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决胜「未来工业」:操作系统生态战争

“生态”一词被频繁提及的,为任正非先生。尽管任先生故作神仙打架状,凡人看不懂,但“生态”一词是说了实话。只是听众一味沉浸于任先生的壮志凌云,而丝毫没注意到何为“生态”、“生态”的残酷性,可以掐死不知多少个鸿蒙。换言之,安卓可以虚拟更多的安卓,而鸿蒙永远复制不了安卓:为什么?同是操作系统,生态的生命力和开挂程度,就是看这个系统上有多少人在玩儿、都是什么人在玩儿——有多少人在安卓上边做业务?都是什么人在上面做什么样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有多少这个领域的大牛的不能再大牛的牛们,把安卓当成了自己的练兵场?安卓能提供多么完备的开发工具等等“兵器”,让这些世界顶尖的大牛在上面厮杀?!相比而言的鸿蒙,大抵起因也只是华为内部的开发工作平台,开发工具等等也仅仅是为了满足开发华为自己的应用------。同是优化,安卓生态是全世界高手杀的你死我活遍体鳞伤之后无数次喂养而成的;鸿蒙是华为自己家的员工或开发者修修补补方便自己使用的。华为再有钱、再崇尚狼性,也买不到依靠安卓、伴随安卓成长起来的“生态”,那是作业习惯也是情怀——这一点,估计雷锋+狼性的华为文化解决不了甚至理解不了的。我曾经写过一个小文“鸿蒙”就是一简单的描述,为什么弄的那么复杂?这里不再详述。

决胜“未来工业”,操作系统生态之战,是决定此消彼长的核心关键。

“未来工业”是我在编制CHIII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时的认知和定义。

华为指数Cui Huawei Index编制人:华为指数定义华为具战略工具价值

https://xueqiu.com/7682773436/139031807


附:操作系统生态战争(原始素材源于头条号“衣公子的剑”,特此感谢!)


IIVA产业投资价值分析师Industry InvestmentValue Analyst®是产业投资理论创立者崔新生就二十余年中国产业生态实证积累之课程应用品牌,对中国产业“缺芯少魂”感触至深,“只有加工业没有制造业”,是IIVA一贯观点。

创意、创造、创价,这是IIVA给Creative Championship创锦赛的三创维度——曾经有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以发明诸如太阳能电池、激光、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等等,成为从创意到创造的杰出典范。没错!就是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更重要的是,1970年,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人类第一个操作系统——Unix。之前,1947年,威廉·肖克利发明晶体管,开启了人类的集成电路70年征程。

假如创意是灵光一闪,创造则是这灵光一闪的物理塑形。有关Unix,就类似这样一个传奇故事:在计算机还是科研机器的时候,一天,肯·汤普逊(Ken Thompson)想玩自己开发的小游戏“Space Game”,但只有角落里的一台陈旧的PDP-7可以使用,但是这台PDP-7没有操作系统,就是说游戏需要重写。这时,得到同事Dennis Ritchie的帮助,人类的第一款计算机操作系统——Unix生成了。于是另一重要的创意诞生,为了帮助Unix更好地迭代,二人在改进编程语言时“顺带”发明了后来直到至今的C语言。

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


Ken Thompson 和 Dennis Ritchie的一次“童心大发”,使得贝尔实验室里为时代贡献了两个开天辟地的创举:

1)C语言的出现,预示着“未来工业”的萌芽破土,同时产生了未来工业第一个智造者的岗位,一个叫做“程序员”的奇怪物种——他们一般身材饱满、目光如炬,对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回答总是“随便”,却常常为“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拍案而起大打出手。

2)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将在之后的人类信息革命中扮演底层基础,同时也是未来工业生态的核心基石。操作系统,身兼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信息商业活动的裁判员。之后,随着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深度认知,围绕这一“未来工业生态”引擎功能的操作系统,爆发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竞合厮杀。

01 盖茨和乔布斯:一生的对手22岁的乔布斯(Steve Jobs),作为一个严格的果蔬主义者,异常消瘦,每周只洗一次澡。在这家由他创立的叫做苹果(Apple)的公司,压力大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脚泡到马桶里。

