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华到落寞,香港小姐70年
第3710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喋血双雄》《纵横四海》《英雄本色》……或许你没有看过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经典港片,但你一定听说过以下这串熟悉而闪亮的名字。
张曼玉、赵雅芝、李嘉欣、袁咏仪……在颜值高、演技好、美貌与智慧并重等标签的背后,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香港小姐。
当时香港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也不是旺角铜锣湾,而是香港小姐。”
这场历经70余载历史的香港选美大赛,始于二战刚结束在夜总会举办的选美活动,到90年代由香港无线电视(以下简称“TVB”)举办,成为一年一度的造星舞台,再到如今盛况不再,少人问津,甚至被吐槽为“选丑”的“常规选美大赛”……
走向落寞已是其不争的事实。在此背后,或许正是江河日下的香港电视产业,是不思进取、拒绝创新的香港选美乃至影视产业发展。仔细琢磨,或许能带给我们新的思考。
一场始于香港夜总会的选美
这场曾经盛大的选美盛事历经70余载风雨,据笔者总结,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故事还得从1946年开始说起。
1946年,二战刚结束一年,中国百废待兴。6月,香港丽池花园夜总会举办了一场选美大赛,成为首届香港小姐选举的源头,美其名曰“选美”,但其实只是达官贵人们的一场娱乐消遣。名义上,活动由香港中华业余泳团和英空军俱乐部举办,但幕后真正主办人则为有“香港杜月笙”之称的丽池花园夜总会老板李裁法。
彼时,佳丽们只需泳装出场和展示仪态,即可完成比赛流程。不得不提,这一“泳装秀”经典环节也保留至今。尽管这在当时看来有伤风雅,各界女性都被劝诫不要参赛,也曾引发不少社会舆论。
这场选美中,23岁的李兰胜出,成为香港有史以来首位香港小姐。随后,李兰由此手握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参与了香港抗战结束后制作的首部电影《情焰》,及《满城风雨》《黄飞鸿鞭风灭烛》等作品,开启了短暂的演艺生涯。
1946年至1966年的二十年间,香港共举办了10届选美比赛,之后停办。直到1973年,香港小姐的选举才按照世界选美的标准进行,并延续至今。
这一阶段可谓香港小姐发展的黄金时期,先后诞生了朱玲玲(1977年冠军)、李嘉欣(1988年冠军)、陈法蓉(1989年冠军)、袁咏仪(1990年冠军)、郭蔼明(1991年冠军)、李珊珊(1996年冠军)、郭羡妮(1999年冠军)等知名港姐。
这批港姐不仅凭借出众的气质、外貌与智慧夺得桂冠,而且后来也没有辜负观众,用事实证明自身实力,通过参演一众经典港剧港片,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度证明了善于造星的TVB“慧眼识英才”的能力。其中,也有部分港姐通过嫁入豪门、成为影后等,踏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之所以把这一时期称为“黄金时期”,一来因为那些年的港姐们的确实力过硬,颜值抗打,才艺足,演技够,满足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兼具美貌与智慧的理想女性的想象与认知。二来,港姐选举大赛质量高,创意强,大赛中常邀请如“四大天王”等明星又唱又跳,现场助阵,且评委、主持阵容强大,常年由曾志伟、郑裕玲、陈百祥、郑丹瑞等香港名嘴主持,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娱乐性、观赏性。
不得不提,这一“黄金时期”发展后劲也很强,甚至辐射到了千禧年后的内陆影视产业。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众多港姐尽管当年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在香港电视产业没落后,依旧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进入内地发展,同样风生水起。如“皇后娘娘”蔡少芬(1991年港姐季军)参演了内地宫斗大片《甄嬛传》,该片创下中国大陆有史以来最强收视记录,至今依旧风靡。
佘诗曼(1997年港姐季军)则在宫斗片《延禧攻略》中把“娴妃”一角刻画得入木三分,收割大波粉丝。
这一时期,港姐选举走向下坡路。尽管也诞生了杨思琦、徐子珊等知名冠军,后来也参演了众多影视作品,但除此外更多的还是默默无闻的港姐们。
这一阶段,也是港姐争议和吐槽并存的时期。进入观众视野的往往不再源于佳丽的出众,而是某某港姐的“小三传闻”等黑历史,2007年更诞生了被媒体号称的“最丑冠军”“猪扒港姐”等,处境尴尬。
“和以前没法比”“一言难尽”“原谅我欣赏不来”“没有抖音一半漂亮”等冷嘲热讽成为更多观众对港姐的评价。而这一阶段的港姐选举,热度、话题度均不断下降,水花不大,相比昔日的行业盛宴,则更像一年一度应付式的“常规操作”,艰难而不甘地维持着昔日火热的余温,徒留观众一片缅怀。
缘何没落?
