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让老人捐款?不如让量力而行的慈善理念深入人心!

张以勋 公益慈善论坛 2022-03-21
作者:张以勋(公益慈善论坛主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集聚力量抗击疫情,社会各界的捐赠热情空前高涨,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据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介绍,截至3月8日24时,全国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约292.9亿元,捐赠物资约5.22亿件。其中就有不少来自老人群体的捐赠。
然而,一些关于老人捐出巨额善款乃至毕生积蓄用于疫情防控的报道就像以前环卫工、乞丐捐款救灾、工资2700捐出2000只留700之类的案例一样,很快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不少媒体和网民担心老人捐款之后生活会更加贫困,认为慈善机构不应该接受老人等“弱势群体”的捐款。但是,捐款不是自愿的吗?谁有权替老人决定捐不捐款呢?

我们有权不让老人捐款吗?

我觉得这种一刀切地不让老人捐款的思维过于武断、简单。因为老人不等于弱势,不等于穷人,凭什么把老人跟“弱势群体”划上等号呢?老人捐款,也不等于捐光养老钱,不等于从此生活没着落,凭什么担心所有老人在捐款之后都会陷入困境呢?

老人群体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目前我国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老人群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身份复杂、需求多样,其中有贫困者,也有富裕者;有儿女孝顺者,有无人赡养者;有人喜欢挥霍享受,也有人喜欢乐善好施……如果拦着不让所有老人捐款,逼着慈善机构拒绝老人的捐款,还不让媒体报道老人捐款的新闻,未免管得太宽,甚至有些粗暴无礼、歧视老人的嫌疑。

可能是因为缺少对慈善的了解和体验,在很多人眼里慈善就是富人的专利,这些手里没多少钱的“弱势”群体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捐什么款啊?!他们可能也不明白,穷人的慷慨远胜于富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很多时候,穷人之所以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不是因为富人的一点施舍,而是穷人之间患难与共,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穷人的困境,只有穷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所以他们更愿意帮助同样遭遇困境的人们,尤其在国家发生大灾大难时,他们更愿意捐出自己的一点积蓄,为社会尽一份力。他们,不想做旁观者。

就算是贫困群体,也有捐款行善的权利,哪怕只捐一分钱,也是他们回馈社会的善意,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不让穷人捐款,就好比不让穷人生孩子,你可以建议他们少生,但没权利不让他们生;你可以建议他们少捐点,量力而行,但没权利不让他们捐款。须知行善以自愿为前提,是否行善、如何行善的决定权在他,不在你。毕竟,老人、乞丐、残障人士、环卫工等这些被人们贴上“弱势”标签的群体也有通过捐款行善追求精神愉悦的权利,我们不能看见他们在捐款捐物,就以“为你好”的名义剥夺他们捐款行善、回馈社会的权利,无视他们希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他人认同和尊重的精神需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太物质!

浙江建德市84岁的章奶奶向当地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她说:“我每个月有2500元的退休工资,不愁吃穿。我本来想都捐出去的,毕竟在疫情面前,那些生病的人都像是我的孩子。但后来考虑到怕年纪大了生病要用钱,就留了点。”

话说,“弱势群体”这个带有歧视性的标签,不过是那些自以为是强者的人们强加于他人的。这些身处各种困境的“弱势群体”,多源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不公正的制度、充满歧视的社会,而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弱小。真正的贫穷和软弱,其实是不愿意付出,是心里没有爱,是冷漠与极端的自私,与年龄、性别、贫富……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面对老人捐款行善,我们该怎么做?

进一步讲,对于老人行善这件事,我们不仅不应横加阻拦,而且要积极鼓励和帮助他们行善。因为行善不仅可以成为老人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有益于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很多老人不仅有一定的积蓄,还有积累了一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技能。家人可以和老人一起制定行善计划,选择老人感兴趣的慈善项目和专业规范公信力高的慈善机构进行捐赠,或者去社区和慈善机构做义工,照顾年长的独居老人,给残障儿童、留守儿童和外来打工群体的子女讲故事……。在行善中,老人不仅能够收获快乐,更能保持活跃的社交能力,减轻孤独感,提升幸福感,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而且科学研究证明,行善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抑郁,缓解疼痛,减少认知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还有那些担心老人捐款会影响生活的热心网友们,别再当键盘侠了,不如在平时多孝敬自己的父母,了解并重视老人的精神需求,帮他们达成一些过去未了的心愿;也可以多关爱左邻右舍的老人,花点时间陪他们聊天娱乐,或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温暖。而老人们拥有的宝贵人生经验,也可能让你受益终生。

对慈善机构而言,如果有机会和老人等捐赠人沟通,我觉得慈善机构在确认捐赠人拥有财产的合法处分权之后,可以建议他慎重考虑,理性捐赠,量力而行,不一定非得捐出全部身家,然后商定一个不会影响他正常生活的额度完成捐赠,以尊重其表达善意、回报社会的心愿。

但现实中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人是通过银行和网络平台直接捐款的情况下,慈善机构很难获知捐赠人的身份和经济状况,不知道捐赠人是贫困老人还是低收入的环卫工。即使事后知道了,也为时已晚,因为根据现有法律,已到账的捐款并不是谁想退就能退的。如果慈善机构强行退还捐款,则属于违法行为。(相关文章:慈善机构可以拒收和退还捐赠吗?

