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斌:好的家庭教育究竟长什么样?我想它只有一个本质特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斌的梦马界 Author 李斌




和一群择完校依然焦虑的爸爸妈妈聚会聊天,大家说着各种学校的不是,以及家中另一半在孩子教育中所犯的错......突然想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父母,和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父母,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如果做了二十年的老师,应该会有很明显的感受:前者大部分是一门心思盼望孩子的成绩要好,老师喜欢,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换句话说,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工具”,成为胜任家庭养儿防老的“工具”,就是受教育的目的。

而70后、80后父母随着知识与眼界的变化,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对孩子的期待已经变成另外一些“美好概念”:要素养全面,个性鲜明,终生学习,最重要的,孩子要有一辈子幸福的能力……从这些概念出发,以培养“精英概念人”为目标,这一代父母对自己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十年前的父母忙着给孩子创造一切条件专注学习,或者报海量的培训班提升学习,指向的几乎都是学科成绩;今天的父母忙着给孩子创造一切学习场景,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大多指向的是丰富孩子的能力素养。

个人以为,从教育的目标而言,后者当然是进步;但从教育的本质而言,两者没有区别——从“工具人”到“概念人”,都是“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为视野中最好的人。而70后、80后父母比上一代父母显然压力更大,因为目标更多,一个都不能少。压力传导之下,学校教师也会突然发现,今天的家长什么都懂,今天的学生带着一堆提前习得的“素养”,在班上和学校“争奇斗妍”……学校教育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迷茫甚至无力。

不做“工具人”,也不做“概念人”,那么好的家庭教育究竟长什么样?我想,它只有一个本质的特征:自然而然,顺势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我的建议是“重塑家长的行为”,一起共勉“优秀家长的十个行动步骤”:


1. 放下以“工具”或“概念”为模板的培养目标。要知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能够获得更大幸福的人,甚至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更杰出的人,本来就内含在每一个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基因中。


2. 放下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培养焦虑。在家庭教育中,和“时间”赛跑是我们焦虑的根源;但“时间”也是我们的解药——孩子们当下的绝大多数问题,事实上都可以通过时间来自动消化。


3. 认真打量自己的孩子,他(她)的优势敏感点究竟是什么?真正地了解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对未来产生信心。


4. 尊重每一个内在可能与外在契机——不随便挫伤,也不轻易放过。


5. 培养自主兴趣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爸爸妈妈要学会把海量而可选择的阅读资源,放在家中最便捷的地方;同时,以身作则创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


6. 确立自由的边界,给孩子自主管理的空间。规则不必太细,只要几个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全部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尽可能自己管理。


7. 帮助孩子把日常生活学习必然发生的场景,当作能力训练和素养积累的切入点。这样习得的素养,就不仅是为了“展示”,更多的是为了管理自己的生活。


8. 帮助孩子越过自己难以越过的行动与心理难关。成长的特点就是,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产生大量问题。大多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被自动解决;一定有一些问题,他们靠自己越不过去——父母都要学会在这一点上真正投入时间,仪式感地与孩子对话,提供思考的支点。


9. 帮助孩子找到当下的兴趣点,并以此搭建一到两个学习挑战的平台。


10. 相信他(她)的生命自有适应变化、抵抗风浪的内在潜力......


当你这样作父母,才会发现,归根结底孩子的未来,不在学校和老师手里,不在父母和培训班手里,而在他们自己的可能性中;同时,这种与生俱来的可能性,正是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尊重与呵护的对象。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来源 | 李斌的梦马界(ID:dett_bin)责编 | 三石
2594889720@qq.com

 立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家庭教育同样需要“教育”

• “家庭教育法”人大提审!养育孩子已不只是家事,而是全社会的大事

 10张“隐喻”图,直击当代孩子缺失的关键能力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