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前行实修第十六修法——观有为法自性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2017-08-28 索达吉堪布 达玛妙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338ytvtq&width=500&height=375&auto=0


前行实修第十六修法【引导文】

寿命无常——观有为法自性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总的观想柱子、瓶子等一切有为法 ,全是因缘和合而成,最后会统统毁灭,没有一个常有不变。分别观想人寿无常,不管活70年还是100年,身心聚合的五蕴迟早会各自分散。


比方说,以前的城市、寺院再繁荣昌盛,最后也将毁于一旦,化为废墟。像印度的那烂陀寺,如今只留下荒废的墙壁,此外根本见不到昔日的辉煌;还有古代的皇宫禁苑,也只剩下点滴残迹可去追忆。我的身心也是同样,身体如同城市,心如同城中之人,只是暂时积聚在一起的,早晚都会分离。


因此,详详细细审查之后,我一定要观无常,从内心中深刻地去思维。


后行:回向善根。



【扩展内容学习】


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后行三部分。前行也分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两个阶段。其中前行的前行阶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脸,里里外外一切要办的事务必完成,总之要保证在入座期间不需要中断打坐而往外跑。随后,坐在床上身心放松,稍加休息,接着立下誓言:我这一座期间,纵然是大恩大德的父亲来到,我也绝不中断入座而随着迷乱所转。指甲掐着肉发下坚定誓言:“宁死也不舍弃此誓愿!”


真正的前行


1、 身的要点,作毗卢七法,也就是双足金刚跏趺,双手结定印,脊背好像铜钱般挺直,臂膀放松舒展,颈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颚,眼睛垂视鼻尖。


2、语的要点:排除垢气,左右鼻孔轮番排三次,同时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时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鼻孔同时排三次。以上三种除垢气法,做任何一种都可以。具体做法:左手握金刚拳,压在大腿根儿上(即腹股沟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从左鼻孔缓缓向内吸气,囤积在脐下,观想自己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所积累的业、烦恼、罪障、破誓言、修行中出现昏愦、沉陷、迷茫错误这一切都变成黑气,向外排散,呼气时就像青稞粒一样,从小扩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这与洗涤器皿相仿。


3、心的要点:调整发心,观察现在我修的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发心,还是牟取利养赞叹的善愿发心。假设是这两种发心,那就要像毒物一般予以抛弃。倘若是无记的发心,就要调整过来。小士道的发心是世间俗人的观念,并不是入道者我所观修的法,中士道的发心也是成办一己私利的心态,因此也要予以断除。而必须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净发心,也就是在心里思维:为了一切有情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我才观修暇满难得。


接着祈祷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清清楚楚明观,十万瓣白色莲花的红黄色花蕊上,狮子座层层叠放的柔软绫罗垫上,自己的根本上师身穿出家法衣或者咒师装束,怀着“上师是佛”等五种了知,默默祈祷,念诵“三世诸佛……”或者念诵四种厌世心前后的那些祈祷文,满怀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祷,结果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浑然成为一体,处在这种状态中,不跟随过去的分别念,不迎接未来的分别念,也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尽可能入定安住。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观有为法自性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有为法。一般来讲,轮回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是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有为法就是所作性。因缘和合必然在因缘聚合的时候形成,因缘散的时候就会消失。在轮回当中一切的一切法,器世界、有情世界都是有为法,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的柱子、瓶子等一切有为法,它有它的形成过程,最后又会消失,就像我们数学里面的正弦和余弦规律,首先上到了最顶峰,然后接着就往下降;就像前面讲的器世界的成、住、坏、空,它有它的形成,然后安住,最后又毁坏,形成了一片虚空。


所以,一切有为法必然是这个规律,缘聚缘散,因缘和合形成,然后又会毁灭。

例如米拉日巴尊者在《道歌集》里讲了八种比喻来形容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我们身边所摄的一切,都是有为法,所以观修的话只要你细心,我们身边的人也好、事也好,房屋、山河大地都是无常的。
米拉日巴尊者用的八种比喻:

1、绘画的金色佛像终会褪色。

2、美丽的鲜花到秋天会被寒霜冻死,春天的时候,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随风。春天开花的时候,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鲜花,但是到了秋天秋风扫落叶一般全部凋谢,这都是非常明显的无常现象。