这一年,Apple II一经发布就取得轰动。

Apple II


要知道,这此之前的计算机,可是十足的庞然大物。人类第一台计算机ENIAC,占地15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对于计算机未来的设想,也就是仅仅服务于科研。所以,1964年作为计算机行业最早的从业者IBM的CEO小托马斯·沃森(Thomas Watson Jr.)就说过,全世界只需要6台计算机就足够了。

1977年,乔布斯第一次改变了这个世界,Apple II单枪匹马开创了个人电脑产业(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当然,最主要的功劳应该要记在苹果的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身上,遗忘他不光承担了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还自己编写了操作软件。而乔布斯,对产品的贡献也就仅仅是设计了一个漂亮的发泡成型的塑料箱外壳。算起来,乔布斯算是“CHIII工业智造艺术”之“一切产品皆流程审美”的先导者。

6台计算机就能服务全世界?这显而易见是一个愚蠢的预测,IBM知错就改,紧随Apple杀向PC市场。凭借产业积累,IBM PC万事俱备,唯独缺一个操作系统。Unix当然是首选,囿于“计算机是体型庞大的科研机器”物理思维,Unix的售价应异常昂贵。坐拥贝尔实验室的AT&T公司,对于未来异常的短视,从而成就了一名哈佛辍学生的命运,也为乔布斯送来了他一生的对手——比尔·盖茨(Bill Gates)。

27岁之前的比尔·盖茨,还没有写过操作系统,只是凭借BASIC和IBM打起交道,当听闻后者的新产品需要操作系统,微软收购了一家企业,以旗下的Dos操作系统做起了IBM的生意。

当IBM发布PC那一天,比尔·盖茨正好在苹果开会。很显然,苹果并没有重视这个对手。所以,就在几周后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条这样这样的广告:欢迎IBM,真的 (Welcome, IBM. Seriously. )


苹果和乔布斯很自信,但很快被打脸。因为IBM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很快就击溃Apple。1982年:Apple II的销量为27.9万台,IBM PC 24万台。1983年:Apple II销量42万台,IBM PC 130万台。

这或许不是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对决。简而言之,Apple发现了一片绿洲,摇旗呐喊,闻讯而来的IBM一到,就把Apple给收拾了。《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准确捕捉到了行业的胜负,那期标题为 “个人电脑:赢家是……IBM” 的封面报道,为这场比分悬殊的比赛盖棺定论。

乔布斯错了,稚嫩的他和年轻的苹果,还不足以扭转乾坤,掀翻巨头。

而《商业周刊》同样也错了,PC时代,最大的赢家并不是IBM。

02 这不是PC的胜利!而是软件生态的胜利

比尔·盖茨志存高远,微软Dos和IBM的第一次合作,微软只收了区区5万美元。但是,这也是微软由小企业向大巨头的进军的开始,在此之前他仅仅是当时的千千万万软件公司之一,在此之后逐渐成为操作系统的唯一。

所以,当媒体正在为IBM的胜利欢舞时,比尔盖茨已经看得很明白:硬件无法垄断,永远可以被模仿被挑战。而专注于操作系统,对上拥抱芯片做好兼容,对下拉拢软件开发者,共同打造一个生态,则是一个比生产电路板宏大一万倍的未来。

之后的一切也果然如此,IBM之后的道路逐渐艰辛,硬件的竞争异常激烈,惠普、宏基、戴尔,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他们都用一家公司的操作系统——微软。

这边厢,乔布斯哪里是会那么容易妥协认输的人?苹果用创新做出回应:乔布斯用Apple II发明了个人电脑,用iPhone重新发明了手机为人熟知。但是另一创举鲜为人知,就是乔布斯完成了操作系统最最最重要的革新————图形界面(GUI)。


所以说,乔布斯是“CHIII工业智造艺术”之“一切产品皆审美流程”的先导,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在之前是指令界面(左边),通过图片的比较,图形界面(右边)的伟大一目了然。之前的计算机的操作,需要依赖专业而呆板的命令行,门槛很高。而图形界面下,有了桌面、文件夹、垃圾桶等现实生活中的概念,PC成了普通人“点一点”都能用的工具,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看到苹果图形界面的第一眼时,比尔盖茨就决定抄走它。并在图形界面的基础上,打造了微软最经典的作品——Windows操作系统。

