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礼记》01 | 直辖20年,五位80后青年建筑师在重庆的设计提问与反思

设计财经杂志 旁观者设计评论 2023-09-06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思考者、建设者与传播者

他们以敏锐的建筑视野、旗帜鲜明的设计立场

深刻洞见重庆城市的生命态度与生活温度

他们不断试图用新的建筑语言

去提问、去探索、去表达、去拥抱

这座立体的山水大城

《旁观者》杂志在直辖20年开栏“礼记”

只为以旁观者的态度与立场

礼貌地记录这座城市的设计觉醒



直辖20年,80后建筑师有话说

1


 


庞博

博蓝建筑创始人/首席建筑师 规划师

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硕士

四川美术学院导师

重庆大学城规学院客座导师

建筑,作为承载时间,空间以及行为片断的容器,它的意义在于给予这些无规则且零散碎片以限定,并为创造新规则的可能性提供契机。

《旁观者》&庞博

旁观者:直辖20年,您的建筑设计向这个时代、这座城提问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庞:这些年建成的大学城·熙街、铜梁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成长。我只能说用自己的作品,伴随城市、刺激城市在发展。

▲ 庞博作品 | 大学城·熙街

旁观者:直辖20年,您对重庆城市现状有何看法和建议?

庞:未来,希望重庆城市的发展更加理性,过去,有关部门倾向国外建筑师事务所,本土建筑师机会较少。应该更多的给年轻建筑师机会,建筑师的成长过程就是城市的成长过程,未来的重庆需要一批真真正正愿意为城市建设努力且理性的年轻建筑师。

▲ 庞博作品 | 大学城·熙街

旁观者:直辖20年,您认为建筑/设计界哪些现象、思想和行为值得反思?

庞:我今天谈到的是规则、是人,反思的不是建筑。我认为建筑界也需要像电影审查那样采取分级制度。举个例子,你拿了一块地,规划局按分级规定,售价不能高于2万元,不低于多少绿化等等。有关部门分完级就可以了。

▲ 庞博作品 | 昆明滇池国际商务区

旁观者:直辖20年,您的设计创作和设计思想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每个阶段最满意的作品是?

庞:两个字:成熟。以前,我总是做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怎么好看就怎么做。现在会更多得思考一下人文和建筑合理性的问题。具有前瞻性的作品都是我比较满意的,比如说大学城·熙街就是个极具前瞻性的作品。

▲ 庞博作品 | 龙泉客运站

旁观者: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庞:我是一个想当建筑师的建筑师,不是一个光想挣钱的建筑师,也不是要拿什么来炫耀的建筑师。最开始的时候,建筑是我梦想的一部分,那时候我想拿第一,我要别人觉得我有才华,现在这早就不是梦想了。而建筑也已经变成我人生的一部分了。

2


 


贾静

惟尚悦恒建筑创始人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重庆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在建筑设计中首要的不是建筑师的风格,而是要明晰相关规范,洞悉公众意识。通过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尝试与探索,贾静希望基于生活,专心做房子,在日常中创造美好。

《旁观者》&贾静

旁观者:直辖 20 年,您的建筑设计向这个时代、这座城提问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贾:一个有品质的建筑,必须完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而在此之上,通过设计本身,创造出新的体验和价值,就会让这个建筑有性格,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我会更多地考虑环境友好、文化表现等因素,更多地注重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抽象延伸和拓展。

▲ 贾静作品 | 重庆房子

旁观者:直辖20年,您对重庆城市现状有何看法和建议?

贾静:重庆在极速的发展中,慢慢变得和其他城市一样,失去了一些个性。重庆的建设者、设计师及参与者用了巨大的努力克服地形,把她从障碍变成一种优势。善于利用原始的地形地貌,分层解剖重庆独特的基因。重庆曾从一个靠着河流发展,慢慢远离河流,最终她应该会回归两江,靠近两江,创造一系列在不同高度,不同尺度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形态。

▲ 贾静作品 | 重庆高屋南山林语堂 & 居易斋别墅

旁观者:直辖20年,您认为建筑/设计界哪些现象、思想和行为值得反思?

