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一个人的安全感有多重要
对“国家”的定义,如果依据百度百科的词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仅从“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一点,我认为此解很不靠谱。然后,又延伸到国家是由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这些连同再往后面什么广义、狭义之类,就越解释越糊涂,根本达不到“国家”之于人类自我治理型式、为什么选择“国家”而不是什么“城邦”之类。在我的《制度简史》里,国家就是一个人类广泛极权组织化的一个虚拟符号,至于叫不叫国家不重要。我在一个小文里,表达了我对城邦这个词的好感,就是因为她否定了我的家长所有制规律所引申的逻辑走向:我一直认为国家是人类家庭体制的滥觞或复制品的衍生行为,农耕文明或海洋文明群族至于家庭或国家之间,谁先谁后的次序,我一直犹豫不决。
农耕文明(我暂时忽略了被土地或家园驯服了游牧文明)如果按照我的家庭及家长所有制规律作用的国家,似无大错。我在那小文有一段:
“海洋文明或者“西方”与农耕文明之“地方”,在对于家庭、对于“国家”的情感地位,存在着非常不同的态度:农耕文明之家庭到国家,是一个虚拟和复制放大的逻辑关系,但唯独缺失个体即家庭成员如何自处,对于农耕文明群族,国家即自己、自己即国家,所谓家国情怀;海洋文明之于家庭或者国家,都是可选择的,“城邦”或许可与农耕文明之“家庭”对标,因而没有出现家长所有制这一从家庭到国家的滥觞。”。
国家至于人类,是一个虚拟符号还是某种实体,在农耕文明群族之地,国家可回溯于家庭,而且在类似实用性意旨方面,等同于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关系集合: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人民,自然就是兄弟姐妹,管理或主宰兄弟姐妹日常生活以及命运的,自然就是家长。既然是家长,父母就有分工,以此即可完成我的《制度简史》逻辑自洽。
那么,国家及其家长,依据什么管理其治下的“兄弟姐妹”?除却书面或概念化的定义或解释,安全感,则是农耕族群之家庭或国家擅长的惯用伎俩,通过任意赐予或褫夺一个人(包括其他生命)的安全感,而达到控制和左右其独立意志的目的。
大抵绝大多数人,从有意识的成长开始,就被一种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包围,譬如一旦不听父母的话,惹父母不高兴或生气了,就会迎来父母最后的“刹手锏”:我不要你了!
对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婴幼儿,“不要你了”的杀伤力,就是没人给你饭吃、无家可归、流落或冻死街头,等同于断绝一个人的生路。
这样的不安全感环境生长,一个人潜移默化地承继了这一“传统”,然后再如此作用于下一代。
当然,婴幼儿成长过程,慢慢体会到“我不要你了!”并不是真的,但认为那是自己的“听话”和妥协换来的。成年人怎么能理解一个出生不久的生命,能与你同样的“理解”水平?!当成年人在生活里体会到孤立无援,需要妥协特别是要付出违背自己、伤害自己的代价时,大概没有想到自己从小就是在一个孤立无援,生活在只有被父母威胁、以父母之恩要挟的境遇?!
当人们长大了,能独立生存了,就该无条件地赡养那个当初“我不要你了!”的父母了,而不敢回过头来反击:我不要你了!
因为每个人都会衰老,如果你敢“我不要你了!”,就会面临自己被别人“我不要你了!”
到现在,你会发现,根本没有那个叫“国家”的什么事儿。但你错了!“国家”已经成了你的“父母”,而是你必须赡养的对象,而且是无条件的。你就这样不知不觉凭空多出一个“父母”当然主要是“母亲”,这个更狠,等于在襁褓里直接断你的奶!
国家,就是将你设计成婴幼儿,然后一言不合就断你奶的那个“人”。
很显然,这样的关系境遇,似乎难以接受,但确实就是怎么回事。我已经不止一次地路遇养宠物狗的男女,特别是女性,确实在把狗当儿女养着,狗一旦跑远了,她就是后面喊:儿子(zai)哎,别乱跑!再不回来我就不要你了!
当然,狗迫于“断奶”或者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狗的不安全感,最后还是屁颠屁颠儿地摇尾乞怜了。摇尾乞怜,这个词好像不仅仅属于狗,狗的智商或情商早就将此喻移植到人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