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7大背景,6大走向 | 一周精读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 7 大背景、6 大走向
作者 | 张志勇
来源 | 校长派 《张志勇: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背景与走向》
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或特征,可归纳为 7 个方面:
科技霸权时代
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猛发展,引世人瞩目。但中国崛起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尤其近几年,我们想跳出所谓守成大国和崛起性大国之间必须产生对抗的窠臼,似乎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近年,美国从贸易战打到科技战,围绕着扼制华为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再次说明,今天制约中华民族崛起和发展的,是那些“卡脖子”的科学技术。破除科技霸权,永远不再受制于人,亟待中国人创造能力的永续开发,中华民族创造活力的不断迸发。
不确定性的时代
不确定性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常态。这种不确定性给教育的启示,在于中小学教育要更加坚定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用学不胜学的知识掌握去应对未来的时代。
信息的非真实性传播
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体、自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息的吸纳者。然而,信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否真实,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不实信息,还是近期山东高考冒名顶替上学事件,信息的非事实性传播给我们一个启示: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寻找真相的能力。未来学校教育不能再满足于让孩子简单地记忆事实,掌握知识。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建构,是这个时代给学校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人类社会、经济、职业生活的非组织化趋势
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的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是分离的。大多数人都受到单位的组织化约束,包括孩子们上学,在学校里面也是一种组织化、社会化行为。
随着疫情,孩子开始在家学习,成人开始在家办公。网课期间,很多学校试图用学校课程表来约束孩子居家学习,但是能管得住吗?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经济、社会、职业生活开始呈现非组织化状态,人们将从过去职场生活的各种组织化“硬约束”,回归到家庭生活空间的“软约束”状态,这将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必然会成为未来人的核心竞争力,教育者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个变化。
人的生存方式的虚拟化与智能化
“云上”生活和职业方式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依靠双腿走动的人的身体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大幅度减少;第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幅度减少,对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创造性能力发展产生影响。
智能世界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便捷和智慧的学习、生活方式,但也在切断人们亲自交往、亲自探索、亲自实践的生存与发展之路,这对人类发展和人类教育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应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人类责任。这个世界,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人类才能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真正唤醒的今天,这种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命题。
健康第一
疫情冲击之下,孩子们交往的空间被压缩,人们的伙伴交往关系、同学交往关系、师生交往关系被切断,导致许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疫情控制之后,孩子回到学校里,面对各种考试和竞争,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变差,各种心理问题高发频发,极端事件远远超出了去年同期。
健康素养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核心目标之一,建立大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新冠疫情,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多方面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将在以下 6 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学校教育价值形态变革
疫情后,学校教育产生了哪些新的积极的发展因素呢?目前看来至少正在发生四个积极变化:一是对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视;二是组织与管理学生学习成为每位教师的重要任务;三是普遍重视抗疫教育;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常态。
学校教育存在形态变革
我们正在进入全域教育时代。全域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影响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校内这一封闭的围墙里了。
学校教育全域化时代,打破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边界。当教育进入全域时代,学校教育如何影响家庭教育,学校如何和校外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如何和网络教育配合,将成为新命题。
学校教育课程教学形态变革
我们学校的课改意识、课程意识比较弱,长期陷入了一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误区,教科书成了教育教学的一切。学习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如果知识本身没有开放性,没有多样性,没有丰富性,孩子们的知识加工过程就没有挑战性。
疫情期间,从各地居家学习实践中看到,教育与生活的联系重新得到加强,基于互联网的知识共享的课程创生成为现实。
学校教育组织形态的变革
疫情防控之下的居家学习,人力教育资源组织再造——教师的分工合作教学成为常态。
在学校人力资源组织形态变革下,自组织教育成为常态。疫情防控下,很多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建设,重视学生的居家学习小组的建设,重视小先生制,重视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制定学习公约,培育自主化自组织学习团队。总之,学校教育的组织形态在发生变化。
学校教育技术形态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变革,不是技术专家认为用技术可以做什么,而是学校的校长们、教师们哪些工作、哪些环节,包括教学评管等等,哪些可以用技术支持,这是最好的问题和任务驱动的学校技术变革路径。
教育技术要促进公平,维护正义,不能伤害儿童,不能奴役儿童,这是教育技术应该坚持运用的伦理原则。
学校教育管理形态变革
传统的学校管理大多是科层管理、经验管理、现场管理,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居家学习,传统管理失效了。线上管理成为常态,基于数据的管理成为常态,家校协同管理成为常态,多元团队学习评价管理成为常态。
这些管理的常态、管理的方式,对于未来学校教育变革,是值得重视的趋势和方向。
我们的教育还在老路上狂奔,但它可能方向错了
作者 | 郑也夫
来源 | 校长高参 《郑也夫:人类文明呈现出大众弱智化的趋势,教育该教什么?》
我们通常说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专门的教育、进学校或者私塾接受的教育。在古代,教育被贵族垄断。普通人不可能受这个教育。他们受的是广义的教育,跟父亲学种地,跟师傅学做木工。狭义的教育是被贵族垄断的。
贵族的教育不教生产,教什么?教生活,教你艺术化的生活。因此,它普及不了。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多数人忙于生产,享受不了这个教育。
到了近代,教育普及了。教授的内容也完全改变了。因为大工业需要工人识字和有点文化,要让他们上几年学。加上平等的思潮对等级制度的批评,教育开始普及。而普及后的教育的主体改变为教生产,此前倡导艺术化生活的教育边缘化了。
工作终结了,后生产时代来了。教育是聋子,是瞎子,感知不到时代的变迁,还在不遗余力地教人们生产、生产、生产。他们到哪去上岗?