贾:建筑设计现在正回归到正常状态,前几十年的红火,让这个行业脱离了本身的特质。建筑设计以后基本上是一个做情怀的行业,剩下的都是喜欢她的人。建筑之于城市也是一种较长久的客观存在,每做一个项目都感觉到一种尊重和责任,这些是一个良性的社会和其中公民应该有的气息。

▲ 贾静作品 | 奉节游客中心

旁观者:直辖20年,你的设计创作和设计思想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每个阶段最满意的作品是?她与当下的关系?

贾:慢慢我会从专业以外学习到更多东西、获取灵感,去体验生活在细节。每一个阶段的作品都是当时倾注心血完成的成果。当下珍惜每一次的创作设计机会,基于内心对当下的理解感悟和专业的技能,专心踏实地做好每一个房子。

▲ 贾静作品 |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行者公园

旁观者: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贾:建筑是门苦差事 ....... 关键是自己喜欢设计这件事,笃定地坚持走下去。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在日常中创造一些美好,这样生活也会比较有趣.

3


 


齐帆

几里设计 创始合伙人/设计总监

伊米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董事设计总监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规划与景观建筑学硕士

2012-2014年,他任教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齐帆观点及作品

城市一直在不停的变化,而今天的分而治之的设计已经开始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这个动态平衡似乎在被打破。我们一直在关注城市更新的领域,尝试从城市设计到建筑 一直延伸到室内领域去思考城市空间中的更新。

▲ 齐帆作品 | 湖州 劳动路 城市更新

我们从鲁祖庙的城市更新,到悉尼市民中心的设计一直到来龙里的餐饮空间,我们一直在整合,一直在跨界思考。同时我们也在尝试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城市的更新中,以一种自下而上,民间参与,设计先行的姿态在推动参与中。

▲ 齐帆作品 | 上海节能环保园

去年我们邀请哈佛大学来到重庆进行一个高纬度地城市思考,同时也借此研究与实践结合来推动更智慧与国际化的渝中更新。我们顺着哈佛的研究成果来参与鹅岭山体,三层马路更新的思考,希望我们的城市能看得更远,也希望这种尝试能让我们的设计更有话语权,也能真正意义地转型跨界为城市扮演多维度的角色。

▲ 齐帆作品 | 来龙里餐厅

▲ 齐帆作品 | 重庆中航小镇 体育中心

4


 


李未韬  

aLL Design 中国区设计总监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

英国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


《旁观者》&李未韬

旁观者:直辖20年,您的建筑设计向这个时代这座城提问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李:我认为我们的设计表达的重要两点是尊重与原创,这也是我个人当下最关注也是最坚持的两件事情。首先,建筑设计扎根于城市土壤,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社会资源,人文历史等等因素都有关系,作为二厂TESTBED2的规划设计方,我们的概念想法完全基于现状条件,空间关系,视线景观,对原有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竭尽全力的去尊重。建筑师需要尊重项目所处的环境,与之对话,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我的理想,去随意的改变甚至破坏已有的环境。

▲ 李未韬作品 | Testbed 2

其次是原创,作为美院教育背景下长大的建筑师,设计过程中内心对于艺术的执着是没有办法回避的,说得直接一点有时候会比较偏执,就是想要做出不一样的设计。我们在二厂建筑之间架起的天桥,是在努力与山城立体的空间进行对话。近些年来,重庆本地的基于地域特征所做的设计还是比较少见。我经常都会思考,扎根于重庆的设计应该是什么样的,和北京上海伦敦纽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当然我们谈论的是当代的设计,而不是吊脚楼。我们的每一个设计都是一种探索,是没有办法立刻直接给出答案的。

▲ 李未韬作品 | Testbed 2

旁观者:直辖20年,您对重庆城市现状有何看法和建议?

