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我们一起在BC看过的女性电影

深圳百小汇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百丽宫影城 2023-03-22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妇女,不分国籍、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差异,共同关注女性的人权。在此,百小汇祝大家节日快乐!


近现代以来,联合国的四次全球性会议加强了国际妇女运动,随着国际妇女运动的成长,妇女节取得了全球性的意义。而最近发生的很多事件,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女性觉醒与女性权利平等,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与女性有关的电影越来越多,大众对女性题材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一批女性导演也正走进我们的视野,慢慢改变着失衡的行业架构。她们从身份困境中慢慢挣脱而出,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出发,发起一次次属于她们的电影浪潮。我们不能希冀每一部女性议题的电影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但仍可以从影响身边的人开始,或者从自己开始,从中获取一些力量和收获。


今日,深圳百小汇为大家罗列了「曾经在BC看过的女性议题电影」,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或推介!👏🏻




 


《海街日记》

导演:是枝裕和

展映时间:2018年8月 | 是枝家族の生活宇宙——是枝裕和电影回顾展

 

是枝裕和的电影是一路发展的,《无人知晓》这群小朋友长大后就是《海街日记》,他们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而他的每一部戏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在拍人的成长。《海街日记》通过人的消失,通过一个家庭的分解,说对女孩成长的影响。如《小妇人》一般,它展现了正当年华的女性家庭群像故事,而其中也蕴藏着家中强势男性的缺席,让人深思。没享受过应有的童年生活的四姐妹一同穿着和服在院子里放烟花的那一幕是全世界里属于日本电影独有的时刻。

 



《柔情史》

导演:杨明明

展映时间:2018年10月 | 像,由新生——SZBC国产新片展

 

导演杨明明于2012年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剪的42分钟女性题材短片《女导演》也已经为她赢得了不少关注的目光。《柔情史》延续了她在拍摄制作《女导演》时一切亲力亲为的模式,在担任导演和编剧的同时,出演女主角小雾,与耐安饰演一对相爱相杀的母女。《柔情史》带来的不是传统女性电影中那种隐忍的、善良的、在道德和生存之间挣扎的中国女性角色,而是聚焦于北京胡同里的一对单身母女的矛盾,叙事按照时间的线性,像日记一样,点点滴滴记录下母女两人旷日持久的、琐碎的争执。

 

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主义电影。电影中母女二人的每一次争论似乎都曾在我们生活中真实发生过:大龄剩女的婚恋问题,人们对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恐慌,老无所依的焦灼感,在人生任何阶段对于爱的渴望,在物质面前不堪一击的人际关系……而相互依偎的母女关系,也可以被更抽象地理解为女性的镜像,与更多的女性电影一脉相承,譬如捷克新浪潮旗手维拉·希蒂洛娃与她的代表作《雏菊》、金熊奖得主伊尔蒂科·茵叶蒂的处女作《我的二十世纪》。

 



《古巴花旦》

导演:魏时煜

展映时间:2019年3月 | 艺穗影展

 

艺穗影展从女性视角出发的电影有不少,例如《过春天》《之子于归》《古巴花旦》《女性之光》,这些聚焦深处海内外的华人女性生活与内心世界的影片,关注并纪录着时代的鲜明潮流。

 

纪录电影《古巴花旦》可以说是粤剧版的《乐满哈瓦那》,聚焦于出生在古巴、自小学习粤剧的华裔两位独生的“舞台姐妹”的生命与关联。1959年卡斯特罗的一场革命带走了一切繁华,两人进入花甲之年后,在被时间磨蚀的华人街,试图重新排演粤剧,她们是否还能找到当初少女梦幻的舞台?作为学者,魏时煜的纪录片与学术研究密切联系,她擅长让材料们相互对话,她的作品通常不仅是一个关于华人移民尤其是女性在异地传播艺术的展现,更是背景不同的每个个体努力共绘的图画。

 



《看不见的女人》

导演:卡里姆·艾诺兹


© Rosana Mauro

《生锈》

导演:阿里·穆里蒂巴



《痴梦芭蕾》

导演:阿伦·戴伯通

展映时间:2019年11月-12月 | 2019巴西电影展

 

