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地狱到天堂——佩佩和儿子这十年

2016-11-20 李晶 尾线留痕 校长传媒

【李晶专栏】

从地狱到天堂——佩佩和儿子这十年 

文|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佩佩虽说是50后,但是跟她聊天,完全就是同龄人的感觉。


佩佩性格爽快,口齿伶俐,经常妙语连珠。超强的语言感染力,让我时不时笑得前仰后合。而她语言和用词的新鲜度与跨度让我相信:她与任何年龄层次的人在一起都不会有违和感。


所以当她笑眯眯地说“我那个时候就像生活在地狱里”时,我恍惚觉得她是在讲别人的故事。

 

她口中的“那个时候”,是指儿子从初中到高三的阶段。


在那之前,儿子是个懂事、听话、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学习上也要强。有一次考试得了“中”,佩佩不禁责怪儿子不够认真努力,儿子马上凑过来说:“妈妈,别担心!我下次一定会考个‘良’的!”


那时的佩佩是个温柔的妈妈,不仅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的生活,看到儿子拿来“良”的成绩,也完全可以平和地接受。


但儿子上初中时,佩佩离婚了。


随着家庭的解体,佩佩开始担心自己婚姻的失败影响孩子,怕他成绩下滑。于是她逐渐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儿子身上,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弥补儿子心灵的缺憾,给他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然而几乎就在同时,儿子的青春期来了。这也就是佩佩噩梦开始的地方。

 

儿子上初中后,佩佩还想象小时候那样管儿子,要求他按自己的要求做。但儿子却开始顶嘴、反抗,而她对此却没什么办法。


佩佩无奈地说:“估计他觉得我就像‘黔之驴’,除了踢,没有什么新鲜的。



那时我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住;越控制不住,还越想通过各种方式控制。然后就开始暴躁。


孩子呢,想摆脱控制,又摆脱不了,也特别烦躁。”

 

那时候,佩佩天天盯着儿子。


她听其他家长说好多孩子上了初中后,回家进屋就关门上锁,特失落。还说孩子必须得盯着,否则父母就不知道他在屋里干什么。


于是她就在儿子房间门口堆放了好多东西,让他的门关不上。但是只要妈妈在他门口走来走去,儿子就会觉得被监视,很反感。

 

儿子进入初中后,最大的问题就是上网、玩游戏成瘾。 


佩佩说:“从怀孕开始,我就不想让他成为一个死读书的孩子,希望他快乐地度过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期。所以我不仅没管他玩电脑,还给他买游戏机。但是我没想到网络和游戏的吸引力不是我能控制的。”


儿子进入初中后,经常玩游戏到深夜。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来就需要更多的睡眠,于是早晨自然起不来。佩佩在儿子房间里放了五个闹钟也叫不起他,急得她只好去拉。可是随着儿子个头一天比一天高,叫儿子起床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有次儿子甩手推她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佩佩说:“儿子开始逆反后,我真的不断地反思,有时候睡不着觉,就想想这事儿我做得对么?这种方法好不好呀?


但是刚开始的反思是不触及灵魂的,反思归反思,但是不改。因为有一个惯性,即便觉得自己有问题,但做着做着,就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了。而且情绪上来,就根本意识不到又做错了。”

 

中考前,佩佩希望儿子考上普高,之后考大学,可是儿子就想上职高。然而上了职高后有什么样的出路,那时的他也非常茫然。


后来儿子对她说:“我那时候特别难受,眼前是一片灰色。我根本不想上大学,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玩游戏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虽然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但佩佩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考普高做准备。


为了提高成绩,她帮儿子报了个1万多元的一对一补习。儿子说想参加学校的补习,不想去。她就反复劝说,告诉他这个特别贵,肯定特别好,直到他点头为止。


可儿子上了几次课就说不去了,于是每次上课之前佩佩都要哄他,还要许各种愿。那时候她虽然经济很紧张,但仍然答应儿子每去一次给100块钱。


儿子看在钱的份上又去了几次。但是效果特别不好,根本听不进去课,后来索性坚决不去了。


骂也骂不得,打也打不动,佩佩只好作罢,钱也就白花了。

 

那时儿子特别讨厌佩佩对自己过于关心,他希望妈妈把自己当成年人看,而不是孩子。他对妈妈说:“你为什么总是高高在上,为什么不能跟我平等对话?”


