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节日|这个关于佛陀的谣传,千万不能认同!
外道教典中说,佛陀是遍入天的一个化身,这种说法是否可靠呢?
相传古昔遍入天,闻世生老病死转,
为救众人发胜心,慈悲勤生释迦族,
名曰瞿昙于人间,得以成佛乃传言,
烦恼蠢人由愚痴,不知大师行饶益!
有些外道古籍记载,遍入天有十个化身,其中之一就是释迦牟尼佛。这是怎么说的呢?相传在久远以前,遍入天看到众生随生老病死而流转轮回,生起了极大的悲心,为救护这些可怜众生,他发下非常殊胜的愿,以慈悲力降生于释迦族中,这就是乔达摩,或叫瞿昙童子。他以此身份精进修持,最后在印度成佛。但作者说这是一种谣传。因为遍入天的整个历史,从头到尾讲了很多杀生作战的故事,而释迦佛从发心到成佛也没有伤害一个众生。所以,被无明愚痴所障蔽的愚者,根本不知道佛陀饶益众生的行为。
佛陀不会有伤害众生的行为,就拿即生来说,按照《宝性论》的观点,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主要示现了十二相:
1)从兜率天降临人间
2)入胎
3)在蓝毗尼花园降生
4)学工巧等
5)在眷属中嬉戏,享用妃嫔
6)生起出离心出家
7)六年苦行
8)往诣印度金刚座
9)降伏魔军
10)大彻大悟
11)三转法轮
12)示现涅槃
这十二相里根本没有遍入天的杀害众生、与他众作战,以及各种不如法行为。所以,外道的典籍并不符合历史。
现在有些外道把释迦牟尼佛与他们的祖师或创始人合在一起,声称是一个圣者的两个化身。很多佛信徒也信以为真,觉得释迦牟尼佛跟外道本师一模一样,所以到外道殿堂时,对外道本师也像对释迦牟尼佛一样顶礼。当然,各宗教之间要和平团结、理解包容,以这样的世间理念对天尊恭敬尊重也可以,但如果你真认为他们的祖师就是释迦牟尼佛,那说明你对佛教一窍不通。
昨天有个人问我:“某某上师到外道殿堂去顶礼,我想不通怎么办?”
我说:“他要是真正的善知识,此举可能含有摄受外道的甚深密意。但即便如此,他自己也要非常清楚:外道祖师公元多少年来到人间?从他创教到现在杀了多少众生,身负多少血债?这跟释迦牟尼佛利益众生的教义是否相违?对此应当了然于胸。”
所以,有些修行人以后要注意,不注意的话,听一些上师的教言就全盘接收,根本不分外道与内道,这是不明智的行为。有些上师虽然有名声、有威望,但这不重要,真理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作为佛教徒,生生世世不要造堕入地狱的因。有些人为了所谓的团结,为了得到人们赞叹、恭敬、供养,就把佛教的教义抛之脑后而随顺外道,这是不合理的。比如外道提倡发动战争,你作为出家人,为了随顺,也带上长刀、拿着短枪跟着他们跑,这没有任何必要。尽管有时候应该随顺别人,但关键问题上没有必要随顺。对家人、对好友也是如此。
现在有些佛教徒学得比较杂,修行也不知道方向,自认为是一个清净的佛教徒,但到底怎么样还需要观察。学这部论典的主要目标,就是把神和佛区分开来。虽然按照密续、经论的观点,有些神也是诸佛菩萨的化现,但你不认识的话,就不用皈依他,这在佛经中有明确开示。否则,觉得外道天神中有诸佛菩萨的化现,就要皈依所有的外道,这样自己也会变得糊里糊涂。因此,希望大家对有些教理要学习,不然的话,带徒弟会不会让他误入歧途也很难说。
本论的作者非常出名,他对外道并不是完全排斥。有些人因为是佛教徒,就视外道不共戴天:“你是学那一派的,不是学我这派的,不要到我跟前来!不要接触我!”这也没有必要。但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一个标准线,在有些行为和发心方面,理应经常观察、思维。
还有什么理由证明佛陀不是遍入天的化身呢?
