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比江一燕的野鸡奖 这些明星才叫真正的跨界

夏盼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615期文化产业评论

几天前,江一燕因获得美国建筑师大奖而登顶热搜,但此番高调跨界却遭到了网友的质疑。在娱乐圈中像江一燕这种玩跨界的艺人不在少数,有些玩的风生水起,有些只能惨淡收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跨界成功和失败的艺人有哪些以及背后的原因。


作者 | 夏盼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270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10月21日,微博传出消息称江一燕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大奖,其参赛的作品是“梦想家园”。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门槛很高,很少有明星能够涉足其中,而江一燕作为一个荧屏上非常活跃的女艺人,为什么能忽然获得建筑设计方面的奖项呢?
 
这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质疑。随着时间的发展,事情逐渐明朗,原来“梦想家园”是江一燕自己的项目,她就是甲方,所谓的获奖照片是去现场时一起合照所得。尽管江一燕在其后的微博里努力解释,但她在这件事情上已经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 野鸡奖博出位


照片里的奖项是Architecture MasterPrize™ (AMP),是一个伊朗人在美国创立的,国内媒体不明就里,翻译成了“美国建筑大师奖”,实际上和美国没什么关系。


从该奖项举办方的官网信息来看,负责颁发建筑奖的负责人叫David Teravagimov,从履历来看,他竟然完全没有建筑行业经历。也就是说,这个奖项只是一个不知名的野鸡奖,其目的就是为了营销搞活动。

 
在江一燕“得奖”之后,新浪浙江和爱奇艺纷纷转载了这条消息,引发了较大的阅读量。如此小的奖项却能获得这么大的曝光量,难怪大家会认为她是在哗众取宠了。
 
  • 甲方挂名不地道

 
这也是江一燕遭到群众痛斥的主要原因,在建筑公司的设计师们看来,甲方可以虐乙方千百遍,但是把乙方的工作成果冠上自己的名字就是原则问题了。


而且从江一燕的自述中也可以看到,她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前后共更换了五六位设计师。足以见得作为一个甲方,江一燕在项目的细节上是非常挑剔的,这也是乙方们最不喜欢的客户。
 
总的来说呢,江一燕的这波跨界营销是实打实的失败。
 
原本明星玩艺术是一个很好的圈粉idea,但是必须得拿出真金白银,而且得低调。比如关山月的弟子徐锦江老师,不仅画得一手好画,还从来不炫耀。


如此宝贵的热榜机会被江一燕白白浪费,实在让人可惜,不过娱乐行业玩跨界的人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人副业多达几十种。相比于江一燕的高调“跨界”,真正的跨界往往更加内敛,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娱乐圈里那些副业玩到风生水起的例子。


第一类:亲力亲为型 严把质量关
 
  • 明星代表:陈坤、赵薇

 
明星跨界一般都有不错的开场,不过能够亲力亲为的明星很少,而且一般肯自己做的都玩的不错,比如全家上阵的赵薇。
 
早在拍摄《还珠格格》时,赵薇就已经是投资界的活跃角色了,2002年赵薇出资210万元投资北京普林赛斯文化,这家企业的法人正是赵薇的母亲魏启颖。


除了母亲以外,赵薇的哥哥、丈夫也都有和她一起进行投资操作。其后的十多年里,赵薇一直在和家人进行各类大小投资,其中最出名的一次操作就是对中国创意的抄底买入,8天以后直接创造了11倍收益的股市小神话。自此以后赵薇也被投资圈称为“女版巴菲特”。
 
以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赵薇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敢想敢做、全心投入”的魄力,不管是03年入股重庆路桥,还是06年扩股唐德影视,赵薇的选择在当时来说都“比较危险”,还经常买入一些不被人看好的股票,眼光相当另类。
 
另外,她还会积极参加参股公司的具体经营,和各类行业大佬交往甚密,光是这一点,赵薇和其他“打酱油”的跨界投资明星们就有着本质的区别。


事实也证明,赵薇的选择大部分都是对的,尽管有少数亏损,但大部分项目都成功上位了。比如重庆路桥和唐德影视就逆势大涨,让赵薇成了名副其实的“娱乐圈股神”,这些成功的投资也成就了她如今63亿的巨额身家。
 
