺来的就是我的”;况且,二战战胜国的美国都把管理权交与了日本,中国再索要实在没道理。


而中国不拿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做任何交换,倘若中国放弃了钓鱼岛,那就等于美日将封锁住中国进入太平洋的通道。


再加上南海争端,中日形成了新仇旧恨叠加、结构性矛盾存量难以消化又来增量的情势。


台湾

当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又基于台湾孤悬于中国大陆之外、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之要冲的战略地位,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台湾问题就从中国内战产物演变成美国对华冷战的棋子。


又由于台湾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即便二战后被中国收回,但日本重新染指的野心并未停止,所以紧紧跟随美国,发动“台湾独立”事件,以此为发端,岛内“台独”思潮走向泛滥。


大陆的和平统一大业愈发棘手。这些政治死结涉及到领土和主权,解决起来比较困难。


5

经济联结破解政治死结

政治死结若靠政治手段去解,恐怕将会越解越死。


那么,什么能够有效地松解政治死结?


鉴于,

一方面,经济决定政治,经济第一性,政治第二性。政治利益往往包含或收敛为经济利益,主权、领土很多情况下最终与经济利益挂钩,而若经济合作本身能够满足这种经济利益,“经济”就能担当起化解政治冲突的重任。

另一方面,经济合作避开政治争执的锋芒,能够靠经济“连襟”、“纽带”悄无声息地软化政治冲突。经济渗透达到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发展”之效,能够弥补政治、军事手段“零和博弈”、“负和博弈”的不足,取得出神入化的结果。

因此可以说,经济联结是能够使政治死结有所松动的妙法。


更何况,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差较大,相互间有着不同的资源条件、产业倾向、市场规模,这样的地缘经济基础更易催生经济交易循环。


就现实看,日本与俄最大国营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展开资源开发合作,并且还有在北方领土设立“自由贸易区”、搞共同经济开发的提法,有效缓解了政治对立,避免了战争;


朝鲜半岛南北方在扩建开城韩朝工业园区等经济合作举措的推动下,局势走向回暖;


同样,虽然因为钓鱼岛问题,中日两国争论不休,但并未妨碍经济合作,今年8月中旬以来,日方政界至少派出了4波代表团访华,与中国共同开辟新的经贸合作方向,因而至今也没有产生军事冲突。


凡此种种,皆在印证经济手段能够促使政治死敌“化干戈为玉帛”。


综上,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政治一体化,而政治上各国是有死结的,政治死结又要借助经济合作来松动,似乎又回到了原点,陷入了无法走出的循环,问题无法解决。


但实质上,这一过程包含的是“经济合作——政治死结松动——为经济一体化开辟道路”的逻辑,是经济、政治辩证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推动的螺旋式上升,也预示着:由于区域经济合作是必然的、不可缺少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将不可逆。


精彩推荐

他说,中国开放是滑天下之大稽|红黑榜

城市规律变了?

难民、谎言、失败国家、世界底色 | 一周趋势看点

特朗普让共和党和美国变“颜色”| 美国中期选举系列

特朗普又有新动作了!美中俄“三国演义”“戏中戏”

西尔斯死了——大规模商业难出头,“迷你化”商业来突围?

为何中东会成为火药桶?(下)(深刻好文)

加拿大大麻合法化!这是疯了吗? | 一周趋势看点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