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爱的,可以等我回家吗?

2017-07-19 Harry 北京同志中心
嗨,我是Harry,说说我和北京同志中心的缘分~


“弃暗投明”


时间倒数到16年9月初,我刚从一家公司辞职,说是打算gap一段时间准备留学,实际就是工作太枯燥,撂挑子不想干了。然而,人一闲,心里的很多事就容易浮出来。


一天晚上,好朋友小七约我泡吧叙旧,两杯长岛冰茶过后,我微红着眼睛盯着空杯子说:“我觉得我可能也喜欢男生,可能是个双性恋吧。”小七诡秘笑了下,然后扭过头和边上的朋友说:“嗨,我们的律师朋友是双性恋哎。”然后开始八卦我喜欢什么样的男生,以及啪啪啪历史之类的。之后没多久,小七转发给我一个推送,跟我说:“反正你在家呆着也是浪费空气,不如去造福社会吧。”我一看,是北京同志中心志愿者招募。当时想着“哇靠,我刚跟你出柜,你就让我出去接客?”不过,在看完了北同的周年视频后,心里有种莫名的感觉,然后踩着deadline投了份简历。


10月底,收到了北同的面试通知。当时还是觉得好神秘。面试那天上午,我还在遥远的昌平考托福。疾奔回家换了衣服,抓了头发并很心机的喷了香水后,我在手机导航上第一次敲下了“北京同志中心”。来的一路都在想会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要不要带个口罩去,万一遇到熟人怎么办?万一被家人知道怎么办?还有在这做事会不会对我以后工作有影响?种种问题填满了大脑。


电梯直达26层,出来右拐,看到了北同真心不起眼的门。颤颤巍巍地推进去,在一个帅小哥的引导下(真的很帅,好想知道那天接待的是谁),进到了面试的房间,里边已经满满的都是人。 听着大家做着自我介绍,性取向,大学,专业,为什么来这里等等。本来连毕业院校这样的信息都在犹豫要不要说的我,一下子不知道为什么“供出”了所有信息,包括自己的双性恋的取向。


北同的心理咨询室的沙发,超级适合打盹儿


我和性少数机构的日子


中心通知我被录用了,要参加全体培训。培训那天,不大的中心挤满了人。当时,脑子里的一个可笑的想法就是“玛雅,这么gay和lesbian”。 那天,项目主管小妖讲了很多LGBTQ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大家讨论。听一群和你一样属于这个社会定义的“少数人”尝试分享各自的故事,感觉就像有一扇门悄悄开了个缝,里边睡着的那个人揉揉了眼睛,然后,有些迷茫地看着门缝外打进来的那道光。培训过后,我在北同“一发不可收拾”的工作就开始了。


翻译组的工作量还算不少,感谢媒体组段boss让我负责翻译组的组织工作。于是,我过上了每天校对文章,刷各种英语新闻门户找LGBT相关文章的日子。那个时候,还曾一度的被前任嫌弃自己时间都放在北同,给他的太少(此处要先谢谢北同让我有勇气,第一次正式和一个男生在一起)。翻译文章翻译得不够爽,开始和段boss说,我想写原创。他一脸灿烂微笑地说“好呀,好呀。”然后,动笔写了一篇讲述双性恋情感经历的文章,又写了一篇关于台湾同性婚姻的微学术稿子。有一次鼓起勇气参加北同公开举办的商务酒会,在和别人做自我介绍时,有人说:“哦,我看过你在北同上写的那篇文章”。我很开心,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意识到“我在做的事,真的有人在看。”那天中心的另一位志愿者还跟我聊了她因为这篇文章,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说实话,那时我才觉得,在北同做志愿者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而是应该感到骄傲的。


在那次酒会后不久,我改了我的Facebook资料,并跟我亲妹妹出柜了。妹妹没什么过激的反应,只是让我确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就好。之后我开始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北同的活动,dining out、电影私享会等等。开始在不同的活动上,认识不同的人,分享各自的故事和经历。


在今年年初,小铁找我谈了一次,想组建北同的法律组。我很兴奋,觉得有很多事可以做。接下来,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北同的法律组就成立了,组建了一批很优秀的志愿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便细说的事,处理过一些问题。那个禁止同性恋题材的消息出来的上午,我还和小铁以及北同的其他工作人员正开会。被参加会议的人想要改变性少数群体生存状态,以及对反歧视运动的决心所感染。中午出来看到那个文件,真的是气的差点扔手机。还有遇到多次性少数群体遭受歧视,却因为没有法律保障只能不了了之的案子。


这些事情,开始的时候让我觉得很绝望,我跟小铁说,我觉得我们的力量太小了。小铁跟我说了很多关于其他领域的权利是怎么一步步争取和改善的事情后,我才逐渐恢复心情。在看到这些问题和社会压力后,开始思考我自己的人生规划,想自己到底该如何过好这一生,以及别人的生活的样子自己到底喜不喜欢。


2017年初,乐视发表歧视同性恋的规定


割裂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到目前为止是割裂的:一个LGBT圈子,里边的人听到我最近在约会,问的第一句经常会是“哇哦,是小姐姐,还是小鲜肉?”;一个所谓“正常”的圈子,在他们面前,我会指着我的男朋友微笑着说“这是我同学” 。我不得不在两个圈子里,换来换去,有的时候还要担心自己模式没有及时切换回来。


