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世界里最大的关爱不是物质,而是同理心 | 日课
今日叙事
2002年6月22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进一步推动“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的深入实施。
对于孩子,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物质上的需求,其实,在儿童的世界里,也许最大的关爱不是物质,而是同理心。
儿童世界里最大的关爱不是物质,而是同理心
文/陈来秀,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当下物质水平普遍能够满足儿童的基本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份表达懂得与体谅的同理心。尤其对于为数不少的被称作“慢热的孩子”而言,父母师长的这份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学校任心理教师多年的我深深感到,和物质比起来,同理心才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大的关爱。今天,我准备了两则关于“同理心”的小故事,希望能给同样身为老师的您一点启发——我们该怎样和学生相处?又能怎样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鼓励他们?
学校合唱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在这里练歌、交友,不亦乐乎;在各次展演、大赛中站在聚光灯下,个个自信满满、光芒四射。大多数合唱队员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学习效率高,可以做到歌唱、功课两不误。
虽然多数人是那样,但也有少数学生不能从容应对,比如十岁的小丁。
二年级进入合唱队时,学习任务不那么紧,放学后的合唱排练小丁还能应付自如,可到了三年级,学习难度加深了,作业量多了,一周再进行数次的合唱队训练,就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招架了。于是犹豫再三,小丁还是提出了退出合唱队的申请。
对于这份申请,我很慎重地约他谈话,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决定的产生:是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还是认真衡量后积极主动的调整行为?
小丁诚恳地告诉我,自己现阶段还没办法做到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合理留出时间参加合唱训练,所以申请暂时退出。等到他可以做到高效学习,兼顾这两件事的时候,一定再申请回到合唱队。
“每个人的节奏不同,并没有对错之分。既然你想好了,就遵从内心,做你觉得对的决定,等到你准备好了,欢迎回归!”这是我给他的回答。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当他试着了解自己、挣扎着做一份与众不同的决定,内心是纠结的、不确定的、艰难的。这时候,老师的回应是否专业、客观、积极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丁的决定被尊重、节奏被认同,他的“等我准备好了,再归队”想法被允许,让他拥有了慢慢成长的淡定和从容。这样的经历,带给他的除了当下的安然和自在,还有他内心根植下的尊重与被尊重的意义。
入学之初的小明可称得上是一个典型的“慢热孩子”:语文课上,老师指导全班写字时,他只是安静地听着,转转手里的笔,就是不写,一定要老师走到他身边一对一的提醒和指导才会落笔。数学课上,老师点名让他答题时,他起来后必须得要老师单独为他再做一遍讲解,才可以慢慢回答;做口算练习时,时间到就交卷,他做不完也不会主动说明自己有多少完成不了,要等到老师发现问题来找他的时候再慢慢补上……
就是这个看起来样样都要慢几拍的孩子,在他感兴趣的方面却表现得优于同龄人很多很多。小明的书包里每天揣着一本画本,课堂上学到的、校园里发生的一切让他产生兴趣的人或事都会被他留存在上面,还会追着要老师看他的大作。
学习拼音时,学到复韵母“iu”,他会学着拼音卡片和课本的样子在画本上画张邮票,然后标注好这个复韵母;学到整体认读音节“wu”时,会画一间漂亮的带烟囱的屋子,屋外还有汽车、树木、鸡鸭,然后标注好这个音节;学习英语单词“sing”时,他又会在画本上画上一个人立在话筒前歌唱,身边有认真拼写的单词和飘荡着的音符……
画本换了一本又一本,可他的画,没有一张是重复的,哪怕同一个主题,他也会画出不同的味道。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善于形象思维的娃,这些看似费时多余的动作对他而言却是恰当的、有效的学习行为,经过这样的写写画画,他构建了自己的理解和记忆体系,最关键的是:他爱学习、爱思考、爱表达。
由于先天和后天综合因素的作用,每个人的大脑结构、能力水平、兴趣发展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无需也无法强求一致。只要学生对学习怀有热情,那么我们就从他为自己打开的这扇窗去了解他、鼓励他、呵护他、欣赏他、引领他。
对小明多了理解,我和他的妈妈特别约定,共同欣赏他的“小画”、定期在班级和学校的专题活动中邀请他作画并作分享。同时,也和他的班级老师约定,当他做作业时,不再简单地巡视、辅导、催促,而更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在学习行为中的创新思维,去努力理解他的行为,有时甚至不妨等他从绘画创作中回过神来再跟他讲功课(我们的小艺术家需要不被打扰的创作空间)。
渐渐地,小明终于完成了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他变得更自信、也更愿意努力去达成目标了。
就这样,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一个学期下来,小明终于能赶上大家的节奏:听写、默写时不再需要老师为他做特别停顿了;数学的练习卷,他也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所有内容了。
我告诉小明的妈妈,先不管他可以得几分,他能跟上大家的节奏,不再依赖别人的提醒和督促就已经是进步。
教育,要有四颗心:爱心、用心、耐心和信心。在我看来,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他会需要积聚足够多的能量在合适的时候用力的爆发。当学生出现状况时,一定是有他的理由的,老师要做的是放下角色固有的观念和视角,不要忙于判断对或错,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诉求,并发现他的行为中正向的力量。要做到这一切,首先需要我们对孩子付出信任和爱。
教师这份职业让我们可以陪伴在一届届学生身边,这些不断生出问题的孩子,往往会在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当我们被信任、被期待、被依赖时,同时也获得了一个自我唤醒的机会,我们是否真的懂得这些孩子?他想要怎样的帮助,他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我们如何帮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节奏?
是的,人生是一场长跑,重要的不是谁跑的最早、最快,而是谁跑得更持久、更远。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陈来秀,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教育和心理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就职于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
责编 | 赵方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