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闻 | G20演出有多文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021c5y2do&width=500&height=375&auto=0《欢乐颂》片段
◆ 一小时,世界感受中国
◆ 后附演出横屏高清图
记者/段菁菁 张璇 冯源
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于4日晚在西湖湖面上进行。
这场仅仅50多分钟的艺术盛宴,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山水一色佳音如梦
演出在“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意境中开篇。在全新的交响化编配之后,这首中国古典名曲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让人置身于美好的夜晚之中。
一曲毕,又一曲起。300多名女舞者在琵琶演奏家赵聪的弹奏下翩翩起舞。《采茶舞曲》,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间小调轻盈,让整座西湖随之律动。
演员在表演《采茶舞曲》。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传统戏曲与小提琴共鸣的《梁祝》和漫声讴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无疑是世界最熟悉的中国音律,中国特有的婉约柔美在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下在湖面缓缓流淌。
《美丽的爱情传说》片段
《美丽的爱情传说》片段
《难忘茉莉花》片段
当芭蕾舞者们的足尖轻跃水面,《天鹅湖》这一原始文本来自德国,艺术创作在俄罗斯的世界经典舞剧在东方湖畔完成一次全新的演绎。
《天鹅湖》片段
演员在表演《天鹅湖》。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曲目能与《欢乐颂》之盛大相匹及,晚会在交响合唱《欢乐颂》中落幕,表达着对祥和、欢乐的追求与赞美。
《欢乐颂》片段
九支曲目,九种形态,绘一幕“光影山水卷”,汇一首“世界交响曲”。国家一级演员徐宁这样评价这场演出:“以天为幕、以山为景、以湖为台,在表演中,我看到水、光、乐的三者完美融合”;中国艺术院研究院研究员宋宝珍则评价,《春江花月夜》《梁祝》《天鹅湖》《欢乐颂》不仅仅是文化内容的经典,而且是艺术形式上的经典。“中外不同的名曲剧目在西湖上共同演出,寓意深远。”
一小时,世界感受中国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球音舞精品跃然眼底。然而在一个自然的水面完成一台交响音乐会,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
音响总监金少刚说,比如琴弦,可能刚刚调好音,弹上两曲后,音调就不对了,又得重新调整。
同样遇到困难的是刘福洋,这位年轻的舞团团长第一次被自己最熟悉的舞步难倒——他和搭档骆文博要在水面三公分以下完成舞蹈“梁祝”。“在水中跳舞会面临阻力,服装也会被打湿,这对舞蹈演员的掌控能力提出了考验。”
妆面发型如何做到防汗防水则是造型师易茗需要解决的难题。“考虑到江南韵味、中国气韵,演员从眉形到唇色都要像水墨画一样清新雅致。”为了确保演员演出时呈现最佳状态,易茗在反复试验中挑出在高温、涉水环境下合格的化妆品。
晚会总导演张艺谋说,尽管困难重重,但所有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都有同样的坚持,“就是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让世界感受中国。”
经济“弄潮儿”的文化自信
一个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因为一台晚会留下了更多文化的读解。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徐宁说,熏陶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山、水、花、月的氛围下,展现出世界文明的共同优秀成果。
在全自然环境中融入全息投影的科技手段,宋宝珍说,演出中无时无刻不在表达人与影像、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展示了中国文化创新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的成果。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从向世界展示、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到再造、演绎其他民族的传世之作,金少刚说,这充分显示着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和越来越有力的文化自信心。
“全球治理也需要文化艺术的滋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俞强说,在这里,文化艺术不是简单的润色,而是牢固的支撑,支撑起一座座沟通心灵的桥梁,促进和推动文明的对话。
原题《G20文艺演出——山水一色演绎“天堂佳音”》
☞ 关注瞭望微信,回复“G20”获系列报道
欢迎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