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张文宏:一个正常的、有缺点的、有担当的好专家
|有张文宏,远比没有张文宏更好。
张文宏说:即便是最寒冷的日子,也要心怀希望。
长文,7000多字,一篇说清楚围绕张文宏的争议。
1、张文宏有过一些错误观点,比如2020年认为武汉做全民核酸检测不可行,认为新冠并没有降低美国人的预期寿命,这些表明张文宏也会犯错。
2、张文宏的一些误判源于他过于自信,比如误判上海疫情的拐点会到来。他对于“为什么没去武汉”的解释太花哨,其实如实回答是“领导不让去”就行。
3、在最关键的防疫问题上,张文宏有两个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走出疫情的关键在于普遍的疫苗接种和有效的药物,二是认为“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尤其是后者,是其他专家都不愿意讲的常识和底线。后来的事实证明,张文宏这两点都没说错。
4、张文宏真正被攻击的原因,是他几次“展望”如何走出疫情,给普通人鼓劲,而“走出疫情”会被联想为结束动态清零,因此被封控派视为眼中钉。但是,目前的结果恰恰证明张文宏的展望是有对的。很多人怨恨张文宏,是因为不敢正视自己曾经的目光短浅,反而找外部的“替罪羊”。
5、张文宏改变、丰富了专家的形象,证明了专家可以是有血有肉,担负起社会责任的。
6、一个正常的社会,对于专家应该有一定的宽容度。如果专家都诚惶诚恐,不敢说话,社会只会更坏。
正文分割线
01
为什么是张文宏火了?
我有不算短的一段职业经历就是采访各路专家,从院士到各种教授、研究员,甚至基层科技工作者。所以,我对中国的专家有一些直观认识。
总体来说,中国的专家并不喜欢接受采访,不喜欢出来发表看法、做科普。
你也许会说,接受采访就可以出名,这不是好事吗?
出名当然有出名的好处,但现实是往往是还没出名,就先“出事”。记者要采访的话题,多为热点事件、争议性话题,专家回答不好(有水平问题,也有表达能力问题),非常容易挨骂。
还有个不得不提防的事,就是媒体经常选择性发表专家的观点,甚至断章取义。等文章发表时,专家才拍大腿,“我不是这样说的啊!”
即便是媒体非常客观地发表了专家的观点,读者也经常误读他们的话。因为专家并没有改变读者知识结构的能力,有些观点不符合读者的预期,读者就认为这个专家“不靠谱”“无良”。
因为说错话的风险很高,所以很多专家都选择回避,装瞎不说话。而有些专家在接触一两次媒体后也偃旗息鼓了。
因为按照我们的科研体制,在媒体上出名对于专家评职称、涨工资、争取项目并没有帮助。所以只有少数专家,出于传播知识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和媒体打交道。当然,他们也可以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写文章,但往往耗费精力过多,传播效果却不好。
少数敢说的专家遭遇往往也不好,他们即使专业知识可靠,也还是会挨网友骂。
回到张文宏,我并不认为他能预见到说什么话就可以出名,然后搏出位。就这三年来看,张文宏能出名,跟他伶牙俐齿,所谓“说话接地气”有关,但这只是条件之一,不是充分条件。
在2020年之前,张文宏再怎么伶牙俐齿,大家也不认识他,媒体对他的报道寥寥无几。
2020年后,张文宏出名是必然,也是时势造英雄。
张文宏是一名医生,主攻领域是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03年,年轻的张文宏医生在隔离病房中处理SARS感染者,那时他资历尚浅,网络媒体也不发达。
2009年的H1N1流感、2013年H7N9禽流感,张文宏团队都有正面迎战,但由于处置有力,它们在中国没有构成严峻挑战,普通人印象不深。
2019年底开始的新冠疫情,是全球性的历史性事件,其话题性史无前例,又恰逢社交媒体极为成熟、发达的时代,这给了很多人一夜成名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是张文宏最火?
简单概括,因为张文宏传达了漫漫疫情中最需要的东西:信心和希望。
病毒肆虐而来,会产生死亡,会带来社会混乱,造成人的恐惧。但是,并不会由于你恐惧害怕疫情就凭空消失,大家就能不面对。而怎么面对,需要智慧和判断力。
如果有一个专业人士告诉你,不要怕,虽然很困难,但我们有信心走出困难,希望就在前面。这种鼓舞是弥足珍贵的。
2020年1月29日,张文宏的一句“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火了,为什么这话大家爱听?因为它传递了正确的观念,共产党员要冲在前面,大家不要怕。
张文宏后来又说,“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吗?病毒也要被你‘闷死’了,‘闷’两个礼拜。”
这个话里传达的是什么?是一种幽默感,而幽默感的背后是积极和乐观,不积极乐观的人说不出这种话。
在上海疫情已经到火烧眉毛的时候,张文宏仍然发文称《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颇有种苦中作乐的感觉。
毫无疑问,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极大地感染了封控中的普通民众,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因为封控对于一些人来说太难太苦了,他们需要精神支撑。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希望和鼓舞是不对的,认为从科学上来讲是盲目乐观。我对这种观点无法理解。如果我们是要封控100年,那确实不需要积极乐观,因为那叫绝望了。
那么,为什么是张文宏在传递信心?