香港小姐选举的由盛转衰,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从外部原因看,电视产业日渐黄昏,在互联网技术及抖音等多种新兴平台的冲击下,港姐选举依旧把电视端作为首要播出平台,且香港地区语言属性明显,难以长久留住原有观众并吸引新观众。
再者,港姐选举作为TVB一年一度雷打不动的王牌选秀、昔日的“造星梦工厂”,其走向衰落归根到底也是香港无线电视发展衰落的缩影。
近年来,受市场竞争、疫情风险、创作瓶颈、运营混乱等因素影响,TVB已连续多年亏损。相关财务数据显示,TVB在2020年净亏损达2.81亿港元,收入同比减少25%;2021年亏损则达6.4亿港元。
早在2019年底,TVB就曾宣布因业务重组等原因,立即裁员350人。
体制僵化、内部帮派严重、艺人工资低、待遇差等问题持续揭露,成为阻碍TVB发展的一大顽疾。
曾为TVB高层的陈志云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TVB变得越来越像快倒闭的亚视,已经没有品牌效应,只有负面效应。“请100个曾志伟都没用,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品牌负面,除非内部深入改革,整个机构的文化、定位、价值观都改变,失去的观众才可能回来。”
作品方面,近年来,包括胡杏儿、钟嘉欣等在内的四大花旦、五小花旦相继离巢,导致TVB再没出现过真正火至内地的小生和花旦,出圈的剧集也屈指可数。原知名演员多离巢北上,谋求更好的发展。
在此大环境中,香港小姐选美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也随之下降。完全可以说,香港小姐的选举与发展,和整个TVB及香港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同步的,当整个电视频道品牌效益下降,王牌节目的持续光辉也无从说起。
从内部原因来看,港姐本身的质量下降也是一大原因。身为选美大赛,美貌和智慧并存可谓硬核标准。在“智慧”的体现上,近年参赛港姐学历上的确越来越高,但在“美貌”上,不少观众则感慨“长着一样的路人脸”,和当年的天然美人不值一比。
审美固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所谓“各花入各眼”,我们没有资格对港姐的容貌去评价高低,笔者认为,或许正是当年黄金时代的港姐过于惊艳,加之当下一批颜值不输港姐的内地新秀悄然涌现,完全不需要港姐竞选这样的官方认证平台去定义、输出,导致当下港姐在对比之下黯然失色。也可能是更多观众把对TVB由盛转衰的失望,连同当年炽热的香港情结一起,埋葬到对港姐不似当年的愤懑中。
此外,节目本身十年如一日的综艺风格,不求创新也加速了其衰落。从经典音乐、着装服饰到节目分发渠道,当下港姐选举都与当年大同小异,美其名曰“保持传统”,实则不求创新。和节目一起走向衰老的,似乎就只剩下几位老牌主持人的年龄与容颜。
港姐选举,意义远超想象
和港姐选举一样,以女性外貌、气质、智慧等为比拼要素的选美大赛还有亚洲小姐(Miss Asia)、华裔小姐(Miss Chinese),并称“世界四大选美大赛”的世界小姐(Miss World)、环球小姐(Miss Universe)、国际小姐(Miss International) 和地球小姐(Miss Earth)等。
香港小姐实则只是香港地区的选举,但由于上世纪70-90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自然让“香港小姐”的知名度也直线上升,并与香港文化融为一体,也应证了那句“香港小姐的美貌与香港经济成正相关”的传闻。
尽管走向衰落,但不得不说,港姐选举坚持70余载,意义远超想象。
一来,港姐选举为香港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产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有潜力的可塑之才。
一批经典影视作品应运而出,成为培养港姐、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张曼玉、袁咏仪、赵雅芝等一众港姐均通过出演影视作品而家喻户晓,更斩获众多国际影视大奖,从香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实现了“香港小姐”和香港影视产业的双向赋能。