针对部分捐赠人完成捐赠后很可能面临生活困境的情况,我在《慈善机构可以拒收和退还捐赠吗?》一文中也提出两项建议:第一,有条件的慈善机构可以将遇到困境的捐赠人纳入救助项目,或转介给其他机构;第二,由一些慈善机构牵头,建立类似于“时间银行”的机制,为那些曾经奉献爱心但遭遇困境的捐赠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回馈。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只有当我们的社会建立了对捐赠人及所有行善者的回馈机制,在他们面临困境时能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有力的支持,才能让捐赠人无后顾之忧,真正让“好人有好报”成为有效的社会机制,而不仅仅是一句美好的祝福语。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慈善机构开始探索建立行善者的社会支持平台。比如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就设立了一个“致敬行善者”的项目,专门为那些因长期行善而陷入困境的个人提供支持,通过发放一定额度的生活补贴和节日慰问金,帮助完成某些心愿等方式,向他们致以敬意,感谢他们的付出。

大力倡导理性捐赠、量力而行的慈善理念

常言道:过犹不及。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受病态利他思想或救世主心态的影响,没有平衡好行善与生活的平衡,捐赠时太过冲动不计后果,甚至纯粹是为了享受行善带来的道德优越感或虚荣心。比如把大部分工资给捐出去,把房子卖了,不仅严重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还可能涉嫌违法处置夫妻或家庭共同财产,激化家庭矛盾。现实中也确实有人因为多年坚持捐款行善,牺牲家人幸福,导致夫妻离异等案例;更有甚者因为过度捐赠背上巨额债务无法偿还、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抢劫盗窃诈骗,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超过自身能力的行善方式也会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树立不好的榜样,会令一些人反感,也会让一些人开始畏惧行善,更会让受助者心生愧疚、难以承受这份过于沉重的善意。

不过也有一些过度捐赠或自我牺牲的行善者,并非不懂量力而行的道理,而是迫于现实的无奈。当他看到需要帮助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身边缺少同行者和支持者,或者因为他不善于动员身边的人们与他分担压力,不得不全部责任都自己扛,不得不牺牲自己,把自己榨干,倾家荡产,最终油尽灯枯,成为一个远离人群、孤独行善的悲剧人物。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尤其是受助人的需求超过自己的能力时,行善者一定要理性,要学会动员身边的社会资源,学会抱团,与众人一起行善(这也是“与人为善”一词的原义)。即便暂时没有能力帮助他人,行善者也不必苛责自己;而且捐赠也不是行善的唯一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心怀善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爱。

你可以向雷锋学习,但雷锋也懂得善待自己、追求时尚;你可以对众生慈悲,但也要对自己慈悲;你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前提是你老吾老,孝敬自家的父母和老人;你可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前提是你幼吾幼,爱护自家的孩子;你可以爱人如己,但前提是你真的在好好爱自己。你不是舍身饲虎、割肉喂鹰的佛祖,也不是天赋异能、拯救天下苍生的超人英雄;你不是有求必应、救苦救难的千手观音,也不是全能至善的救世主。世界的改变,不是因为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你我只是一介凡夫,只需各尽所能,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能力承担多大的责任,然后努力把好事做好做对,无愧于心,足矣!

所以,比起不让老人捐款的粗暴做法,我们的慈善机构、媒体更应在平时积极呼吁公众理性捐赠,大力倡导和践行量力而行、非牺牲的慈善理念,使之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善行如细水长流,更有可持续性,行善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感也会更加持久;更如燎原星火,一个接一个地点燃和传递爱心,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行善的行列,形成良性循环,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只有如此,人人慈善、全民公益的理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作者:张以勋,在广州的青海人,中级社工,资深素食者,为自媒体平台“公益慈善论坛”(公众号ID:loongzone2006)联合创始人、主编,致力于公益慈善资讯传播与常识普及。申请转载或有意交流的朋友请加个人微信 zhang_yixun。(转载时请保留以上文字)


推荐阅读:





聪明干公益,有效做慈善!

关注我,一起学习公益慈善知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