我认为,这既是人的特质,也是城市特质。
张文宏在2021年冬至那天曾经说,“即便是最寒冷的日子,也要心怀希望。”这可能就是他的性格写照。
张文宏所在的医院科室,长期面对各种严重的传染病,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2009年中国成功应对H1N1流感的经历,可能给了他们很大的底气,他们相信科学的力量,这是职业经历所塑造的信心,而张文宏正是这个领域一位年富力强的带头人。
其次是城市的特质,上海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管理有序、处于和世界经济和科技对接的前沿,必定会让这个城市有积极向的氛围,让其中的人充满信心和希望,总觉得一切都会变好。
相反,如果是在北京,因为是另一种特质,你就见不到专家如此自信、奔放,对吧?
02
张文宏有什么问题?
张文宏有时过于自信,说话为了达到现场效果,偶尔有“秀”的成分。
张文宏并非不会犯错,而且是发表了多次事后被证明为错误的观点或判断。比如在疫情之初,张文宏曾经说过,当美国后续的检测、医疗体系运作起来,“我们不用太为美国的疫情担心”。
如果从“不要多管闲事”的角度来说,确实不用替美国担心,但如果从美国疫情的走势和结果来看,张文宏的判断失准了。原因就在于他以2009年中国输入性的H1N1流感疫情来换位思考美国的新冠疫情,这种对比低估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和杀伤力,也低估了政治因素对疫情防控的影响。
这种误判也是“自信”的副产物——对于一个新事物,相信过去总结出于的那套科学的方法、应对模式仍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一方面对于病毒的认识可能会有突破以往认知的更新,而疫情防控实践也不完全取决于科学,会有很多干扰因素,当对这两点都估计不足时,根据模式推导出的结果就会不准确。
张文宏还有一些判断失误的,比如2020年说在武汉做全民核酸检测不可行,因为到不了“每天做1万例的能力”,最后证明他错了,因为这超出他的经验范畴。
2022年3月下旬,张文宏又认为上海新增感染会很多迎来拐点,其实也是同样的误判,即低估了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能力,也低估了现实困难,最终被人取笑为“文宏拐点”。
一般专家都知道预测一个事情风险是很大的,尤其是应对新冠这种非常罕见的病毒,所以最好就是干脆不说(张文宏在做这些判断时用语仍然是谨慎的,只是相对于“不言”,谨慎的观点也是观点)。
张文宏做的这些判断,不排除是因为受到媒体和受众的赞扬、激励以后,感觉自己有责任多说一些,给民众一些分析和指引,让自己的观点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
我们应该看到,对形势做预判并不是张文宏面向公众的唯一方式,张文宏还在文章中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医疗团队和一线防疫人员所做的工作,介绍他和科学界同行所关注的行业最新研究和进展,我认为这是非常地道的、宝贵的风险交流工作,是给民众传递信心的优秀实践。
但是,网友往往忽略他这些工作的价值。
张文宏在做科普时还有一些明显不严谨甚至错误的地方,比如说新冠疫情并不影响美国人的预期寿命,记错了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在一些文章中,张文宏不区分使用“死亡率”“感染病死率”“确认病死率”,很容易造成对读者的误导。
张文宏还有一个小缺点,就有在某些场合,喜欢说一些修饰性的话,说得好了就是搞活气氛,拉近听众距离,说不好了就是抖机灵,卖弄。
比如有一次他说到为什么2020年没有去武汉,就说是“我的战友去了就等于我也去了”,虽然有补充解释说是在上海也是抗疫,上海也有感染者,但这种解释比较勉强,因为去武汉的风险确实更高。
实际上他在另外的视频里说过,当时是“领导不让我去的,要让我守住上海”,这种有一说一就行了,没必要多余解释。
除了这些实打实的错误,张文宏其它的一些言论,有些是属于被人断章取义,有些则是直接构陷、污蔑。
比如网上广泛流传, “张文宏说跟流感有什么区别呢?不需要住院”,这是2021年张文宏跟记者交谈,完整语境是他会诊了国外的十多个病例,“他们在打了灭活疫苗后,没有一例生病,没有一例需要没有住院,全在家里就解决了”,随后记者就问“就跟流感差不多?”就张文宏就接话,“跟流感有什么区别呢?不需要住院”。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了解流感,流感并不是感冒,流感所引起的症状也是很让人难受的,而且流感也会导致不少高龄老人死亡。
网上还有一些攻击,是属于无知或恶意。比如,有人认为张文宏为辉瑞的P药“代言”,且不说目前并没有张文宏在任何场合推销P药的证据,更进一步来说,P药是否能够进口,是由国家药监部门审核决定的,张文宏没有任何决定权,他作为医生,只能是使用这些药物,顶多是在上海本地医疗系统建议使用这些药物。
他作为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既然药监部门批准了进口的有效药物,他如果不使用,那不是渎职吗?你去看病,难道希望碰到这样的医生?