2019的巴西电影展女性议题电影颇多。开幕影片《看不见的女人》,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里约热内卢两姐妹被强行分离,在压迫与偏见作斗争的故事,以女性视角,让我们看到被隐藏的她们和不曾放弃战斗的她们,深入刻画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电影改编自巴西女作家玛莎·巴塔莉娅的处女作《我的隐藏人生》,原著讲述了一对姐妹用谎言隐藏起过往吃过的苦,受过的辱,经历的重重困难,甚至是为了活下去犯下的罪孽。姐妹尤莉迪丝和吉达在父权社会下没有选择放弃自我,而是战斗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导演卡里姆·埃诺兹。随后她拍摄了《看不见的女人》这部电影,并获得了2019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电影关乎于那些隐匿于幕后的女性角色,她们默默奋斗着,导演希望将她们真实生活呈现给每一位观众。

 

影片《生锈》则向观众描绘了女性在当代社交媒体上所受到的压迫,荣获了巴西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格拉马多电影展的最佳影片奖。另一部参展影片喜剧《痴梦芭蕾》讲述了一位退休芭蕾舞教师决定回到巴西农村家乡的感人故事,以轻松而细腻的方式谈及了妇女可能受到的压迫。

 

《看不见的女人》映后回顾 | 50年代的巴西,奶奶那一辈人的故事

《痴梦芭蕾》映后回顾 | 这个优雅的芭蕾疯子,我想为她鸣不平!

 

 

©2019 “Blue Hour” Film Partners


《在蓝色时分飞翔》

导演:箱田优子

展映时间:2019年12月 |  2019东瀛新风映画季

 

2019年,箱田优子凭借长篇处女作《在蓝色时分飞翔》获得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也让这部关注青年女性内心处境的影片,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在女导演格外稀缺的日本电影史上,这样一位女导演携其成熟的电影处女作出现,是我们应该去留意的。这部新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打破着男权电影下对女性题材“过分励志”“如梦似幻”的误解。

 

导演分享会回顾 | 我们一定要被故乡治愈吗?

 


 

《天涯沦落女》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展映时间:2019年6月-7月 | 幸福海滩 电影人生——瓦尔达与德米电影回顾展

 

法国电影新浪潮之母的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也是20世纪60年代女性电影作者的代表人物。她在1962年的《五至七时的克莱奥》等影片中,表现了女性的社会异化。除此之外,她曾参加过最激进的女权运动,又将这些拍进了电影。瓦尔达不仅仅是一个女性主义者,更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的电影多以女性为主角,描绘她们的自我发现,并和社会对话,她的作品几乎都强烈透露出了女权意识,想要在这个社会上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

 

瓦尔达的《天涯沦落女》带着女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色彩,它是瓦尔达从个体的角度探讨女性身份自由的重要影片,也是瓦尔达最尖锐的影片之一。电影拥有油画般质感的开头与古典风格的配乐,瓦尔达在全篇用上了13个推镜,一边跟随女主角的脚步,一边深情地质问:对于女性而言,何谓“自由”?

 

影片名字法语直译过来叫“无法无家”,所谓的“法”,很多时候是我们所理解的社会规范,而主角莫娜抛弃了这些选择了“流浪”。虽然它围绕的是流浪人莫娜,从她的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以各种各样的结构、情节、各种人物出现等手段来讲述她是如何走向这一步的。但这部影片有着更深的社会学意义,超越了女性、女权的含义,具有一个更高的意愿,即“无法无家”概念背后的“叛逆”。

 

映后回顾 | 这部影片,让瓦尔达明白她为什么要拍电影

 


© 1997 MADHOUSE


《未麻的部屋》

导演:今 敏

展映时间:2020年9月3日-20日 | Neon Genesis—日本动画电影大师回顾展

 

今 敏的作品与一般动画电影不同,其内核极具思考性。《未麻的部屋》是今 敏导演动画首作,通过借用巧妙的“戏中戏”叙事技巧,结合镜头剪辑设计来铺陈故事发展,塑造人物角色,突出创作风格。对于影片内在而言,其巧妙的呈现形式是主人公未麻的一种主观上的精神混乱,反过来对于观众而言,也得以通过这种属于人物主观的碎片拼接化叙事,让观看者与主人公一起坠入影片内部光怪陆离的梦境深渊。


它用解构的方式,呈现了一个破碎的女性主体,一个破碎的内心世界。而今敏也通过这部电影指向了自己国家娱乐产业的至暗处,《未麻的部屋》是对日本偶像文化下消费女性的强烈批判,或者说是对于女性在男性社会里面临的困境的一种反思。

 

 


「人间四季」系列

导演:埃里克·侯麦

展映时间:2020 年12月-2021年1月 | 侯麦百年诞辰回顾展「人间爱情变奏曲」

 