北同的信念是“Let’s Get Better Together”,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好巧妙哎,刚好一句话的首字母是LGBT。在北同呆了一年后,才明白陪伴的力量。在这里,我听到了太多太多故事,有人高中就告诉妈妈自己喜欢的是同性,有人一辈子没有出柜,有无性恋接受不了做爱 。透过这些故事,看到了不同人生,有的从一开始就开心地接受一切天生的不同,选择按照本来的样子活着。有的迫于各种压力伪装着自己活了一生。在周末的夜晚,一边打开手机给妻子说“今天加班不回家了”,一边打开了交友app希望这个周末能够发泄自己。在听完这些故事后,会觉得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和我有一样烦恼的人一直在我身边,每天在地铁、商场或者是写字楼里和我擦身而过。这样的“陪伴”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正视自己,人生那一点点与众不同该怎么处理和面对,可能真的只取决于我自己


一年前的环境可能要比现在好一些,但我选择的是“深柜”,想的是“反正我也喜欢女生,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现在,我要离开北同,出去继续读书,我本可以按照最初的计划一样选择悄悄地离开,继续复制和周围人一样的人生,回归和成百上千的法学院留学生一样的生活,可以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把这段经历从自己人生中抹掉。但我现在真的做不到。


25岁生日当天在杭州


“人只能活一次”


曾经在一次和不同领域的NGO开会的时候,我被一家非性少数群体领域的NGO的负责人问到:“北同会鼓励大家出柜吗?你们不说自己是gay,不就不会受到歧视了么?”还记得我当时是强忍着怒火,耐心地一点点解释这个问题。回来后还和小铁抱怨了好长时间。北同也好,其他的LGBT领域的NGO也好,我们用行为艺术,用“骄傲行”,挥舞着彩虹旗,不是为了让所有gay都上街大喊“我喜欢男生”,或者是让所有的transgender都立刻去医院做手术。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人只能活一次,对自己好点”这句话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我只有一次机会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15岁、25岁、35岁、45岁以及每一个年龄段只有一次。在我15岁那年,我朦胧的发现自己似乎对“好哥们儿”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告诉自己这样的想法很恶心。在那后,小心翼翼地保持和别人一样的乖孩子心态一直伴随我到了北同。25岁为起点的人生开始了,尽管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404,没有想的那么好,作为一个官方定义的“性变态”,可能要遭受比多数人更多的压力。但我不想看不起真实的自己,压力也好,挑战也好,不想再否定我人生的任何一部分。这样的环境下,再不站出来说说话,透透气,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吧。



最后,再次做下自我介绍:我叫Harry,一个专注的双性恋,四舍五入身高180,长相的话算是对得起黎民百姓吧,是一个可能不那么有意思的法学狗,喜欢独立,热爱自己的事业,喜欢热闹节奏感强像Alvaro Soler那样的音乐,喜欢为了自己认可的事而不断拼搏的人生态度。


感谢北同这一年的陪伴,感谢每次地铁站报出“柳芳”时的温暖,感谢北同那张很软很舒服的沙发,每次都能趴在上边睡得很香。感谢这一年里在这遇到的每一个人,让我有力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选择走好接下来的路。最后,对于最近发生的事,只想说“认清事实,捍卫理想”


等我回来。



附言


一次在微信上和朋友发泄烦躁的心情,一个外教朋友刚好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和性少数群体有关的作业,她把作业发给了我,我看完后真的是有种想哭出来的感觉,庆幸这个社会脑子坏掉的不是身边的群众。部分图片如下:


译文: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让他们画下与性别有关的,“打破常规”的人以及说说理由,整个作业又弯又酷儿!我今天在给他们批作业,发你一些非常棒的与同性恋有关的内容!



this is a man, but he has a long and wavy hair and he is wearing a red and white skirt. Meanwhile, he wears colorful earrings. His hair is red and blue. He has a broom in his arm, not to sweep the floor, but to sing. He wants to be dazzing and remarkable to satisfy his ambition which is to be a rock singer. Don’t care about other people’s eyes. He always tells himself, must be brave, must be strong, must be happy and then he is bound to succeed.

这是一个男人,但是他留着长长的卷曲的头发,穿着红白相间的裙子,还戴着色彩斑斓的耳环。他的发色红蓝相间,手里拿着扫帚,不是去扫地,而是在唱歌。他想满足自己的愿望成为一名摇滚歌手,光芒万丈,无与伦比。不在意世俗的眼光,他总是告诉自己,一定得勇敢,要强大,要快乐,他是为成功而生的。



A female but she is masculine. She is a little taller than the average girl.she usually plays basketball or football in her free time. Most female like to make up but she doesn’t like. She is good at IT, cars, sports and so on. However, most female are good at cooking and finishing.


一个肌肉强健,个子高于一般女生的女性。她平时爱打篮球,踢足球,不像其他女性爱化妆。她擅长IT,汽车,体育运动等等,不像其他女性爱烹饪和收拾东西。



He is a man. He combs his braids and wears the earrings. He does not play the game and loves shopping, loves to do nails. His character is very gentle. When he was anxious, he must be cry. He has a lot of female friends. His boy friend is a handsome boy. he is good at sewing and does a lot of manual. He will be good makeup every day when go out.


他是一个男人,把头大扎起来戴着耳环。他不喜欢玩电子游戏,却爱逛街购物和美甲。他性格温和,如果觉得烦躁,会哭出来。他有很多女性的朋友,他的男友很帅。他热爱缝纫和做手工活,出门从来都化妆。


He is transgender.

He is looking after baby and is good at doing housework.

他是女跨男的跨性别。

他正在照顾孩子,也非常善于做家务。



选好赞赏金额,长按二维码识别喔



江湖有风险  请你时刻保联


北京同志中心分号


北同心理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活动推荐】

招募 | 发展部实习生助理

7月21日|电影私享会《逃离》

要是去这家,说不定我就跟你走了|7月29日Dining Out

《If Body Could Tell》| Hot Pink首场摄影展

2017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研


【文章精选】

在发展部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马其他迎来婚姻平权丨同运星期

那一刻,我比从前更了解自己

你的存在,让我有点喜欢这个世界

90后农村同志自述:男孩与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