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那多变的假面——Persona与生活中的表演

2016-12-02 王可越 新思课

导读:

Persona(人格面具),一副变化的假面。人性,在具体时空中呈现不同的角色表演。音乐不停,舞步不断。关注场景中的角色,是理解复杂人性与复杂状况的起点。




威尼斯的巴洛克面具是迷人的。威尼斯人用面具掩盖社会身份,戴上面具意味着狂欢的开始。

非洲面具、中国巫傩的面具功能是神灵附体,如此,面具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神秘。

佩戴面具的日本能剧表演,让观众们在静态的凝视中产生动态表情的幻觉。

对这些面具的诠释与解读,取决于观看者的立场与时空。


在设计中经常被谈论的Persona,所谓“表象人格”或“人格画像”的东西,在拉丁语中的本意就是“面具”。

应当把Persona理解为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这一副动态的面具——呈现欲望的挣扎,自我的认知以及自我的表现。




音乐不停,舞步不停


我们谈论某个人在“表演”,往往带有贬损的意味。

不过,若生活场景是一个又一个舞台,那么“表演”无处不在。

当小孩在镜中察觉到自己,表演就开始了。在镜子中扮演一个少年,一个青年,一个老年。

戈夫曼(Erving Goffman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说: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表演者都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观众面前塑造能被接受的形象。

我们穿上戏装,粉墨登场。

人生表演,没有排练。即便精心准备打下腹稿,也要随时应付剧情突变,即兴发挥。



在舞台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努力扮演被认可的“别人”(比如“别人家孩子”)。从小就得像个正常人一样有追求,保持健康脸色和谈吐,出门时穿上适合的衣服,挂上别人喜欢的微笑,注意说话的语气,走路的姿势,战战兢兢地保持警惕,最多保留一个另外自我的精神角落。

无论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在不同的舞台(场景)下,他们都在不断自我审视:我是否表情恰当?是否合乎规则?看起来正常的persona面具,乃是文化的假面,是社会规范赋予角色的行为规则,也是文化场域的习俗。

即便没有面对观众,我们(用户)也在进行下意识的“自我表演”:表演金牛座或射手座;九种人格类型中的哲学家或艺术家。也有单纯的心选择了反叛的角色无法回头,在纠结的路上越走越远。


面具背后没有面孔


一个人以为自己留在了后台,其实仍然站在前台。

我们要克服黑暗的引力,让面具严丝合缝,在表演时不穿帮。避免对角色失去控制,让自己成为无法识别的一个另类。




关于前台和后台,请看法国动画短片《演员》(L'acteur ,让-弗朗索瓦·拉吉奥,1974)。一个演员因出神入化地饰演满脸褶皱的老人,赢得了观众追捧。然而真相是:这演员走下舞台,不卸妆,反而化妆。在舞台上,她卸妆表演了自己,而在台下,化妆扮演生活的“真实”。

她演的真相,被赞叹地当成“假”(虚拟),而戴上面具的“真”,则是疲惫的假面。

川剧变脸,迷人之处在于观众无法判断,彩色面孔的下一层是怎样的角色?掀开一层,又一层,无穷匮也。没有最终的真,“面具-面孔”的重点在于“变”。

这世界没有真,仅仅是欲望(生命的意愿)与舞台(Context)的互动表演。Persona面具的底下也没有真。拆掉面具,总有另一层。


面具-道具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利息贷款,选择房子,选择朋友,选择休闲服和搭配的行李箱……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我选择不选择人生,我选别的,理由呢?

 电影《猜火车》(Trainspotting)中的反讽台词,是我们生活的通常状态。




在消费社会,“我是谁?”被理所当然地转换为——“我拥有什么?”