3、高谷奔腾咆哮的瀑布流至平原会缓缓无力。最开始的势力这么大这么急,但是最后非常缓慢,这也是无常的。

4、绿绿的稻田终会被镰刀砍割。春天的时候插秧,稻田一片绿色,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最后都会被砍割的。

5、精美的绸缎也会被利剪裁截。一匹布是非常完整的,但是最后被裁缝或者被其他的人裁截,都会变成一截一截。

6、精勤积累的珍贵财宝,人死时终会被舍弃。我们一生劳碌奔波积累的财产,最终到死亡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财产最后也是要散的,为“五家”所拥有。

7、初三的新月清丽动人,但不久会变得形态臃肿。例如初一像月牙,初三清丽动人,到了十五的时候就变得圆圆的。

8、初生的孩子极其可爱,突然遭受违缘也会夭折。米拉日巴尊者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轮回过患”引导文中“爱别离苦”)讲的孩子生下来非常可爱,像天仙,而中间可能会夭折,或者即使没有夭折,那么经历少年、青年、中年、壮年最后老年,最后死亡。

这个非常明显的,我们一生当中生、老、病、死,由生最后到死亡,这都是说明万法是无常迁变的。


由这个有为法无常的自性再类推我们自己的寿命,因为我们这里观无常特别是要结合自身,我们这个身心聚合也是“有为法”。


例如我们学了十二缘起就知道,首先以无明缘行就会造业,造业在因位时就在阿赖耶识里积了这个种子,然后果报成熟的时候,业就会形成这个身体。


这时我们就依靠父精母血的这种缘和我们的业,因缘聚合我们就会投胎,然后再经过住胎的十个月,慢慢形成名色、六处、触、受、爱、取等,身体形成了接着生下来,从出生的那天开始我们的生命就是刹那刹那走向死亡。可以讲我们生命形成的过程就好像这个正弦余弦达到顶峰,接着就是慢慢毁坏的过程。


这个身体开始聚合经过这一辈子,经过生老病死,慢慢我们五蕴的身心迟早又会分开的,所以想到这里,我们就要经常观察自身,我们刚生下来的时候特别是少年青春觉得非常的美满,大家很欢喜,但是能不能留住青春的脚步呢?是不可能的!


经过美好的青春,接着就是中年老年,我们身心的聚合就好像城市里面的人,暂时住在这个城市里面慢慢会离开的,想想我们小时候住的地方,当再长大一点读书的地方,或者是读中学大学,然后参加工作成家立业,搬迁过多少个地方?


我们也会离开原先住的地方,同样的,我们一期生命的结合也就像这样。以前我们住过的城市或者寺院,例如古代印度的那烂陀寺、清朝的圆明园、 藏地的第一个寺庙桑耶寺、古代的长安等等,当时非常的繁荣昌盛,但是经过历代变更,慢慢的有的已经变成了废墟,有的连废墟都不存在了,只留下名字,所以昔日的这种辉煌到现在一点都没有剩下,只成为我们追忆的对境。

  

这个比喻说明,我们的身心聚合形成了这个身体,接着我们的身体慢慢成长,慢慢出现老、病、衰损最后走向死亡,身心最终会离开的,所以现在身心聚合的时候,我们经常要扪心自问:“我的身心什么时候分开呢?”这一点很重要。


假如没有观无常的话,我们在过年、过节、过生日,都觉得是很快乐的事情,但是修过无常以后,每过一年我的生命就减少一年,每过一个生日我的生命就减少一年。其实我们一期的生命,一个人的寿命没有遇到特殊的因缘,一般呼吸多少次是一个定数。


随着我们生命的生长慢慢地呼吸次数就越来越少,到最后到了中年、老年,其实这个寿命就很短暂了,假如中间没有出现变异寿终正寝的话,就好像漏底的水池越来越少,中间出现违缘的话更是不定,所以赶在身心聚合的时候,就一定要想到我们身心什么时候分开?


