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2017-03-06 李晶 校长传媒

【李晶专栏】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文|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本文所有照片均由阿蓉提供


在我的印象中,犹太民族是个古老又神秘的民族。历史上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散落在世界各地多灾多难,但几千年来仍然执著信仰、坚守传统。


最近一百多年中,人们经常将犹太人与高智商等同起来,以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斯、海涅、斯皮尔伯格、扎克伯格等为代表的思想先驱和行业翘楚都使人相信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非常值得探究和学习。

春节之前,我见到了从加拿大回国探亲的阿蓉。聊天中对她述说的与犹太先生教育方式的不同很感兴趣。出于对犹太文化的好奇心,以及想要了解犹太家庭教育的愿望,我在首都机场的星巴克咖啡厅对结束探亲即将返回加拿大的阿蓉进行了采访。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民族逐渐在我眼前现出了轮廓,而我也尝试着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去触摸它、感受它。

为了参加北京广播电台关于亲子阅读的直播节目,一周后我再约阿蓉谈谈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问题。于是在正月十五,我们又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跨洋电话交流,以至小小地耽误了她陪同孩子们一起庆祝中国元宵节的安排。

阿蓉是个温婉而优雅的女子,同时也是真诚而独立的女性。在她力求准确的娓娓道来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对孩子及家庭的爱和付出,也体会到了她对两种文化碰撞产生的困惑、反思与改变。

希望我的这篇专访能够尽量客观地呈现一个以犹太方式陪伴孩子成长的家庭原貌,并从中探究两种文明的相通与碰撞。

这是一个由中国母亲和犹太父亲组成的家庭。他们的女儿今年九岁,在犹太小学上四年级;儿子四岁,现在上幼儿园。

父母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期间曾与孩子的爷爷奶奶共同居住半年。

 迈克是世俗犹太人(非保守的犹太教徒),所以当他对怀孕中的阿蓉说“我希望咱们以犹太人的方式养育孩子”时,阿蓉完全不明白这意味什么。同时在阿蓉看来,把孩子养大很简单啊,难道还有不同的方式?

因为尊重迈克的想法,也同时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阿蓉邀请迈克一起参加了卡尔加里革新犹太会堂拉比(Rabbi,是犹太律法对于合格教师的称呼)举办的为期一年的犹太教学习,其中包括犹太文化、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在犹太教经典《圣经》和《塔木德》中,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播方式更偏重于通过事例引导自发的思考,鼓励讨论和质疑。这与中国的教育模式中是非分明、不容质疑结论的正确性有所不同。这样的学习和讨论让她耳目一新,也让她对这个文化逐渐产生了认同感。

正是由于这个契机,阿蓉开始接纳犹太文化。而当孩子的教育出现困难时,犹太人的教育方式会让她更加深入地领悟到这个文化的精髓。


尊重孩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除了学习犹太教,阿蓉还参加了关于如何做父母的课程,其中对她触动最大的观点是: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相处、充分尊重。

阿蓉发现犹太人在这方面普遍做得比较好。比如:婆婆和先生在与孩子交流时,都是看着他们的眼睛,还会蹲下来,很平和地与他们说话。有时爸爸会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给自己提建议:比如爸爸周末该穿什么衣服,周末假期去哪儿玩。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很重视自己的意见。

迈克认为:如果父母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产生自主意识,也会尊重自己。

然而这样的父母之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阿蓉从小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长大,父母有绝对权威,认为听话才是好孩子。但当她尝试用同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战。

因为喜欢音乐,女儿从四岁开始学钢琴,但在开始两年里,却并不愿意练琴。于是阿蓉试图严格要求她,有时觉得太不听话,甚至会忍不住呵斥。可是只经过短短几个星期,她就明显感到了女儿对她感情上的抗拒和疏离。

几个月过去了,情况越来越糟,阿蓉的纪律教育让孩子越来越反感,并感觉受到了伤害。为了保护母女关系,与迈克多次交流后,阿蓉决定不再督促女儿练习钢琴,而任由迈克使用被阿蓉戏谑为“蜗牛”的方法陪女儿弹琴。迈克的做法,一方面尊重女儿的意愿,把半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减少到15分钟,同时又用优美乐曲引导兴趣的方式让她重新恢复对音乐的喜爱。

在女儿四岁半时,阿蓉夫妇带她在意大利威尼斯听了一场完美的音乐会,曲目是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这是一首她曾经在家听了几个月的曲子,到了音乐会现场,全身心的投入让她专注的听完整场演奏。阿蓉说:“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让小小年纪的她感受到音乐是如此的美好!”

