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 日课
今日叙事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逝世。关于这位举世闻名的20世纪的伟大女性,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孙中山夫人(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等这样的身份,事实上她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宋庆龄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文/黄春霞,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
民国时代,从来不缺才女,但是真正能站上国家的高度,受人尊敬的,唯宋庆龄一人而已。
宋庆龄一生无子,但是她把自己深沉的爱都投注到了儿童教育事业中,成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的“母亲”。她说,爱孩子,是每个善良人的天性,但教育儿童却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耐心细致地教育他们,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就形成正确的观念、行为和性格基础,并学会如何生活和工作。
为了落实好每一个教育想法,宋庆龄在少年儿童工作中勾勒出一幅又一幅蓝图。先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妇幼保健院、第一座少年宫、第一个儿童艺术馆、第一座儿童剧场、新中国第一本儿童刊物。她说:“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的宋庆龄,不像平时提及“国母”时那般高高在上,更像是一个穿梭在普通人中的“平凡”人,做着温暖且质朴的事。
因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热爱儿童,关心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促进社会的正向发展。”
像母亲一样,把最好的给孩子
宋庆龄认为,关爱儿童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比如,我们要供给儿童优秀的作品,替代那些有毒素的坏书并使之绝迹,来补足儿童读物奇缺的空白。
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宋庆龄非常认同物质条件是重要的这种观点。但她也同样坚持,对孩子来说,思想教育比之物质更为重要得多。
在《缔造未来》一文中她曾经说到:
要使他们的生活有目的,这个目的应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要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确立明辨是和非、正义和非正义、真理和谬误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从人类克服一切艰难障碍而长期进行的斗争中汲取教训。
反观现在的孩子,各种物质条件已经十分富足,那么,教育者更应该给予的是什么呢?是对孩子心灵上的爱。用爱以关怀,用爱以引导,在无声的浸染中做一盏明灯,让我们的孩子可以不陷入当下浮躁的世界,而是能够真真正正静下心来学习和积淀。
儿童是我们的小主人
20世纪30年代,宋庆龄就提出了“儿童是主人”的思想。她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儿童当“小主人”对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她指出:“我们的儿童,最大幸福在于……他们得到了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
虽然,宋庆龄说“儿童是主人”,但她也非常反对溺爱孩子。只有鼓励孩子自强、自主、自立,事事自己动手,处处自己动脑,才能使儿童的主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宋庆龄还把“尊重儿童权利与教育儿童的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儿童教育中采用了陶行知先生“即知即传人”的小先生制度。这种制度表现为新的一代用所掌握的先进文化知识向父辈传授的一种社会文化反哺现象,是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雏形。
宋庆龄在致萨维奇小姐的信中说:
我们正在提供一种方法,可以训练出许多未来的领袖人物。——那些人将关注并愿意为实现提高全国同胞的生活水平而努力。”“这是最实际的自助助人的方法;给他们工具,让他们锻造中国光明的未来。
积极鼓励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不仅是作为一个听话者,更要做一个说话者。当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输出,那么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就会更具互动性,我们的教育目标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正确看待孩子的“玩”
孩子都是贪玩好动的,宋庆龄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或者缺点。她认为,只要教育者能够正确看待孩子的“玩”,根据其特点循循善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得到提高。
我们往往一看到孩子在玩,就觉得不对头。其实玩是孩子生活的需要,通过玩可以发展孩子的体力和智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适当的玩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正如成年人的文体活动能够促进生产积极性一样。
玩,是对生活的情趣体验。在生活中不会玩闹的孩子,他的世界是单调乏味的,或者说是重复刻板的。一个不会玩的孩子,很难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很难有社交力与合作力。所以宋庆龄认为,集体力量能使孩子更自觉地上进……孩子只有在自己的集体中,才能更好地成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去接受外部的资源,不去吸纳外界的知识,把自己框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那么,他很难有一个递增的进阶。正确引导孩子的玩,事实上是在正向发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儿童教育的目标
儿童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建设;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体系,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于是,宋庆龄提出“把最宝贵的东西给孩子”的思想。期望社会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比如好的建筑,好的活动环境,好的精神粮食,好的师资力量等等。她还倡导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也“不能像传统观念一样,把体育放在最后的位置。”这在当今的教育思想上来说,也是非常适用的。
她在《人民日报》上指出:
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让孩子得到良好的保育,获得丰富的营养,具备强健的体格。在儿童教育中,要加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培养儿童锻炼身体的意识,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才能在长大成人后的工作中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要从儿童时代的教育开始,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习惯;要充分开发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考和动手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宋庆龄不仅要求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更强调把儿童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世界公民”,这对于我们当今的教育来说,依旧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足见,宋庆龄在儿童教育中的前沿意识。
“把最好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儿童教育的思想精髓,她曾说: “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宋庆龄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为儿童争取和创造受教育权利和条件,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她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在《宋庆龄论教育》书中,更是在每一个儿童教育的工作细节中。
愿我们都能用未来的眼光,去教育我们未来的孩子。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黄春霞
责编 | 赵方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核心素养盒子/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