同样对粉丝亲力亲为的还有陈坤。
 
陈坤的跨界很特别,因为他是第一个用微信会员进行收费的名人。添加陈坤微信之后,可以看到陈坤个人的书籍和写真,不过这些都需要缴纳微信会费才行。其中的“行走”系列书籍、私房音乐以及私房照等等,都是陈坤自己亲自拍摄的。


陈坤微信月度会员的收费是18元,年度会员的收费是168元,2013年曾经传出陈坤的微信一天的收入达到700万元的消息,事后陈坤澄清称并没有这么高的收入,这是空穴来风,不过也能从侧面证明陈坤的变现能力。
 
从陈坤微信的内容矩阵上来看,大部分都是陈坤个人自己的原创作品产出,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在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这也得到了粉丝们的忠实拥护,时至今日,陈坤微信仍然在持续稳定的运行着。
 
  • 反面教材:甩手掌柜式 只管收钱

 
北京有句话讲“没有在北京开过馆子的明星就不是明星”,意指涉足餐饮行业的明星多如牛毛。从早先的赵薇、包贝尔、韩寒、吴奇隆到现在的孟非小面、林更新的爸爸烤肉、张敬轩的仙后餐厅以及罗志祥的甜品店等等,几乎都是九死一生,大部分都没有逃过关店倒闭的结局。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明星大多属于甩手掌柜。


明星对餐饮业本来就不太熟悉,涉水餐饮行业多半是找第三方团队落地操作,自己只是挂一个名头,实际参与经营的部分很少。所以第三方团队为了能从明星身上多赚一点,价格普遍是水涨船高。


不少明星餐厅的消费水准都高出市场均价,比如黄磊和孟非开的黄粱一梦,最便宜的锅底78元、毛肚198元,孟非小面最便宜的素面都是30块钱一碗,而徐峥的寿司店平均消费居然超过了1200元,让人望而生畏。
 
这样的明星餐饮店虽然一开始有粉丝效应的加持,但长久下去必定很难做大。

第二类:商业精英型 做演员只是副业
 
  • 代表人物:任泉、谢霆锋

 
同样是开餐饮,任泉的餐饮店就活的不错,早在进入演艺圈之前,任泉就对投资行业非常有兴趣,一直都在尝试做一些小生意。后来开的第一家餐饮店生意还不错,这让他信心大涨,所以在10年以来任泉都是演艺为辅、投资为主,他经常会和圈内好友交流投资心得。


正因为他对商业有高度的敏感,迄今为止他投资的35家公司在市值表现上都非常不错,其个人资产也超过了1亿,并且与万达王思聪成为了私交好友,王思聪曾经坦言任泉是一个很有投资头脑的人。


在媒体公布的《2017年投资人排行榜》上,任泉排行34位,他的好友王思聪排行37位,充分证明了市场对任泉眼光的认可。
 
在投资这一点上,谢霆锋也堪称出类拔萃,谢霆锋旗下的“Po朝霆”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门从事特效制作服务,这家公司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抓住了当时产业链里非常重要的一环节:特效外包。


在那个时期,特效制作是华人后期制作上的一个巨大劣势,但是年仅23岁的谢霆锋看到了风口,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眼光。这家公司在短短几年以内就承包了香港所有的电视广告后期业务,在2009-2012年年,该公司还在上海与北京开设了分公司,年营业额超过了1亿元。
 
像任泉和谢霆锋这类明星,属于天生的商人,做演员只是因为颜值高、演技好,他们最擅长的还是投资。
 
相对来说,孙悦、孙楠、王学兵、李亚鹏等人的餐饮和酒吧产业均属于跟风操作,在餐饮跨界这场游戏里,只有任泉的“热辣壹号”比较亮眼,还有一些活的不温不火的,比如陈小春的七爷清肠腩港式茶餐厅、舒淇的4号厨房以及那英的舞心拉面,过是过的下去,但是不出彩。


  • 反面教材:缺少商业基因 强行跨界


商业眼光平平还不算太坏,最差不过是关店倒闭下一波再来,赌上十次总会有那么两三次能成功的。但是如果商业眼光太差的话,可能就会把自己坑死,比如吴宗宪。


吴宗宪多年以来非常热衷于投资,他开过餐厅、烤肉店、火锅店、健身房,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屡战屡败的吴宗宪并不灰心,后来又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在led工厂上,结果依然惨败,负债高达7亿新台币。为了抵消欠款,吴宗宪不得不变卖名下豪宅豪车,一度传出破产的传闻。
 
