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鑫宇事件即将水落石出,青少年心理问题必须重视

洪广玉 往事陈列馆 2023-05-17

|无论胡鑫宇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现在来看都缺乏干预,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随着胡鑫宇的遗体在学校外面后山粮库树林角落被发现,胡鑫宇生前的录音笔送往北京鉴定,这一长达100多天的“悬疑事件”即使水落石出。

不过,对其死因的猜测网络上仍然众说纷纭,有一部分人认为自杀的可能性已经无限大,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还存在其它可能,即仍可能是“他杀”。

我个人对于后一种猜测表示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一百多天里,警方对于粮库这一离学校非常近的场所搜查出现严重疏漏——现在来看可以理解的原因是中央直属粮库不归地方管辖,而且是防火重地,外人难以进入,但警方在此前通报从未提及这一场所,还用“地毯式搜查”把话说得太满,这实在难以接受,也怨不得外人猜测。

可以说,如果警方的工作细致到位,在胡鑫宇失踪的第二天、第三天就找到了他,就不会有这么多阴谋论了。

当然,我个人认为胡鑫宇自杀的可能性已经明显更大,这既是源于对事件本身的分析,也源于我跟学校和胡鑫宇家属两方面都进行过交流。

从常识来说,如果是他杀,既然100多天都找不人,嫌疑人应当不会主动再把遗体挂出来,在山上挖个坑埋了显然更保险,甚至不用挖,我在山上走的时候,就看见一些现成的老坑。因为山上经过了几轮搜查,也不会再大面积查找了,只要再等春天草长出来,就毫无痕迹了。

最重要的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是缺乏作案动机的。我和学校一位知情人士深入聊过,详细了解了校长、光头老师和班主任的背景和为人情况,也详细描述了这几个月来各级公安在校内做过的排查工作。

这位知情人士和我有不错的信任关系,他非常坚定地告诉我学校老师员工没有作案动机。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后面会考虑把这些背景情况整理出来。

还有一些人猜测,作案动机是否是“器官移植”?这种推测其实在医学上很难行得通,因为器官移植首先要配型,否则会有严重排异反应,而这种配型的检查要比普通体检项目更多,更复杂。

另外,别说铅山县,就是铅山县所属的上饶市可能也找不出几个能做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生,器官移植需要的环节较多,很容易败露。

此前推测胡鑫宇是厌学出走,但因为多轮搜查都没有找到人或尸体,所以会觉得不可思议。在找到遗体后,此前的各种证据就可以形成链条了。

重要的证据包括他最近一次地理考试全班倒数,在本子上写的那些负面情绪的话,以及他在和母亲交流时的流露的厌学情绪。在早前,也有笔迹学专业人士认为,通过字迹分析推断胡鑫宇有自杀倾向。

我在和胡鑫宇一位亲属交流时,他就说到了胡鑫宇在9月中旬的一些异常行为,比如回到家时主动疏远爷爷奶奶,和他们分餐,只是家里人当时没有深入去想他的行为。

我认为胡鑫宇班主任在国庆前后跟胡鑫宇聊了什么非常重要。胡鑫宇家人告诉我,在事发前几天里,班主任曾经找胡鑫宇谈过三次,当然,谈的内容肯定是跟学习有关,因为胡鑫宇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但具体谈话方式和氛围如何,可能只有班主任自己清楚了。

之所以提到班主任的重要性,是因为在家长之外,班主任是最应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班主任应该承担全部责任——家长的责任可能更重,因为毕竟胡鑫宇是高一新生,入学才一个多月,班主任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关怀备至。

但是,班主任如何对待学生确实举足轻重——做得好可以挽救学生,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就如我上篇文章所说,老师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无论他是新生还是老生。

目前,有一种推测是认为胡鑫宇有抑郁症。这种推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胡鑫宇的表现来看,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障碍,都符合抑郁症的症状。但是,由于胡鑫宇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已经无法知道他只是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到哪个程度了。

无论胡鑫宇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现在来看都缺乏干预,甚至没有被重视起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定要责备老师或家长,尤其是胡鑫宇的父母,目前仍在承受旁人难以想象的丧子之痛,任何责备都会加重这种痛苦。

但是,我们应该把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当作一个普遍问题重视起来。2021后,教育部曾表示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但这只是一项工作目标,现状离这一目标还差得很远。

就现状来说,目前家庭和学校对于抑郁症的普遍性了解不足。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报告,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 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但很多人以为,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太矫情了”“不想读书了”。

青少年抑郁症有一部分来自先天性家族遗传(有观点认为量化分析估计遗传度在37%),另一部分是来自家、校、社会的外部影响,其中压力性生活事件、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贫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高达63%。

目前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严重性也了解不足。抑郁症不仅影响工作学习,抑郁症患者中约15-20%最终会自杀死亡,而目前自杀是15-19岁人群的第四位死因。

也正因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很多家长在孩子出事以后,不相信孩子会因为心理问题而失去生命,只愿意从外部找原因。

关注青少年的抑郁情况,对抑郁症进行筛查、对重点人群进行干预非常重要,但现实是中国目前并没有这种能力,可用于筛查的专业医生远远不够,这种筛查工作在大城市也只能试点一下,更不用说偏远县城和农村。

我比较悲观的是,无论教育部门提了什么目标,可能都落实不了。因为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已经非常扭曲,它主要是一个筛选工具——是通过机械的、脱离社会的考试把人才筛选出来,“培育人才”的功能极弱,那么它必然不会重视普通孩子的成绩之外的东西。

这就像上面反复提要预防青少年近视问题,口号喊了不少,表面工作也做了一些,但青少年近视情况越来越严重,并没有明显好转。因为近视问题不会纳入高考,也不是老师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

胡鑫宇的录音笔也许能给警方判断他的死因提供证据,但是,更详细的内容出于保护隐私,也许不会披露了(这点必须尊重家属的意愿)。

无论如何,我们最后看到的胡鑫宇,是一个情绪低落的,写下了“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这种悲叹的高中生,这已经足够我们警示。

(相关配图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

   ·探访胡鑫宇家人后,我的一些想法

   ·复盘张文宏:一个有担当的好专家

   ·辉瑞P药医保出局,真的是因为太贵了吗?

   ·如果推迟几个月放开,我们能做得更好吗?

   ·我们为什么会缺退烧药?

   ·放开是因为防不住,不是因为谁的鼓吹

   ·连花清瘟没有软肋

   ·如何正面回答“新冠病毒的危害”问题?

   ·如何回答 “放开会死100万”这种问题?

  · 新冠源头的那些流言都有结果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