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盘点①丨新三板环保企业235将全扫描
◆ ◆ ◆
撰文|汪韬 实习生|孙允广 赵雅
视觉| 赵雅 统筹|何海宁
公司终于上市了,杨斌却不准备去敲钟。因为“敲钟的人太多了”。
2015年11月20日,杨斌的企业金控数据在新三板挂牌。从股改开始,不到5个月,这家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厂自动化管理的企业就成功上市了。
这不只是金控数据的速度,2015年初冬,环保企业爆发了新三板上市热潮。截至11月19日,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新三板四千余家上市公司中有235家环保企业,其中六成在2015年上市,且集中于下半年,10月份每3天就有2家环保企业上市。
在融资难的行业难题下,低交易量的新三板已成为环保企业吸引大投资者的秀场。
券商上门 政府补贴
“比想象的简单一些。”杨斌心情显得很平静。不只杨斌,专注于禽畜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海尚环境董事长李新平也表示,上新三板“不值得大吃大喝”。
新三板起源于中关村,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称为“新三板”。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
作为中关村的企业,杨斌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新三板。当时自己的公司规模小,新三板也没有那么成熟。2015年春节一过,杨斌发现新三板一下子火了,公司立即启动上市计划。
来凑热闹的不只是小企业,规模较大的环保企业首创股份和中持环保,其旗下的首创博桑和中持检测也已在新三板上市。
新三板上市流程简单,符合要求的企业只要与券商签订推荐上市协议,完成审核并提交中国证券协会,即可静候佳音。这一年来,陪着企业一起忙活上市的,还有券商、地方政府和银行。
杨斌的公司是自己找的券商,各家报价不一:“大券商不仅价格高,要求也很高,都要挑好的公司。”最终,加上请律师、会计等共耗费了130万元。“这是刚过年的价格,到了5月份,就涨到了150万。”杨斌说。
位于江苏张家港的生态修复企业绿岩生态则是被券商找上门的。据公司董秘沈奕锋介绍,券商应该是从苏州拟上市公司登记库中找到他们的,当时有两家券商向公司发出了邀请。
张家港政府金融办公室也提供了很多帮助,不只是免费组织企业参加培训,券商进公司之后,还根据进度定期召开了交流会。
政府更直接的帮助是补贴。李新平的公司位于长沙,政府的补贴几可覆盖上市的全部费用。绿岩生态上市的费用虽不能全部覆盖,也获得了100万元左右的补贴。
银行也推出了专门的金融产品。2015年6月,兴业银行泰州分行的“三板通”产品,据11月上市的康泰环保投资经理徐一鸣介绍,只要上了新三板,兴业银行就可以无抵押贷款500万元。
数量多,规模小
新三板环保企业的数量已是A股上市环保企业的近两倍,它们透露着环保企业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点。
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新三板环保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有58家,其平均营收为2.5亿元,平均净利润为0.24亿元。
2014年企业类别和平均营业收入对比
虽不及“新三板第一股”九鼎投资的千亿市值,但新三板这个小码头上也有环保企业大船。市值排名第一的江西金达莱以处理农村污水为主营业务,市值达到65.4亿元,业已超过A股中约1/5的环保企业。
“本来我们要走IPO,可是因为IPO停了,我们就转做新三板,在准备IPO的时候材料都准备好了,所以很快就上市。”金达莱常务副总经理陶琨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因2012年10月起长达14个月的IPO第八次暂停,公司上市计划被迫搁浅而转战新三板的,不止金达莱一家。
和A股市场上三成环保企业为国企不同,新三板的环保企业中只有5家是国企,其余基本为民企。这些多为老板个人打拼起来的环保企业,主营业务仍是传统的污染治理,水、气和固废处理企业分列前三。
随着互联网+和第三方监测的兴起,智能化和监测仪器类的公司规模也在壮大,分别有16家和24家,紧随传统污染治理企业之后。
在营收超过1亿元的企业中,与水相关的企业依然最多也最为赚钱,平均净利润为5.1亿元,远远领先其他领域。智能化、监测仪器、环境修复、咨询服务类别中的企业体量较小,后三个类别都只有1家,且净利润只在2000万左右。智能化企业中有2家营收超过1亿元的。
不仅类别间差距大,企业之间差距也很大,我国2.4万家环保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新三板的企业也不例外。新三板环保企业中,员工数目大于1000的企业只有3家,100以上的也不到一半。员工数目最少的只有6个人,注册资本最少的为500万元,2014年营业收入最少的只有211万元。
上市企业最多的地区均位于发达地区,北京、江苏的企业的数量并列第一,诞生了三成的环保上市企业。北京中关村是新三板的发源地,11家企业在2014年之前即已上市,故江苏为2014年之后上市最为活跃的地区。有意思的是,江苏省上新三板环保企业最多的为苏州,有13家企业,环保产业之乡宜兴只有4家。
“江苏宜兴170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主板上市,我是第一家新三板上市的。”凌志环保董事长凌建军说,“一开始自我认识不足,现在我们要按主板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示范作用。”
不过江苏和北京的企业并不是最富裕的,不少受访的北京企业表示北京企业太多,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小。杨斌目前只获得了中关村两批共计60万元的补贴,顺利的话,明年才能拿到海淀区50万的补贴,中关村之外的企业拿到的补贴则更少了。
