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游戏版号发放再度暂停,行业寒冬入春难?

慕玮华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277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游戏行业再度曝出游戏版号审批申请暂停受理的消息,这是继2018年3月之后又一次游戏版号审批申请暂停受理。游戏行业的版号审批问题再度引发较大波澜,有版号的尚且求生不易,暂时无法通过审批的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确需要重新评估自身风险。如果说,严格的监管政策是在倒逼游戏厂商向精品化方向提升产品质量,那么,在2018年经历了“去泡沫阶段”的游戏行业,仍将面临一段时期的“行业阵痛期”。



作者 | 慕玮华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李姝婧

 

近日,游戏行业再度曝出游戏版号审批申请暂停受理的消息。

 

我们来梳理一下整个事件,2月19日,博主@老刀99 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接中宣部通知:现暂停所有游戏的申报寄送工作,后续待中宣部出版局进一步通知。”



消息一出,行业议论纷纷,不少媒体迅速向相关企业、监管机构求证。“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对。是因为涉及到后期有材料方面的调整,所以目前我们暂时不接受所有的材料。”

 

记者再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求证,得到的回复是“正常受理,只是暂时不能寄北京。总局可能对申报材料的格式有调整。”

 

与此同时,北京某大型游戏公司人士表示并未接到报批暂停通知。这意味着,此次暂停仅为地方监管部门报送总局的层面暂停,并非“全面暂停”,游戏公司仍可继续向当地机构提交游戏版号审批申请。



2月27日,据彭博社的报道,网易针对此前相关部门暂停游戏审批的说法表示否认,并表示目前相关部门对游戏送审的方式进行修改,但这不表示新游戏送审渠道关闭。 


至于产生此次暂停的深层原因,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网络游戏获得版号需过双重审核

 

2018年3月,广电总局暂停对国产及进口网络游戏发放版号,这一动作也被不少媒体解读为游戏行业的“寒冬”“至暗时刻”。截止12月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表示游戏版号审批恢复,由于在此期间网络游戏的备案程序仍在继续进行,排队等候版号发放的游戏已达7000多款。

 

经统计,版号审批恢复后已有538款国产网络游戏通过审核。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游戏审批结果公示


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的国产网络游戏初审流程图,休闲移动游戏、属地化及非属地化网络游戏均需通过地方审批后,再报送总局进行审批。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国产网络游戏初审流程图


以属地化网游审批流程为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要求归属上海市的互联网出版单位(即游戏公司)将申请材料报送市新闻出版局或通过网络进行申请,材料包括出版单位请示文件、审读报告、著作权证明材料及著作权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运营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ICP证复印件等一共10份文件。

 

整个审批流程无审批费用,承诺办结时限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名通过后15个工作日。


国产属地化网游报批申请材料


对于国产休闲移动游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承诺办结时限为材料齐全后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要求较为简单。


△国产休闲移动游戏报批申请材料


结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工作人员“总局正在调整”的回复,可以了解到,网络游戏审批流程采用“二审制”,游戏厂商需要通过地方-中央双层审核才可拿到版号。

 

再看北京。本月14日召开的游戏出版管理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指出,北京将出台《游戏内容审核流程规范》,进一步简化游戏审批流程,提高流程的透明化和规范化,将游戏内容质量和社会效益作为游戏过审的优先条件。

 

然而目前,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版权局)网站显示无法访问,暂无最新更新的游戏审批流程。尽管游戏企业仍可向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递交材料,但具体的审批流程将面临调整。



对此,曝出版号暂停受理的微博博主@老刀99 也表示“已经提交申报材料的继续流程,通过审批的也会继续发,只是新申请的暂停了。”

 

综上,除北京外,游戏审批流程在总局层面也面临调整。从整个审批流程上来讲,还没进入二审环节的游戏将暂时拿不到版号。至于何时能够拿到版号,有关机构并未下发明确的通知。

 