雅皮士、森女、二次元、白领、波西米亚风……各式生活方式(life style)的消费品牌准备了相应的颜色和设计搭配。合适的物品、道具,与相应的persona面具搭配。

掏出皮包,从你的随身物品里,找到你的趣味。翻开你的音乐收藏清单,购物车,答案也就在那里。成套的道具与面具,其功能在于——通过购买、装扮、走秀,快速改变灵魂的色彩。

因此,公民们可以通过消费,来实现幻想的身份转化。


自我幻想的图像


45度自拍、增白磨皮、网红脸,可爱妆……

在逐渐趋同的数字化面孔上,我们看到图片生产,也是在制造幻想的面具。而制造面具,也就是制造自我。

PS厉害之处是笔刷擦过了现实中的面孔。脸被分为“调过的”和“没有调过的”。不过一旦进入了整容的坑,五官的匹配,就像鞋子和裤子的搭配一样重要。漂亮的鼻子,丑化了嘴角,或者看着原先的下颌骨不顺眼。




电子面孔(Cyberfaces)的实体化,势在必行。

贝尔廷在《面孔》(Faces,2014)一书中,阐述电子面孔(Cyberfaces)与肖像史的对抗关系。电子面孔不表现任何面孔(faces),而只表现介于无数可能的图像之间的中间面孔(interfaces),这些图像构成了对外封闭的循环,实体无从涉足其间。

电子照片不再有真,也没有假,只有“居中”。一种编织的幻觉。

贝尔廷说:当我们观看“真实的图像”时,我们其实从未看到真实的面孔,而只是一个替身,或者说:一张面具。

在保存和删除照片方面,很明显,删除面孔——让尴尬的“真实”场景记忆消失,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自我面具。


面具:象征性匿名


一个面具,意味着一次“象征性的匿名”。

匿名是具有魅力的。威尼斯人曾经用花花绿绿的面具获得了“僭越”的机会。电影《大开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里,华丽的面具帮助汤姆克鲁斯混淆身份,进入幽暗的欲望王国。

种种面具,都可统称为:互联网诞生之前的“象征性匿名”。




在数字化舞台,选择一个数字身份,同样是一次匿名。

匿名状态下的放肆表达是否更真实?

不。只不过,在新的舞台上,用户夸大了新角色的力度。在象征性匿名之下,欲望找到了宣泄口,找到了夸张表演的可能性。

数字供应商,需要提供“象征性匿名”的各式舞台,以此开辟一个消费主义的游乐场。戴上象征性的匿名面具,这就是数字化世界中的狂欢节。

在数字社交网络,即便选择使用真名,也可以看做是“象征性匿名”的另外形态。

在朋友圈发布广播:秀恩爱,晒生活,晒狗,发鸡汤,选择呈现——是建立数字化面具。所有广播,不仅有展示的功能,更有构筑生活流——自我暗示,以及修建“自我历史”的含义。对自我的定格、归类。奠定Persona面具的意义基石。

即便完全不发布广播的人,也可以称之为面具的另一种——他们选择了隐匿的表演。


场景中的用户画像


回到设计思维中的创新环节。在观察、调研过后,我们都会试着建立“典型用户”的Persona详细描述。列出用户喜好、教育背景、星座、血型,拥有的物品,甚至音乐和电影。

城市年轻母亲、职场新人、反叛期的孩子……这些角色的面具、道具,都成龙配套,需求、困境、痛点也具有一定抽象的相似性。

对创新者来说,描述Persona,能够通过某种典型模式,迅速把握、理解社会规则之中的人。

然而,只要随着舞台转换——规则变化,Persona面具也许会换成另一幅模样。

舞厅的声浪、迷幻的灯光,成为一些人欲望的放大器。

深夜食堂的宁静和舒适,会让顾客转换面具,开始倾诉。

北京街上的一些老外,他们横穿马路,看起来比中国人来得更熟练。




抓住Persona,人格面具本身,仅是创新练习的第一步。而必须了解,人性永远在具体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呈现不同的面向。这意味着人格面具在欲望中浮沉、变化。

因此,我们鼓励从场景入手,把握场景与Persona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孤立而抽象的用户个体。在设计思维中观察用户,更要聚焦Persona的舞台背景——剧情、灯光、结构、表演搭档——观察这一切所激发出的欲望形态,是理解复杂人性与复杂状况的起点。


作者:

王可越,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博士,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

原创文章,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请联系d_thinker@sina.com


王可越撰写的其他文章选读:

真共情,我与你

创意之刀,创意之道

Aha!这才是洞察!

从凤凰到数字魔兽:Remix混流的盛宴

“流水线”之外,K12教育的选择

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

我在读空间,空间在写我,如今我们重构空间

从玩儿开始,以无用告终 ——媒介、艺术及创新札记

创新炼金术,孕育神奇的连接

我的观察之旅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

感谢您关注“新思课”
每周五更新内容
微信号:d_think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