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疗原创】看青医附院如何善用“互联网+”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文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信息管理部主任
徐浩
☞ 从2012年,青大附院完成了移动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各院区所有病区和急诊留观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开始了移动医疗应用建设。移动医疗实现了医院业务的闭环管理,打通了医生站、护士站到病床之间最后的信息通道,能够全流程掌控就诊患者的信息,大幅度降低了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提高了医疗质量;医生和护士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到患者的病情,提高了医疗效率。
让工作站移动起来
移动医疗体系终端设备包括医疗专用PDA、iPAD平板电脑和移动医疗推车三类。其中,医疗专用PDA提供给护士使用,这个终端将跟踪患者入院后所有就诊环节上的条码信息,做到对患者数据的实时采集上传和执行。iPAD平板电脑主要提供给医生使用,医生在查房或诊疗时可调阅患者各种数据。对于一些患者,例如手术刀口的感染情况,可以通过拍照功能记录患者病情状况的照片,加入到患者的多媒体电子病历中,用于分析病情和决定诊疗方案。老师查房时,学生还可以利用iPAD的录音功能,将老师的重要查房情况录下来,事后分析记录,这也可以进入患者的多媒体病历中。
青大附院的移动医疗覆盖了所有科室,目前共使用450台移动医疗推车,其中260台由护士使用,190台由医生使用,相当于是医生和护士的移动工作站。
护士在日常工作时,能够通过移动医疗推车, 调阅系统中患者各类数据、执行医嘱、书写护理相关病历等,同时还可以直接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出入量等生命体征信息。
医生在查房时,也可以通过移动医疗推车开立医嘱、书写病历、向患者解说病情,甚至作为临床的教学工具。
护士和医生的所有工作都可以在移动医疗推车上完成,在不查房的时候,护士、医生和医学院的学生,都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推车的电脑上插入UKey,登录系统,完成自己的工作,不用再去排队使用工作站的台式电脑了。
让手术室实现闭环
图1:手术信息发布
青大附院手术室建设得较早,网络口部署得较少,为了便于手术室的信息化,实现手术的闭环管理,我们在所有手术区域部署了无线网络,在每个手术间部署了一台移动医疗推车,供手术护士和外科医生使用;一台触摸屏式的移动麻醉工作站,供麻醉医生使用。
手术间的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数据实现了实时采集,生命体征数据自动采集、存储,记录及时准确,展现在移动麻醉工作站上。麻醉记录单、术前访视单、术后访视单、恢复室记录单等均电子化,并有CA认证的电子签名。患者从进入手术室、进入手术间、手术开始、手术完成、进入恢复室、离开恢复室、离开手术室等各环节均扫描患者腕带,精确记录各环节的时间。
手术患者各种状态实时改变需记录,包括(1)申请:手术科室申请,手术室未安排或未拒绝,同一天同一患者只能预约一台手术;(2)急诊:急诊申请状态,手术室未安排或未拒绝;(3)拒绝:手术室认为该手术不应进行,拒绝安排手术;(4)安排:手术室已安排手术,但手术未开始;(5)术中:麻醉医师已开始麻醉监护;(6)术毕:麻醉医师已结束监护;(7)恢复:恢复室PACU开始监护;(8)完成:患者出手术室整个手术结束,手术信息锁定,不允许更改,并且将患者状态实时传输到家属等候室的大屏幕上,动态显示患者手术进度(术中/术毕/恢复/完成),无需前台护士监管,患者家属对手术的进度一目了然,缓解了焦虑的心情(见图1)。
多角度切入互联网
1.2014年多点、全面
图2:“掌上青医”手机App专家预约
继2013年开通了“掌上青医”手机App后,2014年,青大附院开始全面拥抱互联网(见图2)。这一年,我们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预约挂号服务(此前,已经通过门户网站、电话和呼叫中心,以及第三方预约平台等渠道,向患者提供了此服务)。所有的预约及挂号渠道都从统一的号源池,无差别地获取号源,医院提倡患者预约就诊,无论通过哪个渠道,患者都可以预约一个月之内的号源,能够预约到某天的某个具体时间节点,可精确到分钟。
预约剩余的号源会在当天自动转化为现场号。由于所有号源都与时间节点挂钩,预约剩余的号源或许是上午八、九点的号,也有可能是十点、十一点,甚至是下午某个时刻点的号。已经预约出去的号源,倘若当天1小时之内患者没有来就诊的话,会转变为现场号。患者们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就诊方式,多样化的预约挂号渠道,保证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能够预约到号。
在预约挂号的基础上,2014年,我们又将全门诊流程向患者开通了支付宝的支付服务。患者在支付宝和医院通过身份证双实名认证,并同意支付宝获取其相应信息后,医院就向支付宝开放一定的数据接口,患者从挂号到就诊的整个流程,不再需要到医院窗口或自助机设备交费了。预约挂号成功后,患者可以立刻交费,就诊完成后,各种医嘱立即推送到患者手机上,可以直接通过支付宝付费取药做检查。检验检查结果也会自动推送到患者手机上,无需在医院自助机前等待结果报告。
既有就诊流程中的许多环节减少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和就诊效率都得到了提升。这一应用尤其受到了年轻父母的欢迎,过去孩子看病,他们需要带着孩子辗转于不同的窗口交费,现在只要在就诊区陪着孩子即可。
为了保证数据及应用安全,医院内部核心网络与互联网是物理隔离的,网络预约挂号、网络支付等应用的实现,采用了与银行金融机构网络银行类似的建设标准,这样既保证了患者可以通过公网访问到医院内网中相应的数据,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此外,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机构也有义务保障患者隐私数据的安全。
2.2015年口袋医疗
图3:移动办公
图4:口袋医疗-随身医生工作站
图5:口袋医疗-会诊管理
2015年,医院开通了门诊免费WiFi和支付宝院内三维导航服务。将医院门诊区内的所有诊室、检验检查室等房间布局绘制成三维地图,患者通过AP实现室内定位,其在医院的每个就诊环节完成后,都会得到前往下一个环节的最优路径导航。为了确保患者准确定位,医院部署了大量AP,是提供基本WiFi服务的2倍。确保门诊区域的每一个位置,都能够检测到至少3个AP信号,这样手机定位才能够较准确。
2015年,面向医生开通了口袋医疗应用,医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看到所管患者的所有电子病历信息,包括医嘱、生命体征、病程记录、检验检查等(见图3)。一些常用的功能,例如会诊管理、抗菌药物分级审批等也可以在手机上处理,大大方便了医生的使用,成为医生的随身医生工作站(见图4)。对于一些需要在计算机上大量录入处理的应用,例如排班调整、医嘱录入与审核等,我们建设了云桌面,利用VPN从公网连接到医院内网,将内网医生工作站搬到互联网上,适用各种微机、平板电脑等。对于在夜间或节假日病情突然变化需要上级医生处理的患者,上级医生可以在家中先行通过家中电脑查看患者的病情,能够直接处理的就直接在电脑上下医嘱处理了,大大节省了时间,这一系统深受中青年骨干医生的欢迎(见图5)。
移动医疗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差错率,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弥补了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不足,提升了患者的就诊效率、就诊体验。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医生。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10月刊
点击查看“‘互联网+’时代的青大附院”专题往期精彩内容:
【e医疗原创】青大附院徐浩:走到“互联网+”之前,我们走了多少路
请继续关注该专题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的机遇
挖掘医疗数据价值,建设临床科研数据管理系统
11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重要行业资讯
刊首语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10月刊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