该反省我们的教育了,最起码认为到今天应该是近代教育与古典教育合一,既要教孩子生产,也要教他们生活。教他们生产的本事后用得上用不上两说。教他们怎么过艺术化的生活,教他们琴棋书画、烹调、做细木工,几乎一定会派上用场,增加生活的愉快是不会落空的。
如今这个时代,我们的教育走入一个极致的、残酷的格局:学历军备竞赛。教的东西都是硬邦邦的,都是生产,完全不教艺术化的生活。
现在的教育都是扁平化的,翻来覆去地复习,它的成果是把学习潜力低端的人的成绩提升。本来数学潜力很差的人,经过艰苦的努力,几何的考试成绩可以压倒好多美国学生。日后他可能做厨师,可能做快递员,努力通过解析几何学的考试有什么用?
而与此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把高端的学生的潜力压住了,因为它不给高端的学生自主发育的时间,他们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日后不会成为顶级科学家。我们社会日后的发展依靠谁呢?
教育要分流。教育要教多数学生学会玩耍和娱乐,也教一点生产本领。能上岗上岗,上不了岗就上不了岗。关键是一定要把非常有创造潜力的这一小撮人托举上去。
扁平化的教育完不成这任务,乃至我们缺乏高端人才,根本没有。我们处在一个工作即将终结的时代,教育却仍不遗余力地教人工作,不教人愉快地生活。
未来的世界极端地仰仗一小撮科学家,可是我们培养不出顶级的科技人才。我们要彻底反省,明白自己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个时点。我们还在老路上开足了马力,但是马快没用了,因为它跑错了方向。
“未来学校”将颠覆当前所有教育模式
作者 | 严文藩
来源 | 未来学校研究院 《“未来学校”展望:将颠覆所有当前教育模式》
未来学校,让孩子全面发展
未来学校的学生着重学什么,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其他国家实践的启示。
第一,从 PISA 结果,也就是国际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来看有什么启示。这个是第一次中国参加PISA考试中阅读(Reading)部分的成绩,我们比较一下美国、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上海这些中国城市学生成绩的分数。
很明显,高分段里面中国占 19%,美国高分段里面占 10%,低分段中国只占 5%,美国占 17%,谁好谁坏?我们再比比数学,数学更明显,中国数学高分段占了 50%,美国只占了 10%,相差巨大。科学也是差不多的趋势。
这三个最主要的课程比下来中国最好,那为什么还有好多人要去美国学习呢?后来,PISA 考过以后英国特地派团到中国来学习,一年之后,又回去写了一个报告,内容是中国的数学掌握性学习的报告。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在数学的掌握性学习上面非常好,这方面是美国和英国人的短板,他们要学习。那我们有什么短板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未来学校学什么,实际上就应该是继续发扬我们的长处,然后改进我们的短处。
未来的学校不是说全部丢掉重来,最危险的事情是做教育的人跟其他行业的人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全部快速地变化,然后就有钟摆现象,就是折腾。
回过头来,未来的学校学什么呢,就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也就是指心智和体力都要发展,心智方面又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学术里面又包括知识和能力的,知识又包括考核制度。
中国学生更擅长蓝色部分的学习
我们如果把这个作为两条线,就等于好比全面发展的两条腿,全面的人应该两条腿都发达,不全面就是某一条发达,另外一条不发达。
PISA 成绩就反映了这一点,中国考的都特别好,中国现在缺的是黄色这边的,蓝色部分是不错的,这是第一个反思。
未来学校更强调 “核心素养”
第二,现在大家都在谈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对于建立未来学校和学什么有什么启示呢?