在女儿七岁时,阿蓉与迈克又和她商量,希望她定期去学校附近的养老院为老人演奏。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慈善行为让女儿知道:她通过努力不但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而且可以拥有一种为别人带来快乐的能力。

在持续的两周一次的演出中,老人们对她的鼓励和脸上荡漾的笑容让不喜欢枯燥练习的女儿渐渐找到了动力,真真切切喜欢上了弹琴。她非常喜欢自己给老人们带来快乐的感觉,所以每天30分钟的练习时间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痛苦和难熬了。她甚至有时还会找到喜欢的曲子,用自己玩的时间练习,然后再弹给老人们听。

五年过去了,女儿的钢琴水平和考试级别远远比不上身边绝大部分的亚洲孩子,然而阿蓉说:“在女儿的练琴的事情上,我们没有着急,顶着严格要求的俄罗斯老师的压力,没给女儿加练琴的时间,也不和其他孩子比较,就让她慢慢来。我们就是这么尊重女儿,引导她、等待她。现在欣喜地看到音乐真的从她手指间自然地流出,而且她也真的享受其中,我们特别地高兴,也特别为她高兴。”

同样的,在阅读的问题上,阿蓉也面临了尊重孩子,让他们漫无目的的选书,还是给孩子推荐更有意义的书籍的纠结与困惑?

女儿上小学后,每周都会从学校图书馆借两本书回家看。一年级时,有很长一段时间,阿蓉看到女儿借的都是有关仙女的书,担心她的词汇量受限,就做了很多研究,然后开出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并希望图书馆的老师予以支持,建议孩子拓展阅读范围。但老师却说:“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喜欢读的书就让她一直读下去。如果给她一本不喜欢的书,她慢慢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们不要去强迫她。”

听到老师的话,阿蓉也想起自己小时候被要求看一些古典名著时的逆反心态,和从书架上随意抽取的《十月》或是弗洛伊德的书带来的阅读乐趣之间的鲜明对比,于是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也就决定接受这个建议,尊重孩子的选择,顺应她的成长规律。

二年级时老师用一年的时间为他们读了《哈里·波特》第一部,从三年级开始,女儿就自己读第二部到第七部。从那时起,她的阅读能力明显增强,也开始大量地阅览其他类型的图书了。

父母尊重孩子的好处,还体现在教会孩子遵守规矩的过程中。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愿意被约束,但是迈克认为只要父母尊重孩子,把遵守规矩的道理给孩子讲清楚,他们大多数时候是可以配合的。而且当他犯了错误,即使不批评,他也会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阿蓉发现,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也就会尊重父母的感受。比如每当孩子们做错了事,她只要说一句“你让我失望了”,孩子就会感到很内疚。

这时,大女儿一般会沉默一会儿,然后纠正自己的行为。如果犯错严重,她有时还会哭起来。遇到这种情况,阿蓉和迈克一般不会乘胜追击,而是会改变话题或者建议孩子去休息会儿,给她一些空间调整情绪。而当小儿子听到妈妈说失望,就会跑过去问“妈妈,你是不是生气了?”

 孩子们因为受到情感的关注,对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引起的高兴与失望也很敏感,不希望伤害大人的感情,因此他们会有意识的纠正自己的行为。

虽然阿蓉有时也会着急地大声催促孩子快点睡,或者督促他们吃东西,但她感觉这样做往往并不能达到目的,反而是心平气和地与他们像大人一样的交流效果更好。

通过这些事,阿蓉体会到:“尊重”比“强权”更能使孩子愿意接纳父母的感情、接受父母的建议和遵守父母的要求。


我的思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尊重”从来都是自下而上的,而且孩子对于长辈应该服从和听话。但同时存在的还有长辈对于孩子的“溺爱”。

两种现象看似相互矛盾,却彰显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中,缺乏人与人之间平等与相互尊重的观念。要求孩子绝对服从长辈,显示父母对孩子缺乏尊重;而溺爱孩子,则会使孩子对父母缺乏尊重。

或许这种思维模式被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证明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由此产生的或盲目顺从、或肆意妄为的行为特点,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开拓进取,和遵规守法的要求。

而且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体生命都是平等的,理应受到尊重。即使是父母,也不具备在精神上统治孩子的权利。

很多人之所以信奉父母权威至上,是因为他们曾经屈从于这样的强势。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好容易轮到自己做了父母,却不能再享受那样的“说一不二”,会感到非常失落。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之前四十年经历了中国最大的变革历程之一,而思想意识上的改变比生活条件的改变更深刻。如果仍然存在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幻想,可能的结果不是孩子教育了我们,就是社会教育了孩子。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以尊重为前提的引导和教育,效果更好,也更持久。在父母强势的压力下练琴和读书,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厌恶音乐和远离书籍,然而引导兴趣和顺势而为,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陪伴家人重于一切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本来和家人约好周末聚餐,但忽然有个客户约你谈生意,或者老板要求加班。你会无奈之下仍然选择对家人爽约?还是与客户或老板说明情况,说服他们改变时间?

