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的“驯马师”温暖浪子心——为来生好好筹划

索达吉堪布 达玛妙林 2019-06-21

聆听法音,可点击以上音频。


导读:

每个人都在编织着有关未来、有关明天的梦,而我们凭什么就可以确信明天一定会出现?既如此,那就不妨把眼光再放长远一些,让我们为来生好好筹划一番吧。


大师们身上浸润着佛法的气息


从中国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在其几千年辉煌而灿烂的发展史上,总能让人深深感悟到佛教思想无处不在的影响。如果要开列一份受佛教影响的作家名单,这份名单可能会很长很长:从谢灵运、陶潜、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大家一路下来,一直到清末民初的章太炎、梁启超,再往后,又有鲁迅、老舍、郑振铎、周作人、郁达夫、许地山等人,倘能细细梳理一遍,你将震惊地发现——几乎所有流光溢彩的文学大师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浸润着佛法的气息。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这种现象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果说对藏族文化而言,离开了佛教也即离开了藏文化得以孕育的母体;那么对汉族人创造的中原文化来说,佛教文化同样是中国文化品格及特征的重要构成要素。原本儒、释、道就是汉文化的主导精神养料,我们实在很难想象离开了佛教的中华文明会呈现出怎样怪异而单调的一种景观。

尽管大多数现代作家并不信仰佛教,也从未皈依过三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以恭敬、亲切的态度看待佛教,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的人生养料。每当看到他们对待佛教文化的恭谨态度,我就不由自主地要联想到当今社会的许多人在面对佛教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因无知而来的无畏。当他们汪洋恣肆地妄加议论、诽谤佛法僧时,真希望这些文学巨匠们的行为风范能多少给他们一点警示作用,因这些巨匠们大多也并非是佛教徒。


由于种种因缘,许多人并不具备对佛教、对高僧的天然亲近感,这倒没多大关系。最重要的是,对于一种代表世出世间究竟智慧的理论及实践体系,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加研究就轻率毁谤。既然许多世间伟人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佛法,并从中有所收益的话,保持一种亲切的恭敬感应该不算过分的要求。时间会证明:你亲近的是一种能彻底将你从痛苦中解脱的法门。原先那种朦胧的亲切感的产生,是因为这种法门并不是外在于我们的一种上天的恩赐、或别人智慧与经验的结晶,而是源自我们本性的一种流露,只不过漫长的轮回早已风干了我们的记忆而已。




佛法是最好的“驯马师”


再次回家,对一个游荡天边的浪子来说,怎能不倍感亲切、熟悉!


的确,法律永远只能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强制约束,它可以借助监狱等国家强权机关将所有试图对既有社会秩序、结构、国家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逾越、叛逆、颠覆的无法无天之人强行约束起来,甚至剥夺其生存权、发言权等所有自然及社会权利。但人的一切外在行为全都听凭心的指挥,而法律在面对人心时则显然无能为力。你可以斩断一个人的手脚,但你永远无法斩断一个人的心识。对心这匹野马来说,佛法无疑是最好的驯马师,特别是它的三世因果思想。

有了这种思想,心就有了一道最有力的闸门,不致于再恣肆泛滥。既然因果律是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颠扑不破的一个真理;既然大家又都承认因缘必须聚合才会产生果报,而有时这种因缘的聚合则需要我们等待漫长的时间;既然自然界遵循能量守衡定律,一种能量不会突然断灭,转换了形式后,它还将继续存在,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佛法的因果报应之说?所谓转世只不过就是你那些因条件不具备、所以暂时未报的业,换一种生命存在形式(也即载体),以继续它未竟的因果之旅而已。


既如此,最严厉的惩罚当然不可能来自外部;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为自己负责,因为自己造业自己承担,谁也替换不了,也不可能错乱。假如人人都明白因缘果报毫厘不爽的道理,那他还会肆无忌惮地任意胡为吗?

每个人都在编织着有关未来、有关明天的梦,而我们凭什么就可以确信明天一定会出现?既如此,那就不妨把眼光再放长远一些,让我们为来生好好筹划一番吧。


敬摘录《唤醒迷梦》




给你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利益——藏传佛教,值得用一生去学习!

【有声首推】上师和本尊,在谁的面前得灌顶更好?

见任何众生能这般想,恭喜你已生“大悲心”

只要具足此“心”,无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得到佛陀的加持

元宵节最好的“大圆满”——聆听索达吉堪布的智慧之音

与上师结上善缘者,即生便可成佛!

什么是“传承”?——索达吉堪布开示传承的6种分类

没有出离心,修什么法都不可能得到解脱!

索达吉堪布开示:这样做,就是对佛陀和上师最好的供养!

莲师荟供日| 一切事业离不开莲师的加持——为汉族弟子准备的伏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