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规则:明星参加真人秀综艺,到底有没有剧本?

栀栀 文化产业评论 2019-06-30

 

第2008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年来,随着各大综艺的热播,导演背了多年的锅似乎轻下来不少,现在网友吐槽节目,火力大都集中在编剧,“都是编的”、“肯定有剧本”,难道所谓的真人秀综艺都是假的?其实,在综艺节目中,“剧本”从未送到嘉宾手中,连导演拿到的都是流程台本,那么,综艺编剧究竟是怎样神奇的存在?


 

作者 | 栀栀(文化产业评论作者、资深综艺从业者)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Cady

 

“都是编的”,“肯定有剧本”,现在的网友吐槽节目,火力大都集中在编剧,导演背了多年的锅也总算轻下来不少。2013年,湖南卫视从韩国MBC引进《我是歌手》,一个新的工种——综艺编剧也悄悄地在综艺节目的幕后团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综艺编剧从何而来

 

提到编剧,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影视剧编剧。演员按照剧本指示,说出台词,完成角色塑造。目前大部分开设编剧专业的高校,培养的几乎都是这类影视剧编剧。一个行业的专业分工越细说明一个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不同于影视剧行业目前已经存在的专业细分工种,现阶段国内综艺节目分工并不是很明晰,特别是对于中小成本的节目而言,三个人就能做一档节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编导就是是综艺节目的核心创作工种,工作内容涵盖编剧和导演,有时候还会兼任摄像、场记、导播等其他职位,单纯的编剧岗位却从未在综艺节目的字幕表中出现过



相对于国内的综艺节目幕后分工来说,韩国的综艺节目分工更加成熟。1990年左右编剧岗位开始出现在韩国的综艺圈,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和韩国电视剧一样,综艺节目也是“编剧中心制”,编剧的薪酬处于所有工作人员的顶端,大约占总体制作费的三分之一

 

近5年来,随着与韩国综艺团队合作的加深,真人秀剧情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编剧这一岗位慢慢进入国内各制作团队,逐渐成为综艺节目的常规工种。节目策划、节目框架设计等工作内容从原本编导的职责中分离出来,作为编剧的主要职责,而导演的工作则集中在节目的执行上,把编剧纸上的方案在节目中呈现出来。两者的关系如同夫妻,分工协作,相互扶持,共同为节目负责。

 

剧本在谁手里

 

《极限挑战》《奔跑吧》这种真人秀节目常常会被质疑有剧本,嘉宾都是照着剧本来演。作为两档已经播出多季的现象级综艺,每期节目时长接近2小时,说它们没有剧本确实有点像天方夜谭,难以让人信服。但剧本到底有没有被送到嘉宾手中才是综艺节目与戏剧最大的差别


 

戏剧是演他人,而真人秀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嘉宾在当下的真实反映才是真人秀的核心看点。编剧为了让这个核心看点更加真实,当然会把剧本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在综艺节目里,拿在导演手中的剧本其实只是台本,上面有详细的节目流程,这些流程会根据节目需求适时通过编剧或者导演透露给嘉宾。为了让真人秀更好看,综艺节目和影视剧一样也会设置规定情境。例如在《奔跑吧》第二季第一集中,让7位明星嘉宾接受英文面试,并完成两小时准备全英文演讲的任务。


 

在节目中,明星嘉宾或尴尬,或无助,或化险为夷,或想要退出,这些反应都不是编剧事先能确定的。但是编剧在录制之前肯定会预设A,B,C等多种情况的出现,并根据相应的情况写出相应的流程。这种规定情境的设置在现在主流综艺节目中非常常见,节目中明星的具体语言和动作是没有剧本的,同时也是不可控的,例如《我是歌手》第三季中孙楠退赛的行为。但这种不可控,并不代表编剧就无作为,编剧的工作就是把这种不可控的情况转化为可预见的情况


 

综艺编剧具体做什么

 

在一个综艺节目的筹备期,编剧和导演的职责并不会完全区分。而且对于一些筹备周期较长的节目而言,筹备期的工作人员可能只在10人以内,这时所有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完善节目方案。在这一阶段,每个节目的命运不尽相同,大部分节目会因为种种原因胎死腹中,而剩下的那些幸运儿则开始正式立项,进入录前准备阶段,这时编剧的分工才会逐渐显现。

