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长征丨红军何以能在陕北迅速“落地生根”?
▲版画《吴起镇会师》
◆ 关于长征,耳熟能详的那些语汇里,还有多少是你并不了解的?
◆ 在中央文献研究室为《瞭望》编辑撰写的系列文章中,瞭望微信撷取其中一些文章,帮你了解那一场伟大征途的很多重要片段:比如红军翻了多少座雪山,过的是哪片草地?长征途中这些重要会议都在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四渡赤水?红军何以在陕北能迅速落地生根?等等
◆ 附:欢迎中央红军到陕北
◆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想更多了解长征精神内核,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那里有对长征精神的系统梳理,推荐一读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历尽千难万险抵达吴起。
彼时的吴起,还是一个偏僻的陕北小镇,生态环境恶劣、人烟稀少。但就在这块封闭贫穷的土地上,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迅速“落地生根”,从胜利走向胜利,并由此开启了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
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逐渐走向成熟,陕北成为长征落脚点、革命出发点。
落脚陕北:偶然中的历史必然
离开中央苏区开始战略转移以来,寻找合适落脚点一直是党中央思考的问题。1935年9月,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进驻甘肃宕昌县哈达铺。在这里,几张报纸对长征的最终走向产生了直接影响。
“到哈达铺后,毛泽东提出要看最新的报刊资料,要补充‘精神食粮’。”延安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高尚斌说。在一份《晋阳日报》上看到陕北有红军的消息后,聂荣臻立即让通信员将报纸拿给毛泽东。毛主席读了报纸,激动地一连说了几句“陕北有根据地!”
也有史料显示,当时毛泽东读到的报纸是天津的《大公报》。“这些新闻报道,都证明了陕北有根据地,面积还不小。陕北有红军,数量还不少。有这样一个家,红军当然要去。”高尚斌说。
在榜罗镇会议上,中央正式改变此前俄界会议关于到中苏边界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决定挥师陕北。将长征的落脚点选择在此,也与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相吻合。
几张报纸影响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这在今天看来实属偶然。但历史的选择,从来都是偶然中带有必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陕甘边、陕北先后建立起两块革命根据地。1935年2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统一两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5~8月,西北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第二次“围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西北根据地自此形成。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管理办主任李树果说,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胜利会师,也为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做了先行探路的战略准备。
对中央红军而言,到达陕北如同回家般亲切。红军战士邓飞曾这样描述初抵吴起时的情形:当我们看到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大部队整个沸腾了。苏维埃,多么亲切而熟悉的名字啊!看待它就如同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吴起的老百姓也迎来了亲人。中央红军到达后,书写标语、散发传单,打掉了盘踞在当地的恶势力老巢,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人民动员起来,筹集粮食、缝制棉衣、收容伤员,积极支持红军。
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至今仍在吴起广为流传。在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站吴起铁边城,就发生过一段关于剁荞面的往事。
1935年10月18日下午,听说一群“扛枪的”即将到来,铁边城张湾子村村民像往常一样收拾行囊奔走避难。村民张廷杰的妻子侯孝俊正在坐月子行动不便,不等他们走出院门,正好与行军至此的十几个“当兵的”遇个正着。
“他们问能否在家里住宿一晚,父亲就腾了间窑洞出来。还有人说,他们首长一路劳顿,能否给首长做点热乎饭。”70岁的张瑞生从小就听父亲张廷杰反复讲起这段往事。他说,父亲觉得这些人对老百姓都很客气,跟以往一到村里就宰羊杀鸡、抢银抢粮的国民党保安团和土匪很不一样,心里的石头慢慢落了地。
张廷杰让妻子侯孝俊做了一顿当地的剁荞面。“这位首长吃了热腾腾的面,还跟我父亲说‘一年喽!路上还没吃过这么香的饭,吴起真是个好地方哟!’”张瑞生说,当晚这支部队在村里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告别时,首长还送给他一个“稀罕物”保暖瓶作为感谢。多年之后,张廷杰才得知那天在他家借宿的是中央红军,那位和蔼可亲的首长叫毛泽东。
“陕北保留了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也是当时硕果仅存的根据地。这里有党的组织、苏维埃政权和红军,群众基础也好,同时还是国民党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钧说,基于这些因素,红军最终选择陕北作为长征的落脚点,是历史的必然。
