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元商品”逐渐消失,别忽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王远方 光明日报 2022-10-03
文|王远方

前一段时间的炎热使得人们对饮料、冰棍和雪糕的需求增加,不少人发现,过去用于解暑降温的“1元商品”现在越来越少见了。有媒体记者通过走访也发现,目前市面上这些低价商品的商业版图逐渐缩小,消费者对“1元商品”的期待难以得到满足。有消费者表示,便利店的瓶装水动辄就要3、4块,甚至一些饮料的价格已经到了两位数。


事实上,消费是一种经济行为,离不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属性。物价是一个表征,它是商品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但事实上,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供需关系、货币政策,还有生产及运营成本等。


顾客在上海市嘉定区一家超市内购物结账。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把我们曾经对于商品物价的记忆投射到今天的消费市场上,在认可了时间变化的维度上,又希望价格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区间里,这并不是一种发展式的思维。一句浅显的道理,我们都成长了,为何要求价格依然原地不动?虽然如此,但这样一种伴随成长过程的价格记忆,塑造了一种价格敏感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并且,它还提供了一种认知标准,那就是物美价廉。


“1元商品”极为亲民的价格背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博弈关系。消费者希望的是商品能够回归其满足需求的基本属性,不愿意为繁复的包装、花哨的宣传理念买单。对生产者来说,成本的提升也导致低价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并不利于生产的可持续性。而对于零售者来说,高价商品的利润空间更大,低价商品不仅盈利少,还会影响高价商品的销售。


近期热门的“一瓶饮料竟有232种配料”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高价的背后就能够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吗?实则未必。儿童水、矿物质水、天然水、冰川水……名目繁多的商品往往在售卖一种“新奇”,未必能够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还有诸如季节限定款、品牌联名款,它们带给消费者的观感就是提升价格的噱头。


4月21日,一名小朋友在长春市吉星花园小区周边一家超市内选购商品。新华社发

消费升级是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涨价”。消费者对“1元商品”情有独钟,实则也是在求个物有所值。其实,诸如一瓶水、一根冰棍儿,它所承载的精神需求是极为有限的。抛开精神需求,满足基本需要,少点套路,实用最好,这是一种更加理性的消费行为。


说到底,商品的价格最终还是应当回归价值本身。换句话说,人们对于商品的价格是有一个可接受的阈值。对于那些价格虚高的商品,消费者也会做出选择。而受供求关系影响的价格,自然会对这种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这就要求生产者与销售者对市场有更加充分的认识,既要推陈出新,又要保证价格的合理性。生产、销售、消费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链条,从而实现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男子捐书被慈善机构卖出,爱心错付了?

教师被奖励商品房,也是“尊师重教”

“自律vlog”为什么走红?

班里设50多个“班干部”,该怎么看?便利店,就是城市的一缕缕烟火


文字:王远方图片:新华社朗诵:王茜责编:王子墨
编辑:吴亚琦 范天培 王远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