何时以贪嗔,非天家夺宝,
贪慧行奸计,夺取一切地。
遍入未解脱,痴人皆供礼,
佛陀定解脱,凡愚不敬礼。
遍入天在某一个时候,以深重的贪心和嗔心,用狡诈诡计先夺取了非天的如意宝、甘露等家财,后在贪心的驱使下,又骗取了非天所控制的整个大地。遍入天并未解脱相续中的烦恼,愚痴的人却纷纷供养礼拜他,而佛陀决定具足解脱的功德,凡愚者却不知礼敬。
遍入天跟佛陀有非常大的差别,但世人因为愚痴的缘故,不一定懂得这个道理。从前,遍入天为了抢夺非天统治的地盘,变化成一个矮小的天人,到大力非天前祈求赐予一块地。非天问他需要多大的地方,他说:“只要我身体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大力非天满不在乎地答应了。遍入天遂以神变力化现出庞大的身躯,将整个大地都覆盖了。大力非天后悔莫及,只好让出了自己的地盘。
这是《吠陀》的一个故事。《吠陀》里的故事,有些是有依据的,有些只是一种传说。但这个故事在印度古籍中经常引用,在藏地诗学中也随处可见。作者以此作为依据,用来说明遍入天具有贪心,贪执别人的财宝、别人所统治的大地;见到别人使用,他也会生起极大的嫉妒和嗔心,通过各种手段抢到自己手里。
从遍入天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摆脱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可成千上万的愚痴者,却盲目地崇拜遍入天。在印度来讲,最大的两个派系,就是遍入天派和大自在天派,有无数人信仰供奉,其殿堂里的朝拜者每天络绎不绝。佛陀与遍入天、大自在天比起来,无论是所证悟的智慧、所断除的障碍,各方面都远远超胜,而且具足一切解脱的功德,自相续脱离一切束缚,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然而在这样的圣者面前,顶礼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凡夫愚者根本不知道佛陀的功德。
如今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除了不丹、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信奉佛教外,大多数都不信仰佛教。2008年的一本书里说,现在全世界有六十六亿多人,五十多亿人有宗教信仰,占总人口的85%。其中基督徒最多,约二十二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3;穆斯林约十三亿人,占总人口的1/5;佛教有三亿多人。从这些数据来看,学佛的人并不是很多。当然,这只不过是统计的人数,若加上没有统计的佛教徒,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比如现在有很多公务员,每天都在学佛、念佛,但不敢公开,连皈依证都不敢办,到寺院去也是东看西看,生怕有电子眼、监控器,所以这些人肯定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不过,就算加上这些人,学佛的人也仍然不多。为什么不多呢?《殊胜赞》中讲过,因为佛教的教义高深莫测,大多数凡夫望而却步。譬如,世间天珠或如意宝的价值,具有智慧的人才了知,一般人根本不懂。同样,非常粗浅的知识,很多人都愿意接受,而甚深微细的佛法,他们却不愿追随。《四百论》也说:“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印度三大宗教分别为婆罗门教、离系外道、佛教,其中婆罗门教讲究歌咏唱诵的音律,主要是耳根的对境;离系外道以外表行为为主,一丝不挂地修行,不进饮食而依于五火,主要是眼根的对境;而佛教的深奥境界,主要是意根的对境,必须以甚深智慧才能了悟。
大家都知道,知识越深细,学的人就越少。就像一个最好的大学,学生考上的可能性很小,一百个人只有两三个被录取,同样,对极为甚深广大的佛教,学的人少也是正常现象。前段时间,我到青海去看一个著名的藏医,他在办公室里长吁短叹:“藏传佛教好似如意宝一样珍贵,但懂得的人实在太少了。不过还可以吧,反正也有少数,佛陀不是说了嘛,‘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不懂也是情有可原……”他自言自语地在那儿叹息。我觉得他言之有理,藏传佛教或整个佛教是那么好的甚深妙法,可现在的芸芸众生根本不信,即使信一点,也是除了迷信以外没有通达佛法的教义。
佛法是相当甚深的,并不是像有些人想得那么简单。有些人看一两本书,就认为精通佛法了,马上开始著书立说,指责佛教这个地方不对、那个地方不对,这是非常可笑的行为。我本人看过大量国外翻译过来的书,也看过国内藏文和汉文方面的书,一听那些人驳斥佛教的论调,就知道他只是在世间学过一点点,但对佛教浩如烟海的道理连边儿都没摸到。这种人很可怜也很可笑,除了感叹以外,我从来没觉得他很厉害、担心他对佛教的驳斥有理,连这样一个怀疑也不会生起来。
要知道,想深入佛教的话,看一两本书是不够的。藏传佛教的《大藏经》中,经典有一百多函,论著有两百多函,学一部论典就要花很长时间。对我个人而言,二十多年来反反复复刻苦钻研,越学越觉得佛法深奥,而有些人以考察的名义只学了短短几天,根本不可能通达佛法内容。
没有精通佛法之前,千万不要肆意毁谤,如果有人信口开河,你也不可人云亦云。古往今来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驳倒佛教。很多非常权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对佛教五体投地、恭敬有加。而现在个别孤陋寡闻的人,举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故作权威地反对佛教,只能显露出他的愚痴无知,对佛教没有丝毫损害。佛教的教义纯洁无垢,完全符合于自然真理,因此,任何人也没办法驳斥它。
敬摘录于《胜出天神赞》
夕阳收尽了西边的最后一抹余晖。四下沉寂,我等待着“林竹翳如”的夜幕降临,使我得以在黑暗中独享南方春夜的悠然。然而,我徒劳了。一轮皓月悬挂虚空,清幽的月色给房屋、树林、花园,镀上了一层银白。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池塘中、脸盆里、甚至下雨积下的水坑中,都无一例外地盛着那圆圆的、光亮的脸,仿佛捞之可得。难怪世人有“猴子捞月”的传说了。
的确,无论地上有多少水器,只要水面平静,水质清净,皆能显现皎洁月影。同样,无论多少人,若能以净心观想佛陀,佛也会立即来至彼前,为其加持,排其苦恼,令其安乐。
《宝积经》云:“何人作意佛,能仁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可见如此做法有很大功德。《三摩地王经》曰:“散步安住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何佛陀会在转瞬之间来至我们面前呢?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心无丝毫垢染,加上智悲尊者的大悲力显现而致。《大圆满心性休息》云:“观想彼临极应理,此为自性清净力,智悲尊者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
如果一个佛教徒,每天一次也不观想释迦牟尼佛,应该感到惭愧。我们应思维经典中的金刚语,这样对我们消除魔障、获得信心、增加智慧,均有无边利益。当然,如果信心的器皿倒扣,则永远也不会显现佛光月影。
敬摘录于《旅途的脚印》
天降日 |今日功德无量倍增长,念释迦牟尼佛心咒至少108遍!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