事实上,2018年3月出现版号发放暂停的直接原因与国家机构改革有关。游戏版号审批恢复后,冯士新表示,“由于申报游戏存量比较大,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可以看到,一方面,国家新闻出版署需要继续处理去年以来积压的多款游戏,另一方面,在审批流程上,本次暂停也是为了优化游戏审批流程,在动机上对游戏产业是利好的。

 

游戏行业“去泡沫”,“阵痛期”仍将持续

 

回到游戏行业现状。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联合发布的《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我国游戏市场实际营收再创新高,达到2144.4亿元,较上年增长5.3%。



同样,2018年出口游戏表现良好,创收95.9亿美元,年度增长率达15.8%。



数据表明,游戏行业的发展并不消极。不过,从增长率历年变化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游戏行业发展整体呈现放缓趋势。

 

实际上,行业发展存在泡沫,从野蛮生长到逐渐规范,也是厂商与监管部门相互博弈的结果。



这些年,每次监管机构一有动作,来自行业内外的声音总是褒贬不一。去年12月,一则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成立的新闻遭到群嘲,部分民众、厂商视监管为敌人。这种民众、厂商、监管机构在诉求上的割裂,也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


在游戏产业中,用户、厂商、监管部门是整个产业的关键组成,游戏用户多为青少年,这些青少年不一定具备成熟完善的价值观与自控力,能够有效抵御游戏成瘾以及不健康的游戏内容。

 

作为游戏内容、价值导向的把关人,监管部门决定用户可以接触到什么样的游戏。一个健康的游戏产业尤其需要厂商与监管部门协同输出正向内容,将色情、暴力、涉赌等内容隔绝于青少年的世界之外。



可以说,一直以来行业的监管动向,则是为净化游戏环境、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的。

 

而由于立法与监管的滞后,行业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红利,大量资本涌入游戏行业。据统计,仅在2017年,监管部门就发放了近万个版号,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催生出大量不良游戏厂商,这些厂商背靠“赚快钱”的资本,无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位资深游戏媒体人曾表示,与其将当前市场上的游戏称为“游戏”,不如称之为“商品”,赚钱成为不少厂商的唯一诉求,博彩、换皮游戏泛滥成灾,屡禁不止。



“搜狐科技”也曾援引艾媒咨询CEO张毅的观点,揭示出这样的行业现状——大型游戏公司依靠“人海战术”储备大量版号,几百个团队做上千款产品,再通过个别爆款长期获利,导致整个行业的浮躁。

 

去年以来,由于拿不到版号,大量中小型游戏公司裁员倒闭,其余企业则依靠已经拿到版号的游戏硬撑。

 

但是,相较其他互联网产品,游戏的生命周期并不算长。因此,在无资本加持的情况下,许多厂商确实需要在短期内实现盈利,能否快速通过审批也是决定这些厂商能否活下去的因素之一。



如今,版号审批问题在行业再度引发较大波澜,有版号的尚且求生不易,暂时无法通过审批的中小型游戏公司的确需要重新评估自身风险。如果说,监管政策是在倒逼游戏厂商向精品化方向提升产品质量,那么,在去年经历了“去泡沫阶段”的游戏行业,仍将面临一段时期的“行业阵痛期”。

 

结语


监管加码,资本退潮,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因监管机构暂停发放版号而导致部分厂商死亡的情况固然存在,但这并非唱衰游戏行业的理由。

 

对于民众和监管机构,好游戏是需求,对于资本和游戏厂商,拥抱监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未成年人与依靠好游戏赚取收益并不矛盾。此次申报材料调整、地方报送暂停将导致部分游戏企业延缓拿到版号,但不会妨碍这些企业继续研发、送审高质量的游戏产品。

 

当然,从研发、过审到获取回报,未来游戏厂商无疑将面临更高风险。新申请的版号何时发放未有定数,但“阵痛期”一过,行业也该恢复其应有的样子。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在微店上购买最新文创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