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好问题的万有引力

2017-03-10 王可越 新思课


每秒钟谷歌进行60亿次的搜索。你可以轻易获得数以亿计的免费答案,但仍然依赖于起点——“关键词”,或一个问题。

在宇宙中,引力让各种物质聚集成天体,同时也让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形成天体系统。问题,就是我们的万有引力。一个问题的吸引力,可能“万有”,也可能“没有”。我们的生活、创新与艺术,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当小孩儿提问:“为什么皇帝没穿衣服?”他就离真相不远了。

长大了的我们,却羞于提问。可是,为了改变,我们需要提问。如果你想解决问题,先得意识到,并愿意谈论这个问题。



你的问题,是不是“有问题”?


先让我们试着回答几个关于《西游记》的“脑洞问题”:

为什么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无敌,而取经时次次搬救兵?

为什么唐僧每次都不相信悟空的话非要说别人不是妖精?

是谁先传出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


不用回答,我们也会认定这些是“好问题”。

“好问题”的本质是忘记“先入之见”,质疑一切。不仅调动知识,更引发探索核行动,改变“理所当然”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脑洞问题”,也就不存在箱子之外(out of box)的有趣答案——甚至不存在所谓“思路”。



我们在人世中寻找答案。“缺少问题”意味着“无聊”,“意识到问题”则导致“焦虑”,人生就在“意识到问题”的焦虑,到“解决问题”的无聊之间摇摆。

年轻时我们认为“如何让自己显得更老练?”是个问题,很快,问题变成了“如何让自己显得更年轻?”

我们倾向于得到答案,试着用答案找补问题,尽量把故事讲圆满。

比如:

“为什么我这么幸运?”“为什么我这么倒霉?”

在问题背后,提问者已经有了自己“幸运”或“倒霉”的倾向性预设,而所谓的答案,只是在进一步阐述问题的合理性。

如果提问仅仅在试图印证提问者“先入为主”的假设,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是探索性的。从封闭问题出发,得到的只能是封闭答案。得不到好答案的你,需要反思:你的问题,是不是“有问题”?



一个问题打开一个机会


1918年,松下幸之助意识到“一个插座只能插一盏灯”是个问题,从“二相插座”的开发开始,松下企业开启了漫长的创新道路。

1944年,埃德温·兰德三岁的女儿在爸爸去冲洗照片的时候抱怨:为什么要等上一周,才能拿到照片呢?兰德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于是才有了宝丽来(Polaroid)“即拍即有”相机。

2003年,张涛回国后发现:“即便是上海吃来吃去总是那么几家饭店,联想到在美国的饭馆索引指南”。提出了“如何方便、快速找到合适餐厅”的疑问,于是有了“大众点评”。

2007年,Airbnb创始人Brian Chesky注意到:为什么每当旅游旺季,旧金山饭店旅馆客满,旅客没地方住?但城镇里,居民却有大量的空余公寓、房间?于是,Airbnb誕生了。



问题来自质疑“理所当然”。如果你意识到了:这是个问题,而别人认为不是问题,也许这就是个很好的创新机会。

所谓创新,换句话说,我们是在用各种办法来解决真实世界中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在创新过程中,“问题”又被称为“挑战”(challenge),问题具有引力,吸附各种资源,问题开辟了道路,规定了团队的前进方向。问题的大小、时机,决定了对创新的预期,以及蕴含的一切可能。

面对问题时,需要保持开放性。“多谈问题,少谈主义”,这也就是意味着,分析、观察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延迟判断。

在变动的当代,一个问题也许就会瓦解一个巨人,也许是另一个伟大故事的开端。



质疑是最好的学习


“发现问题”的潜台词是,世界有变化的可能性——环顾四周,“发现随处都有可以做得更好的机会,并希望去改进它们”(汤姆•凯利)。而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的人很难发现什么问题。因为世界理所当然。

原研哉说:创造性与"质疑"是本质的,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是一种表达方式——他不需要确定的答案。这是因为它自身就包含了无数答案。好问题,召唤着好答案,问题的方式,角度,决定了答案的可能性。一个好问题,繁衍出新的道路。如果创造力是个引擎,那么问题,就是启动按钮。

理所当然的不方便,也就成了创新领域“理所当然”的突破点。因为it really matters!

发现每年的茶叶喝不完。思考:如何保存绿茶口感?如何使用过期茶叶?

注意到小孩不喜欢刷牙,追问为什么?怎么办?

虽然活动的反馈不错,但为什么没有人重复再次访问?如果放弃质疑,回答:他们没有必要重复访问。问题就被理所当然地放过了。


在商业环境中,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WARREN BERGER在《纽约时报》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企业保持活力的秘诀:员工多问“为什么”。“在很多行业里,企业都必须与快速的变化和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作斗争。”优势企业,不能完全依赖自己的长项,而对于个人来说,要想面向开放的未来不断学习,也必须不断提问。




提问的时态


(1)过去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嗑瓜子?

为什么宋瓷色泽清淡?

为什么教堂免费,而寺院是高消费?

我们为什么恋物?

来自过去的问题,属于经验和阐释的世界。回答问题,也是采纳新证据,质疑、论证命题,发现背后规律的过程。

一个问题就是一项研究的开始,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支撑。不过,这一类问题隐含的目标,是寻求封闭性的解释,也就是“自圆其说”的合理性。


(2)现在的问题

在设计思维项目中,大多数问题——“创新挑战”都以HOW MIGHT WE开头,我们能不能怎怎样?