吴宗宪的失败并不能完全归结于运气差,和他本人的考虑有很大关系,比如近日吴宗宪投资的新副业——来自德国的吸尘器品牌,光是一台的售价就高达两万人民币。


本来主打高端市场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质量毕竟要过得去,而这台吸尘器的质量并不怎么样。上线不久就有几名客人退货,联络客服之后还退货无门,就连吴宗宪自己的粉丝也不买账。
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吴宗宪虽然是综艺方面的天才,但是对待投资的思虑却很不专业,连产品质量和市场价格都没有好好调研就开工。


不过最让人大跌眼镜的还是,在发布会上吴宗宪竟然口出恶言称“嫌贵别买”,足以见得其商业头脑几乎为负。

第三类:营销强人 跨界最省钱
 
  • 代表人物:张庭


除了餐饮行业之外,化妆品行业也是各大明星争相角逐的战场,不过这一行从来都是强者如林,既有兰蔻、雅诗兰黛以及迪奥等一众大牌企业虎视眈眈,也有一些活跃资本时刻准备入局。


因此,明星做化妆品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大牌潮牌。不过也有少部分活的比较滋润的,比如张庭的TST庭秘密品牌,目前已经成长为一个中游化妆品潮牌。


其实这个牌子的风评非常差,一直以来都不乏有烂脸事件和黑帖,但是目前仍然活得风生水起,最大的原因就是庭秘密拥有完善的公关体系和营销把控。
 
从一开始,庭秘密就更像是一家专业的营销公司,它不像其他明星品牌那样“玩票”,在成立初期就以创始人张庭为代言人,并走微商渠道,其后还分别邀请过蒋依依和林志玲作为代言人打开市场。


最重要的是,庭秘密十分擅长概念战,其核心卖点为“活酵母护肤品”,这和其他明星的简单代言有天壤之别。而且庭秘密会专门删除网络负面新闻,严格把控舆论风向,这也是其他明星企业比不了的。
 
总的来说,庭秘密在宣传方式上类似微商,既有概念营销,也有公关控制。与其说是张庭开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倒不如说是一家专业的营销公司利用张张庭的明星身份省了一笔代言费。

  • 负面案例:过度依赖粉丝传播 不注重营销


说到明星跨界玩化妆品的失败案例那就数不胜数了,最显眼的是羽泉男士护肤,产品本身还是不错的,还获得了《2014年度最佳劲能醒肤产品大奖》。


只可惜这家品牌很不擅长做营销,从始至终都只是发了一些简单的通稿,没有比较亮眼的市场操作,以至于销量一直都不咸不淡,最后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同样玩砸的还有刘嘉玲的嘉玲面膜,尽管选择了微商渠道打开销路,但缺少营销操作,产品依靠刘嘉玲的名气并没有打出效果,上市不久就亏损达到两百多万。2015年,该品牌被香港某公司以两点5亿元的价格收购51%的股份,从此淡出了市场。


还有一类明星是,既没有名气又没有营销意识,就死的更快了。比如金莎的love系列香水,2018年6月注销了所有备案彻底退出市场,还有2016年钟丽缇的大美妞美容液,仅仅运营一年之后就彻底挂了。
 
结语
 
明星固然有跨界的资本,但是另一个行业毕竟有不同的规则,如果只是打着捞一笔的心态来试一试,就注定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纵观所有在跨界方面玩得出彩的明星,无一不是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人,像尚雯婕这样的例子就非常典型,依靠自己的创业能力在娱乐圈打出了一片天地。粉丝们只看到了她出道以后的光彩,却没看到名人光环后面那个“复旦才女”的身份,就算不在娱乐圈,尚雯婕也能在其他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然而总有一些明星不注重产品质量,代言或投资三无产品,比如张馨予的护肤产品、郭德纲的大脸面膜以及成龙代言的霸王洗发水等等,都是盲目跨界的负面案例。
 
在此也希望,明星们在对待跨界投资这件事上能多一些理智,少一些跟风,让大家看到更多健康的明星企业,感受到多姿多彩的文化跨界。

-END-
留言话题互
你还知道哪些明星成功跨界?


本文为「文化产业评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欢迎加入读者群,请加微信号whcy006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向业内专业大号「文化产业评论」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