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怒怼”和“可能”,除了没教养就是没事惹事儿

崔新生 CCVI数据微观点 2022-07-09

记得我第一次知道“怼”这个字怎么个读法,是在初中。因为从小偏爱辞源、辞海之类,直到后来这一习惯延续到如厕也要捎带一本字典词典,否则就会影响出恭的效果。大抵我对文字的些许激情,就是这毛病给惯的。

当我沾沾自喜准备拿这个“怼”字难为难为语文老师时,女老师脸红了。刚毕业没多久的女老师能够脸红,应该就是两个因素,一是她不认识这个字(此正中我自以为“满腹诗华”的的小怀);二是这个字或有难以启齿的意味儿。

后来,我才知道属于后者:怼,这个字至少不雅,会让我那女老师羞涩不语。那时候,尽管大标语铺天盖地譬如现在满大街的横幅或满墙口号,但是识文断字的人心里,至于文字方面多少还有些洁癖。类似洁癖,并非指这个字多么不雅,而是因她的同意为怨:人们不应该生活于怨或怨恨之中,怨怼就是一个心存怨恨或抱怨的人,即使可以不带脏字,那也是抱怨或怨恨之人,更何况现在所谓的怼,本身就蛮不讲理,接近泼妇或流浪大街失去安全感的疯狗了。

什么人会心存怨恨?得而复失或求之不得,都极易累积怨气,大多源于家庭或成长环境使然,譬如本来权贵门第而屡遭贬谪,此为得而复失;生存环境相互攀比,自身又没有能耐比过他人。当然,还有另一类,就是从小娇生惯养,颐指气使,到了家庭之外的群体而屡屡受挫。

贫困或甘于平凡的家庭,一般不会有怨恨或怨怼的熏染。当我们现在津津有道所谓贵族时,忘了贵族需要深厚的生存环境,孟子是圣人,自然是贵族之贵族,但那时有孟母三迁,仅仅是为了让孟子成长需要有一个适宜于此的生存环境——所以,春秋之盛,可想那时的人们,类似孟母三迁的事儿,并非孟母孤例,这就是所谓当时的时代背景。

我将先秦为界,之前之后的群族分类,称之为圣人与国人。圣人者,具有自我精神独立人格并以不懈精进于如何做一个人;国人者,将自己作为帝王的附庸,因为帝王即国家,既然是国家的人也就是帝王的人:国家从来不属于老百姓,如果你要拥有国家,那就必须成为帝王。圣人与国人各有标准,前者正己,后者跪舔。圣人属于自己,国人属于国家。

自从究竟非理性经济制度理论以来,得出人、组织、生命意志或思想之极权原理、家长所有制规律、虚拟理论的循环论证解释,应用于现实问题一般泾渭分明:每一个时代或者所谓当下,都可以按图索骥,迎刃而解。

譬如现在之甩锅,其实就国人的精神演变,本身就是一部甩锅史。

最熟悉的不提不注意的甩锅史,就是把自己的一切不如意,甩锅给本群族的所谓传统文化,认为本群族之所以落后或者不如其他群族,全因为是有如此的传统文化作祟,否则自己就会多么多么厉害了。孰不知此种所谓不如意,正因为是偏离圣人之道,沦为一国附庸之所谓:我在一个类似“你所可能不了解的传统文化”里涉及了这一点,春秋与国家之间,有完全二致的“传统文化”——也正因为“国家”这个符号褫夺了一个作为独立生命的人格,才会导致之后一连串的不如意事件。

也可以说,一个群族有两种“传统文化”在博弈过程延续至今,真正优良的是前一个“传统文化”;糟粕集聚的是后一个“传统文化”。孔子时代是春秋背景,不能为之后的集权统治承担脸蛋责任;之后被演化并极大成就的家长所有制的等级规制,只是将君臣礼制吸收为私用而已。在春秋时代的君臣关系,亦非帝制之后真实关系:原始的君臣关系是一种对称的存在,对君的要求要远远大于臣,否则就没有资格做君。只要在帝制之后,家长即帝王方具有某种不可僭越的权威性,帝王之下即家长特权等级对应序列,此已经完全背离了原始“传统文化”的终极奥义或意旨。