如何为伙伴设计一把椅子?

如何重新设计用餐体验?

如何让10分钟的休息更舒适?

如何设计一次度假体验?


问题的主体是用户。即便解决简单问题,也包含了对人类的行为、情感的理解。这些问题的潜台词是不满足于现状,质疑现状,相信现状可以改变,因此,问题关联着后续的“改变”行动。


(3)未来的问题

我们当然可以提出更前瞻的问题。面向未来的思考,也从一个虚拟的命题开始。

“如果2020年的毕业生大学期间压根就没进过教室会怎么样?“

”在没有车辆的未来城市,如何设计快递服务?“


前者是斯坦福工作坊提出的假设问题,后者则是来自德国HPI设计思维项目。在针对前者的新构想中,2020年,本科从4年改为6年,不需要连续读完,没有规定的毕业时间,也没有限定的专业,没有年级划分,而代之以三个学习阶段:Calibrate(调整)、Elevate(提升)、Activate(激发)

面向未来的问题必须具有强大的想象力。看似荒诞,却有可能开辟新的思想路径,创建未来。




头脑风暴之前的问题风暴


问题,也是对组织“工作议程”的设定。首先要锁定问题思考的重点。比如:什么是我们最迫切的问题?首要的问题?

拟定项目命题,也是决策者达成共识的过程。我发现,客户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时:对问题(挑战)的重点、方向没有达成共识。如果利益相关方较多,“问题”就会更加复杂,更加难以确立。

在创新工作开始之前,大家需要通过讨论、碰撞,实现认同:“这的确是个问题!”

马修·E·梅(Matthew E. May)在《赢得脑力战》(Winning the Brain Game)描述了问题生成流程。所谓“架构风暴(frame-storming)”,其实就是生成问题方向的过程。而“好问题研究所”(Right Question Institute)不断研究并完善了问题生成方法,开发了“问题构想技巧(Question Formulation Technique)”。步骤如下:

(1)从主题到问题:浓缩成一句带有争议性的扼要陈述。比如:“30%的客户不满意我们的服务。”

(2)提出问题:在问题风暴过程中,分组生成犀利的问题。

(3)优化问题:筛选、改善问题,例如将封闭问题(是或者否)转化为开放问题。

(4)评选最优、决定下一步:小组选优,然后全体投票,决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问题。




问题所涉及到的问题


一个创新的问题,最好不大不小,不多不少——它的标准是“合适”。

我们需要量体裁衣,自问自答,先让我们清晰回答关于问题的问题。

(1)关键性。问题是否是关键问题?能否“牵一发动全身”?是否开启新的角度?

(2)范畴。问题的主体包含一种用户还是多种用户?问题是否聚焦?或者发散到其他问题?

(3)流程。问题是否能加深团队成员对创新流程的理解?是否包含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4)时间。我们有多少时间探索、解决问题?1小时?1天?还是1个月?

(5)团队。问题是否与团队成员的知识背景相匹配?是否容易理解?是否能够调动团队的创新动力?

(6)空间。解决问题的空间是否合适?空间能否与创新问题形成积极互动?

(7)资源。是否具备相应的调研、测试资源?


问题是不断挖掘的过程,需要迭代——不断改善,审视,修改。因此确定的问题,也是在创新过程中不停的寻找、调整的。




发现问题的练习


伏尔泰老师说:判断一个人,用他的问题而不是答案。(Judge a man by his questions rather than by his answers.)

Steve Quatrano说:提出问题,促使我们“围绕自己不懂的东西组织思维”。

因此,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在复杂的世界中,提出问题,成了一种值得磨练的优秀技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练习问题能力?

首先,从身边开始。我会鼓励学生们在校园里发现问题,在餐厅中、购物中心发现问题。我们司空见惯的地方,带着疑问的目光, 49 30963 49 15287 0 0 3034 0 0:00:10 0:00:05 0:00:05 3035可以揭示完全不同的面貌。或者把旅行变成一次发现。我曾写过很好的实践案例:50天50个设计挑战:走出去,让手变脏去陌生环境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他们。

其次,质疑问题本身,抓住问题设定的契机。别忙着回答:“怎样归纳中心思想?”,先质疑一下“为什么要中心思想?”。如果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回答“如何到达那里?”之前,不妨质疑一下“为什么是罗马?”

带着一颗“发现问题之心”,你的眼睛和理性都将进入准备“拍照”的状态,能够在熟悉中发现崭新的真实问题。

长此以往,我们就获得了更深刻的洞察能力,以及更敏锐的“问题意识”。


作者:

王可越,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博士,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

原创文章,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请联系d_thinker@sina.com


王可越撰写的相关文章选读:

场景或情境,及其所创造的

看,那多变的假面——Persona与生活中的表演

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

我在读空间,空间在写我,如今我们重构空间

真共情,我与你

创意之刀,创意之道

Aha!这才是洞察!

从凤凰到数字魔兽:Remix混流的盛宴

从玩儿开始,以无用告终 ——媒介、艺术及创新札记

我的观察之旅

“流水线”之外,K12教育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

感谢您关注“新思课”
每周五更新内容
微信号:d_thinker


SaveSaveSaveSaveSaveSave

SaveSaveSaveSaveSaveSav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