在这里,我们来看看犹太人的选择。

犹太人很重视每逢周五的安息日晚餐,这个起源于宗教的传统是许多家庭每周最重要的事情。有些经常出差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这一天与家人一起吃晚餐。阿蓉说:“这会让人觉得应该把所有事情都放下去陪伴家人。”

有一段时间阿蓉工作特别忙,迈克带着孩子在约定的时间到公司接她,却总要等很长久。终于有一次迈克很不高兴地问她:“为什么老板安排的事情你不迟到,和家人约定事情却要迟到?”他觉得家人应该是最重要的,最不应该被忽略和辜负的。

阿蓉说:“有些忙碌人常常会说‘我的工作很重要,我外出应酬是为了家。’这对于勤劳的中国人来说顺理成章,而犹太人却认为:要有梦想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应该首先满足家人的需要,然后再去应酬。”

其实中国人和犹太人都很重视家庭,只不过方式不太一样。有些中国人有一种为了美好的未来而选择放弃陪伴家人以及享受当下生活的牺牲精神,很值得人尊重;而犹太人则会更多的专注平时生活里的陪伴。

说到对孩子的陪伴,阿蓉觉得她的理解和迈克就不尽相同。

比如阿蓉认为和孩子在一个房子里呆着或是一起阅读半个小时就是陪伴了。但迈克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创造机会多与孩子一起做事情,让他有更多的情感体验。

每天下班回到家,迈克总是放下所有东西,立刻就拥抱扑过来的孩子。即使只能跟他们玩几分钟,他也会非常专注,仿佛任何事情都不能到打扰他们。

迈克平时会和孩子们一起说笑话、吹泡泡、给汽车加油、与猫咪一起嬉戏。他常常拥抱孩子,说话时会看着他们,也会经常与孩子一起滚来滚去,还会在地上爬着追赶他们,或者趴在地上让孩子骑。

他会抱着、搂着、看着孩子,听他们说话,跟他们讲笑话,看他们展示诸如单脚跳、后滚翻等新技能,大力的表扬他们所有的进步,也谢谢他们和父母分享在学校的生活。

迈克认为这样做才是真正的陪伴,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受到真正的尊重。

阿蓉说:“我也喜欢抱着孩子,但是不太习惯像迈克那样和孩子玩乐,我更愿意给孩子读书或跟他们聊天,但是孩子并不常常愿意在放学后和我聊天。我和他们的身体结触也没有迈克的那么多,比如让孩子骑在身上,或者让他们像猴子一样爬到身上翻跟斗;比如把孩子扔到软软的沙发上,又或者睡前在床上和孩子们嬉戏成一团。”

事实上,很多时候阿蓉会更关注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全心全意陪孩子,比如做家务、想工作的事情、甚至有时与闺蜜聊天。而迈克潜意识就会去这样做,而且还会提醒她。迈克说如果我们现在不跟孩子亲密,等她到了青春期以后,遇到问题就不会向我们倾诉。

阿蓉发现孩子们都特别喜欢粘在迈克身上,感觉在父亲身上能获得很强的安全感,与父亲的感情也会比与她更亲密。比如女儿在学校学了舞蹈,就会很愿意在爸爸面前展示。所以她现在也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并学会了多和孩子进行身体接触,按他们喜欢的方式,就是像孩子一样和他们玩。于是阿蓉发现:当她把自己当成个小孩,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就能让孩子更信任,也更能和他们平等交流时,自己得到了很多纯粹的快乐,生活也变得更轻松!