创意被剽窃,乔布斯简直要气疯了,立马让盖茨滚来苹果在库比蒂诺的办公室。两人见面后,乔布斯时而粗鲁无礼、脏话狂飙,时而几乎快哭出来。这时,盖茨却很平静,淡淡地说:你差不多就行了,我们都是抄施乐(Xerox)的。

乔布斯尽管不服气,也蔫儿了。确实,施乐帕克研究中心(Xerox PARC)才是这个天才创意的发明人,但是这群发明家不能慧眼识珠,这台叫做Alto的计算机已经研制成功7年却还锁在实验室里。随后,乔布斯以允许施乐投资苹果作为代价,换得参观PARC的机会,乔布斯后来多少有点恬不知耻或者颇为骄傲地承认,窃取图形界面是人类工业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抢劫,甚至更流传着乔布斯的另一句辩解:好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窃取。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二人终其一生,都觉得自己比对方聪明,譬如乔布斯看不起盖茨的品味和风格,盖茨嘲笑乔布斯不会编程。特别是乔布斯,一生都没有肯定过盖茨。“盖茨缺乏想象力,从没创造过什么,更适合像现在这样做慈善,而不是留在技术领域”。

Steve Jobs 和 Bill Gates

在PC操作系统之争最激烈时期,苹果陆续推出的Apple III、LISA,在商业上都相继失败。这导致,1985年,乔布斯被逐出苹果。

而这时的微软,则坚定地和英特尔(Intel)结盟,从此Windows操作系统+Intel芯片,成了IBM、惠普等硬件厂家的标配,Wintel独霸天下。比尔盖茨终成首富。

03 软件生态怎么赢?

这时,似乎我们忘了,那个人类第一个操作系统Unix在干什么呢?人类正在被微软和苹果裹挟向前。

大概,产学研用之间确实有认知障碍。在Unix诞生之初,AT&T还远远认识不到软件生态会成为商业社会、国家产业的基础,非但没有着力发展,而且将它低价甚至免费授权给其他机构使用。当PC兴起,眼看操作系统越来越赚钱时,AT&T又见利忘义强行将Unix私有化,再高价出售。这一短视行为,以及和之前授权机构之间旷日持久的诉讼,大大浪费了原本可以用来抢占行业领导地位的时间和精力。

诉讼并没有帮助Unix成功,Unix最终名存实亡。

但Unix衍生出两个变种,其一是开源的Linux,其二是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后再次创业NeXT的成果,也就是如今的MacOS。

图形界面(GUI)的发明,尽管这是乔布斯牛皮哄哄之“伟大的窃取”,一直是苹果公司的骄傲。1988年,苹果也拿起了诉讼的锤子,要起诉微软和惠普侵犯了自己对GUI的所有权。因为,苹果公司觉得现在遍地可见的矩形、可折叠、可改变大小的视窗设计,都应该是苹果独有。有关于此的诉讼旷日持久、耗时整整4年,判决以及上诉的判决都对苹果不利。换言之,诉讼不但没有帮助苹果成功,相反,苹果对于GUI所有权的强调和霸占,有违乔布斯提倡的海盗、极客精神,这引起广大软件开发者的不适和不满——重要的软件开发者联盟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就因此抵制了苹果整整七年。

这在乔布斯离开苹果的那些年,后者的PC业务创新乏力、失道寡助。

而对比之下,“抄袭”的微软,一直在进步,尽管一直被诟病在界面优雅、性能流畅等方面不及Apple,秉持持之以恒,就总有超越。1995年8月微软发布Windows 95,一举扭转了劣势。Windows 95成为有史以来人类最成功的PC操作系统。


Windows 95 掀起彻夜排队购买潮

而与此同时,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麦金塔(Macintosh)销售量则持续暴跌,苹果一蹶不振,要沦落到开始寻找新的操作系统。最最耻辱的是,当时的CEO阿梅里奥,居然开始接触比尔盖茨,考虑在苹果的电脑里装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

很显然,比尔·盖茨当然非常渴望达成这项合作,所以屡屡亲自给阿梅里奥打电话。当时,Windows已经是所有PC硬件厂商的首选,放眼全球,苹果是唯一的对手。如果可以把Windows装进苹果电脑里,那微软就真的一统江湖了。

历史经不起假设,但不妨大胆设想一番,如果苹果放弃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丢失对于操作系统的认知和实践,那么大概率就没有之后的iPhone了!