以不同季节更迭喻人的“人间四季”(Tales of the Four Seasons)是侯麦的导演自由度达到最大化的一个系列。此时的侯麦已过古稀之年,但他依然能让春、冬、夏、秋散发出迷人的青春气息,而其中不乏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片目:《春天的故事》(A Spring Tale)中青春靓丽的钢琴女孩与独立知性的哲学老师在开满白花的大树下闲谈漫步;《冬天的故事》(A Winter's Tale)中念恋旧情、却抱憾错过的单身母亲决心用尽一生等候当年的挚爱;而在《秋天的故事》(An Autumn Tale)里步入中年、却抵不住情欲之痒的葡萄园主则竭力将她的爱意酿成醇酒。


在充满背叛与猜忌的情感世界中,侯麦通过主人公们傲慢自负的自述,展示了他们极度自我矛盾的厌女情结——既被女性魅力所吸引,又要贬低鄙视女性,因为只有通过将女性客体化和他者化,才能以此证明男性自身的存在价值与优越性,而这一点在“六个道德故事”中则体现为主人公们竭力把持住自己永无止境的肉欲,没有在身体上做出任何出轨行为,以证明他们对于道德原则的恪守、证明他们对于伴侣忠贞不渝的爱意,也反向证明主动做出勾引行为的是那些轻浮放荡的女性——这听起来几乎像一种危险的诡辩术。与此同时,侯麦也通过“道德系列”赞颂了影片内外那些独立开放、果敢创新的女性角色与女性电影工作者们。

 

 


《三个夏天》

导演:桑德拉·科格特

展映时间:2021年10月 | 巴西电影展

 

这部小体量却温暖人心的“严肃喜剧”电影《三个夏天》讲述的是一位巴西本土的家庭佣工在这些年席卷全国的金融腐败案调查的影响下奋力自救的故事。虽然它在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同题材电影中稍显温和,但它依然将人们熟视无睹的家佣群体带到大银幕前,试图引起观众对这一群体的重视与改观。

 

近年围绕家佣群体展开讨论的电影《爸妈不在家》《罗马》《第二个妈妈》三位主角都始终无法仅通过自身努力,打破早已僵化的社会阶级结构从而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生存环境,她们(没错,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女性)更多的是在时代洪流中被偏见与歧视推着走,以自身的温柔与坚韧跟外界抗衡,若是偶尔有那么一丝摆脱困境的可能性,都能让观众感到那是最温柔却有力量的时刻。

 

 


《过春天》

导演:白雪

上映日期:2019-03-15

 

关乎少女成长的电影《过春天》是女导演白雪的作品,此时的白雪已经从中戏导演系毕业十年,十年后酝酿出第一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她对女性成长议题的思考。

 

《过春天》是一部“全新”的电影。新的演员阵容,新的演员,新的青春故事,同时,作为新导演首作,它在影像叙事、电影语言、剧作上的高度也是一次新的突破。导演以港深两地的跨境学童和“走水”为切面,去展现一个普通少女成长中的心路历程,在片中巧妙地利用空间诠释了主人公在原生家庭乃至身份认同方面的困惑。而在平遥电影展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及最佳女演员之后,《过春天》被很多影迷誉为近年最好的青春片之一。但如此高口碑的好电影,却也“输”在了票房上。

 

压抑忙碌的香港,在晃动的镜头中展示着焦躁,成长包容的深圳在白雪的镜头下冷静克制。16岁女孩佩佩在深港两个不同气质的城市中穿梭,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感让她想着挣更多的零用钱。电影最后,佩佩放生了鲨鱼,与自己和解,也在错误的经历中成长,也完成了步入成年的情感跨越。

 

导演白雪映后回顾 | 「过春天」,重新定义青春电影

 

 


《送我上青云》

导演: 滕丛丛

上映日期:2019-08-16

 

2019年的内地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拍摄《送我上青云》的滕丛丛,这位在网上资料甚少的女导演,从女性的角度描绘出了不同方式的内心和解。这部聚焦当代女性生存现状的电影,虽说尺度没有“特别大”,却也把“性”话题摆在了明面讲了几遍。从女性的原生家庭、观念的形成,职场困境、健康状况,财务情况、婚恋现状等等问题入手展开叙事,直面痛点。电影也绝不是卖惨,也不苦情,更不是兜售焦虑。它以一种层层提升的豁达抒怀方式去展示盛男的精神世界。整部片子没少安插黑色幽默,甚至可以用轻松来形容,节奏足够稳妥,思考却没有因此流失。

