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F40观察|复盘美欧银行业危机:一些问题的再观察与再思考

郭凯、杨悦珉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3-05-28

本轮美欧银行风险事件,真的只是一次短期的金融震荡吗?

近日,堪堪挺过3月挤兑风险的第一共和银行,因一季度财报业绩显著恶化,股价持续暴跌(两日累计跌超60%),再度陷入困境,这也引发人们对危机尚未结束的担忧。

本文通过全面复盘3月发生的美欧银行风险事件,并跟踪行业最新数据提出,不能基于单个银行的流动性错配和期限错配特征,或是挤兑风险的出现,就推断整个银行体系必然面临系统性风险。事实上,4月以来,中小银行存款已止跌回升,大银行的存款波动也与风险事件前的趋势大致相近,存款流失和信贷紧缩等隐患已基本消除。

美欧爆发银行风险事件后,关于后续走势存在两种叙事:叙事一认为,硅谷、瑞信等银行问题是独立事件,若应对得当影响有限。叙事二认为,系统性风险难以彻底消除。

本文认为,风险事件的后续演变更符合叙事一的描述——这一轮美欧银行风险事件对金融稳定的冲击有限。支持叙事一的证据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陷入危机的银行不具广泛代表性。叙事二的逻辑则存在诸多疏漏,譬如:(1)银行挤兑并不必然导致系统性风险;(2)加息或者降息并不必然会增加或者降低系统性风险;(3)将整个银行体系持有的固定收益资产都按照市值推算损失存在“合成谬误”;(4)无论是单个银行还是整个银行体系对利率风险都存在对冲。

更需要关注的问题或许是,本轮美欧银行风险事件如何影响货币政策?这些银行风险的酝酿、爆发与处置,给各国货币当局、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等不同主体带来哪些启示?银行监管规则与压力测试的设计是否需要再调整?数字时代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需要再定义?银行商业模式是否面临根本性变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可阅读全文。*本文作者系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郭凯、杨悦珉。
美欧银行风险事件对

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文 | 郭凯、杨悦珉

为什么要关心美银行风险事件?

首先是涉事银行的规模和重要性。继银门银行在3月8日宣布自愿清算后,全美总资产排名第16和第29位的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先后被接管。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的国内资产规模达到1945.1亿美元,是美国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破产的最大规模银行。此后,美国银行业的恐慌情绪蔓延至欧洲。爆发危机的瑞士信贷是一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其无序倒闭可能会带来全球性的系统性风险,最终瑞士信贷被瑞银(UBS)并购。

第二是危机发生的速度。硅谷银行从变卖资产进而遭遇大规模储户挤兑,再到被接管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整个过程仅用了48个小时。硅谷银行火速倒闭后不到一周,瑞信也遭遇了生死困局——从自曝内控存在“重大缺陷”引发流动性困境,到最终被并购,整个过程只用了5天时间。

第三是央行和监管当局非同寻常的反应。在硅谷银行被接管的两天后,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援引“系统性风险例外”条款突破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上限,承诺为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所有储户提供全额担保。美联储还激活了通常仅在危机时期才使用的《联邦储备法》第13.3条款,该条款授予美联储在“异常和紧急情况下”发放特殊贷款的权力。凭借该条款的授权,美联储仅在一个周末就创设了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允许所有银行通过抵押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及其他合格资产以获取最长为期一年的贷款,以缓解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紧张态势。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在瑞银暴露流动性问题后积极介入,期间更是不惜修改法律剥夺股东投票权,以强力推动瑞银收购瑞信。

第四是风险事件的广泛溢出效应。硅谷银行爆发挤兑当日,不仅自身股价“腰斩”,整个美国金融市场的银行业板块亦受到波及,纳斯达克、标普500、道琼斯的银行板块分别下跌8.3%、6.6%和6.5%。硅谷银行事件同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美国和欧洲主要股指平均跌幅均在3%以上(参考图1)。瑞信困境也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其发布财报当日股价下挫30%,欧洲三大股指的银行板块平均下跌7.1%。全球银行业的风险情绪传染和共振导致部分基本面稳健的银行也受到较大冲击。
美国方面,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接连倒闭后,全美总资产排名第14位的第一共和银行也面临流动性压力并最终获得同业注资。欧洲方面,德意志银行意外宣布提前赎回票据的消息引发市场抛售情绪升温,当日盘中跌幅一度超14%。直至硅谷银行被第一公民银行成功收购后,市场对银行股的信心重新提振,德银股价才止跌回升。