最后捎带说当下的甩锅。如上所述,自从一个群族以圣人与国人分而论之,所谓国人即是精神残缺或灵智不健全者,现在以脑残喻之则非常恰当。

国人归家长所有制规律辖制,在家长眼里,家庭成员的国人本身就是家长所有的家庭财产,国人或家庭成员是不是人,完全看家长需要,可以是一条狗也可以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物件儿。基于这一前提,家庭成员或者国人,根本没有人的主体资格,因此也没有独立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所以,甩锅,就是因为压根儿就没想过什么责任也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一切都以家长意志为意志。当然,作为家庭成员或国人,对家长亦无所谓忠诚义务,因为自己的目标,只要如何成为或取代家长,这是家长与家庭成员或国人的真实关系。

这里顺便说一句,譬如现在的一般归国者,都是因为在所在地找不见自己的位置,满足不了做家长(老大)的欲望,在一个按部就班的秩序或组织体系,上升的空间很容易触到天花板。所以选择回到国内,是因为马上就会找到自己做家长的机会和可能性,既满足虚荣心又有实利,此等好事,哪里会有?

对于这一真实关系,能成为家长者心知肚明,所以才会百般防范。

论及眼下的甩锅,一切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在一个家长极权泛滥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当老大(家长),当然此仅仅属于幻觉。这一幻觉如此迷醉!已经失去了圣人遗韵的些许独立判断能力,属于国人所为,根本不知道也不会什么自省或省悟能力,譬如如果是病毒源于美国,而且以美国什么什么领导所谓为依据:如果是,难道美国会不打自招,等着你去抓把柄么?这不是基本常识么?而且,在“源头”当时,不是已经有权威媒体撇清了如此嫌疑么?忘了,人以脑残,除了“怒怼”,就是“可能”。

其实,有关新冠病毒,注定会成为中美之间的一桩公案,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为什么就已铆准中美?而中美之间都把对方当嫌疑人,又谁也不拿证据,一是忌惮后果;二是方便政客转移内部注意力。政客牺牲公共利益的事儿,是政客自身的极权需要。当然,甩锅到最后,就是这一“结果”:

这就是,大家各退一步,不是我干的也不是你干的,是老天爷干的——多大的锅,老天爷也背得起,因为老天爷会把锅砸到大多数身上,一次不行两次……

世界的家长们,一任乌合之众,竞相卖弄聪明,看个热闹,看乌合之众们相互挤兑,迷醉在自己就是家长自己说了算的幻觉里——到时家长们一句话,全都没了主张,鸦雀无声了。家长们什么时候出来说话?就是觉得太吵了,其中一个家长对另一个家长说:管管你们家的败家子或狗吧,不然你就树敌越来越多了!这另一个家长看看也差不多了,就呵斥一声儿,挥舞下大棒,怒怼们或可能们,就夹着尾巴逃逸了。

哎,想想那些个一出声就是“怒怼”,感觉就是进入更年期了;一亮相就是“可能”,那不是授人以柄么?要知道无论是“怒怼”还是“可能”,都是既没教养又惹事儿的表现吗?假如在一个村儿里,一出声儿就“怒怼”的人,会被人认为是正常的人么?在没有确切事实面前,就说“可能”张三是强盗、李四是小偷,并不会被张三和李四提溜着打狗棒追着满村跑么?



-END-



近文闲阅:

世界本可以是君子,你何以要当小人?

“失控的世界”以及她的救赎

张文宏医生:嘲笑别国疫情蔓延,猛夸自己国家棒,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

有关世界、有关病毒:只有挫折没有胜负

每一个谎言都有愧于真相!

吹哨的走了,吹箫的来了

一只哨子和她的100个版本,都是同一首曲谱------

建议编制《敏感词词典》,别让“老子到处说”

被背叛的遗嘱 | 汉字流亡之勾陈

一只口哨的荒诞之旅

这场行为艺术不完全纪录

宇宙与世界的交界处——《山海经》的秘密!

从家长所有制规律兼论传统医学之传承应用

经理人的传奇:杰克·韦尔奇以及GE时代

8000万人口/2300多个世界名牌,如何做到?

中国市场需要重新定位和估值

“专利第一”、“论文第一”,何以从鼓励到抵制?

论生存危机

PPT分享:看5G如何改变生活

决胜「未来工业」:操作系统生态战争

Creative Championship创锦赛:鬼才设计师们的经典巨作!

300多个核心专利?比亚迪的弥天大谎让股票市值狂增100多亿

媒体 l 华为指数Cui Huawei Index编制人:华为指数定义华为具战略工具价值

中国工业网:CHIII崔氏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力推“榫卯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