李:20年来,城市发展异常迅速,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宏伟,惊艳可能是城市快速发展而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而激动之后,城市记忆的流失,性格的缺乏。几年不回家乡会有很多路找不到,很多地名没听说过,也有很多熟悉的场景再也看不见。

▲ 李未韬作品 | aLL studio

站在一个建筑从业者,艺术爱好者的角度,城市的性格,文化,记忆是城市不可缺失的元素。对于整座城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开发中,更多的对原有建筑进行保留改建,更多的去尊重过去在这里发生过的事情。

▲ 李未韬作品 | aLL studio

旁观着:直辖20年,您认为建筑/设计界哪些现象、思想和行为值得反思?

李:设计中抄袭,借鉴的现象依旧明显,也有设计师抄得明目张胆毫不避讳。然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化,业主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受众眼界也逐渐变得开阔,我相信这样的现象迟早是会改变的。比较遗憾的是这样的改变可能很难从行业内部开始,更多的可能还是需要依靠外部施压。

▲ 李未韬作品 | aLL studio

旁观者:直辖20年,你的设计创作和设计思想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每个阶段最满意的作品是?她与当下的关系?

李:2010年以前我生活在北京,开始了解当代艺术,更多接触到的是来自德国的建筑思想,干净,纯粹,高效,严谨的空间秩序和合理的空间尺度是最为重要的,这个过程也自己的建筑设计打下了十分扎实的基础。


在方略工作期间参与的玲珑天地如今已经矗立在北京西四环,是每次路过都会有些自豪的作品。

▲ 李未韬作品 | Tiandi Office 

2010年去到伦敦,在BARTLETT接触到更为激进超前的设计思想,很多时候研究的内容似乎与建筑无关,而到了最后又密不可分,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对于建筑的理解从完全服务于人的功能性空间,变成承载一切事物事件的可能性的场所,这个阶段中TERRITORIES BEYOND THE DUNES系列中的一幅种子房车SEEDS RV成功入选皇家美术学院夏季展 RA SUMMER EXHIBITION也是个人最为骄傲的事情之一。

▲ 李未韬作品 | 17 Seeds RV

2013年回到家乡重庆,开始与WILL ALSOP和他的事务所aLL Design一起工作。 全世界最疯狂的建筑师ALSOP的设计思想,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在进入aLL 以前我是不认为实际项目可以这样设计的,而如今我天天像这样设计。二厂是我们这几年众多设计中第一个落地的,然后是我们自己的办公室,还有移动金融办公,这些只是刚刚开始,而如今对于我来说,一个好的设计概念带来的喜悦可能才是最令人欣喜的,而实际项目落地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那些事情,也就是必须经历的罢了。

▲ 李未韬作品 | 2013 RA Summer Exhibition

旁观者: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李: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不接底气”的建筑师,工作不计成本,不要命的努力,性格直接且火爆,不管是面对同事也好甲方也好,都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对于我来讲建筑师的责任就是要把设计做好,而不是为了收钱去取悦甲方,也不能简单的把设计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建筑师需要有极强的责任,为环境负责,为业主方负责,为城市负责,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负责,也要为自己负责。

5



 


Gabriel Xie | 解昊苏

Regional Director | 区域总监

《旁观者》&解昊苏

旁观者:直辖20年,您的建筑设计向这个时代、这座城提问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解:作为重庆设计师,面对着家乡的大山大水,总会思考重庆这种特有的地理与文脉关系,以及在时代的语境下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承接城市空间的过去与未来。

▲ 解昊苏作品 | 沙磁学灯投标方案

设计师在创作时常常会提出“地域性”这个思考点,而我会加上“时代性”、“人情味”一并探讨。如何去理解并表达一个城市和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创造出具有人情味城市空间将会是我思考的重心。

 

旁观者:直辖20年,您对重庆城市现状有何看法和建议?

解:直辖20年,重庆以惊人的速度在追赶国际大都市,高速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缺少精致的城市或建筑空间,缺少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人的关注。但令我惊喜的是,最近几年重庆已经有不少追求精致品质,追求做出有生命、有特色、有工匠精神的项目出现苗头。

▲ 解昊苏作品 | 第五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与建设成果博览会英国馆

旁观者:直辖20年,您认为建筑/设计界哪些现象、思想和行为值得反思?