数据来源:Yahoo Finance

何理解美欧银行风险事件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美欧爆发银行风险事件后,关于后续演变存在两种叙事。一种叙事认为,美欧银行体系整体稳健,硅谷、瑞信等银行问题是独立事件,若能及时控制市场恐慌和风险情绪传染,就不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另一种叙事认为,在主要央行激进加息、收益率曲线倒挂的背景下,银行体系将持续面临资产缩水和负债成本上升导致的资不抵债,存在系统性风险。分析来看,此轮美欧银行风险事件更符合叙事一,而非叙事二描述的情形。


(一)为何是叙事一?
支持叙事一的证据有很多,最主要原因在于,陷入危机的银行不具广泛代表性。

硅谷银行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资产负债管理不善和客户分散度不足等两方面。一方面,硅谷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和资产端的流动性利率敏感性均远不同于行业平均水平。负债端方面,2022年,硅谷银行活期存款占比逾四成,远超20%的行业平均水平,更远高于大型银行。资产端方面,硅谷银行持有到期债券份额远超所有银行的平均水平,据报道这些债券以长期债券为主,利率敏感性高,在加息环境下价格下降更多。

数据来源硅谷银行年报、FDIC、美国银行年报、摩根大通年报、花旗银行年报

另一方面,硅谷银行的客群过于集中,且未被保险的存款比例畸高。硅谷银行客户主要是硅谷地区的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初创企业,储户结构因此以企业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居多,零售储户则相对较少。这也使得硅谷银行较大比例的存款难以被25万美元上限的存款保险覆盖。根据硅谷银行2022年财报,其未被保险覆盖的存款比例高达88%,远超43.2%的同业水平。此外,由于硅谷银行的客户过于单一、地域行业集中且彼此相识,加之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和数字渠道取款的高效便捷,加速了风险情绪传染和储户挤兑趋势。

瑞信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属于个体经营风险,并已反映在近两年的经营表现中。2021年,瑞信经历了Greensill Capital破产、Archegos Capital爆仓等重大投资失败,后又受到莫桑比克贿赂丑闻、万余账户泄密、保加利亚毒贩洗钱案等负面消息打击,近两年来股价持续下跌、资产负债表逐月收缩,投资者和客户信任度显著下滑,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的银行业风险外溢只是压垮瑞信的“最后一根稻草”。

数据Macrotrends, Morningstar

然而,瑞信作为一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发生流动性危机后,仅在一周时间里就得到妥善处置,在此过程中全球金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事实上,这正是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设计要应对的情形。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总吸损能力提出相对严格的要求(参考表1)。除了不同层次的资本,也包括用于吸损的债券,以应对危机处置或倒闭事件。
内部纾困的制度设计在瑞信的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AT1债券的处置引发了一定的争议,但整个处置过程还是比较有序高效,有效避免了个体事件的风险外溢。从图4可以看到,瑞信事件的爆发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欧洲市场在风险事件后企稳回升,美国金融市场在危机期间仍保持上升趋势。

表1 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框架

信息来源: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金融稳定理事会(FSB)

数据来源:Google Finance


(二)为何不是叙事二?
叙事二的逻辑经不起仔细推敲,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条件并不充分。

第一,不能基于单个银行的流动性错配和期限错配特征,或是挤兑风险的出现,就推断整个银行体系必然面临系统性风险。现代银行的重要功能就是提供流动性转换和期限转换,因此也必然存在流动性错配和期限错配。这导致没有一家银行经得起挤兑,即便是基本面良好的银行。而央行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防止挤兑情形的发生和风险情绪的蔓延。这一问题早在1873年和1983年分别由白芝浩和两位诺奖得主戴蒙德和迪布维格所阐明。因此,银行出现挤兑并不罕见,也并不必然会导致系统性风险。

