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鳟鱼之父”舒巴特,丰功伟绩奈何无名
橄榄古典音乐“深阅读” 请关注每周六第二条
文:清白,配图:来自网络
让我们从一条小鱼走进今天的话题
♪ 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83vp5bod&width=500&height=375&auto=0这首艺术歌曲是“歌曲之王”弗朗茨·舒伯特所写,他一生一共写了600首以上的歌曲,其中这首《鳟鱼》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除此之外,他还将这首歌曲谱写成 五重奏的第四乐章,并加上其他四个乐章,创作出了《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这首五重奏被誉为舒伯特最动听的室内乐佳作之一。
♪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
钢琴:巴伦博伊姆 小提琴:帕尔曼
中提琴:祖克曼 大提琴:杜普雷 低音提琴:梅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83p1qdl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提及“鳟鱼”,大家想到的都是舒伯特。但是当大家都陶醉在这首美妙的音乐中时,你还应该知道一个人,他才是真正的“鳟鱼之父”,歌曲《鳟鱼》的词作者——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丹尼尔·舒巴特。(以下简称“舒巴特”)
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
(1739-1791)
1739年,舒巴特出生于普通的市民家庭,大学时攻读神学。曾任教堂管风琴师和唱诗班指导,因抨击封建诸侯被监禁十年之久,出狱后任符滕堡宫廷剧院主管。1791年逝世,享年52岁。舒巴特是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学家、管风琴演奏家、诗人和记者,他在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音乐史、艺术史、文学史和政治领域上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舒巴特是十八世纪全德知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歌曲作者,常为自己的诗歌谱曲。虽然他自己作曲的音乐并没有留传下来,但是属舒伯特为其诗歌《鳟鱼》所谱写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五重奏作品却成为古典音乐中璀璨的耀星。舒巴特的诗作使得舒伯特的两部“鳟鱼”音乐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音乐的哲思。
♪ 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
诗歌《鳟鱼》是1782年舒巴特在狱中所写。1777年在奥格斯堡出版具有民主思想的政治报纸《德意志纪事》中,舒巴特言辞犀利抨击了当时的封建诸侯而遭到执政者的愤恨,所幸他居住在乌尔姆自由市而没有受到执政者的压迫,但不幸的是1777年他被符腾堡大公欧根诱骗到公国而被捕,关押在Hohenasperg监狱中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囹圄生涯。舒巴特写《鳟鱼》这首诗是在控诉符腾堡大公欧根是那邪恶的渔夫,而他正是那条钓上钩的单纯鳟鱼,抒发了他在牢狱中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以血泪教训警醒善良单纯的人不要被邪恶的虚诈所害。
左图:曾关押舒巴特的Hohenasperg监狱
右图:舒巴特在狱中与人交谈(左一是舒巴特)
“音乐美学第一人”舒巴特
早在1735年“美学”这个名词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首先提出,原意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理论。而“音乐美学”概念正是由18世纪末的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特在他《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中首次提出。
舒巴特《论音乐美学的思想》
舒巴特去世于1791年,直到1806年他的遗作《论音乐美学的思想》(Thoughts on Musical Aesthetics)才正式出版,这本书不仅是一部音乐通论式的著作,而且书中舒巴特首次提出的“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概念沿用至今。1806年,舒巴特书籍出版的这一年也就被学术界视为音乐美学学科建立的时间。
在大赫尔德词典中,对于音乐美学做了如下解释:“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是特别把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的探讨以及关于音乐的表现力和表现方法的问题作为自己的课题的。古代,特别是中世纪,把有关音乐本质的哲学方面的问题放在音乐的所有理论性研究之首,而现代意义上体系化的音乐美学是进入十八世纪后才开始建立的。”
舒巴特在书中指出A大调拥有最丰富的履历,“A大调是纯真爱情的告白,对恋爱状态的满足;是在分别之后渴望又一次见到爱人的期盼;是青春和对上帝的信仰。”
除了上文提及的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之外,旋律抒情优美的德沃夏克《A大调弦乐重奏》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诗人,舒巴特一生写诗近800首,他所写的诗多是呼吁民主主义并蕴含先进革命思想他的声音是振聋发聩的革命号角,以他那深邃的思想、针砭时弊的文字、不屈的革命精神,唤醒了当时德国民众对封建剥削和暴行的反抗精神。
18世纪70~80年代初,德国的一批年轻知识分子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影响下,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以表达他们抗议封建专制暴政和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要求解放个性和重新建立公平社会秩序。这场文学运动就是“狂飙突进运动”,这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舒巴特也是狂飙突进运动中极为重要的诗人之一。
左起:席勒、舒巴特
狂飙文学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有以赫尔德和青年歌德为首的斯特拉斯堡派、以青年席勒和舒巴特为首的南德派、福斯、米勒等的格廷根林苑派,以及其他众多的德国文学家。在舒巴特十年的牢狱生涯中,他所写的《王公墓室》(1780)、《行乞的士兵》(1783)、《海岬之歌》(1787)也都是狂飙运动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这些作品对席勒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席勒的两部剧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标志着狂飙突进文学有了质的飞跃,而这两部剧作分别取材于舒巴特的短篇小说《关于人心的故事》(1766) 和《海岬之歌》(1787)。
十八世纪的狂飙突进运动起于德国文学运动,但也不止如此,当时正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接的时期,作曲家们受到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不再是单一地用音乐来如实描绘事物,而是更注重创造出惊人的、强有力的音乐,使之爆发出无穷的思想火花。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歌词选用狂飙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
丰功伟绩奈何无名,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会忘记——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丹尼尔·舒巴特
Christian Friedrich Daniel Schubart
舒巴特卓越的艺术才华如流星一般在人类文明的天空飞逝划过,他的作品不为人所熟知,但他在音乐、美学、文学上做出的贡献已是永恒。
* 请关注每周六第二条 橄榄古典音乐“深阅读”,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往期干货:
A: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Tips:猛戳阅读原文偷看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