佩佩说:“我开始意识不到。一直觉得每件事都会跟孩子商量,但实际是强加给他的,是‘伪商量’。我心中想好了这个安排或决定,然后就跟他商量。他不同意我就给他做工作,直到他同意为止。所以我屡战屡败,效果都特别差,甚至是反的效果。当时我意识不到我在孩子面前特别强势,没有真正去考虑他的想法。现在想来就是自以为是!我儿子就说我:‘你是不觉得你永远都正确呀?’我说:‘不会呀,我也向你道歉过呀!’现在想起来,我那时的道歉都是被迫的,不得已的。其实孩子都能感觉到,因为你这次道歉了,下次还这样。”

 

儿子以全校第一的成绩升入职高后,佩佩仍然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争取有机会考大学。


但是儿子的决心似乎与她同样坚定。不仅继续玩游戏、上网,甚至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晚上还经常与同学一起出去玩儿,有时深夜才回家。


每当儿子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回家,她就坐立不安,生怕出事。可是儿子回家后,又不敢细问,生怕他不耐烦。唯一让佩佩感到欣慰的是,儿子从来不会拒接她的电话,这样至少可以让她稍稍安心。


到了高三,学校安排一部分成绩好的孩子准备高考,儿子以第二名的成绩进了这个班。


佩佩说:“但是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他只学了两天,就说受不了天天听数学题。所以我就彻底放弃了。”

 

在此之前,佩佩每天都很痛苦。她不知道儿子会不会去上学?晚上几点回家?会不会在外面闯祸?会不会和她吵架?如果偶尔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罢了,但是天天如此对她就是折磨了。


为了怕给亲人徒增烦恼,她不敢跟家人说,却也不知道向谁请教,只好自己咬牙忍受着。


然而让佩佩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从她放弃让儿子高考的这一天,她的心态和生活开始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高三下半学期儿子开始实习。实习单位各项制度都非常严格,特别是进门的指纹锁,哪怕迟到一秒,就会丢了考勤奖。


开始儿子对此很不适应,总是踩着点儿到。他跟妈妈说:“我们几个经常迟到的,出电梯就开始短跑比赛,第二名就迟到了!”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渐渐改掉了迟到的毛病。


那个公司工作强度特别大,实习第一天就开始加班。经常头天到晚11点,第二天到凌晨1点,周而复始,一干就是连续40多天。


但是儿子好像逐渐意识到:不考大学了,工作就是他的出路。而且他很喜欢计算机,做的也正是他喜欢的工作,所以非常努力。


佩佩说:“因为工作压力大,开始那段时间他下班就会给我打电话,说我累死了。我听了就开始紧张,怕他又不去工作了。于是经常给他做好吃的补身体,又安慰他说工作熟悉后就会好些。”

 

佩佩看到儿子逐渐从萎靡、懒惰的状态下一点点走出来,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她的心情也变得不那么阴郁了。


而且没了学习上的压力,她与儿子交流的内容也丰富起来,甚至可以接受上网玩游戏是休息和减压的方式。


一次,佩佩看儿子玩游戏,发现他竟然用英语与其他玩家交流。这时她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儿子英语成绩一直比较好,原来与这个有关。


这个发现让佩佩既骄傲又自责。她真的从没想过玩游戏有助于儿子的英语学习,儿子真是太“牛”了,同时也意识自己也真的太不了解儿子了。


作为母亲,佩佩非常希望和儿子亲近。


儿子上学的时候,她整天想的都是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却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所思所想,总认为那些与学习比起来根本不重要。可是现在才发现,没有了学习,自己完全不知道跟儿子聊什么,又怎么谈得上亲近呢?


有一次尝试跟儿子聊天,儿子说了一句“厉害了,我的哥”。佩佩没听懂,当时就愣住了,儿子则嘿嘿一笑,扭头就回房间了。


佩佩说:“他觉得把我打败了,特得意。但我不能服输,马上上网查解释和出处。我还查到一张表,就赶紧收藏起来。而且我不希望一知半解,我要会用。有一次跟他说‘不明觉厉’,他说:‘哟,你还会这个呢!’”


从那以后,佩佩跟儿子的交流逐渐通畅起来。


佩佩说那段时间她处心积虑地想了解儿子是怎么想的,就想跟他拉近距离。然后她发现:现在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吃和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要。

 

说到这儿,佩佩讲了个她侄子的故事。


有次家人一起吃饭,侄子说了一句网络用语,佩佩就乐了。


吃完饭,他看他爸好像不明白,就带着炫耀意味跟着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结果他爸骂了他一句:“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不会好好说话呀!”


孩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还有一次,侄子在家庭的朋友圈里说了一句调侃的话,意思是有点累,佩佩看了会心一笑。


结果他妈妈看了,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在下面接了好长的一段关心的话。

侄子看了紧张地问姑姑:“我妈怎么了?什么意思呀?”


她说:“你妈没看懂你说什么,可能误会了。”


佩佩说:“要跟孩子做朋友,第一是放低姿态,第二是关心他喜欢的事。


他喜欢的东西你也要懂一点儿。比如他喜欢上网,你也得会一些网络语言,否则他没法儿跟你聊啊!” 

