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归来:带你走进最真实的陶行知 | 日课
今日叙事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一生落下帷幕,但是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教育理想国”一直薪火相传,这颗爱的种子,终究开始长成参天大树。关于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今天的我们,有必要再温故而知新。
先生归来:带你走进最真实的陶行知
文/黄春霞,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在那个年代,就已经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了跳脱应试教育的理念。我们今天在做的PBL(项目式学习)也好,课程整合也罢,其实说到底,都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种执行途径。
当年,陶行知留学归来,心里就像装了一整个春天,满心雀跃地想把这份美好撒播。然而回国之后的场景,却让他无比失落:他看到了战火的残酷,也看了阶级的分裂。社会的分工,通常是劳心者和劳力者两类,从古至今的传统,知识分子总会有天生的优越感,而劳力者则被视为二等公民。陶行知见此,于是从心底生出一个想法:做平民教育。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说,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师的手里,得培养一百万个合格的乡村教师,去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于是,先生辞去了教授之职,拖家带口去了南京郊外的农村——晓庄。
据当地的农民回忆,晓庄原来叫“小庄”,因为陶先生的到来,才改“小”为“晓”,意为破晓,荒郊野地因此成了“天亮的地方”。在当时的地方行政长官冯玉祥的支持下,陶行知在这里创办了一所前所未有的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的校训叫做:教学做合一。
晓庄学校不招收“少爷、小姐”,也不要“文凭和书呆子”。 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他认为,在贫困的乡村经历此番锻炼,培养出来的教师才会对农民有感情,才可以造就既适应贫困的农村又能以知识来改造农村的“导师”,所以“劳动创造的生活”成了晓庄师范“每天的课程”。
晓庄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在当时是具有试验性的,它与以往的师范学校完全不同。它没有固定的课时计划,也不是老师讲书本,学生学。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
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生活处处都是学问。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都可以是我们教育孩子的资源。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知错能改,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还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的朋友因为孩子拆坏了新买的表,结结实实把儿子揍了一顿,陶行知风趣地说到:“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于是要求上朋友家会会这位“小爱迪生”。此时,“小爱迪生”正蹲在地上专注的看蚂蚁,陶行知问他为何拆表,孩子答,好奇钟表里的声音是怎么来的。听得此处,陶行知征得朋友同意,带着孩子上街找了个修理铺,陪着孩子一个多小时,观看了拆表修表的全过程,孩子学得了技能,非常兴奋。而这堂融于生活的课程,不仅引导了孩子去把事情做好,也培养了他的兴趣。
陶行知非常善于发现孩子的创造力,也非常善于利用生活细节来教化学生。“生活即教育”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足够耐心、细心和关心。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因为政治原因,晓庄师范学校只办了短短三年。学校没了,但是学生还在,于是孩子们自发的学习。陶行知得知后,非常感动,且做了一首诗:
有个学校真奇怪
大孩自动教小孩
七十二行皆先生
先生不在学生在
哪知,有孩子回信说,为什么一定是大孩教小孩呢,小孩就不能教小孩吗?陶行知看过后,大为惊喜,立马将诗中的“大孩”改为“小孩”,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也肯定了孩子的创造力。
还一个故事:有一次陶行知在大学里做演讲,开讲前,徐徐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然后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台下的听众都愣了。然后他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接着他又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依旧不肯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陶行知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
不论外貌是一种教育尊重
陶行知受儿童保育运动的影响,立愿要办一所学校:不论孩子美丑,只要他有才能,有学习的潜力,就要培养他。于是给宋美龄写信,表达了创办“重庆育才学校”的计划。政府虽然支持,但只提供开办校费,日常维系费用要学校自己承担。不管怎样,1939年,在重庆的古圣寺,育才学校在困境中成立了。
有一次,陶行知在保育院发现了一个音乐指挥的孩子,这个孩子长着瘌痢头,形象略伤大雅,他是在战乱年代被父母送进保育院的。陶行知无视那一头癞痢,看出了这孩子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于是请来当时重庆最好的医生,将其治愈,又把他编入音乐组学习。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首屈一指的音乐大师,他叫陈贻鑫。作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陈贻鑫指挥演出了数十部交响乐、歌剧与舞剧作品,在近60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指挥家、演奏家,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某纪录片中,当时年过八旬的老教授接受采访,谈到当年在育才学校的成长,以及陶行知四处为学生们寻求衣食的故事,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激动老泪纵横。