保卫陕北:守住中国革命的希望
吴起胜利山原名平台山。1935年10月21日,毛泽东在山顶的杜梨树下,指挥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切尾巴”战役。斗转星移,硝烟散尽,昔日的战场已成为今天群众休闲游览之地。当年那棵杜梨树依然挺立,叶茂枝繁,见证历史沧桑。
“切尾巴”战役斩断了一路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敌军尾巴,为初到陕北的红军赢得了休整之机。但危险仍未解除。
据徐海东大将生前回忆,当时敌人以五个师组织起新的进攻,毛泽东决定集中力量在富县直罗镇一带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经过激烈战斗,这场战役最终以我军获胜而告终。毛泽东曾如此评价:直罗镇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初抵陕北,根基尚不牢固的红军,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强的战斗力?在位于富县北道德乡,指挥了直罗镇战役的东村会议旧址,文保员秦保社给出了答案。
“富县有革命的传统和基础,人民对红军有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直罗镇战役期间,富县的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动员群众筹粮筹草,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医护队,全力以赴做好战勤支前。”土生土长的东村人秦保社说,从小就听家里的老人们说起当年的情形,正因为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群众才会这样发自心底地支持他们。
对此,毛泽东在东村会议上所做的《直罗镇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将“群众与我们一致”作为此战胜利的第四个原因,并高度赞扬:没有第四个条件,则隐蔽主力,搬运伤兵,供给粮食,都不能做得这样好。
有了这个奠基礼,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富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考量中国革命的未来。
东征,便是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党中央为保卫、巩固和发展陕甘苏区,主动出击,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联系起来作出的重要决策。
延安子长县,瓦窑堡革命旧址内,一张老照片记录了1936年2月,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东征的场景。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东征山西。当时,毛泽东亲率红军主力,鲜明打出北上抗日旗号,希望穿过山西开赴华北前线与日作战,却遭到阎锡山和蒋介石军队的阻拦。75天战斗过后,山西20多个县建立起苏维埃政权或抗日游击队,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决心,得到了全国上下的拥护和响应。
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原馆长王志厚说,瓦窑堡会议和红军东征,是全面抗战的前奏与序幕,吹响了中共领导的军队抗战的号令,既是对“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声援,更促成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浪潮。同时,也扩大了红军的力量,保卫了陕北,巩固了苏区根据地,为红军在陕北扎根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做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军队将领的工作。1936年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秘密会谈,后者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双方还就互不侵犯、互相帮助、互派代表、准备抗日等问题达成协议。同时,中共中央也与杨虎城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协议。
“统一战线的工作,加之此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为中央在陕北落地生根改善了外部环境。”杨钧说。
扎根陕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回望历史,瓦窑堡会议的意义,还远不止此。这次会议上,针对当时“左”倾关门主义路线,毛泽东、张闻天等明确提出,在日本加紧吞并中国之时,社会各阶级、阶层、政党及武装力量间的关系已经改变,中国共产党应该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一切赞成抗日的力量。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宣示,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这在党的理论上是石破天惊的,全世界的共产党都没说过这样的话。”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王涛说,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九一八”后民族危亡时刻的重大议题。瓦窑堡会议还提出将苏维埃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基础。“没有这些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以后所有政策调整都无从谈起。”
