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越《通则》,创新旅游规划模式

2017-07-11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旅游规划通则》从2003年出台至今,为旅游策划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但随着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及城乡规划法的相继出台、“十二五”规划高峰的来临、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的确定,旅游已真正走向了构建泛旅游产业集群的新时代。“十三五”期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统领性思路,传统旅游规划通则下的规划方式,已不能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绿维文旅认为,只有超越《旅游规划通则》的限制和前期旅游规划的思维定式,才有可能编制出符合当前产业使命的旅游发展规划,从而为旅游产业链条的有机联动提供动力机制。

《旅游规划通则》面临的问题


(一)对旅游产业的研究不清晰



现行的《旅游规划通则》是在以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产业的架构下构建的,局限性非常大。如今的旅游业已走向了休闲度假升级时代,在这一特征下很多新型市场脱颖而出,成为发展的重点。另外,旅游业已被国家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而战略性产业具有终端消费性强、引擎作用大、附加价值作用高、幸福指数需求强等特征。旅游规划需要通过多方整合及突破,充分实现上述特征。


(二)未体现旅游与城市化之间的关联



城市是旅游的一种载体,旅游是城市的一种功能。我国的发展已经迈进了城市化阶段,从超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到小城镇、进一步到特色小镇、村落以及旅游综合体的旅游发展,都要考虑城市化的需求。而旅游作为最有活力、联动作用极强的产业之一,也必须纳入到城市规划范围之内。但城市规划与旅游有什么关联,旅游小城镇以及村庄规划怎么与城市化衔接,《旅游规划通则》中完全没有体现。


(三)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按照现有规划通则编制的旅游规划,原则性的套话、空话一大篇,往往不能对产业、产品、运营和管理作出具体的指导,还被一些人戏称为“鬼话”,只能在墙上挂挂。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旅游规划难以逾越的通病。


绿维文旅对规划通则的四个突破


(一)产业突破——提出泛旅游产业整合、产业聚集、产业集成三大概念



1、突破单一旅游产业,形成泛旅游产业整合


泛旅游产业是指超出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旅游的更加泛化的旅游产业,是为人们提供具备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刺激性等特性的一系列产业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会展、博彩、体育、教育、文化、康疗、养老、娱乐、房地产等。


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旅游,达到游客聚集和市场聚集,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及旅游小城镇等等,从而实现城市经营突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产业聚集效应。


因此,旅游规划必须超越以往单一旅游产业的范围,对泛旅游产业各项内容的关联度和联动性进行有效的梳理与研究,并能根据规划所在地的实际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整合模式。这不仅要求规划从业人员深刻理解泛旅游产业及其整合模式,以及委托方、规划评审方甚至业主的心理,也应对其产业驱动效果和关联关系有较全面的认识。


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绿维根据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实证研究了全国各地的旅游与区域经济运营实践后,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运营模型,是旅游引导的区域综合发展的方法论。在泛旅游产业整合下,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局面,这为旅游业态横向上的业种增加、纵向上的旅游组织商业模式及经营形式的推陈出新和自我调适,提供了有利条件。伴随着一定时空范围内新业态的产生和新旧业态的集中,形成了基于泛旅游产业整合的旅游业态的聚合及聚集。

 

2、突破旅游产业链式结构,构建产业集成立体模式


初期旅游规划中,通常将旅游产业链条限定为“吃住行游购娱”,且对其仅是简单的描述和解释,在规划创意和产业的构建上,缺少深度思考和可操作性建议,更别谈超越这个单一链条了。


绿维认为,旅游六要素中任何一项都是独立的能够超越旅游产业、串联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小链条”。因此超越旅游产业链条编制旅游规划的首要条件就是,在编制和创建单一要素产业的基础上,设计整个系统的综合游憩模式,并按照观赏方式与观赏线路设计、游乐内容策划、故事编撰与情境化场景布置策划、体验模式策划、特色餐饮策划、特色住宿策划及特色纪念品策划,形成具体的重点项目深度策划和游程游线结构;落实“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具体互补镶嵌系统结构,从而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穿插旅游相关产业和旅游支持产业的三大产业集成结构,构建立体综合的旅游产业集群。绿维还提出了12业态要素培育创新、4季全时等旅游解决方案。


绿维在“西安临潼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规划中,就从本地资源的梳理和市场需求出发,借鉴国际度假区的成功模式,响应未来发展区域的需求,重新构建了涵盖本地资源、市场导向资源、未来发展资源三方面的新资源体系,从而使得度假区在产业驱动建设上,不惟旅游而做旅游产业、不惟文化而做复古新城,创建了既涵盖历史文化要素,又符合市场和未来发展导向的活力新区。(案例详情:西安临潼国家休闲度假区


四位一体的文化体系重构手法

 

(二)产品突破——先策划后规划,创新设计产品及盈利模式



吸引核的打造是旅游的核心,但现有的旅游规划根本不可能按照项目运作的要求进行深度挖掘、创意与整合,无法构建出旅游的吸引核。这些规划达不到的地方,就需要策划来解决!