我的思考


 其实,“重视家庭”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但表达方式却偏内敛,“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现象很常见,就更不要提身体接触了,而这些却使得孩子会时不时怀疑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在我们的文化中还有一点,就是不太习惯与人进行眼神交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下级直视上级,会被认为不敬,而上级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地位。因此,一方认为不尊重别人并无不妥,而另一方觉得不被尊重理所当然,结果就是将互不尊重视为常态。但是说到底这毕竟是对人性的扭曲。

很多人认为我们要注重内在,而不是形式,然而孩子对于社会关系的了解和体会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实现的。语言表达、身体接触、眼神对视、以及全家人坐在一起用餐,都是拉近家人之间感情的有效方式,也是给孩子安全感和赢得孩子信任的有效途径。

有的人对家庭的重视表现在金钱,有的则表现在时间。虽说不同家庭境况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一个人肯为你付出时间,就一定说明你在他心里非常重要。

还有人觉得如果不牺牲家庭,就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在阿蓉与迈克居住的城市有100多万人口,其中约有8000犹太人。虽然人口所占比例很低,但几乎每个犹太家庭中都有非常优秀的人,而且各行业最顶尖群体中几乎都能看到犹太人的身影。由此可见,家庭的绝对优先地位并不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

陪伴孩子不是个技术活,但要做到“人在心也在,心在神也在”并不容易。懂得陪伴的重要性是一回事,真正做到有质量的陪伴又是另一回事。检验标准很简单,就是孩子是否愿意并且渴望与父母分享他们的经历,向父母倾诉他们的心理话。


培养孩子终生阅读的习惯


 海外媒体曾经发布过一个报告,其中的统计数据表明:犹太人是世界上看书最多的民族,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而中国人只有3本。

女儿的老师曾经给他们讲过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每个爸爸都会陪着,并在书上滴上蜂蜜,让孩子去舔。目的是让孩子感觉读书是件很甜蜜的事。

阿蓉说:“我觉得这个故事应该是象征性的,我家孩子都没有舔过蜂蜜,但犹太人确实很重视读书这件事。”

阿蓉看到犹太人读书很多。有些是因为个人兴趣,比如婆婆因为媳妇来自中国,就会读中国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的传记;有些是为了学习知识,比如迈克会为了解决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量阅读教育、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

他们生活的城市里有个“睡衣图书馆”,图书是当地犹太人募捐购买的。当犹太家庭中有孩子将要出生时,就会收到来自图书馆的欢迎新生命的卡片,之后这个孩子在十岁之前,每个月都会得到一本由专业人士精心挑选的关于犹太文化传统历史或节日的书籍。

犹太社会如此关注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人印象深刻,在家里,阿蓉也能随时感觉到书籍在家庭中的地位。

女儿一岁半的时候,阿蓉与公婆共同生活过半年。那时孩子经常把玩具和书扔在地上,每次公婆都会把书捡起来。小孩子踩上了,他们就会说“不要踩书”。

那时候阿蓉觉得孩子太小,跟她讲她也不懂。公婆就对她说:“这是让孩子从小就尊重书,对书有敬畏,不能随意丢到地上。掉了就要马上捡起来,绝对不能踩踏。”

同时,犹太人还认为应该让孩子体会到书籍在生活中的用处。

阿蓉家最近养了一只猫,在将猫接回家之前,迈克带着女儿做了很多研究。比如猫在来到家里最初阶段要让它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它会感觉到很舒服,然后再让它随意在家里面走。不要摸它的爪子,因为那是它的武器等等。女儿学习了这些东西以后,总结出了一本小册子,发给家里每个人,并要求大家共同遵守。

女儿现在就有这个意识,有问题就去书籍和网上寻找相关信息,然后把需要的东西总结出来,最后在生活中使用。

学校也以各种形式鼓励孩子读书。比如两个孩子每周都会从幼儿园和学校带回两本书读,这些书都是他们自己选的。

除了摄取知识,孩子们也学习给别人创造读书的机会,比如每当过生日时,孩子可以选择向学校捐书,书上会由父母写上孩子的名字、并祝生日快乐的字样。

而且如前所述,老师也会非常重视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不会强势引导孩子的阅读内容。阿蓉说:“在我小时候,父母总让我看他们认为好的、有意义的书,而我对那些书的兴趣并不大。但是由于父母与兄长都爱阅读,我就会经常到他们的书架上随意抽取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书,正是这些书让我受益至今。所以我后来也意识到,读书不能太着急,孩子喜欢看什么就让她看,不管这本书有没有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她的瓶颈就会突破了。比如孩子现在的阅读能力就特别强。”


我的思考


中国文化也是鼓励阅读的,但对书籍的选择有较明显的倾向性,一种是有利于各种考试,另一种是正统和经典。

这种目的性有时是读书的催化剂,有时却也会成为读书的阻碍。再加上父母自以为正确的主观引导,甚至用说教的方式强迫孩子读书,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

因此,在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应该接纳他按自己的兴趣阅读,并引导他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和帮助。

同时,父母的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尊重自己的父母,孩子在产生情感认同的同时,自然会模仿他们的行为。