◆ ◆ ◆
轻资产难融资 重资产难垫资
李秋光(化名)曾是一家券商投行部门的高级分析师。2013年7月,他服务的第一家环保企业就在新三板上市了,那时候国务院还未发布“大气国十条”,新三板也没这么火。
在他看来,环保行业只是新三板的宠儿之一,券商喜爱的企业是“国家政策引导的,资金关注的”,环保、影视、互联网、新材料类的公司他们都会关注。
李秋光认为,环保热度刚好和新三板热度撞到了一起。于是他们重点关注两类环保公司,一类是技术领先或是技术可以跨界应用的企业,比如汽车燃料电池;一类是响应政策的,如大气国十条颁布后,解决燃煤污染排放的企业就备受关注。
可是,纵然政策频出,对于环保企业来说,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我们发展的速度跟不上行业、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徐一鸣说,成立于2011年的康泰环保立志专注于工业污泥压缩。“有领先的技术、高速发展的市场,但现在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设想的晚了将近两年。”
像康泰这样生产设备的轻资产企业是环保企业金字塔的底座,研发成本高,厂房在工业园区、固定资产少……他们面临着中小企业从传统融资渠道融资难的共同难题:没有足够的资产可供抵押。
环保企业还受到地方金融环境的制约。凌志环保曾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业务已经扩张到印度、伊拉克,却是环保之乡宜兴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凌建军恨自己不在北京,“我们的银行融资要通过宜兴、无锡、江苏省,然后到北京。一个县级市的金融环境,不一定能支持企业的发展路径。”
重资产的环保企业也有苦衷。装脱硫设备、建污水处理厂,动辄上千万乃至数亿的投资都要企业垫资。最为关键的是,环保企业的客户大多数是传统行业和地方政府,本身资金压力就大,欠款严重。
“上新三板”让环保企业看到了曙光。
浩蓝环保是新三板上为数不多的解决环保问题的系统服务商。“公司原来采用较多的是EPC模式,就是总承包,一般会有预付款,干多少活给多少钱,在资金需求上并不是很大。”公司某管理人员说,“现在慢慢转向PPP、BOT模式,对于大规模项目的资金需求,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在经历过银行授信融资、深交所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融资、增发股份、与社会环保产业资本结合、申报创业板但遭IPO暂停等多种融资方式后,2015年10月,浩蓝环保又拥抱了新三板。
◆ ◆ ◆
上市预科班和并购秀场
对于新三板的企业来说,上市带来的第一个利好其实是规范自身,进而闪亮登板,供投资者遴选。
李秋光也有帮企业上市失败的时候。“企业成长初期,都会有资本的原罪。”有的企业起步时,不仅财务不规范,生产加工的场地也不够规范,甚至是违建。
上板实际是企业的规范化过程。如宇墨咨询2015年8月份发布的《2015新三板中小环保企业全景分析》所总结的,新三板成为“上市预科班和并购秀场”。
对投资者而言,企业资料公开且规范化可降低核查成本。“只需要坐在办公室直接砍价就可以了。”李秋光说。
不过,新三板投资门槛高,这带来了新三板交易的低活跃度。据上述宇墨报告统计了88家环保企业,只有37家企业产生了交易。不过,在多位受访的企业看来,低交易量反而给初涉资本市场的企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我们中小企业大都是技术思维。对于资本市场很心虚。不知道怎么玩。上新三板一下子开阔了眼界,了解资本市场是逐步的过程。”杨斌说。
企业明显感受到挂牌之后的变化。这一个月,李新平感到投资者的咨询量比原来多很多。以前谈的项目是千万级,现在是亿级;以前是省内投资者多,现在是省外的多。
虽然没有交易,但上新三板后定增(向特定的机构发行股票)被普遍视为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多家受访的公司表示虽然目前没有交易量,但近期将做定增,有的甚至以此为由,表示应低调而拒绝采访。
进一步地,新三板上市企业还是大企业的并购标的。2014年,从事固废业务的新冠亿碳被A股的东江环保收购,成为新三板首家摘牌公司。
可能是骨子里的技术派基因,受访的小企业更看重的还是自身的技术发展。
环创科技挂牌近一年,虽然联姻厦门火炬创投与天星资本两家机构,但还是默默专注垃圾破碎机这个细分领域。“设备制造有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市场的认知和行业的理解,借助任何东西都是跨越不了的。”董事长郭子成说,“市场未来不缺好的项目,也不缺资本,而是缺一颗安安静静专注的心。”
由于新三板里的草根创新基因,多位采访对象认为,和主板在浮躁和泡沫的行业环境里不同,中国的谷歌和苹果很可能在这里产生。
相反地,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金达莱则希望可以转板。2015年11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新三板的分层制度,计划推出“基础层+创新层”分层机制。新三板上不同体量的环保公司将会找到自己更精准的定位。
注:本文环保企业的筛选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主营业务和环保相关,如水、气、固废处理、环境监测等;一类是公司自称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多数企业名字中包括“环保”二字。
【本文刊载于2015年12月24日南方周末,转载注明出自南方周末旗下新媒体“千篇一绿”】
· End ·
近期精选
憋说话,点我
☟
垃圾焚烧低价抢标风波:成本应为60-80元/吨
全国调查:环保基建成潮,政府违约成疾
部委文件开路,三家国企疑瓜分百县污水处理
雾霾经济学:拿下雾霾经济降几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