 

对于大型真人秀来说,编剧团队少则4-5人,多达20-30人。总编剧对节目总体创意负责,有艺人和选手出现的节目会区分艺人编剧选手编剧艺人编剧要求很高,多为经常和艺人合作,经验丰富的编剧;选手编剧在选秀节目中用得非常多,选手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都是靠选手编剧的挖掘。

 

编剧在录制之前会确定节目主题,设计整体框架,同时也需要足够了解节目嘉宾,撰写人物小传。戏剧编剧在创作人物时,通常是先有性格,后有人物的行为,但是真人秀面临的都是活生生的个体,编剧只能从人物的行为来分析其性格,再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把握来创作可以发生故事的情境,并预设嘉宾反应,这种预设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就是考验一个编剧成熟与否的标志

 

在节目录制期间,如果人员充足,每位嘉宾都会配备相应的编剧,他们会贴身跟随嘉宾,有些嘉宾会主动进入节目所设的规定情境,有些则需要编剧及时与嘉宾沟通,引导嘉宾进入情境。最新一季《极限挑战》第4期中,张艺兴在状况外,孙红雷叉腰“教导”道:“你懂不懂得什么叫规定情境?”大部分时候这个“教导”工作落在了编剧头上。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编剧会根据嘉宾的实际反应对之前的预设做出相应的调整,慢慢将嘉宾的某一个性格放大,也就是经常被大众讨论的“人设”。人设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标签,这也是综艺节目和戏剧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

 

在戏剧领域,编剧追求“圆形人物”,即追求主要人物性格的饱满;而在综艺节目中,编剧则偏好“扁平人物”,他们常常会给人物加上一个人设,通常是一个人最容易被人记住的一方面,这样方便观众在一周后再次观看节目时还能想起这个人物。

 

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编剧在和嘉宾相处过程中,会暗中观察嘉宾适不适合这个人设,如果不适合,就会及时做出调整。例如在《极限挑战》第一季节目中,张艺兴还是一个会被孙红雷骗,而在地铁上流泪的耿直boy,被冠上了“小绵羊”的人设;但到了第二季结束,随着张艺兴在节目中变现越来越成熟,变得有勇有谋,人设也随之往“小狐狸”方向转变。



在不同的节目中,嘉宾面临着不同的规定情境,同一嘉宾可能会有不同的人设,例如郑爽在《花儿与少年》和《这就是铁甲》中的人设就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嘉宾在两档节目中所要完成任务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可能会大相径庭。


 

在节目录制结束,后期剪辑又是编剧发挥作用的另一个战场。编剧们会根据前期的录制整理出一个剪辑大纲,再根据需要把素材填充进每一段落。有时候,同一期节目的素材,可以剪辑出完全不同的剧情。例如《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在节目播出期间,许晴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公主病”,受到大量网友的攻击。在节目播出两年之后,有一段《花儿与少年》第二季的未播片段在网上流出,网友又开始理解许晴,攻击其他嘉宾的表里不一。这种剧情的取舍,一般都是编剧们综合考虑节目的整体需要才做出决定,然后让剪辑师剪辑出想让观众看到的故事。


 

成片,多方博弈的成果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在国内目前的节目制作环境下,编剧不可能一言独大,最终的成片一定是多方博弈下的成果。明星嘉宾们在综艺节目里表现出来的“他们”可能不到本尊的百分之十,所以太认真你就输了。

 

当前,国内的真人秀越来越追求故事化,也出现了类似《明星大侦探》这种故事需要强大逻辑支撑的综艺节目,对于编剧的要求也越来高。但是目前综艺节目编剧相较于韩国编剧还处于新生状态,大量编剧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经验的累积,在节目中话语权较小,薪酬也和普通编导没有什么差别,和韩国编剧相差甚远。整个综艺编剧行业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打磨,才能走向成熟。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高薪诚聘:合作作者(点我了解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微店单买笔记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