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修”,让城市更美好——靠谱人助力三亚解放路颜值担当,看骑楼风光重新扮靓鹿城•建筑篇
美丽的夜景为解放路增添了一抹韵味。(图片来源:三亚日报 吕超 摄)
据China-Up记者现场报道,即将于12月10日在三亚召开的全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现场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12月1日上午,住建部检查了三亚全国“双修”工作现场会筹备情况,住建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孙安军,三亚市委副书记、三亚市长吴岩峻,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鲍剑,三亚副市长蓝文全、王铁明,三亚市政协副主席朱传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兵等参加。孙安军一行考察了重点项目现场,检查了准备工作情况,孙安军对三亚的“双修”工作现场会准备情况给予肯定,并对各项工作的细节做了现场指导。孙安军指出,三亚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完善各个项目的细节,每项工作一定要精雕细琢,同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序进行,以最佳效果迎接全国“双修”工作现场会的召开。
三亚“双修”的城市修补实践项目之一解放路所在的地区曾是三亚近代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是民国时期进行商贸活动最为风生水起之地,现在的解放路更是三亚重要的交通主干道和生活干道。项目主要对双向总长近千米的街道实施立面改造和路面升级改造,包括风貌整治和环境治理等工程内容。本期为您介绍综合环境建设项目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过程,看一条道路如何旧貌换新颜成为当地百姓喜爱逗留的场所。请听项目实践者——中规院北京公司建筑设计所部分同仁的精彩分享。
周勇 中规院北京公司建筑设计所所长
今天我想结合我们所承担的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项目谈谈建筑设计在三亚“双修”工作中的专业定位。多年来我们中规院一直努力加强规划落地实施的力度,从北川、玉树等灾区重建系列,直到今天的三亚“双修”工作,均展示了一个国家级大院应有的综合实力。这种综合实力在协助地方各级政府解决复杂棘手的技术问题,统筹协调城镇建设过程中,优势日益凸显。建筑设计所正是牢牢把握这种新的市场趋势,找准自身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一是加强院内横向业务合作;二是延伸专业触角跨界对接。
解放路示范段是“城市修补”方向重点实施项目,围绕“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目标,我们紧密联系各兄弟院所,延伸专业触角无缝对接,针对街道的空间、时间、效用、社会四个维度谋划技术策略,系统、综合地修复、完善城市的空间场所、特色风貌、功能体系和社区建设。
空间维度:解读上位城市设计相关要求,精准落地
街道是由不同界面围合的城市线性空间,惯常的形象工程只关注建筑立面如何涂脂抹粉,缺乏系统性思维。项目伊始,我们的技术团队就已经先行对接相关城市设计研究,充分理解消化各项导则要求,“用规划做设计”,同时将建筑立面、街道路面、以及二者围合的空间环境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精心织补,确保上位规划思想不变形、不走样,与传统意义上“先规划后设计”的专业分工思维截然不同。
时间维度:尊重城市营建传统、地域风貌,文脉续存
街道是城市历史风貌积淀的缩影,城市风貌塑造是基于对“当下”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未来”的设想,而这些设想恰恰不应忽略对“过去”积淀的认知。民国时期的三亚港商业街骑楼林立, 商贸繁荣一时;今天,骑楼文化不仅仅是城市历史记忆的鲜活载体,也是适应地域气候的经典建筑形式。“传承与创新”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基于扎实的地方营建传统研究工作,我们尝试从城市视角把握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得体为本、经济可行、技术合理,与以往“权力审美”主导的“假、洋、怪”有着本质的区别。
效用维度:协同建筑景观照明交通多专业,无缝衔接
街道是城市机体运转的重要器官,是城市中建筑、交通、景观等不同功能的空间载体。现代主义理念强调按照功能分离原则来构建城市空间系统,过分注重街道的机动交通通达性,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剥夺了城市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本次项目团队由规划、建筑、景观、照明、市政、交通多个专业组成,大家互通有无,密切配合,技术方案无缝衔接,重点围绕步行环境勾勒人性化细节,为活动和事件的多样性提供场所环境支持,激发城市活力。可以说,以建筑设计为技术平台,多专业协同配合的工作组织模式是本次解放路项目系统性的最直接体现。