中国的核心素养模式,包括三块:
中国核心素养
第一块文化基础,中国悠久的文化,所以一谈到文化基础中国就有文化底蕴;
第二块科学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个目的是学会学习;
第三块是社会,除了自我发展还要做社会人,社会是责任担待,公民的意识问题。
美国也在总结未来的学校学什么。他们认为核心是能力——创新、批判、沟通、合作。
美国核心素养
前面两个“创新和批判”大家知道,创新的第一条件是批判,所以美国人经常讲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和不同想法,因为他要造成不一样的氛围,然后才可以创新。另外,互联网特别强调合作,互相理解,就是沟通合作很重要。
但是跟我们的“社会人”认知不同的是,他的社会人是建立在个体人的情况下,所以特别强调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品质,放到大的社会来讲又特别强调公民,公民实际上就是担当和奉献这两个东西。
整合以上四个要素做一个对照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的同异。第一个相同的,大家都体会到未来的学校就是为未来服务的,不要看太远的未来,就看 21 世纪,需要的就是创新、批判、沟通、合作。
实际上未来的学校强调的就是一个东西——核心素养。如果把核心素养换回到学习里面,我们学会什么能力呢,就是学会面对复杂情境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能力。
未来的课程是跨学科学习
未来的课程不是独立的,更多是整合的。如果未来的学校学的东西是整合的,那该怎么教,教学有什么特点呢?
从深度学习来讲,为什么提出深度学习,是因为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互联网之前的大学,教授站在讲台上对着所有人讲,而现在明摆着老师的角色变了,学生的学习媒体也变了。以前的老师是中心,学生都在听老师传授知识,现在更多的是学生做展示。
第二个,原来全是书,现在都是电子的信息。如果老师还按原来的教学方式传递信息的话,没有人要听的。不像以前,所有人都记笔记,是因为怕丢掉知识点。现在我才不怕丢了,你随便讲什么,我自己上网可以查。
因为谁都拥有信息,所以强调深度学习就意味着老师的作用不是传递信息,而是把碎片化信息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特点,知识就是事实和程序,老师教学就是把这些知识和事实教给学生,灌到学生头脑里面,谁有更多的知识和程序,谁就有学问,过去有句话,知识就是力量,今天这句话要重新考虑,有知识就能发挥力量吗?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怎么运用知识,以前的教学老师掌握知识和程序,所以老师要教他们,由简单到复杂,那怎么知道学生行不行呢,就是考试。这种传统的方法,接触互联网就不行了,需要强调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不很看重对知识的认识,强调的是它的连接性。因为碎片化知识到处都有,而对信息的加工连接却并不常见。
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未来挑战与深化方向
作者 | 李政涛
来源 | 高教研究前沿 《李政涛:深度开发与转化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新时期,“新基础教育”育人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面临新的挑战。
第一重挑战:如何处理与“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关系
近年来,有关“核心素养”“全球素养”“关键能力”的研究渐成热点。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到中国等,都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心素养框架和要素,它们共同汇聚为如下问题:“未来公民所必需的 21 世纪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诸多表述与主张都具有共通性。
我们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思考:有了“核心素养”之后的“新基础教育”学科育人价值研究,因此会有什么不同?如何在比较、吸收、转化中实现新的推进、深化与发展?
第二重挑战:如何确立学科“育人价值”未来研究的深化方向
有了“新基础教育”育人价值的研究经验,“核心素养”的研究又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是“深化”,我们需要在“深化”的意义上,探寻育人价值研究的发展方向。
方向一:实现“从学校价值、教学价值到育人价值的整体转换”。
“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学校转型的“全、实、深”,将进入到学科育人价值的“全、实、深”,也意味着教学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的转型与突破,进入到育人价值观、育人过程观和育人评价观的转型与突破。
同时,这种整体转换,还意味着“育人价值”成为一种“尺度”“标准”和“眼光”,以此衡量判断学校领导与管理、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等的质量与成效,以及相关主体的能力与素养:是否充分体现、挖掘、开发了所在领域特有的育人价值?是否具备挖掘、开发学科育人价值的能力?
方向二:走向“学科育人价值的全方位开发”。
“全方位”表现为:其一,深度提升教师的全面素养和学科育人价值开发意识与能力。其二,系统研究并配套落实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工具、教学活动等育人价值。其三,教学过程多元、多形态互动推进中育人价值的开发。其四,学科拓展性活动育人价值的灵活创生。
方向三:聚焦于“学科育人价值开发的难点”。
育人价值全面深度开发的难点,一是难在全面,要兼容育知、育识、育方法,向全面育人提升;二是难在关联,涉及学科与育人、知识与育人、方法与育人、工具与育人等多维度多层面的关联;三是难在转化,从普遍、一般到特殊、具体的转化。这种转化最终指向教师基于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化能力。
第三重挑战:如何在凝练育人价值研究的“中国经验”中表述“中国贡献”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也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领域。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已经从“可以从世界学习和汲取什么”转向“我们可以向世界回馈和贡献什么”,贡献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国经验”“中国思想”和“中国表述”。
例如,同样是“核心素养”领域,是否能够贡献来自中国的思想、经验和表述方式?同理,育人价值研究中,形成了哪些深耕于中国文化历史与传统,蕴含中国基因与中国命脉,同时也承载了当代教学改革的“中国原创”的研究成果,从而为新时代理想新人的培养标杆、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等共通性、世界性的问题,做出何种中国贡献?