 

盛男在朴素风雅的山水民居中经历着喜忧参半之事,她暂留诗画山水间,思考死的恐惧,借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片名也在精神上致敬了中国古典名著。女主盛男的遭遇,像极了芸芸众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中一地鸡毛,其描述的都市女性的情爱观念,真实且充满力量。

 

主演姚晨称盛男是生活中常见的“失败的理想主义者”,她认为,“虽然这类女性的理想在生活中被现实、被命运一次次嘲弄,但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他们可以像星星之火一样照亮整个夜空”。但对于“女性电影”的定位,姚晨则有不一样的看法,她说道“电影艺术应该是跨越性别的,女性电影不只是拍给女性看的”。

 

映后回顾 | 「送我上青云」的存在就是意义

 



《小妇人》

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上映日期:2020-8-25

 

《小妇人》是除莎士比亚的著作外拍摄次数的最多的文学作品。改编热潮经久不衰,近一百年里,已有五个电影以及数个电视剧版本。2019年,最新版的《小妇人》(Little Women)再登各大颁奖礼,让更多人重新关注起美国女性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这本献给女孩子的终生礼物。书中、影片中,四个女孩坚持着自己的热爱与选择,活成自己喜欢与笃定的模样,那是对每个女性最好的夙愿。

 

《小妇人》本身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了马奇四姐妹喜怒哀乐的温馨生活,写出了平凡家庭里女孩生活的一点一滴。更为重要的是,这部小说的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立而叛逆的作家——乔,激励了很多女作家投身于写作事业,比如波伏娃、J·K·罗琳等。

 

妇女解放运动之前的美国,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财务自主权,不能出门工作,无法养活自己养活家庭,即使凭自己赚到了钱,婚后一切财产及其子女皆归丈夫所有。在今天看来,前几个版本的《小妇人》受制于影片所处时代,对女性觉醒刻画力度较弱。曾在国内院线上映的2019版《小妇人》结合当下女性主义思潮,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卷。在延续小说展现的价值观——勇气、善良、脆弱中的力量的基础上,导演格蕾塔·葛韦格为这部经典小说进行了一次丰富温暖、有厚重感又热情洋溢的新改编,也诠释了导演对于女性、爱情乃至婚姻的理解。影片最后留给观众看似开放的答案,设计也十分巧妙。

 



《我的姐姐》

导演:殷若昕

上映日期:2021-04-02

 

家庭题材的电影很多,但以姐姐的视角去展开叙写的却非常少。这里的“姐姐”,不只是指亲情关系中的姐姐,更是在说在自我与亲情关系间永恒拉扯下的中国家庭背后,一些被迫成长的女性。《我的姐姐》在片名上其实就是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挂上一个人身上后,不仅是一句对她的简单呼唤,而是委以了她一份似乎天生就应背负的职责。当一个个标签总被打在女性身上的时候,也许她们会想要冲破桎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觉醒。

 

影片中,姐姐与弟弟从陌生到熟悉的相处过程撕扯而催人泪下,更难得的是影片还将二胎、重组家庭引发的矛盾和女性在家庭、社会中面临的困境等现实话题抛给观众,发人深思。女性创作者讲述女性故事向来是女性电影的要素,新生代导演殷若昕和编剧游晓颖两位女性创作者联手,用兼具细腻入微和尖锐深刻的笔触,还原女性走出原生家庭伤痛的成长过程,揭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时,便是女性用摄像机写作的又一时刻。


节日福利 


BC妇女节福利活动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推出的普通厅影票观影套餐优惠仍在进行中,女性顾客关注本公众号后,可于BC享受如下优惠,本活动截止到今日:
1⃣️现场购票普通厅 38元/张 ,每人限购1张。2⃣️小卖部特惠套餐 18元/套(可乐1瓶+双拼小份爆米花+酷薯1份),每人限购1份。




往期阅读推介(点击查看)

2021深圳BC年度影展最受欢迎片单 Top 1,2,3!

专题 | 世界上第一位女性导演,而电影史却遗忘了她的名字

BC NEWS | 2022年,我们还有机会看到哪些电影?

院线 | 花束般的恋爱:恋爱如花一般应时盛放应时凋零

院线 | 纽约的一个雨天:消失了的时代浪漫

院线 | 柳浪闻莺:弃儿姐妹的舞台人生

院线 | 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脸上不会有泪滴。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