社会维度:倾听各方利益诉求、化解矛盾,公正公平
街道是城市公共关系的舞台。解放路地处三亚老城区,社会关系复杂,城市建设管理相对粗放,本次“城市修补”工作中涉及政府、社区、商户、住户、游客等方方面面的利益与诉求,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复杂的社会关系、特殊的利益诉求等现实条件对项目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解决好专业技术问题的同时,借鉴以往项目经验,我们探索出一套高效、合理的工作机制,确保公众权益优先。如果没有城市的视角和跨界的思维,技术之外,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是绝难胜任如此繁琐、细碎的协调工作的。
解放路项目实践体现了“城市修补”的精神内涵,即:注重城市形态修补与环境提质相结合,注重城市文脉延续与风貌塑造相结合,注重城市功能完善与人本关怀相结合,注重城市权益均衡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综合性和系统性不仅仅是“城市修补”的重要特点,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我们专业发展定位提出新的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和谐平等。
赵晅 中规院北京公司建筑设计所高级建筑师 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项目负责人
我接下来谈谈解放路(示范段)改造项目,包括交通的整体组织、路面景观设计和改造这块内容。
这个项目过程中实际上遇到很多波折,我们开始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和整个的建筑风格设计工作与现在还有一些不同,开始我们认为这个建筑本身就是简简单单的改造,比如说刷墙、做一些美化处理等等,但实际上经过跟当地领导沟通,包括我们内部在商讨后又做了多轮方案,我们认为还得从文化上下功夫,我们去崖州古城、海口调研了当地的骑楼,又搜集了很多骑楼的资料,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我们认为骑楼建筑这种元素不仅仅有遮风避雨的功能,而且还拥有文化传承的内涵,所以在整个解放路(示范段)这块,我们提取了骑楼这种元素进行了设计,把它打造成了一条骑楼街,实施出来的效果大家还是比较满意,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整体的设计,还包括了一些交通层面的考虑,比如骑楼空间可做为步行交通空间,在外侧的街道层面上,我们也做了景观设计,包括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置了海绵种植池等等。我们也和交通分院合作,改进了以往粗放型的设计模式,做成了现在这种有渠化的、包括很多细节设计在里面的交通设计模式。
总的感觉就是这个项目和我们以前做的其他项目都不相同,以前的项目都是以单一的建筑专业设计为主,这个项目包含了交通、景观、照明、建筑、还有市政管线很综合的项目,实际上是对整个城市发生的问题做了一次整体的梳理,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这是我觉得在设计中体会比较深的内容。
在现场工作过程中也有比较深的体会。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院动员了6个所的力量,大家轮番去现场服务,解决一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这其中体现出几个特点:一是改造项目情况比较复杂,现状情况比较复杂,要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而非一蹴而就,有时我们的设计还遇到了一些阻挠,比如有的工作还做得不到位,或者是商户的拆迁需求或设计需求未达到满足,我们也都尽量地和当地群众做沟通。二是时间比较紧,这个项目工期仅仅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涉及到建筑立面、路面、人防,还有其他市政部门的工作,需要展开的工作面非常复杂,在这么紧的时间里协调这么多问题,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在现场克服了很多具体的实际困难。另外,觉得当地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不是那么充足,给我们施工也造成了一些困难,比如说群众工作没有做到位,形成的阻力还比较大等等,我们设计团队在这方面克服了不少困难,最终还是把这个设计给落实下去了,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图纸上,最后形成一个完完整整的街道改造实景。
还有一点,三亚夏季经常有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也影响了工期的正常向前推进。
总的来说,这个项目能够推进到目前的这个程度,我觉得还是比较令人欣慰和满意的。
China-Up记者:团队的同事们在驻场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您提到会有来自于群众的一些障碍需要咱们去解释、说明与沟通,您能具体再往深度谈一下,大家是怎么跨越这一道道难关的?