在这方面,包括“新基础教育”育人价值研究在内的中国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未来教师的 5 个画像
作者 | 曹培杰
来源 |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教师必读 | 曹培杰:未来教师的 5 个画像》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教育将会迎来“人机共教”的新格局,教师角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教师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
教师要想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获得成功,首先要成为读懂学生的分析师。
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适应技术变革,借助学习分析、知识图谱、数字画像等技术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洞察学生的认知特征、优势潜能和学习偏好,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方案。
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非认知状态,包括动机、情绪、习惯、品质、价值观等,这些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非认知特征分析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优秀的教师往往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学生相互连接之中,通过身教和垂范影响学生的成长。
未来教师是重组课程的设计师
今天,知识的跨界与综合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主导趋势,人工智能的兴起,就得益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课程整合、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未来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创设者。一方面,合理突破固定的教材章节,以大概念为核心进行单元任务设计,突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用完整的课程育完整的人,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建设主题课程,弥合分科教学的不足,引导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真正的本领。
未来教师是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针对性支持。
未来教师是塑造品格的工程师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效率,学生按年龄分班、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规范的教学流程、定期开展考试等做法,目的就是“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这在过去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过于强调效率,学校变成了冷冰冰的“教育工厂”,教师变成了工厂里的“机器操作员”,学生的完备人格、健康心理和良好品质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教师在知识传授、学情分析、作业批改等方面的作用将大部分被技术所替代,而价值引领、信念确立、道德养成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未来教师将从“经师”转向“人师”,更加注重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引领,成为塑造学生品格的工程师。
未来教师是陶冶情感的咨询师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师生之间无处不在的情感交流,它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双向的情感互动。科技发展越是向前,情感教育的价值就越是凸显。
目前,情感计算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话题,它通过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和表达人类情感的能力,使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智能。但是,情感计算更多是对人类情感的模仿,人类情感很难全部转化为人工智能的程序代码。未来教师不一定是无所不知的知识权威,但一定是充满爱心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一定是学生精神成长和情感发展的领路人。
未来教师是联结世界的策划师
一直以来,教师的教学活动存在着明显的边界。尽管每位学生都希望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由于优质资源的稀缺性,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所垄断。现在,这个局面正在发生改变,互联网打开了学校教育的围墙。疫情期间,偏远山区的学生也可以在国家云平台上听到名校名师的教学。
未来,随着课程主题的不同,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高新技术企业,甚至去不同城市游学,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教学的提供者不仅是教师,也可能是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等,任何有专长的人都能成为“教师”。所以,未来教师要成为联结世界的策划师,通过校内外资源整合,把世界变成学生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评价改革新路向
作者 | 范国睿
来源 | 人民政协报 2020-7-15 期 6 版 《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路向》
教育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四个评价”的提出,为未来一个时期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新路向。
改进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质量,但是,单纯的“结果”评价会诱导对“结果”的片面追求。
“破五唯”不是不要“结果”评价,而是要“改进”结果评价,使这个“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教师、学校的真实状态——作为教育评价的“结果”;在当前重“量”的结果评价盛行的情况下,强调“结果”的“质”,探索由“量”的评价向“质”的评价的转变,是改进结果评价需要突破的关键。
强化过程评价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每个人的健康发展,过程评价正是为了真实反映学生和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与发展状态并为其后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因此,需要将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进程中的全部信息纳入评价范围,不仅要展现学习与发展的结果和成效、教与学方式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变化,展现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以及伴随其中的思想、品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不断丰富。
过程评价是我国教育评价的“短板”,《总体方案》要求“强化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强化”上述过程性要素的评价,补齐这一“短板”。
探索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以“输入”“输出”变化作为增值评价依据,不再仅以“结果”论英雄,而是将“结果”与一段时间内的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之前的“基础水平”,以及诸如各种教育资源条件等其他“输入”条件,通过判断这一“基础水平”与“结果”之间的差距,来判定被评价者的进步水平。
增值评价的作用在于使不同的被评价者都能看到“进步”“发展”的希望,从自身条件出发,通过自身努力,取得应有的发展与成就,实现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健全综合评价
自 2002 年开始,教育部就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近年来,在国家层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研制出台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实施方案,不少地区和学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以多种方式,客观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习成长状态。
但是,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综合素质评价简单化、过程形式化、评价结果“高位平均”等现象,区分度模糊、有效性低。如何健全探索中的综合评价,任务依然艰巨。
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四个评价”总要求,需要进一步根据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教育特点加以具体化。
责编 | 三石
2594889720@qq.com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