也就在这关键时刻,那个被Apple放逐整整12年的乔布斯,突然从天而降,截胡了这桩影响人类命运的交易。据说,当乔布斯踏进当年驱逐他的董事会,所见物是人非,一时恩恩怨怨涌上心头,但又最终往事随风。

在乔布斯展示完自己创立的NeXT的产品后,苹果决定使用后者正在研发的操作系统,方式是: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回归。

这是最有意思的是,收购时的目标,准确来说,没有实现:因为NeXT OS系统从来就没有真正运行过。只是由其原创的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NeXTSTEP操作系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对于开发者非常友好。

对于被放逐12年的乔布斯,觉悟了如果真正与微软一决高下,不是什么针对GUI发明的诉讼,也不是把机器造得漂亮。而是:团结开发者,打造生态。

在1997年,回归后的WWDC(世界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为全球的软件开发者准备了一套“让你的应用开发速度比其他系统快 5-10 倍”的开发工具,整场WWDC反复强调的重点就是一个:来苹果开发软件吧,这里让开发者更容易成功。

04 由PC到智能手机

乔布斯无疑是操作系统生态重要的缔造者之一。但由于多年积弊,不可能通过一次发布会就会力挽狂澜。所以,回归后乔布斯十年磨一剑。十年后,iPhone发布。

也就是在那一刻,微软开始走下神坛。

要知道,之前,微软坐拥Windows操作系统生态垄断地位,除了高额的售价和丰厚的利润,并利用垄断打击对手玩得得心应手,捆绑销售IE浏览器,直接干死了原本行业的开创者、领头羊网景(Netscape)。

所以,生态实在太重要!想要一个健康稳定的软件环境,必须把操作系统这个底层建筑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操作系统生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回顾PC兴起之时,也正是日本电子产业最繁荣最辉煌的时代。日本电子巨头们抱团力推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TRON。这在之后的美日贸易战过程,TRON成为美国贸易代表严厉打击的对象,在301贸易制裁中,任何和TRON有关的产品都无法出口美国。

关于这一点,《华尔街日报》曾有过报道,美国贸易官员80、90年代把TRON视为日本政客统治世界的阴谋,美国计算机技术的潜在危险。

在这一被制裁过程,日本电子巨头退却。终于,在美国的严防死守下,日本人错过了拥有自己操作系统的机会。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成功是最糟糕的老师。当乔布斯开启智能手机的时代,Windows这款习惯成功习惯垄断的操作系统,迅速失掉了辉煌的光芒。

其实,微软十年前就洞察到移动设备的价值。1996年,微软推出了第一款移动设备操作系统Windows CE 1.0。一呼百应,卡西欧、康柏、惠普、LG、NEC和飞利浦六家硬件厂商第一时间与微软签订协议,生产搭载CE系统的移动设备。

在iPhone发布那一年,Windows Mobile的市场占有率高达到42%。但WM的生态构建并没有在微软内部获得应有的重视。PC时代把苹果打得体无完肤,如今刀剑挫钝。

随着iPhone和安卓的生态构建成型,微软的辉煌像捧在手心的水一样,迅速流逝。只5年时间,仅iPhone一款产品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微软自1975年以来推出的Windows、Office、Xbox、必应、Windows Phone和所有其它产品的营收总和。

在2010年10月,微软将Windows Mobile改进为Windows Phone,正式推出第一代以手指触控为交互逻辑的操作系统,采用卡片式界面,命名为WP7。只可惜姗姗来迟,各大手机品牌、软件开发者早就拥抱iOS和安卓。没有人愿意迁就微软的情怀。而斥巨资收购另一个失落的巨头诺基亚(Nokia),则是微软最后的亡命奔袭,不过最终演成了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国际笑话。

宣判Windows Mobile死刑的是软件生态:由于用户太少,各大APP先后宣布,不会再安排WM的更新。

微软一番挣扎后,终于在2019年1月宣布,Windows 10移动端的维护即将结束,用户们请转移到安卓或者iOS吧。曾经的“国王”,微软黯然低头,皇冠碎了一地,也没有赢得几个观众和掌声。