具体来说有几种类型。一种是一些商户在一开始施工时觉得骑楼前面的柱子影响了空间使用,或者是从风水的角度讲门口有柱子不是很合适,那我们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还是做工作,解释方案,大多群众最后也都同意了,实在有不满意的,也都做了局部适当的微调,最终都已经得到圆满解决。
何晓君 中规院北京公司建筑设计所高级工程师
我是建筑设计所搞结构的,从5月20号到7月3号这一段时间跟班工地,简单谈谈我的感受。
三亚双修这个工作我们院是一竿子插到底,从蓝图绘制一直到怎么能够把它落地,要求设计人员24小时驻扎工地,随叫随到。解放路示范段整治是一项改造工程,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么复杂。将设计图纸落实下来施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建筑和结构两个工种在现场值班,大家都没有太多经验,三亚住建局同志也没有太多经验,所以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比如在打基础时在钢筋做好了以后,一商铺主人就在夜间把钢筋切断了,第二天来的时候,没有办法施工,那我们把钢筋弄好了之后,第二天夜里他又把机坑用混凝土给填了,当然这个人做法比较极端,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项目组也非常重视,范所亲自去了一趟,联系到天涯区政府,由天涯区的张副区长挂帅组成了一个协调领导小组,又与社区的方书记探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我们一起做了一些宣传资料给每家每户送到位,有的住户还提出专业的问题,如建完之后安全不安全、能抗几级台风等等,我们做为项目的技术支撑方给他们提供了专业答案,解答完之后他们就没有异议了。
宣传工作做到位的效果可以从一个例子看出来,和平街有一家“品汤居”沙锅米线,租期到了之后,正好赶上解放路施工,老板就到解放路租了一个新铺面,我们问他为什么到这里来,他说通过我们下发的资料了解了整个改造工程提升环境质量的事实,原来他以为政府是瞎折腾,有钱没处花了,他说,“看了你们的册子,我知道了政府想要干什么,目的是什么,要恢复解放路的活力,提高街道品质”,就这样他从和平街直接转过来一签签了五年。从这件事我们感觉到宣传做到位很重要,乃至今后从这项工程得到的宝贵经验的推广,告诉老百姓,政府为什么这么做,目的是什么,老百姓还是通情达理地支持政府工作。
我们在现场的主要工作包括三方面,一是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老百姓的工作,并且做好技术支撑。二是我们要履行好监督的职责,要求现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以保证整体效果实现。比如如家酒店原来我们设计的是框架结构,到了施工的时候变成砖混结构,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按照当地现场施工,现场拍板的工作特点,根据自身积累的经验迅速应变,当场拿出应对方案,保证工期如期进行,体现了有担当、勇于负责的职业风范。
第三个方面,我们到现场的工作意图就是要及时地处理应急事件的出现,面对现实灵活掌握,当机立断解决问题,保证安全第一,工期顺利进行。施工方、监理方、还有住建局等几方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需要与他们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吴晔 中规院北京公司建筑设计所建筑师
在三亚解放路(示范段)修复工程中我们主要完成的是建筑界面及街道空间提升优化设计工作,具体包括前期方案、初设、施工图设计,以及后续现场施工配合直至项目全部竣工等工作。在这里主要想谈谈全程参与改造类项目的一点体会,就是如何找到新老界面矛盾融合的契合点。
第一方面,三亚项目是比较特殊的。首先它有一个“示范”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项目本身一时间紧工期短、二改造前后效果显著。而三亚有着非常悠久的琼南文化背景,所以我们提取了一个最重要的建筑文化语言——骑楼要素。骑楼除了具有的独特的券、廊、窗等特征外,还具有丰富的细节装饰。结合项目本身特点,效果好更重要的是落实到细节上。那么,结构形式、装饰构件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施工周期中实现坚固耐久和好的效果呢?我们在设计工作中也费了一番周折:初期我们采用主体框架结构、构件标准化模数化现浇混凝土做法,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其坚固持久;但后来因施工周期短、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等实际因素的制约,权衡利弊除主体框架外其他全部改用GRC建筑细部装饰构件,这样保证了施工速度快并且可以精细的做出建筑构件的各个细节。
