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中国电影第一科幻大片,真的来了!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了转动。“
今年春节档的第一大片非《流浪地球》莫属,这部大年初一刚刚上映的影片,不到24小时就在豆瓣上创造了8.4分、五万多人评价的佳绩,其中近一半的观影者给出了5星好评;在专业影评人那里,这部片也几乎是零差评。
早在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前,各个点映场就纷纷传来“这是一部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赞誉声音。果真如此吗?从目前口碑、排片和票房来看,这部电影,称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其实从2009年开始,“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的概念就一直频繁被提起。可十年过去了,中国的科幻电影依旧乏善可陈 。呼声最高的《三体》电影迟迟未能上映,其他的电影不是特效五毛,就是逻辑硬伤。
但反观北美票房,科幻片在美国电影行业中平均稳稳占据当年票房收入的15%—25%,在历年票房前十名中名额过半。
2016年北美票房前十名
终于,在2019年,我们等到了《流浪地球》。
以下内容无剧透,请放心大胆食用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于2000年首发于《科幻世界》杂志。故事讲的是:太阳老化膨胀即将吞没地球,人类为了生存,花了400年时间,在全世界建造了12000座高度超过珠峰的巨大行星发动机,将整个地球推离现有轨道,开启了为期2500年的寻找新家园的旅途。
这一次不是乘坐飞船逃跑,而是带着地球一起逃向宇宙深处。逃亡阶段分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共五个阶段。
电影里的故事说的是逃逸时代的一场木星撞击危机。
由于气候剧烈变化,地表已经不适宜居住,人类移居地下城。如何进城?抽签。
但这不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唯一困境,在带着地球逃往的路上,每一步都走的胆战心惊,地下城的混乱、小行星撞击的威胁、加速器可能熄火,而来自木星的引力随时将要吞噬地球,危险以秒数逼近......
刘慈欣:比我想象得生动和逼真
郭帆:四年拍摄仿佛一场马拉松
电影里将刘慈欣笔下的文字还原成了令人惊艳的视觉影像,连刘慈欣自己也直言影片中细节处的设计比自己想象得生动逼真。
刘慈欣坦言:
“《流浪地球》有着历史片般的厚重感。这是一部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上的科幻电影。它很好诠释了中国人对家园、土地的情感。原著《流浪地球》提供了一个背景,这是一次成功的再创作。”
随后大刘在微博中对电影作了高度评价:“即使以美国科幻电影的标准,在各方面也都达到了一流水准。”
导演郭帆表示,紧张的状态,持续了4年。仿佛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始终看不到终点,即便到今天也还不放心。
“刘慈欣老师的小说,整个世界观构架太宏大了,但电影是有局限性的,需要聚焦角色和情感等,所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火车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人们都不相信它跑得快,因为那个年代的马车比它跑得快多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有了高铁,中国科幻就像当时的火车,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先做的,我希望时间可以证明,也希望观众可以信任我们。”
《流浪地球》制作耗时四年,绘制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制作10000件道具,搭建10万平方米实景,制作2500个特效镜头。请来中科院四位科学顾问,一遍遍解决剧情中关于物理和天体的专业问题,减少可能存在的科学硬伤。
昨天下午郭帆导演在微博上发表长文《小破球,要学会抬头!》,细数电影从筹备到与观众见面这四年半以来的种种。他在文中第一个感谢了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正是”卡神“的经典作品,才让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想要拍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之后,卡梅隆也在微博上转发了此文,并写道”祝福中国科幻电影发展顺利。“
作为刘慈欣首部搬上大银幕的科幻作品,它的成败,对于中国整个科幻电影创作环境来说确实具有非凡的意义。
陈楸帆: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商业大片
陈楸帆,科幻作家、编剧,华语科幻星云奖、银河奖得主,其新作《人生算法》已由中信出版集团于2019年1月出版。本影评首发于“界面”,有删改。
2019年1月20日,大寒,北京CBD万达影院九号厅里,和众多圈内好友一起第一次看完《流浪地球》成片的刘慈欣站到舞台上,十分激动地说:“之前我也一直在担心票房,但是看完片子之后,我认为就算只卖了十块钱,它也是巨大的成功!”旁边站着的郭帆导演一头黑线。而戴锦华老师更是站起来直接盖章“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真的来了!”引起现场一阵鼓掌欢呼。
的确,翻看网络记录,从2015年《三体1》勇夺雨果奖之后,媒体便开始了“元年”叙事,年年不落,却年年落空,尤其是备受瞩目的《三体》电影千呼万唤不出来,于是巨大压力便落到了之前只拍过两部低成本青春片,却一下子“劈叉”到3.5亿成本重工业科幻片导演的郭帆身上。甚至在豆瓣上,《流浪地球》条目下出现了诸多喷子和无脑黑,言辞间充满怀疑,电影尚未上映就先打一星为敬。