第二,不能因为此轮银行风险事件是在加息背景下发生,就简单认为加息必然导致银行风险,或是通过降息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从2010年至2021年,全球市场和监管当局担心的并不是加息或高利率,而是降息和低利率通过冲击金融机构盈利能力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以寿险公司为例,由于其负债端的寿险产品有固定收益率,降息会冲击其资产端回报率,同样也导致资不抵债的情形。银行也存在类似问题,负债的成本一般无法低于0,如果资产端的利率下降较多,就会影响银行的可持续经营。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加息或者降息必然会增加或者降低系统性风险。

第三,将整个银行体系持有的固定收益资产都按照市值推算损失存在“合成谬误”。对于单个银行而言,加息导致资不抵债的逻辑是成立的。但对于整个银行体系而言,有银行折价出售债券,就必然有银行低价购入债券,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没有损失。总的来说,银行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会把债券持有到期。因此,如果将整个银行体系都按照出售债券的操作来推算损益,或是将单个机构的损失叠加后构成整个系统的损失,存在明显的“合成谬误”。

第四,无论是单个银行还是整个银行体系对利率风险都存在对冲。对于单个银行而言,可以通过久期管理、资产负债匹配、产品对冲等手段来规避利率风险。对于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存款利率存在较强的粘性。如图5所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上升了475个基点,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和活期存款利率平均仅上升了31个基点和3个基点。这也意味着,加息并没有导致银行负债成本大幅上升,甚至说资产端相对负债端调整地更快。图6显示了上一轮加息周期中银行体系的净息差和资产回报率走势。可以看到,银行体系在美联储加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盈利能力总体不降反升。因此,加息对于整个银行体系而言,短期来看具有利多而非利空的效果。

数据来源:FDIC


(三)近期数据也显示风险事件的后续演变更符合叙事一的描述
美欧银行体系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部分环节暴露出一定的脆弱性,但从最新发展趋势来看,相关风险已大大缓解。以美国银行业为例,存款流失和信贷紧缩等隐患已基本消除。

从负债端看,美国中小银行在风险事件爆发后面临较严峻的存款流失冲击,但目前问题已大大缓解。

中小银行的存款流出问题已大大缓解。从图7可以看到,硅谷银行发生挤兑危机后的一周(3月8日-15日),美国中小银行季调后的存款流出规模将近2000亿美元,达到历史之最。同期,大型银行存款增加671亿美元。虽然大小银行之间存在“存款搬家”迹象,但是整个银行体系存款净流出规模仍高达1292亿美元。4月的前两周,中小银行存款已止跌回升,大银行的存款波动也与风险事件前的趋势大致相近。

货币市场基金净流入态势也出现逆转。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资金流入与银行体系的存款流出基本呈镜像变动,反映了银行资金流向。图8显示,在3月8日至22日期间,货币市场基金每周流入资金逾千亿,后三周流入规模逐渐收窄,至4月第三周已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净流出态势。

美联储的借贷规模也正趋于放缓。硅谷银行事件后,美联储通过贴现窗口、回购安排,以及与风险事件直接相关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和FDIC过桥贷款等借贷渠道及时释放流动性,缓解银行体系的存款流出压力。从图9可以看到,美联储总体借贷规模在整个3月逐周上升,并在4月开始转升为降,很好地对应了银行存款的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美联储H.8,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FRED

从资产端看,美国银行体系在风险事件后呈现出信贷紧缩迹象,但目前已趋于缓解。表2可以看到,美国所有银行的商业和工业类贷款、商业住房贷款在硅谷银行事件的第二周(3月15日-22日)出现下降趋势,小银行下降幅度尤为明显。随着4月初银行体系存款流出问题大大缓解,银行总体信贷增速止跌回升,特别是小银行的各项信贷指标都已呈现复苏迹象,但后续走势还需要继续观察。

表2 2023年3月8日-4月12日

美国各类银行贷款结构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美联储H.8

如何理解美欧银行风险事件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扫码查看本文完整版



近期,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在知识星球开辟了新的成果集合地——CF40观察。星球每日更新,初期仅需50元/年(约0.14元/天)即可加入,扫码获取更多原创研究报告吧!

版面编辑:鲁西责任编辑:潘潘 鲁西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李俊虎 潘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