解:重庆建筑/设计界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重庆建筑/设计市场相比国内其他一线城市还是相对封闭、保守的,设计专业以外的种种因素严重限制了重庆设计的创新力。这20年来,不少优秀的境外设计公司尝试进入重庆,却很难在重庆生存下去,即使有些公司在重庆已经有了很高口碑的作品,也最终被迫撤离重庆。这种现象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 解昊苏作品 | 石头的诗歌—甘孜州康定县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楼

另外重庆设计界缺乏凝聚力,缺少紧密合作的设计师联盟,多各自为阵,导致重庆设计力量在中国设计界缺乏话语权,同时也导致了市场存在混乱的、无底线的价格战。

 解昊苏作品 | 后街影视文化产业园

在低廉设计费的市场中无可厚非出现了很多迎合甲方、迎合市场的作品,这是生存的需要,但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遗憾和无奈。所以我也希望重庆设计界能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在收获商业喜悦的同时,不忘记设计师的初衷,更勇敢地将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尽可能表达出来进行一些创新的实践探索,去引领市场。

 

旁观者:直辖20年,你的设计创作和设计思想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每个阶段最满意的作品是?她与当下的关系?

解:我在重庆从事设计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年,设计创作和思想都处于萌芽阶段,经历过许多体现重庆美丽山水的设计,碰撞出很多令自己惊喜的设计概念,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却鲜有能完全打动自己、能真正体现重庆人内在特点的设计作品落地。

▲ 解昊苏作品 | 金山湾国际健康休闲旅游度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但我会坚持对地域性与时代性的思考和探索,尝试设计出让自己满意,充满人情味的作品来致敬美丽的家乡。

 

旁观者: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师/设计师?

解:我想我会是一个包容的、有责任感的、勇于探索的、充满人情味的设计师,最重要是我会一直热爱设计。



—— —— END—— ——



推荐阅读

 他设计了当今最美家具、改造了乾隆江南御书坊、入选Wallpaper* 设计大奖······今天来看看他在亚洲生活美学论坛上的自白

 重庆十大杰出设计机构牵手意大利A'Design铂金奖得主

遇见这般好宅,谁不想做归人!

看见设计 | 建筑师在山坡上的家

别人晒太阳,我们晒“好宅”!

豪宅≠好宅?高口碑设计师告诉你答案!

从设计师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米兰展的惊喜

亚洲设计创新力大会凭什么引爆12万人关注?

设计师在忙什么

➤设计师在忙什么08 | 韩培培:设计为空间叙事

➤设计师在忙什么07 | 罗耕甫:让建筑与环境友好聊天

设计师在忙什么06丨刘攀:做设计的自省者

设计师在忙什么❺丨杨铭斌:左手雕琢空间,右手写意生活

设计师在忙什么丨王洋:打破自我,再颠覆性创新……

设计师在忙什么丨李芳:感悟此刻,再设计一种生活……

设计师在忙什么丨施小平:用孩子的视角观察整个世界

设计师在做什么丨莫喻晴:此刻,读书旅行做设计

品牌榜

➤品牌故事丨崔纪成:用整体木作引领精致生活中的匠心独运

品牌故事丨胡亚红:她用15年时间给重庆人一个好觉

口碑榜

梁瑞雪周子鉴田艾灵

创新者说视频

冯焕辉赖旭东孔翔夏刚吴昌毅马锐罗玉洪甘健平陈威光张鹏飞聂光玺马艾洋蒋年飞余巍张虎季青涛李波

案例/访谈/活动

叶裕清:最美的家是与大自然结合的

叶永青: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暂寄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你还会厌倦生活吗?

设计腕 | 红点金奖得主张清平,用“蒙太奇”美学叙述“绝对的奢华”

一位特立独行的重庆女子,一间装满“老物件”的工作室

一间普通的西餐店,在设计师“营造”之后……

言几又北京荟聚店 丨 在星空下看书,是最浪漫的事

杨一:美学复兴的起点在书店

6小时,我们聆听了整个世界——致金瓦奖(亚洲)生活美学论坛

第三届金瓦奖颁奖盛典,以生活之名加冕设计

用设计的力量造爱的书屋,我们一直在路上!



▼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购买

《WATCH旁观者》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