第二方面,在设计前期我们搜集了既有建筑的基础图纸,但是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不十分理想。为保证建筑安全性,我们改造中采用尽可能“不伤筋、不动骨”的原则,用“加法”策略提升建筑界面,并且在改造力度上有所侧重。为了体现改造前后显著效果,我们在近人尺度范畴内采用 “全加法”策略:依托原有建筑在首层店铺更换门窗、另增加骑楼风雨廊,通过新建框架梁板结构来支撑主体。那么新老界面该怎样融合呢?我们采用“微加法”策略:除首层外,对既有门窗及窗套、安全护栏、空调机位、装饰线脚、店招、窗间墙、窗槛墙等部位进行统一优化设计、后续拆除更换或补充安装,这样优化功能的同时与首层骑楼风貌相融合。
第三方面,改造工程中新老界面矛盾融合种种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作为设计工作者除了关注图纸信息、设计本身的技术问题外,还应该对现状所有情况尽可能多的了如指掌。比如既有业态形式、空间利用情况、居住人口动态等……这些信息在图纸上是显现不出来的,但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比如商铺改造方面如果在提升环境品质的同时,能很好的把控优化业态现状满足大众使用需求,那工程进度就能更顺利推进;居住建筑改造方面如果了解了常住人口的比例,更换升级门窗自然也能更为顺利推进……
总的来说,改造工程中的新老界面矛盾融合的契合点是需要权衡折中的,诸多因素相互制约而又联系在一起;除了图纸技术支撑外,还有很多不可预计的矛盾与困难。从设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前期全方位的调研与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设计指导施工实施顺利与否对项目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编制与实施历程回顾
项目区位
规划理念
营造人性化、舒适宜人的街道空间环境,还路于民、还景于民。
设计原则
•高品位,低成本
•讲实用,易维护
•能承受,可推广
改造前现状
项目概况
解放路是典型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示范段位于光明街至和平街,双向总长度为850米,改造总建筑面积约为6.9万平方米,工作内容涉及道路两侧11栋现状建筑和道路环境的综合提质设计。
•工作对象
本次综合环境建设针对解放一路两侧建筑、人行道以及道路组成的“U”型空间环境。
•实施措施
建筑界面 风貌整治
街道空间 环境整理
•总体思路:“U”型空间综合建设
立面:整体风貌形象整治;近人尺度重点打造,地域特色要素串联,灰空间营造。
平面:空间分层,流线分离,步行优先,景观优化,宜人环境打造。
•底层界面风貌打造:骑楼要素及界面(局部)
示范段东侧局部;示范段西侧局部
•街道环境打造:还路于民,还景于民
•工程进程
项目实施内容从两方面展开。一是立面改造项目,二是路面环境建设项目,由于时间紧迫、工程量大,现场存在交通、景观、人防、市政等部门及专业的大量协调工作。
二中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前
改造后
项目参与人员
城市修补实践——三亚市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项目
院主管总工:张兵
编制单位:北京公司建筑设计所、深圳分院照明中心
主管所长:周勇
主管主任工:康琳
项目负责人:赵晅
项目参加人:吴晔、王冶、郑进、何晓君、王丹江、秦斌、李慧宁、莫晶晶、张迪、阚晓丹、徐亚楠、孙书同、万操、戴鹭、梁铮、刘缨、冯凯
The End.
相关链接: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三亚“双修”总规编制者详解城市发展蓝图绘制始末│实践探索
• 中规院驻场倾力支持 三亚“双修”项目顺利落实——“规划中国”开启现场系列报道
•住房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调研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要闻
•“‘双修’让三亚更美好”——三亚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规划项目系列报道•壹:住建部领导高瞻远瞩 运筹帷幄
•“双修”纵横谈(上):张兵: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介绍│会议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