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宴臣出圈,叶冰裳逆袭,这届主角有点难当
本文适合吃瓜群众/互联网乐子人/主角团路人/跟我一样好奇的国产剧爱好者食用。
如果单看这段对话
你大概很难想象
原来这就是剧里的“大反派”
网友表示:正确的、客观的、一针见血的
最近《我的人间烟火》热播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场面实在好看!
魏大勋饰演的男二孟宴臣花式出圈
杨洋饰演的男主角宋焰却花式出“油”
女主许沁被批为“娇妻恋爱脑”
原作里狂拉仇恨值的养母付闻樱却有不少人心疼
作者破防
导演挠头
制片道歉
演员表示:我什么都不懂
剧播至此
主角团吸不吸粉已经不重要了
能不反向赶粉就谢天谢地了
为什么一部主打正能量的剧
最后演变为这副闹剧?
为什么被创作者操纵的纸片人
似乎也会脱离轨道?
小鸣同学也不禁心生疑惑
不过
配角逆袭,反派觉醒
这样的事情,今年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就在三个月前
相信不少人也卷入过《长月烬明》的修罗场
陈都灵饰演的女配叶冰裳B站刷屏
LOFTER登顶
澹台烬黎苏苏却被嘲,“LOW”上热搜
有趣的是
叶冰裳一角正是原著中被踏进土里
不得翻身的标准“恶毒女配”
但在观众的关注与爱意中
她得以冲破系统设定,在二创中重生
不得不说这个现象着实有趣!
所以
配角逆袭,反派觉醒,主角翻车
究竟是为何?
小鸣来给你掰扯掰扯
影视剧创作中的“傲慢”是一种毒药
比如《长月烬明》里
创作者傲慢地将所有优势、光环
叠buff一般地赋予主角
傲慢地
让叶冰裳饱受折磨却不给她一点甜头
傲慢地
制造虚假的“爽感”来迎合审判的恶趣味
傲慢地
认为自己可以信马由缰主宰人物的灵魂
最终的结果却是被观众狠狠打脸
《我的人间烟火》里
剧方试图通过几层冲突
来呈现男主的人物弧光
比如人物身份的跳跃:
从高中混混摇身一变为正能量的消防员
贫富差距的弥合:
女主宁愿抛弃优渥生活也要跟男主在一起
人格偏见的消除:
孟母看到宋焰闪光点后消除偏见真心接纳
结果因为剧情设置和演员演绎的问题
彻底把“偏见冲突”变成了“事实冲突”
男主不够令人信服
女主的爱就成了无根之物,不识好歹
总的来说
剧方还是在应用一些过时的、老套的
浮夸的人设和公式
打造一个充满男凝的爱情故事
这真的还能唬到今天的观众吗?
市场的反馈会告诉你
休想
无论是叶冰裳的“在这世上
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值得我去爱”金句出圈
还是网友对许沁因一碗粥而感动的怒其不争
摆脱规训,重新定义女性自我价值
成为今天我们目光所及,心之所向
看似主角的大翻车
不过是因为
观众对剧集里隐含的
男权社会价值观更加敏感
不再容忍其中对女性的扭曲和打压
观众希望剧里的人物
不是创作者手中把玩的傀儡
也不是实现男主价值的挂件
她们首先应该尊重自我意志,了解自我需求
再用合理的行为逻辑行事
否则就只会沦为一个恋爱工具人
配角为什么出圈?
两分看人设,三分看反差,五分看适配
人设固然很重要
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换一个演员
未必(一定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效果
因为,反差感是新鲜的源动力
低期待就会造就高获得感
低姿态也会创造高表现力
在剧播前陈都灵和魏大勋
大概与“演技”沾不上边
但剧播后,观众惊奇地发现
原来他们已经悄悄进步了
于是乎,关注山呼海啸而来
陈都灵的柔弱中生长出坚强与力量
魏大勋的幽默里掩藏着深沉与谦逊
外形与人物相辅相向
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
这或许就是他们的互联网15秒
演技这件事
在没有对比的时候大可忍耐
一旦有了对比就惨不堪睹
不知道谁说过
演技拼到最后是文化和理解力
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理解角色、演好角色
最终才能呈现自洽的表达
但在许多采访之中都暴露了
主角脑袋空空,说不出半个有用的字
配角笔记满满,说起角色来滔滔不绝
过去的明星顶着一张神颜
还要卷演技卷唱跳卷文化
现在观众终于发现
自己真的是太宽容了
强烈建议
收收爆棚的自信
找找演员的初心
因为是主角
所以原谅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观众觉醒,并开始思考
故事里的配角都有着怎样的人生
他们是否跟主角一样有选择,有出路
他们黑化的原因,悲剧的源头在何处
于是
原本的工具人
有了思想、血肉和第二次人生
编剧想要创造一个窒息的母亲
却唤起许多人的理解和心疼
编剧想要打造一个恶毒的庶女
却让她成为高光最多的角色
因为
她们某种程度上展现了普通人的底色
她们身上烙印着现实的不完美
她们在“工具人”的身份下启发观众的思考
又在观众的想象中重塑血肉与灵魂
纸片人的觉醒
每一个观众都是“造梦者”
小鸣同学的解读就到这里结束了
下次再见~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