那么,它究竟能否担得起“元年”这一历史性重任呢?其实中国影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科幻片,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们就有了《小太阳》,80年代有《霹雳贝贝》、《珊瑚岛上的死光》、《黑炮事件》,90年代有《大气层消失》、《疯狂的兔子》,如果把视野放宽到整个港台地区,则早就有《关公大战外星人》、《铁甲无敌玛丽亚》、《东方三侠》、《妖兽都市》等等以B级片形式出现的科幻作品。
之所以“元年”概念会在近年被频繁提出,主要是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以好莱坞体系为标准的全球市场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结构性焦虑。因为科幻这样一种重工业、高成本、高概念的独特类型,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标准,它不仅关乎资金与技术,更关乎价值观与文化自信。而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上崛起于世界之林后,必然会在文化与价值观上寻求更高的认同感与地位。
回到问题,我的答案是肯定的,2019年甚至会是一个跳空高开的元年。《流浪地球》的里程碑式意义甚至溢出了科幻电影的类型边界,将成为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作品。
《流浪地球》保留了原小说基础设定,但从故事层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乃至于重建工程,非常经济有效地从家庭-家国-家园三个尺度上层层深入地继承了“流浪”与“回家”的原作精神内核,可以说是一次极其具有示范意义的成功改编。
而展现在画面上,则是从第一秒就令人乍舌的国际级概念设计与极其复杂的视觉特效,甚至贡献出某些即便在世界影史上都未曾出现过的奇观。在观看过程中,我需要不断提醒自己“这真的是中国自己拍出来的科幻片”,在所有制作层面上已经几乎能与好莱坞A级大片并驾齐驱。
对于我来说,《流浪地球》最大的成就在于解决了一个困扰中国科幻电影多年的难题:如何将中国人和中国元素不违和地融入科幻设定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接受美学问题,跟科幻类型的舶来品源头有关,也与观众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有关。
科幻是源于19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的一种文类,与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仙侠魔幻不同,科幻讲究的是逻辑自洽与科学精神,这两点放眼当下,可能我们依然还处于启蒙未完成的状态。
另外,我们的观众对科幻影视的认知和审美完全是建立在西方的美学体系之上,于是之前不止一次出现过,当美国科幻片里一旦出现中国演员,观众就开始全场哄笑。甚至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元素就是天然地与科幻不搭、违和。但是我们从邻国日本的许多科幻作品(如背景设置在香港的《攻壳机动队》)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偏激假设并不成立。
《流浪地球》中的中国人和中国元素真正做到了基本不雷、不尬,不囧,从最小的标识符号、器具细节,到末日后的中国城市景观、地下城春节,再到中国人成为救世英雄,中国“归乡”情节的普世化升华,无不自然流畅,服务于主题故事,又让观者能够产生结构性的文化共鸣与审美体验,这真的是不下一番苦功夫,光模仿欧美科幻片皮毛必然是无法做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包括我在内的科幻迷所倍感激动振奋的原因。我们终于有了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商业大片,以中国人所熟悉的情感结构与审美方式去讲述一个关于科技、时空、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比之美国大片千篇一律的美国人拯救世界,《流浪地球》从始至终并未使用这种讨好观众的吸粉套路,相反,在全片的铺设之中,故事内核一直不遗余力强调灾难面前全人类忽略种族不同摒弃国家差异的团结。它将民族主义让位于国际主义的包容气度,用人类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意识,讲述了一个外壳够硬,内心却软的故事。
以蜉蝣之力对抗宇宙洪荒,也许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可“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当渺小的人类与宇宙的浩瀚去博弈,我们除了抱有希望之外,实则无路可退。但这希望,并非造飞船逃离。
除了去电影院支持这部硬核中国科幻片以外,阿信还给喜欢科幻的盆友们准备了一份科幻书单,这10本科幻小说,在新年里送给脑洞和好奇心兼具的你~
《七夏娃》
[美]尼尔·斯蒂芬森 著 | 2018.8
世界末日,其实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已。
没有预告、没有迹象、没有冲击,月球就这么忽然爆炸了。科学家估算出,人类有大约两年的时间去寻找生存办法。人类准备共同完成一项伟大的云方舟计划,选择千余人发射到以国际空间站为基础的云方舟群中。然而,等待着他们的竟是一系列更加难以想象的困境。
“雨果奖”得主尼尔·斯蒂芬森十年打磨的科幻长篇,每一位硬核科幻迷的必读作品。
《犹太警察工会》
[美] 迈克尔·夏邦 著 | 2018.8
深夜,寄居廉价旅馆的落魄中年侦探被人叫醒,住在楼下的一个化名拉斯克的瘾君子脑袋里被人塞进了一颗子弹,身边留下一盘古怪的国际象棋残局……
《犹太警察工会》是夏邦的文学写作中一部举足轻重的作品。它是一本侦探小说,凭借其零硬伤的情节设计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冷静观照入围侦探小说界的“奥斯卡奖”——爱伦·坡奖。夏邦用其天才的想象力设计出了一个比现实更真实平行世界。
《人生算法》
陈楸帆 著 | 2018.12