 

随着与儿子的交流越来融洽,佩佩慢慢体会到了无拘无束聊天的好处。


儿子刚工作时,佩佩特别担心他在单位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想问又不敢,怕他觉得管得多,反感;想指导也不敢,因为担心自己的观念不合时宜。


孩子爱和她聊天后,就会经常跟她说单位中的事,佩佩慢慢从中就能了解到他在单位怎么跟领导和同事相处。


听了之后,佩佩觉得儿子的情商还是很高的,不比她差,从此就特别放心。

 

有了对儿子的基本信任,佩佩慢慢地从要求儿子“听我的”,变为要求自己对儿子说“听你的”,而且学会了“示弱”,她觉得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比如认路。有的时候佩佩明明知道儿子带的路不对,也跟着他走。心想:顶多再走回来呗。


到了地方,儿子也发现走错了,她就特别平和地说:“没事,错了咱们就往回走。”


佩佩说:“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特别希望别人把他当大人看待,不要对他指手画脚,他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所以,如果开始我就说他带错路了,或者错了以后训他一顿,他以后就再也不会主动带路了。而且当他意识到走错了,就会知道自己也有错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都能。”


再比如去医院。以前都是佩佩带儿子去看病,也由她向大夫描述病史。


后来有一次,佩佩带儿子进了诊室,但是坐在旁边不吭声。儿子等了半天也不见妈妈说话,只好自己说。


刚开始,儿子不知道怎么描述病情,东一句西一句的。


佩佩说:我在旁边急得不行,就像有只小手揪着似的。但是就得忍着。”


再之后,儿子不但自己去看病,遇到伤风感冒,还懂得自己根据病情去药店买药。

 

除了学习管理自己,佩佩发现儿子也开始关心家和妈妈。


有一次儿子发现家里饮水机下面流了很多水,就叫妈妈出来看。


佩佩觉得可能是饮水机年头长了,需要换一个。儿子说:“那我们现在去电器城买一个吧。”但佩佩那天有点累,不想动。儿子于是说:“那你歇着吧,我自己去。”可是到了电器城却没有买到,他怕家里没有纯净水喝,就买了两箱矿泉水回来。


过了一周,儿子在网上订的饮水机到了。佩佩没有拆箱,儿子晚上回来后才给装上。她放心地回房间休息,结果没一会儿,儿子进来说又漏水了。原来是水桶漏了。


佩佩问儿子怎么发现的,儿子说他在房间里听到了出水泡的咕咚声。


佩佩夸儿子:“你现在责任心真是强!第一次漏水就是你发现的,第二次你又特别留心。要是以前,爱咕咚不咕咚,根本不会看。” 


儿子于是骄傲地说:“你看我是居家好男人吧?”佩佩连忙应是,母子俩笑成一团。

 

现在,儿子每天一进家门都跟妈妈聊天。有一次佩佩在看电视,儿子进来就开始跟她说话。佩佩说:“我正追剧呢,听你说话,刚才那段我都没看着!你玩游戏的时候,我跟你聊,你干么?”儿子说:“那不干。”佩佩就笑着让他赶紧走。


佩佩说:“但是这个度要把握好。我不能每次都赶他走,他忙的时候我也不能打扰他。


有的时候我想跟他说话,但发现他情绪特别不好,我就偃旗息鼓先撤。不要觉得自己是长辈,孩子任何时候都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


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儿子在新公司很快就升职了。但开始他的压力特别大,回家后就特别暴躁。


佩佩开始不知道原因,忍了两次没理他,次数一多她也受不了,跟儿子急了一回。谁也说不服谁,也没吵出什么结果,只好各回各屋。


第二天儿子主动问妈妈:“妈妈,这两天我脾气是不是特暴?你别生气,我可能把单位的压力带回家里来了。以后再这样,你就提醒我一声,我就会注意!”


后来偶尔再遇到这个情况,佩佩就不理他,过一会儿,儿子就会蹭到妈妈身边说:“对不起啊,我又忘了!”

 

儿子放弃大学这条路开始工作后,佩佩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儿子啃老!


儿子实习时对佩佩说:“妈妈,如果我没工作了,你养我么?”


佩佩说:“不养!你转正后工资比我还高,咱俩谁养谁呀?我能管你饭就不错了,我还管你住呢!”