美是一步到位的道德
育才学校可以培养出诸多优秀的人才,离不开陶行知四处化缘来维持学校运营的努力,离不开陶行知邀请社会精良到学校教授的苦心。当时的育才,聚集了不少顶级的艺术专家,如音乐组教师有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歌唱家任虹、作曲家任光等,这为学校提供了极大的艺术基础。
陶行知在当时就做了新教学实验,根据孩子的喜好和专长,将育才学校的课程规划为:音乐、美术、文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五个门类。据陶行知的学生赵义熙(当时是自然科学组的)回忆,他们每天都是在音乐演奏的环境中学习的,即使他们不学,听也听会了。如果音乐组有人弹走调了,他们就会笑着说,哎呀,弹错啦,弹错啦!老人家讲起这些事的时候,掩不住满面容光,就像回到过去一样。
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和影响。对今天来说,实现这样的艺术环境也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当时的育才学校时局是很艰难的,在那样一个战火连天,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为什么陶行知还要坚持培养孩子的美学呢?
因为,他说美的良知一旦焕发出来,比之道德自觉与发现功效强得太多了,美是一步到位的道德。所以就算有人说陶行知是抱着石头在游泳,他也只云淡风轻的回应:“我是抱着爱人在游泳。”他也说过,能慰人慰己的事情和行为就是美。不只是音乐和美术,比如烹饪和清洁,所有这些生活细节,都可以是美的创造和体验。
陶行知追求的美,是一种真实的,由内而外的美,不是那些擦擦胭脂水粉打扮出来的表象。这也很好的呼应了育才学校的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坚持每天四问
在育才学校成立三周年的演讲中,陶行知提出了“每天四问”。
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将是空的。
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最终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三问:自己 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陶行知说,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 ,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这些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提倡六个“解放”
根据育才学校5年的办学经验,1944年,陶行知发表了《创造的儿童教育》,文中提到了六个解放,可以说是今天的教育者依旧需要提倡的、孩子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其是: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实操能力,要培养孩子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能力,要学会交流和沟通,要懂得高效的时间管理,要善于利用资源,不能局限于学校和教室的闭环式学习。直到现在,很多学校都未必能把以上六点做得完善。所以,教育思想的精华,值得我们花心思去研究和发掘,它会给我们当下的教育新的启迪。
爱满天下,致敬先生
陶行知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躬身力行,当先后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重庆育才学校后,他期望在上海打造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无线电大学等,让整个上海都成为学校。可惜,这样的宏图愿景,因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戛然而止。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先生溘然长逝,整个教育界哀声一片,尤其是他的学生,每一个都悲恸不已。
用爱感化的教育,终会得到爱的回音。如今,陶行知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每个人都对他心怀感恩和尊敬。比如:
@杜鸣心 (原育才学校音乐组学生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我到育才改变了我的一生。当年,如果我没有进入育才学校,我连钢琴是什么样子都见不到,根本不可能学音乐,我的人生将会是另一个路子,另一番模样。育才对我的影响非常深。
@冯鸿甲 (原育才学校学生 陶行知研究学者)
陶校长就像妈妈一样,把我们从一个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拉扯长大,这是永世不能忘的。
陶行知用一生的心血,换得了英才遍布,教育不歇。他的学生爱戴他,他的学生传承他,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他的教育精神发扬光大。
最后用一首对联,来表达对陶行知先生的致敬: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走
附:《先生》纪录片之陶行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11n06ev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教育日课”
征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作者 | 黄春霞
责编 | 赵方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日课”相关内容
/ 给孩子的暑假成长礼包 /
点击图片,了解丛书详情 ▼
/ 教育与传统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