另外还有批评张文宏的论文数据“造假”的,说张文宏说过“无症状感染比例99%”,这当然也是编造,张文宏(作者之一)的论文给出的结论是高危组无症状比例76.2%,非高危组无症状比例78.6%,从来没有99%这种数据。
当然,即使是78.6%,这个数据看起来也失真。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奇高,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只是某一篇论文,各地官方通报里的无症状感染者也非常高,包括吉林、广州和北京的数据。这可能跟诊断标准(根据防控方案轻症需做CT才能确定)、检测时机(全员核酸时可能在还未出现症状时就被检测到)以及流查、上报填表等一系列工作有关。
所以,单独说张文宏造假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失真是2022年全国的普遍现象。对于张文宏来说,统计工作他并不具体经手,也没有造假的动机,造假看不出有任何好处。
总之,张文宏是有过错误和误判的,错了都可以指出、批评——毕竟你是公众人物,有了光环,也要接受客观的批评,但是这些问题并非什么大不了的错误,不能上纲上线,搞人身攻击。
世界上不存在永远不会说错话的专家,如果错一点就被批斗,将不会有人敢说话。
03
张文宏的可贵:守住底线
在张文宏的所有言论中,对民众影响最大、最受争议的是对防疫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在这种关键问题上,也最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和品性。
欧美国家受制于自身国情和文化,一开始就放弃了基于最严格封控手段的清零路线,而东亚几个国家仍保持清零路线,但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产生以后,由于严防死守的压力和代价太大,逐步转为和病毒共存。
对于中国来说,一开始就坚持动态清零,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收益更大的,在德尔德毒株输入进来后,也感到了防控难度加大,到了2021年12月奥密克戎毒株登陆天津后,疫情规模越来越大,防控面临空前的考验。
事实上,考虑到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采取“清零路线”,专家层面应该完全清楚,中国的“动态清零”只能是一种“走着瞧”的策略,将来放开是必然的,不可能防100年,值得推敲的无非是放开的时机问题。
而放开的时机取决于我们能做什么准备,能多大程度减少人员损失。
对于这个时机,梁万年等专家也做过表述,他在2022年3月的发布会上,总结了放开的几个条件,其中重点就是疫苗和治疗药物,也包括其它准备工作。
张文宏说得更早。2020年10月上海的一个论坛上,张文宏说,“最终,这次疫情的掌握,取决于全球能够整体上控制这个疫情,否则哪怕中国控制得很好,其实疫情没有结束,因为全球不能一起打开,所以最终我们还得等待,一个是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的药物,可以使得重症病人病死率下降,一个是有效疫苗,使得脆弱人群得到保护,也可以使得病死率下降,只要这两点做到,世界才能达到真正重启。所以大家都在等待。”
当然,如果要比较梁万年和张文宏的表述,梁万年对放开附加的条件更多,除了疫苗和有效药物,还说要等病毒变得更弱以及国际上疫情减轻。
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后两个条件实际上没起到约束作用——2022年12月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和2022年初的变异株毒力是差不多的,国际疫情本身一直会有起落,对中国来说不是决定性因素。
可以说,包括张文宏在内的专家,一开始就很明白走出疫情的趋势和关键要素:疫苗和有效药物,这两个是硬性条件,其它准备工作是软性约束。只不过是张文宏更早、更主动向公众作了交流。
张文宏并不反对动态清零,也不是无脑鼓吹放开,而是在2020年就为将来的“重启”设置了条件,同时告诉公众如何理性看待疫情。
这从他一路发过的文章就能看出来。
2021年4月,张文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鲜明地鼓励大家接种疫苗,并且直言“如果疫苗没有接种成功……就是你不能彻底地放开”。
2021年7月29日,张文宏的文章称,“未来哪怕我们每个人都打了疫苗,新冠仍然会流行,不过流行的程度会降低,病死率可以降低。”“各国均要面对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但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市民的防控意识,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力量,才能最终达到与病毒的和谐共处。”这段话,实际是给大家做心理铺垫。
在2022年初,随着奥密克戎毒株进入中国,疫情越来越吃紧。在1月13日的文章里,张文宏表示,“尽管有迹象表明病情严重程度较低,但奥米克戎在社区的传播速度比德尔塔要快,会导致住院人数激增,给卫生系统和其他相关部门带来严重后果和负担。人类与奥密克戎的搏斗还处于最艰难的时刻。”
“要保持战略定力,维持强化疫苗接种与公共卫生防控策略,以时间换空间。”
很显然,张文宏并没有低估病毒的威胁,只是当时的防控确实非常艰难。
在2022年3月7日上海完全失守前,张文宏仍然发表文章,表示要“严守新一轮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探索更智慧的动态清零模式”。
有人取笑,说张文宏在2021年12月17日称“这是我们和国际社会度过的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这个展望错了吗?