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不再是单一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而将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科技发展刺激着文明进步,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认知结构与生命历程。
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疯狂”与“日常”,都将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被颠覆、重构。男性代孕、冬眠技术、爱情图灵测试、记忆删除、意识上传、恐惧机器……6篇小说,6个概念,6种未来。《人生算法》直击当代人面对科技发展的核心焦虑,在或近或远的未来,人类正面临的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人生复本》
[美]布莱克.克劳奇 著 | 2017.11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重组的故事: 你后悔的事,当初真的有另一种可能吗? 当原本的人生,只是千万选择中的一个复本,你要如何定义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这也是一个关于平行宇宙和量子物理的故事:科学高墙被故事技巧全面推倒,看完这本小说,你可以完全领悟何为量子叠加态,何为“薛定谔的猫”,何为波的坍缩,何为多重世界理论。
神秘莫测的科学理论,冷汗淋漓的惊悚情节,不落俗套的爱情故事,量子叠加状态,浩瀚的人生观哲学,真实存在的平行宇宙,关于不满足的遗憾,悔不当初,重新选择;关于“求不得”和“放不下”。
《奇点遗民》
[美]刘宇昆 著 | 2017.8
“奇点时代”来临,身处一个虚拟数据控制一切的时代,我们平凡的生活将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 本书是22个短篇小说的合集。
作为一本人文科幻小说,《奇点遗民》融入了科幻艺术最吸引人的几大元素:数字化生命、影像化记忆、人工智能、外星访客……作者刘宇昆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写的不是科幻探险或英雄奇幻,而是数据时代里每个人的生活和情感变化。透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未来还有当下。
《人之彼岸》
郝景芳 著 | 2017.11
人之彼岸,即人与人工智能彼此映照。这是郝景芳继《北京折叠》后的全新短篇小说集。不仅包括最新创作的六篇中短篇小说,还包括两篇解读人工智能的文章。
全书都围绕人与人工智能的合作与冲突展开,其设定的场景既包括离我们很近的人工智能产品,也包括预设的地球被云计算操控的宏大场面。本书讲述的是“人性”与“机器”的战争。六个科幻故事按照由远及近的时间顺序展开,以引人入胜的笔触将“人工智能”拉到读者眼前。
《莱博维茨的赞歌》
[美] 小沃尔特·M.米勒 著| 2018.5
本书是美国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小沃尔特·M.米勒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毁灭-重生-毁灭的轮回史诗,赞美了人类渴求知识、渴望文明的伟大精神。
全篇由三个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故事组成,聚焦于信仰与科学、宗教与世俗信仰之间的冲突,思想性对话精彩紧张,人物刻画夸张细腻,堪称后启示录科幻中的经典。
《特工袋鼠.德嘉·索雷斯号之行》
[美] 陈致宇 著 | 2017.8
“袋鼠”并不是一名普通特工,除了接受过特殊的情报训练、掌握尖端科技之外,还拥有一项独一无的能力:打开另一个维度的“口袋宇宙”,可安全藏匿任何东西。
在一次任务之后,袋鼠被上司安排去“休假”,远离地球和调查,条件只有一个:不要惹麻烦。于是,袋鼠乘坐星际飞船,踏上去火星的旅程。
作者陈致宇(Curtis C. Chen),1973年出生于台湾,美国华裔新锐科幻作家,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会员。1995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曾是硅谷软件工程师。
《逃离2147》
[美] A.G·里德尔 |2017.7
2015年,从纽约飞往伦敦的305次航班突然在经历颠簸后在伦敦郊区坠机,仅少部分人生还。飞机上的风险投资人尼克和作家哈珀站出来组织幸存者们自救。
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空难,飞机坠毁后却发生了很多离奇的事:飞机上有两位乘客——一名有医学背景的女子,一名一直抱着笔记本忙碌的亚裔男子——似乎早就知道这一切会发生,他们窃窃私语讨论着什么。
一部分乘客出现了早衰的迹象,甚至死亡;寻找救援的队伍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八角形建筑;接着,又有大型的飞船和穿着高科技服装的“人”出现开始治疗受伤的乘客,没有被带走的乘客突然出现了衰老的迹象。大家越来越意识到他们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永恒先生》
[美] 亚伦·锡尔 | 2018.9
1560年/1750年/2016年/2200年/2500年,时空交错并行,从远征者、奴隶制度,到石油枯竭、气候变暖,还有树上游泳的鱼,吃猩猩的大鸟,月球上快要下沉的城市……讲述着个体命运和人类意义的无常变迁。
1560年,西班牙人摧毁了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2500年,我们亲手毁灭了自己:海水淹没城市、政府土崩瓦解,汽车、塑料和空调都被尘埃掩埋……但另一些东西长存了下来,例如爱、创造、幽默,以及我们的永恒先生。
法兰克福书展黑马小说,带着疯狂的想象、非凡的语言,征服了包括《出版人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在内的各大媒体,被赞誉故事堪比大卫·米切尔的《云图》。
近期好文推荐
-End-
编辑:Yoyo 责编:YQ
2019.2.6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