一旦心识离开了这个身体,就随着业风又去找另外一个身体。我们现在披的是人皮,那么没有好好修行的话,可能下辈子披上了恶鬼的皮、披上了旁生——狗猫等等皮,或者是披上了地狱众生的皮,所以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来很难说。


所以,我们很可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身心就分离了,或者是白天遇到一点什么因缘或者是突然急病发作,或者是出门遇到车祸,都可能身心分开。


所以,我们经常想到身心什么时候会分开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紧时间,赶到现在暇满的人身是最殊胜的所依身,身心还没有分开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为来世做准备,精进的修持佛法。


经常这么观“我的身心”什么时候会分开,那么你就会有种无常感,就好像印光大师把一个“死”字贴在自己的禅房里面,时时观死亡就会有种紧迫感,因为死亡到来的时候,唯有正法对我们的死亡有利,所以抓紧时间修持正法,看破放下世间的琐事。


有位堪布讲要我们每天观六次自己死亡的情景,例如观想自己慢慢生病,住进了医院,然后越来越消瘦在打吊瓶,最后接近死亡,实在没办法治了,死亡的情景:周围有一些人围着,然后慢慢自己的神识离开了,接着自己的尸体放进了太平间冰冻,阴森森的太平间是什么样子,接着过几天自己身体被火化,或者是被土葬,或者是被送到尸陀林被天葬。


接着是自己的坟墓,在那里孤坟一座,生前的一切景象都消失了。如此想到自己死亡的情景,确确实实今生追求的财产、名声、地位没有任何的实意,想到死亡就快到临的时候,唯一的我们就要为死亡而做准备,精进地抓紧身心结合的分分秒秒为死亡做准备。


我们在生前的时候,自己超度自己,百分之百的功德是自己得,那么到死了以后,七分功德亡人只能得一分。所以,在生的时候哪怕我们多念一句观音心咒,多转几圈转经轮,所行的善法每一分,分分自得。


所以,我们这个心如城里面的这个人啊,什么时候会分离呢,赶到没分离的时候,一定要以无常鞭策自己,从内心深处深刻地思维而精进修持佛法,来为死亡做准备。



入座的后行


以这一座里观修的善根为例三时的一切善法、佛菩萨的无漏善根、一切有情的有漏善根,心里观想把它们合而为一,综合起来,为了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珍宝佛果作回向。


回向的方法,佛菩萨们如何以三轮清净的回向方式作回向,我也这般普皆回向,念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之后,不要一跃而起,要反思一下:这次我从早晨的一座开始就立下誓愿,到底有没有随着迷乱所转。假设刹那也没有受迷乱所控制,觉得这一座修得很成功,会沾沾自喜,生起慢心,因此必须要断除我慢。要暗自反省:啊!你现在这一座修得成功,这也来源于一点不定的福报,你有什么可傲慢的,你真的这么好吗?我还要看你下一座。务必要除去慢心。


再者,如果因为心随着迷乱所转,不能思维一念善法,就会悲观失望,认为我现在修不成了,于是懈怠下去。对此要打起精神,提高心力。自我鼓励:哦,你现在落入迷乱的控制中而没有修好,但又有什么可悲观的呢?其实你从无始时以来一直迷惑至今,正因为这样,如今才需要分成入座和座间来观修。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曾迷惑,那为什么没有成佛。现在这一座已经被迷乱左右了,务必要下定决心:下一座绝不随着迷惑所转。然后慢慢从坐垫上起身,进入座间的事宜。倘若在座间,没有一一考虑前面的八闲暇,那么就像用火烬在火里燃烧的铁取出的同时又会变得黑乎乎一样,入座期间心稍稍有所改变,但是如果在座间时对今世红尘的景象心怀欢喜之情,那入座当中有没有观修闲暇等都无有用途了,有着沦为法油子的危险性。


敬摘录《大圆满前行广释》、《大圆满心性休息》、《前行备忘录》



前行实修第十五修法——观死亡不定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十四修法——观诸佛圣士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十三修法——观器情成坏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十二修法——观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十一修法——观蕴身而修无常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十修法——思维当生欢喜心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九修法——思维暇满之赞颂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八修法——思维生死之流转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七修法——思维因缘与缘起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六修法——思维无义而空耗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五修法——思维次第之数目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四修法——思维难得之比喻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三修法——思维恶趣之险地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二修法——思维差别之圆满 | 扩展内容

前行实修第一修法——思维闲暇之本体 | 扩展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