张文宏当时是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已有多个抗病毒药物正在研发或即将上市,而中国的三针疫苗也将全面完成接种。试想一下,有了有效药物和全面的疫苗接种情况下,都不能展望一下未来吗?
是不是所有专家变成哑巴,所有中国人变得像猪一样一声不吭趴在地上生活才叫正常,就不能有一点往前看的目光?
如果说张文宏有错,可能还是过于乐观。国际上确实有了抗病毒新药(辉瑞P药于2021年12月22日紧急上市),其它国家也相继在2022年初批准进口,但是张文宏寄予希望的国产抗病毒药物却没有了下落。
这三年,张文宏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防控的规律做了预判,也基于对病毒的变异,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展来更新他的判断。
那些攻击张文宏一开始就是“躺平派”的,显然是不了解也看不懂张文宏观点的人,更不懂什么叫基于科学的防控。
在2022年3月以后,由于奥密克戎毒株已经攻陷中国多个城市,各地封控时间越来越长,民众有很多抱怨,对于如何防疫也有了分歧。
在3月24日,张文宏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新冠没有那么吓人,但是仗很难打”,写了当时上海的困难,但仍然表达了一种积极的、走出疫情的乐观情绪。
不过,最重要的是,张文宏提出“今后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尤其是那句“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让人印象深刻。
张文宏的提法其实是一种底线思维,这个底线就是“不能为了清零连日子都不过了”,那样就本末倒置了。
现在来看,这个“底线”是一种基于人性的常识,违背常识的代价会很严重。只是当时说出这个常识太需要勇气。
在封控和经济停摆、民生艰难的两难问题中,只有张文宏愿意关注和正视这一问题,虽然他的提法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但是仍然比那些装死、装瞎的专家好。
后来所发生的种种事情,都证明了底线思维的重要性。2022年12月7月,中国政府断然调整了防控策略,再次证明“不能为了把病毒弄死就不过了”的观点是对的,否则只是奔着“要把病毒弄死”的目标去,我们就别放开了。
不过,随着4月上海全面失守,张文宏也因为误判“拐点”而成为被批判对象,随后他就在社交媒体上消失了。
然后,诡异的是,放开后那些如梦初醒的人开始跑到张文宏的主页上去骂他,哪怕他已经有8个多月没有再发贴,他们却认为,这8个月以后发生的事,账应该算到张文宏头上。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唐事?除了一些流量博主的恶意引导,挑拨是非,还因为人性的弱点。
放开必然要付出代价,事实上这个代价还很大,有些人承受了代价,但不认为是病毒太厉害、太难防,总想找一个人来怪罪。当然,他们欺软怕硬,只能找最无权无势的专家来骂。
他们以为如果没有张文宏,就可以一直封下去,就可以不用付出代价。这显然是可笑的。
我不清楚有了张文宏的“前车之鉴”后,中国原本就非常保守的专家会不会更加保守。如果是那样,绝不是我想看到的正常社会。
正常社会,应该对专家有一定的宽容度,让不同专家各抒己见,有辩论有交锋,民众做出自己的判断,对的就听,错的就不信,这样民众才有进步。绝不是让专家诚惶诚恐,不敢说话。
张文宏医生原本只要在病房给人看病就行,但他还是说了,虽然不完美,但大体没说错。
张文宏证明了,专家是可以有血有肉的,而不只是板着脸说话的。
张文宏证明了,为了社会责任,专家就应该说话,就算偶尔说错了,就算有风险,也比装死装瞎好。
张文宏证明了,专家是可以说出常识和底线的。
张文宏还证明了,专家可以给予社会人文关照,给予民众以希望和力量。
这3年,感谢张文宏医生的陪伴。
最后,以2011年两位病人对张医生的点评作为结尾,那时他还没红。一位说他“对病人很有耐心,是位好医生”,一位说他“让我看到了希望”。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