但是因为以前从没有过管钱的经验,儿子第一个月的工资没支撑到月底就用完了。他找妈妈要钱,佩佩说:“这个月我只剩了500,可以借你100,下月发工资时还我。”儿子说:“行。”


可是下个月发工资时儿子却没主动想着还,佩佩就找他要。儿子说:“今天没取。”佩佩说:“那你明天取了还我。”


到了第二天,佩佩又找他要。他说又忘了,佩佩就让他到楼下的ATM机上取钱。


第二个月儿子又找佩佩说:“离发工资还有一周,我没钱了。我跟同事商量了,他每天中午给我买饭,我给他买水。但我算了一下,还差10块钱,你能借我么?”


佩佩看儿子挺可怜的,就说“借你50吧。”但儿子只拿了10块。


到了第三个月,儿子又跟妈妈说钱花完了,佩佩就给他看钱包,里面只有2块钱了。


儿子这下慌了,说“还有一个星期呢,咱们怎么过呀?”


佩佩说:“我这里只有一张购物卡,咱俩这个月的吃穿用度就都靠它了。”

儿子哭丧着脸说:“咱们怎么这么惨啊!”


佩佩说:“是啊!你花钱那么冲,我再不精打细算,咱们的日子没法过了。”

从此以后,儿子再没找妈妈借过钱。


后来儿子对妈妈说:“开始你不给我钱,我也有怨言。但后来发现这样也挺好的。因为我发现我谁都不能靠,只能靠我自己!”


谈到这段经历,佩佩非常感慨:“因为我平时花钱比较冲,给他买东西的时候,只要力所能及也不太控制,所以儿子一直觉得家里挺有钱的。


所以如果靠我说,让他自立,说出大天来,他也意识不到。只有让他亲身体会才有用。”

 

儿子工作稳定之后,佩佩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一件事。


在佩佩开始工作的那个年代,父母都要求孩子交生活费。于是她也想让儿子交,又张不开嘴说是“生活费”,就婉转地对儿子说:“你每个月给我点钱呗。”


儿子疑惑地问:“为什么呀?”


佩佩说:“老妈钱这么少,给我点零花呗。”


儿子又说:“你没有就跟我要呗,干嘛还定期给你呀?”


佩佩那时候已经意识到不能用老规矩要求儿子了,否则他肯定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凭什么你们交我就要交啊?”


那段时间佩佩很纠结:“他不给我,我也不能死乞白赖地要,心里特别别扭。

我同事说她也跟儿子要,然后给他攒着结婚用。可是我心里想:我跟儿子要是想花呀,没想给他攒着!”


后来佩佩想起当时自己对儿子的希望就是能够养活自己不啃老,现在他已经做到了。而且现在儿子很孝顺,自己应该感到满意才对,没必要过于注重形式。

另外,因为没有了这个前提,那么儿子结婚的时候,她只能在保证自己生活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给他资助。


这么一想,所有的扣都解开了,佩佩立刻又快乐起来。

 

后来有一天儿子跟佩佩说:“以后我每周都带你出去吃好吃的。你注意各种美食信息哈,提前挑好了,想吃什么就说话。


你跟我别客气,要吃什么就跟我说。你就命令我,不用跟我商量。因为我是你儿子,我是你养大的。”


说到这里,佩佩满眼都是幸福:“我现在就觉得他特别棒!我特别地开心!

当别人问到我儿子的情况时,我就如实地说他职高毕业。因为我现在真正认识到学历和成绩并不是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与否的唯一因素。”

 

佩佩的感悟:

 

1、我真正心态上的改变是从他工作时开始的,对他的要求从“成绩好”,变为希望他“独立”。这样我就慢慢放松下来,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平气和。

 

2、现在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我觉得要跟孩子交流通畅,必须痛彻心扉地改才能和他接轨,用他的思维跟他交流。

 

3、我觉得父母如果从欣赏的心态看孩子,会把他的优点放大。看到的优点很多,到处给他点赞。他受到鼓舞的同时,也能更接受父母,才能听得进去父母的话。

 

后记:


和佩佩相比,在与孩子相处方面,我确实少走了很多弯路,但也因此缺少很很多切身的体会和自省的过程。


佩佩以她善于反思并最终获得幸福的经历告诉我:只要真心诚意,任何人都能成为孩子眼中的最好的父母。


当佩佩一心希望儿子提高学习成绩时,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矛盾反而越来越激化,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然而当她将全部心思都放到想要了解儿子的所思所想,想要拉近与儿子的距离,并且最终达成时,她发现以前困扰她的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有个成语叫“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很多父母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它是唯一的“本”,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都是“末”。


然而佩佩与儿子的经历不禁让我们反思:对于终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本”?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好好学习就高兴,不好好学习就不高兴;孩子成绩好就开心,成绩不好就不开心。从根本上说,他们是陷入了爱孩子还是更爱孩子的成绩的怪圈中。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父母,不妨跳到圈外再看看你的孩子。把成绩这个标签摘掉以后,看看你的孩子有多么的可爱!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