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下锤子,告别钉子的世界

2017-04-28 王可越 新思课


导读

路走久了,就成了自动走路,习惯性地往前走。香味闻久了,察觉不到香。如同“鱼看不到水”,我们也忘记了手上的锤子。

拿着锤子,总想满世界找钉子;放下锤子,会发现除了钉子,这世界上总有别的。




西谚有云:“如果你手里有一把锤子,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换句话说:思维定势往往源自对特定工具的依赖。工具(媒介)是人的延伸,而单一工具却会限定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如果我们的工具箱里只有锤子,我们成了锤子的延伸,我们只看到钉子,甚至将螺丝也看成了钉子。

工具(媒介)塑造了我们。工具也是道路。扩展工具,也是在拓展新世界的边界。


为什么小孩在天空中看见小熊?


面对同一朵花,植物学家看见生殖;文学家看到的诗情;采蜜的农民,看到了蜜糖。

满天繁星,天文学家看到了光年,星象学家看到了预兆,而孩子们看到了小王子,在遥远星空中眨眼致意。

在偌大的城市中漫游,千帆过尽,万千人形同虚设,在人群中我们只看到了喜欢的人或憎恨的人,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有情才有存在。

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有人注重结构,而有人注意细节。有人对色彩敏感,而有人对空间格外注重。当今的工具更迭太快,来不及掌握新工具,年轻一代,每隔两、三岁都有可能存在代沟,人们住在不同的世界里,也在使用不同语言、工具。赶不上,来不及。我们只好用旧锤子、旧观念,看待新现象,解释新行为。

锤子只能看见钉子,而为什么小孩能在天空中找到一只兔子或小熊?

孩子的头脑中还没有“工具框架”。日后,当他们掌握了锤子——工具,长大的大多数孩子也会失去胡思乱想的能力。

我们对锤子使用越多,就越依赖它,让它变得更好看,更坚固。在单一路径上学习知识,往往只会让你的“锤子”变得更大。人越长大,越偏执,透过锤子,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一种可能,却宣布自己看到了全部真相。

锤子看见钉子,不如说“锤子只愿意看到钉子”而已。


全球变暖真的是坏事儿吗?


当年哥伦布首次登陆华特林岛,岛上的印第安人看不见近在眼前的巨大帆船。有资料显示,这些印第安人惊奇于这些不同于自己的欧洲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看不到近在眼前的帆船的情况下,他们认为,哥伦布一行人是从“云端上下来的”。

在没有“帆船”观念(idea)的情况下,印第安人看不见“帆船”。因为,我们通常只“看见”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

阴阳世界、因果论、“科技更先进”,“宇宙起源”、各种“阴谋论”……一切观念(idea),也是形形色色的“锤子”。斯金纳说:“我们对太阳的感知,取决于我们对太阳做出何种行为。”哲学、宗教、科学、人文,种种发展,等等都是观念、概念的演化史。

一个观点就是一把锤子,能够强有力地塑造人类行为。无论“人生来有罪”,还是女权主义运动,都有大量拥趸。相信“人类活动会造成全球变暖”、“地球变暖会是不可逆的”驱动了史无前例的环保行动。

世界之大,几乎所有说法、观念都能聚集足够多的证据,并自圆其说。当人们开始捍卫一个观点的时候,为之着迷、上瘾,锤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容置疑。甚至发展到不容忍其他视野、观念讨论的境地。

缺乏一定的观念基础,人类无法交流。但含混趋同的观念,则阻碍了思考,困在特定的概念里打转。


过于依赖它,你就危险了


许多概念,例如星座或五行,越相信它们,它们看起来就会越灵验。一切观念都以“相信”为基础。

例如,星座书写了你的特点是“爱纠结”。当你纠结时,你会对“纠结”的情绪格外敏感。更进一步,“纠结”也都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心理现象。

在这里,锤子就是过滤装置——滤镜。任何与之相关的蛛丝马迹,都会在“滤镜”中凸显,而其他的事实则会被忽略。

在社交媒体上,锤子意味着我们愿意与其他锤子站在一起,赞赏同类的观点,并且传播他们。

我们往往跟“谈得来”的人互为好友,看似开放的互联网也会变得越来越“部落化”——信息在部落内部越来越合理,而我们越来越看不到外边发生的事情和观点。

很多人共享同一观点,传播越广的观点看起来越正确,被称为“回音室”(Echoing Chamber)效应。“在回音室效应的作用下,许多人会自然而然地以为接受到的信息就是可靠的信息,根本不会对之有所怀疑或进行独立的批评思考。”(徐贲)

工具的过滤效应,让我们关注锤子视角下的有限事实,会让我们活在看起来很正确,却狭隘的“钉子世界”里。


套路,全是套路


塞尚在1902年写道:今天我们的视觉已经有些疲劳,它承担了太多影像的回忆。——如果我们能用新生儿的眼睛看这世界!

