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言】法王如意宝:破了戒律的人,还不如堕入无间地狱的好

索达吉堪布 国际佛学网 2023-03-02

《甘露滴》连载-10


清净戒律是一切功德宝藏的根源,是一切暂时与究竟解脱之基,是无与伦比的装饰,以这样庄严饰品的戒宝来换取短暂的欲乐,如人买椟还珠一样可怜。


本学院近八千人戒律非常清净,但如果男女僧众互相破戒了,这是造了近五无间罪。这种不可救药的人真是天见犹怜,我们应该对他们生起悲心,千方百计去饶益他们。可是,令人感到哀伤的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管家,也无法饶益他们,若他真正已经把戒失毁了,那么在今生中我们也无法挽救这种人。


假如他仍可以与僧众共住,或许今生还有一丝希望,但相对他而言,破戒后就再没有权力享受僧众的财物,也不能再使用经堂,在经堂中跨上一步也不允许,因为破戒之人继续享受僧众的财物,来生会感受无量的痛苦。因此我们开除这种人也实在是迫不得已。释迦牟尼佛的教典中指出,破了戒的人必须摈除。


这些不守戒律的出家人一旦被开除后,自然会到社会上营谋世间法而造恶业,看起来这种人的堕落也是一种必然,非常可怜!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大悲观世音菩萨对这种人并非不发大悲心,并不是不愿意摄受,他们虽然可怜,但对他们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救度。


这种破戒者必须离开道场,不能染污僧团,当他离开僧众时,此情此景对我个人来说感到特别心痛,为此我曾经多次给管家们付嘱过,如果要开除破戒的人时,最好不要让我知道,否则我会特别伤心难过。因为虽然这些破戒的出家人依止了我,但我也无法饶益他,没有使浪子回头,内心里非常痛苦。




堕入无间地狱的众生,其罪业在一刹那一刹那地损减,过了一段时间后,罪业自然会越来越轻。但是有些贪欲强烈而破了戒律的人,他的罪业却是日渐增长,所以在这里造恶业的人,还不如堕无间地狱好。


尤其男女众之间的戒律作为一切戒律的根本,我们应该用出世间殊胜的智慧来对治贪心,本着强烈的大悲心来对待那些已犯戒的可怜众生。如在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专门有一个大愿就是愿这些破戒的众生不要堕入恶趣,宗喀巴大师也曾发愿:破坏了戒律的人,我一定要度化他们。


希望汉藏居士也要持守清净的戒律,即必须要守持圆满的居士戒。居士不要对出家人的修学和戒律造成损害与不良的影响,否则来世在地狱中遭受剧苦时,已经追悔莫及。依靠对治贪心的智慧和对贪心者生起的大悲心,能够断除一切贪欲,圆满世间的一切功德。


如果在一瓶清凉的甘露中放进一点点不净粪,由此甘露即刻变成令人作呕的不净物,那么再也无人问津了。同理,如果一个人心中隐藏着极猛烈的贪欲,则终其一生也无享受快乐的机会。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讲:“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已经被女人所控制,别人也会时时传扬他的过失,自心也不可能转移到善法方面来。”


贪欲粗重的人传讲佛法,别人也不会依教奉行。因此古印度的一些大成就者,在即将接受空行母之际,不会再传法,然后就会趋向荒无人烟的寂静处,如野兽一样过生活。


(未完待续)

敬摘录《窍诀宝藏海》



猜您还喜欢这些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