早在2005年,绿维董事长林峰博士就提出了先策划后规划的思路,通过策划设计出最有价值的游憩模式、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形成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力,再将吸引力延伸到整个旅游产业的多元系统构架,最后体现到规划上。自此以后,旅游策划全面兴起,如今先策划后规划的思路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



绿维不仅重视规划设计,也重视产品设计,倡导以游憩方式为基础的产品设计,也很好的掌握了这一技术的精髓,在市场定位、功能设计、游线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商业模式设计、运营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绿维已经拥有酒店、酒庄、农庄、温泉、景区、文化产业园、主题公园、休闲商业街、旅游小镇等几类重点产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三)城市化突破——紧密衔接旅游与城市化,创新旅游城市体系新构架



《旅游规划通则》实施时,《城市规划法》还未曾将边远乡村、山区等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因此,旅游规划实施初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规划的弥补。但随着2008年国家《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旅游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样,一系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新城区、度假区的建设,逐步成熟,具备极大活力的旅游产业被纳入初始构建体系的首要产业,此时的旅游规划编制,急需通过规划休闲度假城市、旅游小城镇、旅游综合体、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多种形式,实现旅游规划与城市化的“无缝对接”。


旅游依托“消费聚集、产业发展、生态提升、配套优化、土地升值、地产回报”六要素,将成为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绿维认为,旅游在推动大中型城市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的转型升级,拥有明显的动力性和未来性,即旅游能够通过引导消费、形成聚集、改善环境、提高幸福值,在城市整体风貌体系、形象品牌体系和功能布局体系上发挥作用。


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旅游区与城镇村的开发全面融合,并形成典型的旅游综合体新模式,旅游产业主导下的泛旅游产业聚集与整合,出现了泛旅游产业集群。在新型城镇化的构架下,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架构,由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产业延伸环五个部分构成。(相关链接: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绿维编制的“隋唐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中,就创新性的提出了“遗址城”的概念,在隋唐城遗址的基础上,既关注与现有洛阳城的对接关系,又考虑“原城遗址”的大遗址保护与开发需求,同时关联现有地面上的近四十万农民的新园区产业关系下的就业与生活需求。通过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和拆迁问题;通过旅游综合体的创新打造,构建园区内旅游核心吸引力的问题;通过顺延城市通道和绿地关系,对接现有城市化延伸发展关系,并利用生态化、低碳技术手法打造旅游项目与新园区建筑,既符合大遗址保护的要求与原则,又迎合了时代发展特征。(案例详情:洛阳隋唐遗址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创新开发



(四)落地指导突破——制定旅游运营计划,保障项目落地运营



为了使项目成功落地,绿维会为项目配套编制一个3-5年的运营计划,告诉投资方什么是抓手,什么是亮点,怎样运营资产、运用什么样的投融资平台、交通和公用设施、营销策略、管理模式、财政政策、奖励政策或其他政策来促进。

 

绿维致力于破解规划设计与投资、融资、开发、建造、运营、上市六大环节分离脱节的长期困境,让规划设计真正落地、实现真实的价值创造,不再成为墙上挂画,在政府运营落地、投资运营落地、工程落地、产品落地等方面有大量经验。

 

今天,绿维创景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规划设计院”,转型为“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全链全程服务商”。通过八大事业部和“合伙、合资、战略合作”三大合作方式,以“后端”导入“前端”的方法,通过资源整合与全要素招商引入,汇聚上千家金融、投资、开发、运营及服务机构,以联合服务方式,打造“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平台”,按照“顶层规划设计—投融资规划设计—全要素招商大会—建设规划设计—旅游EPC 建造—开业引爆经营—托管辅导经营—成功业绩移交”全程孵化架构,通过“旅游项目孵化器、全域旅游孵化器、特色小镇孵化器、运营IP孵化器”四大孵化器,为旅游产业与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及落地运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是绿维的主导理念,从以上四个方面突破后,这个理念就真正具有了可操作的内容。反观旅游规划从业人员,面临旅游发展的新时代,在熟练掌握原有“创意经典”的技术能力之外,应当对区域产业关系、关联产业整合、以及产业策划和创建,进行深化与学习。同时,作为一个涉及多种产业、关联度极广的产业规划编制者,必须有跳出旅游学习其他关联产业知识的觉悟与胸襟,其知识层面和技术能力,必须涉猎众多、海纳百川,并且能够按需刻画所需的旅游发展规划。



精彩推荐

林峰:在《中国旅游投融资报告2017》中挖掘数据价值

解码资本 |《中国旅游投融资研究报告(2017)》发布

创意设计 | 户外露营、住店怎能少了“帐篷”的足迹?

魏小安:未来已来,旅游业如何“好玩 · 玩好”

马牧青:旅游开发的标准化思维是一种小农意识

图解 | 中国人的旅游消费账单:男人更舍得花钱

专家丨魏小安:全域旅游不能靠忽悠,关键看结果

魏小安 & 林峰:创新驱动中国旅游行业发展

林峰:旅游产业资本化程度低,急需突破

马牧青:旅游生活化开启乡村旅居新时代

魏小安:旅游老炮儿对投资热的冷建议

政府旅游运营的职能、理念与步骤

一个总编眼中的旅游资本市场指南

干货 | 旅游运营与书记市长的立场

魏小安:创新应对旅游未来与泡沫

干货 | 休闲农业PPP项目新契机

从乡村旅游到市民农庄的发展

魏小安 | 共享经济与休闲未来

旅游规划也可以诗情画意

聚焦政府旅游运营

关注“绿维创景”微信订阅号,回复关键词“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投融资、IP”,获取更多政策、案例、研究等综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