所以,当安卓和iOS的大船驶出,微软完完全全地被抛在了时代的身后。

05 中国的软件生态

如今的中国,网信领域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其长板突出,尤其表现在互联网应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前者代表如新四大发明,后者典型为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而同样公认的是,中国网信领域短板同样“缺芯少魂”,基础软件领域薄弱,比如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几乎为0。而在20多年前,中国的精英也像日本人、韩国人一样迎面挑战过微软:世纪之交,中国的红旗操作系统、方舟CPU、永中Office、NC瘦客户机和Wintel联盟正面交锋。后来的经过很清楚:绕的过Intel,绕不过Windows。

比如方舟的芯片可以跳动起来,但是已经存在的软件怎么和新系统兼容?怎么引导遍布全球的软件开发者来中国的操作系统上研发?是也是如今华为鸿蒙所面对!在这一场操作系统生态大战的最终,中国舰队只落得大溃败,大逃亡:2011年,永中Office破产清算,2014年中科红旗资金断裂宣告解散。

事后诸葛亮式的回顾,对于那次失败的原因种种,无外乎孙玉芳的突然去世,国家资金投入严重不够,缺乏硬件(芯片)支撑,不注重用户体验,团队人心不齐,个别参与者投机主义等等等等。但不可忽略也在最重要的是,中国计算机产业之根基薄弱——20年前,中国的软件人才寥寥,全球排名前20的科技公司没有中国公司的影子,每一次国际会议上对于行业标准的商议也听不到中国的声音。而再之后的日子里,不管是阴谋论还是无心之矢,就是遍地的Windows盗版,成了彻底压垮中国基础软件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未来工业”是全球应对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战略,比如既然操作系统之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引起奔突于白猫黑猫即时变现思维的价值认知:“重硬轻软”,就是硬件看得到;而软件,尤其是软件生态,拣现成甚至还可以免费,有用就是首选。

二十余年过去了,当年站在中央最坚定地支持中国要有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的人,还是倪光南。


在2019年11月19号在北京的2019软件绿色联盟开发者大会上,80岁的倪光南再一次声称“软件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END-



近文闲阅:

Creative Championship创锦赛:鬼才设计师们的经典巨作!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联盟声明

张楚廷先生是不是在自我封神?

300多个核心专利?比亚迪的弥天大谎让股票市值狂增100多亿

村西头和村东头发生的事儿

澳洲大火PK大兴安岭大火:这种自豪感实属人性的溃烂

李毅中:5G重要,但不能忽略工业“四基”

神不会写论文:有关导师和师娘的妖娆论文或注释无解

媒体 l 华为指数Cui Huawei Index编制人:华为指数定义华为具战略工具价值

人类需要找出仇恨美国的道理

诗比历史更真实:蔡英文当选连任以及国民党的前尘往事

美国导弹预警卫星硬证据,迫使伊朗承认击落乌航客机

美伊交战,推演未来战争之开战即终战

被炒糊了的温州

我们所向往的,应是不用核弹航母,一样会让世界仰望

中国工业网:CHIII崔氏汉诺威工业智造指数力推“榫卯计划”

从炮灰到斩首:战争“让领导先走!”

我的战略咨询观

为什么穷人更爱买奢侈品?越穷越擅长浪费钱?

2020,扯着蛋蛋过年

AI如此强大:首次实现人工智能快速,准确模拟三维宇宙

一个被蝼蚁踩在脚下的超级巨国!

这才是中美两国的根本不同——一个层层向上负责,一个层层向下负责

以应用定义未来工业,智造艺术即是产品表现力

2019,世界开始裸泳!

扯蛋的人都有一颗玻璃心

被骗100年,大清到底怎样亡的?

996+251+404的华为方程式,得出了什么样的中国管理现实?

华为的“品相”与李洪元的“人品”

假如华为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会

在任正非与李洪元之间,我为什么选择李洪元

饶毅的举报,能撼动这个“学术圈”吗?

人类文明的“一缕残魂”:回不去的中国文化

含而不露的智慧

欧洲衰落的根本原因

王石的整容和潘石屹的顿悟 

国家与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多重要

大多数人理解的“法治”,其实都是“人治”

中国经济学为什么距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