自此,一切革命阶级都被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此后党领导全民族抗战和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高尚斌说,中共到达陕北后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是“落地生根”的根本因素。
团结抗日的大旗擎起,陕北迅速成为全民族救亡图存的精神圣地。无数志士仁人和爱国青年,冲破层层封锁、不惧一路坎坷来到延安。人群中有了这样的慷慨之歌:“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中国现代诗人何其芳笔下,也还原出当年的延安图景——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走进这座城门。学习,歌唱,接受革命洗礼。然后又穿上军装,怀揣革命的激情与希望,走向全国各个抗日战场。
这是灯塔的感召,这是信仰的力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发展到30万人,抵达陕北后不足3万人,但找到了正确政治方向的中国共产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这才有了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那段论述:我们受了那样大的挫折,吃过那样大的苦头,就得到锻炼,有了经验,纠正了错误路线,恢复了正确路线,所以这不到三万人的军队,比起过去那个三十万人的军队来,要更强些。
王涛说,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逐渐走向成熟,迅速在陕北扎下根来,陕北成为长征落脚点、革命出发点。LW
▲美术作品《毛泽东同志长征胜利到陕北》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与陕甘苏区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此时的中央红军,物质上已极度匮乏,从军委首长到普通战士都打着赤脚,穿着破破烂烂的单衣裳。
为了从人员、物资上全面支援中央红军,红十五军团召开干部大会,动员一切力量,为中央红军解决困难,决定从每个连队抽出机枪三挺、其他枪支弹药若干,并从经济部、卫生部抽出部分衣物和药品来支援中央红军。并要求做到三不送:不送缺损零件的枪支;不送变质药品;不送破脏衣服。他们说:“给中央红军送礼物,是全军团指战员的心意,一定要把最好的送过去。”
红十五军团的将士们开始了忙碌的物资准备工作,擦拭枪支、洗补衣服,有的枪支缺少零件,他们就从其他枪支上卸下补上,每支准备支援给中央红军的枪不但完好无损,而且都油光发亮,没有锈迹。中央红军来取物资时,看到完好的枪支、满箱的弹药、整洁的衣物,连声称赞他们真是雪中送炭。
自中央决定进驻瓦窑堡后,当地干部群众为欢迎党中央,特地在城墙内找了一个大院——田家院,前后两排窑洞,张闻天住前排,毛泽东住第二排。大院外还有几间平房,周恩来等其他领导人住在那里。11月7日,中央红军到达那天,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聚集在街道两旁,手摇彩旗,载歌载舞,气氛热烈。
此时,摆在毛泽东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温饱,让战士们顺利过冬。后勤部部长杨至成盘算家底后发现,部队只有1000多块大洋了。当时红一方面军有7000多人,要想渡过眼前的难关,至少需要两三千大洋。
周恩来着急道:“上哪儿去弄这么多的大洋啊?”
毛泽东想到前几天刚见面的红十五军团首长徐海东。他对杨至成说道:“我给你写个借条,你拿去找找徐海东如何?我相信,只要有可能,海东是一定会帮我们这个忙的。”
杨至成来到红十五军团部找到徐海东,掏出纸条递给他:“我是为这事来的。”
徐海东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海东同志:
请你部借2500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的问题。
顺致
敬礼!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唉,这怎么说呢!”徐海东顿时红了脸。
杨至成看看徐海东的脸色,想到红十五军团和中央红军一样,也是刚刚结束长征,便说:“你们转战一年多,一定也是困难的,你不要为难,要是……”
“你想到哪里去了。”徐海东说。
徐海东有点愧疚。自从和中央红军会师后,他早该想到中央的困难。虽然之前给中央几位领导同志做了几套棉衣,送去了几包银耳,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今反倒让毛主席亲自打条子来借钱,真是不该啊!
送走杨至成之后,徐海东把供给部长查国桢找来,问他:“咱们现在总共还剩多少钱?”
“还剩7000块大洋。”查国桢答道。
徐海东盘算着,可以拿5000块送给中央。
查国桢没有言语,眼下自己也正需要用一大笔钱支付部队伤病员过冬的经费。
徐海东说道:“是啊,这点钱我们自己就不够用。可是,你想过没有,毛主席动口向我们借钱,说明党中央、中央红军比咱们还要困难。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党中央,也要保证他们度过陕北的第一个冬天啊!”
查国桢听了徐海东的一席话,坚定地点了点头,说:“我们在陕南的时候,天天想中央,盼中央。当时你说,我们哪怕3000多人都牺牲了,也要迎接中央的到来。现在要送去几千块钱,算得了什么!今天,我决不当‘守财奴’,这就去办!”
第二天,供给部便派人把5000块钱送到中央红军后勤部。杨至成高兴地说:“这下可救了急!”
多年之后,毛泽东对这件事仍然念念不忘。他深情地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还多亏了海东同志借给我的5000元钱呢!那几千元钱,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40-41期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获取整组文章
☞ 瞭望·长征 | 长征中的这几次重要会议,都解决了什么问题?
☞ 瞭望·长征 | 红军为什么要四渡赤水?转战乌蒙是怎么回事?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