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盘点④丨环保企业海淘记:赴欧美淘技术,到亚太抢市场
2015年环保企业出海投资至少有16起。绝大部分是前往欧美,以资本换技术和产品;仅两例是发生在亚洲,以运营项目为主。
“海外并购风潮并不直接等于环保企业走出去的大潮已至。可以说,并购潮仅是海外业务潮的‘前浪’。”
◆ ◆ ◆
撰文|岳家琛 实习生|王娅婕
视觉| 赵雅 统筹|何海宁
中国环保企业的世界版图
2015年全年,环保企业出海投资至少有16起,这一数字是2014年的8倍。
南方周末记者根据公开报道及A股、H股环保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公告整理所得上述数据。这16起海外投资中,既有首创股份等大型国企,也有雪迪龙等民营企业,包括了环保设备生产、污水污泥处理、土壤修复及固废处理等多个环保领域细分类别。其中,5家企业都选择了前往美国进行投资。
海外并购的企业类别,后四者不包括设备生产。本文均由梁淑怡制图
从2012年6月,聚光科技以3100万元收购荷兰Bohnen Beheeer(环境监测领域企业)75%的股权起,环保企业海外投资一直以缓慢的速度在发展,据公开资料统计,其中2012年1起、2013年4起、2014年2起。直到2015年,海外投资有了飞跃式增长。
最近的一起发生在2015年11月6日。云南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水务)发布公告,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泰国经营垃圾焚烧发电的PJT公司。
“由于国外很多地方环保产业仍为空白,因而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环保产业会在海外掀起市场开拓的浪潮。”云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龙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国内媒体亦关注到环保企业进军海外的热潮,甚至用“环保行业海外并购集结号”来形容。
◆ ◆ ◆
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在2015年开始大量海外并购前,环保企业走向海外的主要方式是传统的产品输出。
“通过对2014年环保企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全年66家上市公司(因对环保企业界定不同,或有不同的统计数量)中,有26家的利润表已经显示有海外营业收入计入(上文数据仅指海外投资并购,而此处的26家包含了产品输出等一切获取海外收入的方式)。其中开能环保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更是达到了43.13%。”宇墨咨询研究总监史方标分析。
然而,26家中,有23家的海外营业收入占比都不足15%,且境外收入的毛利率并没有明显高于境内收入毛利率。
“海外业务勉强算是一个潮流,但该潮流的力度和持续度都很一般。对大多数公司而言,海外营收都处于‘鸡肋’的地位,这部分收益的重要程度比较有限。”史方标表示,“产品输出虽然是大部分环保企业获取海外营收的方式,但随着一部分本土企业资金和业务实力的崛起,海外并购成为了越来越热门的选择。”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了上述2015年海外投资的16家中企,其中4家接受了采访。对于最近一年环保海外并购数量增长的原因,云南水务总经理于龙这样分析道:“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为企业进行海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中国环保企业所具有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提升了海外并购和海外项目拓展的竞争能力。”
大量环保企业在投资海外的过程中,也掷下了重金。2015年,除云南水务外,另有6家企业的7起并购案,涉及资金数额都超过1亿元人民币。
2015年投资最大的企业是首创股份。2015年5月和6月,首创股份下属全资子公司分别收购了一家新加坡公司和一家新西兰公司的股权,合计投资折合人民币约30.368亿元。
另外,非环保企业的天保重装亦出资624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圣骑士公司80%的股权,用以实现其环保发展战略。圣骑士公司为环保分离设备制造商。
◆ ◆ ◆
以获取技术为目的
如果从战略目的上对海外并购做一区分,2015年这些案例大致可以分为以获取技术为目的,和以实现或参与海外运营为目的两种。而参股海外企业、控股海外企业、以自有资金在海外设立全资子公司三种海外投资方式,则效果各不相同。
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彦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获取技术和实现海外经营两种,在目前的投资并购中都有存在。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和目的。”
根据上述18起并购(包括2014年和2015年)统计数据,从并购的股份数额来看,仅有聚光科技一家,是购买了意大利Systea公司24.9%的股权,其余的股权收购均超过了50%,其中6起收购股权100%;从海外并购的地域分布来看,有15个案例发生在欧美,仅两个在亚洲。
而其中以海外运营为目的的并购主要集中于亚太地区。
“东南亚国家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对基础设施特别是环保基础设施有巨大需求。”于龙认为。云南水务在泰国投资是以海外运营为目标,意图在海外市场分一杯羹。
“收购事项实施后,对于本集团未来开拓泰国固废处理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及有利于扩展水务项目发展,符合本集团的企业策略。”云南水务的公告中这样对投资者说明。
根据对上述投资并购数据的分析,真正涉及海外项目运营的并购仅有4起。包括先河环保、首创股份、云南水务、中鼎股份,这些企业在投资公告中都提出了国际化布局、扩展经营等战略意图。
而更多的,则是瞄准了引进先进技术。
例如天保重装,通过收购可以引进美国圣骑士公司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全套先进技术;如永清环保,收购美国IST,引进土壤修复方面领先的技术;再如国祯环保,收购GEAS公司将有助于补充其公司在工业废水等领域的膜处理净化技术。
雪迪龙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魏鹏娜亦站在“获取技术”说的队伍中。2015年7月17日,雪迪龙与KORE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以折合人民币约1566.55万元的资金持有 KORE公司51%股权。
魏鹏娜向南方周末记者坦承,雪迪龙对KORE公司的收购,不能说是国际战略,目前只能说是为了获取其先进技术,并将其转移到中国,嫁接到中国市场,扩大雪迪龙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由于绝大部分并购实际是以获取国外技术和产品、加强既有业务、服务本土市场为目的的,真正让环境服务走出国门的并购还很少,因而海外并购的风潮并不直接等于环保企业走出去的大潮已至。可以说,并购潮仅是海外业务潮的‘前浪’。”史方标认为。
魏鹏娜预测,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收购海外企业。“然而,这些走出去的企业,更关心的还是技术方面的引进。很难说这个过程会持续多久。”
“国外的环保还是代表着一个先进的技术方向,而根据国内环保的现状和技术装备,依然需要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为我所用。”王培勇说。
如此,这样的海外大潮,“前浪”还会持续下去。
本文所指的环保企业,是水、气、固废、声污染等领域的防治、监测、检测、环境修复、环保服务等企业。
【本文刊载于2016年1月14日南方周末,转载注明出自南方周末旗下新媒体“千篇一绿”并署名。】
· End ·
近期精选
憋说话,点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