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伦观点 | 《民法总则》之民事法律行为效力部分的亮点解读及分析——效力规则的统一和完善

包伟 魏国俊 潘巍 中伦视界 2022-03-20


前 言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立法技术原因,自1999年以来,我国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认定以《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两部法律所规定的两套规则双轨并行,然而,《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和《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效力规则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复甚至矛盾。


直至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第六章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对两套效力规则进行整合,剔除矛盾,制定了统一且更为完善的法律行为效力规则。




欺诈、胁迫


民法通则

第58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合同法

第52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第54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绝对无效与相对无效的矛盾

《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3项将因受欺诈和胁迫而施的法律行为一概定性为绝对无效法律行为。《合同法》第52条第1项仅危害国家利益的欺诈和胁迫才能作为合同绝对无效的事由,而第54条第2款将除此以外的欺诈和胁迫归入合同相对无效(可撤销、可变更)的事由。


关于这一矛盾,在实践中,基于“新法优于旧法”和“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两项原则,在认定合同行为法效力方面,《合同法》(1999年施行)应当优先于《民法通则》(1987年施行)之适用。


但问题在于,合同行为以外的单方法律行为是否均应适用《民法通则》的效力规则,即只要涉及欺诈和胁迫就属于绝对无效吗?按照这样的理解,合同当事人受到欺诈、胁迫时,有权决定是否让法律行为继续有效(是否行使撤销权),而相同情形下单方行为人却没有这样的权利,如此双重标准实难符合公平原则。


民法

总则


第148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149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150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亮点:民法总则对效力规则的统一:相对无效

《民法总则》第148条至第150条将欺诈和胁迫的法律效果统一规定为相对无效(可撤销)。至此,欺诈、胁迫的法律效果出现了三种判断标准:《民法总则》认为相对无效,《民法通则》认为绝对无效,《合同法》则以是否损害国家利益为分界线区分判断为相对无效和绝对无效。虽然《民法总则》并未废止《民法通则》,但作为两部地位相同的一般法,新法《民法总则》自然优先适用,《民法通则》的绝对无效观点已被排除适用。


从表面上看,《民法总则》的规定依旧与《合同法》存在差异,《民法总则》并未就欺诈、胁迫是否损害国家利益进行区别判断。


《合同法》采取两项界定标准,其一,存在欺诈、胁迫行为,其二,结果损害国家利益,究其根本,导致合同绝对无效的应当是其结果损害国家利益,而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欺诈、胁迫行为,实践中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并不会因不存在欺诈、胁迫行为而有效(《合同法》第7条:“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总则》第153条第2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国家利益显然属于“公共秩序”范畴,损害国家利益的法律行为当然违背公序良俗,法院和仲裁庭完全可以依此认定该等法律行为无效,达到与援引《合同法》第52条第1项相同的法律效果。


亮点:民法总则对效力规则的完善:新增第三人欺诈和胁迫情形

笔者注意到,《民法总则》第149条和第150条首次将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纳入欺诈和胁迫制度。此前,《民法通则》、《合同法》均未对第三人欺诈、第三人胁迫的法律效果作出规定。


《民法通则》第58条第3项和《合同法》第52条第1项、第54条第2款中均使用“一方”、“对方”以分别称呼实施欺诈、胁迫行为的主体和受侵害主体,显然是将欺诈人、胁迫人局限于法律行为当事人。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当然也可能作出欺诈、胁迫,使得受欺诈人、受胁迫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民法制度的缺失致使受欺诈人、受胁迫人被侵扰的意志自由无法获得矫正。


《民法总则》此次补充完善了现有的欺诈和胁迫制度。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现行《合同法》并未明文规范受第三人欺诈、胁迫实施的合同行为,但此次《民法总则》的补充并未制造新的矛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说明:“在各分编编纂工作完成前,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的规定与民法总则不一致的,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因此,《民法总则》施行后,受第三人欺诈、胁迫实施的合同行为应依照《民法总则》第149条和第150条判定其效力。


综上

,笔者认为,关于欺诈、胁迫情形下法律行为效力的认定,民法总则》在实质上与《合同法》达成了两轨一致,并且赋予了被欺诈、胁迫单方行为人选择让法律行为继续有效的权利,剔除了欺诈、胁迫情形下合同当事人与单方行为人权利不对等的矛盾。《民法总则》制定了更为完整的欺诈和胁迫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我国民法对当事人意思自决的保护。


乘人之危、显失公平


民法通则

第58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第59条 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二)显失公平的。


合同法

第54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乘人之危”情形是否已被《民法总则》删除?