港姐亚军出身的张曼玉1993年凭借电影《阮玲玉》获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7年则凭借电影《甜蜜蜜》同时获得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2001年又凭借《花样年华》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港姐冠军出身的袁咏仪则在1993年凭借爱情片《新不了情》获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次年又凭借《金枝玉叶》蝉联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赵雅芝则先后出演了《新白娘子传奇》《上海滩》《京华烟云》等多部作品,并凭借剧中表现获得1979-1985年香港十大电视明星金球奖、华鼎奖中国电视剧杰出成就奖等。
更为我们熟知的佘诗曼则先后饰演了《洗冤录》《雪山飞狐》《十月初五的月光》《法证先锋》《宫心计》等数十部经典港片,先后获得华鼎奖中国最佳电视剧女演员等奖项……
这批港姐用实力证明了“硬核”港姐的内涵除靓丽的外表和气质外,还有出众的才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香港影视文化的繁荣,更成为香港女性的标志,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引领意义与精神力量。
二来,港姐选举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一批优质内地选美综艺诞生。
自“港姐风”流入内地以来,众多内地电视台也参照港姐赛制、节目形式等,打造了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地方选美,如广州电视台1988年到2008年间持续打造的综艺品牌“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始创于1989年的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等,让选美一度成为风潮,引领一批城市选美大赛拔地而起。
但曾经繁华的背后,走向没落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国内也推出多类型、多领域的女性主题综艺,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女人30+》《妻子的浪漫旅行》《姐妹俱乐部》《创造101》等,它们的走红或许能带给港姐选美一些新的启发。
以芒果TV推出的女团成长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为例,目前已推出三季,以女性、成团主题为基础,创新点则在于其励志、富有共鸣的节目理念——呈现当代30位公众女性的追梦历程、现实困境和人生选择,让观众在过程中反观自我。节目中的“姐姐们”以面对婚姻和事业的人生态度,传递出勇敢、自信、拼搏的姿态,重新诠释了不被年龄定义的人生。
同样展现新时代独立女性风貌,“浪姐”与“港姐”仅一字之差,但差的不仅仅是女性特质、地域,更是对新时代女性不被年龄所定义的人生与理解,也是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
从节目形式到理念,《浪姐》无疑比港姐选举单纯围绕外貌、身材,及以情景问答、才艺展示所展现的女性才华,来的更有看头、更富有共鸣及深刻的意义。
而在传播与表现形式上,内地选秀综艺《创造101》等则不断打通互联网分发、传播渠道,同时在节目打造上抛开传统选秀综艺形式,从室内到户外,从线上到线下,从踢馆等赛制创新到全流程的悬念制造……不但氛围感拉满,而且网感、互动性、娱乐性均更胜一筹,而这都是港姐选举可以从中借鉴与学习的。
结语
从1946年至今,眼看香港小姐从万人瞩目到盛况难再,不但映射出了香港电视产业的兴衰,也折射着香港这座昔日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变迁,背后当然也离不开节目本身的因循守旧,拒绝创新。但愿多年后,当我们谈论起香港小姐这个曾经响亮的文化标签时,不再只想到泳装旗袍、婀娜身姿,而是不断进步、不被定义的女性风貌和开拓进取、灵活应变的香港精神。
抛开港姐本身,如何通过选美产业带动城市旅游、休闲服务等周边产业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产业提质升级,则是下一步可以深入的方向。选美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结合会否成为疫情之下重振经济的文旅新切口,依旧值得期待。
话题互动 您对香港小姐竞选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刘舜欣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