我认为,热爱阅读的行为比读什么书更重要。只要固化孩子的这个习惯,对他形成自我学习能力、专注度和思辨能力等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也是当今犹大人在很多领域都非常出色的重要原因。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



 阿蓉认为犹太《圣经》的学习方式特别能启发孩子思考,而犹太文化中又特别提倡的挑战权威,这些都让孩子头脑更加开放,更容易思辨,以及主动学习。

在学校的课程中,有很多讨论的机会。如果一个孩子特别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敢于挑战权威,就会特别受到欢迎。

有一次阿蓉夫妇和一对年龄稍长的好朋友一起聊天。以中国人的习惯,对于年长者会特别尊重,即使不认同他的观点,也不会当面反对,最多少说话而已。而当迈克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时一定会说“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刚开始阿蓉感到很不舒服,就对迈克说:“他们比我们年长,如果你不认同他的观念,不说话就可以了,不需要说出你的观点。这也是给人家留面子嘛。”

而迈克却认为:尊重并不是对自己不认同的意见表示沉默,而是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一起讨论。这才是真正的诚实和尊重。有意思的是,这家男主人却特别享受和迈克的对话,他喜欢这种大脑碰撞的谈话方式。

迈克的这种思维模式也影响到了对孩子的教育。有一次他们带着孩子与另一个中国家庭聚会,当讨论人在月球上状态的问题时,迈克鼓励孩子挑战自己观点的行为使那对中国夫妻很受震动,他们甚至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与迈克交流,希望他的思维能够更加开放。

阿蓉说:“迈克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是对孩子思考问题的引导,另一方面会让孩子有很多的机会去问问题,去挑战老师、挑战同学。他的教育理念是思辨的。所以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观点,慢慢地自己成长。”

虽然深受中国文化谦逊和尊重权威的观念影响,阿蓉却仍然选择了让孩子接受犹太人的自由表达观点,甚至有时挑战权威的文化,让孩子的思想自由成长不受限制。


我的思考


在中国,当孩子被夸奖“很乖”,父母往往会感到很开心。虽然这样的孩子父母省心,但他们恰恰是缺少批判性思维和思辨精神的典型。

在我们的大部分历史阶段,个性和创新是不被鼓励的,所以“听话”是对人的最高奖赏。但当今的时代与以往已经大不相同,如果希望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敢于质疑书本、敢于挑战权威就是一种应该鼓励和推崇的思维方式。

而培养孩子的这种思维习惯,父母首先就要勇于接受孩子的挑战。因为如果他能够质疑在他眼中神一样的父母,也同样能够质疑其他人。

同时,有思考才能有成长。因为来源于自己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和认知才是他自己的,而不会像那些被灌输的知识那样容易被忘记。

当然,对权威的质疑和对长辈的尊重并不矛盾,而如何在对方容易接受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需要关注和学习的。


关注孩子从与老师交流开始


阿蓉的婆婆曾经是幼儿园老师,她经常告诉阿蓉应该如何跟老师沟通。她的话让阿蓉意识到:如果父母不问问题,孩子就不会得到老师的重视,因为老师的注意力一般会很容易被调皮闹事的孩子吸引。但如果你去询问孩子的情况,她就会关注你的孩子。

阿蓉说:“所以通过对我提问细节的观察,老师就会注意到孩子每天都做了什么?跟谁玩了?喜欢什么书?有怎样的进步?进步的速度怎么样?”

上学以后,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父母一般都会主动通过邮件或当面与老师沟通,而老师也都会积极回应。



我的思考


 怎样才能让老师重视自己的孩子,这是很多中国家长面临的难题。有的人觉得通过送给老师各种好处,老师就能重视孩子,有的觉得老师让孩子做干部,就是重视。

而犹太父母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孩子细节的提问,是父母重视孩子、重视教育的具体体现。首先关注孩子才能提出问题,而老师对问题的回答,就是关注孩子的过程。

由此我还想到,父母很多时候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正常、很不错,但如果去问老师,他就会下意识地与其它孩子做比较,从而发现他的特点或问题,这样家长也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结束语


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是伟大的民族,都曾出现过很多对人类进步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同时,她们也都是善于学习和反思的民族,这样的品质让她们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几度兴衰,却绵绵不绝。

感谢阿蓉和迈克让我近距离地了解两个民族的异同!

我也把我的感触和思考与大家分享,希望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启示。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犹太人的家教,惊醒世人

一管就烦 一放就松——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别毁了孩子的青春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教育的信仰

我的家风我的家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作者签名售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