《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3项将乘人之危与欺诈、胁迫并列规范为绝对无效事由。相反,《合同法》第52条未将乘人之危归入导致绝对无效事由,而在第54条第2款将其与与欺诈、胁迫并列规范为相对无效事由。


然而,《民法总则》通篇未提及“乘人之危”,是否该项事由已被废除?根据《民通意见》第70条给出的乘人之危界定标准(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笔者注意到《民法总则》第151条:

民法

总则


第151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亮点:民法总则对“乘人之危”及“显示公平”情形的合并

该条款前半部分中的“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与《民通意见》第70条中“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虽措辞不同,但意思并无实质差异,同为“乘人之危”。该条款后半部分并入了另一民法概念“显失公平”。可见,《民法总则》并未完全废除“乘人之危”,而是将其与“显失公平”进行了合并,创设一项认定法律行为相对无效的规范。


上述变化的比较法依据及渊源——“暴利行为”

事实上,我国实证法上的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原本就是将德国法上“暴利行为”一拆为二的结果。从历史上看,德国民法吸收了古罗马法关于“非常损失规则”的有益成份,制定了“暴利行为”这一制度,《德国民法典》第138条第2款规定:“特别是一方恶意利用对方之困境、无经验、缺乏判断能力或明显的意志薄弱,使其对自己或第三人为一项给付允诺提供或实际给予财产利益,而该财产利益与给付显然不相称者,法律行为无效。”德国民法将乘人之危作为前提,而将显示公平作为结果,共同构成一种行为。


我国《民法通则》将暴利行为分拆为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前者强调主观要件(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而后者强调纯结果判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仅侧重点不同,两者在法律效果上却大相径庭,前者属于绝对无效,后者属于相对无效。《合同法》沿用了《民法通则》的概念,却将两者均纳入相对无效情形。


暂且不论《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在制度设计上的重复与矛盾,就概念拆分本身而言,正如梁慧星教授所指出,虽然从理论上对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进行区别并非毫无道理,但从裁判实务言之,若乘人之危的受害人不主张无效,法院和仲裁庭也不可能认定其无效,且受害人不依关于乘人之危的规定主张其无效,转而依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主张其撤销,也完全可以达到法律保护受害人利益,维护市场交易公正性之目的。


此外,对比《民通意见》第70条、第72条对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界定标准,乘人之危的适用条件过于严苛,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行为人乘对方危难之际,致对方损害但又并未使自己获得显著利益,而且行为人主观恶意并不充分的情形,否则即踏入了显失公平的范围。相反,显失公平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由于显失公平是以暴利行为的客观要件为基础制定的,其构成是否应包括主观要件在学界争议不断,甚至《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刊载的典型裁判范例对显失公平的判定标准也存在分歧。(详见“家园公司诉森得瑞公司合同纠纷案”和“黄仲华诉刘三明债权人撤销权纠纷案”)。可见,在立法上分别规定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意义实属有限,弊端颇多。


多年来,学界围绕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制度的修订众说纷纭,主要有保留乘人之危说、保留显失公平说和暴利行为替代说。而今,《民法总则》已正式公布,从字面上,第151条保留了“显失公平”而未再提及“乘人之危”字样;从法律效果上,第151条所规定的行为属于相对无效法律行为,这与以往《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对显失公平的法律行为认定一致。


由此可见,《民法总则》采纳了保留显失公平说。按照该学说,当显失公平是由乘人之危引起时,应按乘人之危的规定予以救济;如果乘人之危没有引起合同权利义务显失公平,法律救济就是多余的。如前文所引述,合同法等与民法总则不一致的,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因此,虽然现行《合同法》仍将“乘人之危”单独列为相对无效事由,但是在《民法总则》施行后,应当以《民法总则》采纳的保留显失公平说为准,即此后《合同法》中的“乘人之危”必须引起显失公平的结果才能构成相对无效事由。


综上

,笔者认为,《民法总则》第151条通过吸收过去乘人之危的概念和界定范围,从主、客观要素两个方面完整地构建了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此举不仅兼顾了意思自治原则和等价有偿原则,也为法官判定显失公平提供了更明晰的指引和依据,并且以整合效力规则的方式解决了原来《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两个制度双轨并行所引起的矛盾。


特别声明:

以上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


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私信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时在文章开头处注明来源于公众号“中伦视界”及作者姓名。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作者简介:


包伟  律师

合伙人  上海办公室


业务领域:诉讼仲裁,破产与重组


魏国俊  律师

合伙人  上海办公室


业务领域:诉讼仲裁,破产与重组


潘巍  律师

上海办公室  争议解决部 






作者往期文章推荐:

<民法总则>之民事法律行为效力部分的亮点解读及分析——通谋虚伪行为

《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分析———兼析<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一条及司法实践》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之“关于股东知情权案件”部分》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之“关于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案件”部分》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之“关于优先购买权案件”部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