一百多年来,为了获得更纯粹的视觉艺术,一些艺术家思考“不带成见”地看世界。恢复“纯真之眼”(innocent eye)的观念,驱动艺术从“概念性的”(conceptual)走向“知觉性的”(perceptual)。

塞尚的画犹如万花筒,呈现出斑斓的好奇心和觉知力。天才的毕加索以天真坦率的创造力,几乎随心所欲地抛弃了框架,对艺术世界自由重塑。不过,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又分别形成了新的锤子——艺术框架。当年,马蒂斯劝毕加索不要展出《亚威农的少女》,称这幅画是“一种暴行”。马蒂斯对毕加索的诅咒,仿佛在重复前辈画家之前对野兽派的嘲讽。

可见,每个圈子都有专属的“锤子”。所谓专业性,要求参与者按照特定方式表达。

学术界,会取笑外行。绘画学院派也会嘲笑野路子画家。我们发现在很多领域,越来越难以插嘴。仔细想一想,人们称赞的创造的快感,都在重复一种模式(pattern),在特定圈层中自欺欺人。

艺术发展要求重启“纯真之眼”,破除专业化,恢复感受力,用新框架审视世界。然而,在每个专业化的世界,“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因为“套路”是模式化的印证,而“真情”是探险,是探索。在套路世界,真情是很难的。


你会不会拔掉浴缸塞子?


各位也许看过这个老段子:

有记者采访精神病院的院长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确定患者是否完全康复呢?”

院长说:“我们给他一个测试,我们在一个浴缸盛满水,旁边放一个汤勺和一个大碗让他们把缸里的水排出去……”记者不以为然说:“那当然是用大碗了!”院长看了他一眼,慢慢地说:“正常的人是拔掉浴缸塞子的……”


我们通常思考该选怎样的工具?却忘记了观察,寻求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角度上,我们未尝不是笑话里的“精神病患者”。

在真实的世界中,没有锤子,我们可以用砖头;没有开瓶器,我们可以用桌角或牙齿开啤酒瓶。当我们谈论椅子的时候,全世界头脑中“椅子”的原型趋近一致,我们很容易忽略路边的石头,或将一截木桩当成椅子的原型。

而这个时代,很多专业问题,都需要用业余的视角来解决。

五年前,不会有人相信,中国移动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腾讯。工科男一个月卖掉了几百万个包子。满街的共享单车是媒体人创建的,不拥有任何房屋的数字平台会比酒店公司更有生命力。

所谓跨界,就是用“非锤子”的业余角度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程序员看到代码,设计师看到了色彩,人类学家看到行动。现在大家寻求彼此协作。


不带工具上路


关于智慧,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最有智慧的人是那些承认无知的人。

每一把锤子,都凝聚了特定的知识与人生经验。我们维护它,就是在维护成就了我们的一切。

而苏格拉底赞美无知,也是在称赞不执着于自我的人。这样的人,会随时提出常识性问题,回到最初的状态,抛弃边见,不去捍卫特定的道路。

一百年来,西方的非理性思潮,是对过度理性的反动。工具(媒介)是人的延伸,但一不小心,我们变成了变成工具的延伸,变成了锤子的延伸。因此,哲学家们不断号召:人类要重新回到大地(栖居)重新回到身体(体验),重新回到不带偏见的观察。

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抽象理念出发,在世界上寻找理念的证据。另一条,感性之路,带我们回到复杂世界。观察,其实就是回到情境中,获得突破性的启发,输入信息,灵感。而不是在已有的钉子世界中打转。


警惕自己不要变成自动机器


路走久了,就成了自动行走,习惯性地往前走。香味闻久了,察觉不到香(“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而“鱼看不到水”的现象,是因为“工具-视野”寻常化、透明化了。

锤子-工具也是我们介入世界的道路。真情能体察世界,而套路不能。

从反思工具箱开始,随时保持警觉,进行自我观察。拿着锤子,总想满世界找钉子;放下锤子,会发现世界上除了钉子,总有别的。


看见天空中的小熊(图片来源:《天使爱美丽》)


作者:

王可越,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博士,从事创新教学及艺术研究。

原创文章,转载及其他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请联系d_thinker@sina.com



王可越撰写的相关文章选读:

中国式情境——热锅里的生存指南

场景或情境,及其所创造的

看,那多变的假面——Persona与生活中的表演

一个好问题的万有引力

唯有真实体验才是要紧的——从个人体验到体验经济

我在读空间,空间在写我,如今我们重构空间

真共情,我与你

创意之刀,创意之道

Aha!这才是洞察!

从凤凰到数字魔兽:Remix混流的盛宴

从玩儿开始,以无用告终 ——媒介、艺术及创新札记

我的观察之旅




每个人都有创造力

感谢您关注“新思课”
每周五更新内容
微信号:d_think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