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间理论初探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6-25

第97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第一阶段线上论坛于3月15日19:00举行。本期活动关注《空间》一书。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我来读文献”第96、97期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关注!

第96期我来读文献 | 《新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研究》

第97期我来读文献 | 《空间》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领读专家

陈丽,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爱尔兰研究中心副主任,2017.8—2018.8中美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当代英国文学和爱尔兰文学。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爱尔兰文艺复兴与民族身份塑造”和“空间视角下的当代爱尔兰小说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包括《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20世纪爱尔兰大房子小说》《爱尔兰文艺复兴与民族身份塑造》等。


思考题


Q

1. 简述哈维的时空压缩概念。   

哈维提出的时空压缩概念是我们讲到时间和空间的对比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个人认为,要把它和詹明信的时空概念对比起来理解。


哈维(图片来自网络,下同)


在詹明信看来,尤其是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现代主义和时间性相对应,后现代主义和空间性相对应,也就是说,他把空间性看作后现代主义的一种特征。而哈维用时空压缩的概念突破了这样的狭隘划分。哈维想要表达的是,在现代社会,我们通过技术进步已经实现了用空间来消灭时间,地球缩小为一个地球村。“现存”与过去和未来毫无关联。时空压缩的后果,就是我们在审美感受和时空表达方面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焦虑。至于怎样应对这些挑战和焦虑,就诞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哈维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系列全新体验的一种哲学或者文化上的回应


Q

2. 如何区分空间与地方?   

空间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所以就通过区分空间与它相近或相左的概念来定义。空间和地方就是最常使用的一对概念。首先推荐大家阅读段义孚的《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和爱德华·雷尔夫(Edward Relph)的《地方与无地方性》(Place and Placelessness)。这两位学者以人类经验为中心,倾向于认为空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旦人类经验驻足其中,空间就变为了地方,也即地方是人类经验创造出来的一个场所,使得空间被赋予意义


《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

《地方与无地方性》


Q

3. 如何理解多琳·马西的“全球地方感”? 

多琳·马西


马西“全球地方感”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空间和地方这样一组相对的概念。我在书中第17页有一段比较详细的叙述。“全球地方感”突破了全球和地方这组概念的简单二元对立,强调这两者不是简单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性的概念。同时,它也强调地方和空间都不是静态存在的,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地方以及场所的复杂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地方并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也不是只有单一的身份认同,相反,它充满了非常复杂的内部冲突;全球,或者使用马西与地方感相对的术语全球性,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建构过程


“全球地方感”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革命性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现在文化空间的复杂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Q

4. 简述詹明信的超空间概念。  

詹明信


詹明信的超空间(hyperspace)概念实际上挪用自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超现实(hyper-reality),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超现实的概念。超现实通过模拟或者仿真,实现不是现实而胜似现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的各种设计竭力打造一个完美的梦幻世界,处处想要突出现实感,同时这种现实感是完美的,排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所以它不是现实却又优于现实。对于这样一种状态,鲍德里亚就称它为超现实。


詹明信的超空间也是同样的意思,通过仿真或者拟像,实现空间感的非真实化。也就是说,在构建空间感的同时,强调了它和周遭的现实空间的割裂感,是一种非真实化。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詹明信提到的鸿运大饭店:它建筑在周围的环境中,但是它的玻璃幕墙以及内部各种拟真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和周围的城市环境完全割裂开来,是两个世界;同时,它可以通过内部的空间构造实现后现代感,或者说时髦感,实现和周遭城市完全不同的空间感觉。在超空间中,人类的主体性受到了威胁,空间的迷失感是后现代超空间最主要的特征,主体在其中失去了方向,不能轻易找到上下左右。这里的失去方向,首先可以做现实的理解,比如通过电梯,通过空间的割裂感,使你难以分清东南西北或者上下左右;同时它也是一种比喻性的象征,也就是说我们对人类自身处在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主体性,感到重重受困于其中。为了应对这种迷失感,詹明信提出了认知图绘的概念。


Q

5. 如何理解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组?

列斐伏尔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组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在于它引入了三元的概念,打破了原来的二元对立。我在《空间》一书第30页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空间三元组,也就是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性空间,是分别对应感知空间、理念空间和生活空间的一组三元辩证。


第一个层次是空间的实践,比如我们去参观天安门、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空间的实践就是当初建造这些建筑的实践。第二个层次,空间的表征,指的是人们在头脑中用来替代日常现实的符码系统,比如说地图,比如说城市规划师的规划,具体到刚才的例子,空间的表征就是设计师在设计天安门、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符码性概念。第三个层次,表征性空间,相对应的就是生活空间;表征性空间指我们私人化的、经验性的日常空间,是空间的使用者和居民对空间的体验和想象,比如去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候,你由此缅怀的和自己或者家族有关的集体或者个人性的历史记忆。


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列斐伏尔提出空间理论有其哲学主旨,他是在考虑为什么资本主义能够幸存这一问题的大背景下思考空间和城市问题的。原本在空间中对于物质的生产,转变成了空间本身的生产,这种生产的转变过程就可能是资本主义得以延续的重要策略。所以空间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和商品、金钱还有资本一样,它承担着全球化进程的使命。


对于文学理论来说,列斐伏尔的三元理论的更大意义还在于对于后来的理论家的启发,也就是启发他们超脱于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最明显的就是他的学生苏贾提出的第三空间。


Q

6. 如何理解巴巴的后殖民第三空间?

巴巴


巴巴提出后殖民空间概念的时候运用的是空间的思维,但实质上进行的是身份的研究,尤其是后殖民身份的研究。他关于后殖民第三空间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居间性、阈限性、矛盾性和杂糅性等,其实都是后殖民身份研究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的提出突出的是一种空间的思维。比如居间性,巴巴用这个术语想表达的是一种空间思维,就是在两者之间,突出的是阐释主体的模糊性、不确定的状态。通过空间的思维框架,把主体从原本的后殖民二元对立状态下抽离出来,比如说殖民者和后殖民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通过第三空间的概念,巴巴重新审视的是被殖民者的阈限身份特征。


第三空间的概念超越了二元身份的简单对抗模式,允许身份出现非此非彼的杂糅性和开放性。所以在文化遭遇的中间地带出现了文化的杂糅,后殖民身份因而能够出现多种的复杂可能性。


Q

7. 如何理解苏贾的第三空间?

苏贾


苏贾的理论贡献更多在于他对概念的梳理,而不是一种开创性的提出,也就是说他对前面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家的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苏贾的第三空间概念脱胎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组。在他的《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一书中,苏贾首先详细梳理了列斐伏尔的理论贡献。如果大家愿意进一步挖掘,可以看这本书的开头部分。


苏贾首创把第三空间从两个词(thirds pace)合在一起写,融合成为一个词(thirdspace),然后赋予了“三”超越二元对立之外的第三种选择。所以他的第三空间表达了开放性、复杂性和包容性的重要特征,最大的特点就是弃绝了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心态,而是强调亦此亦彼


苏贾使用的一个具体的阐释例子就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阿莱夫》(The Aleph)中地下室里的小球。球非常小,但是又可以同时容纳全世界与全宇宙。这就是亦此亦彼的概念,超脱了我们正常理解的物理的空间,表达的是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Q

8. 简述詹明信对文化生产及后现代文化特征的论述。

詹明信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位理论家,他的文化思想对于我们的文化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詹明信的贡献首先在于,他把抽象的文化具体化了。以前我们提起文化的时候是包容万象的一个抽象的概念,无从下手。詹明信首先把文化作为自然的对立面来看,形成了自然和文化的对立概念;其次,文化可以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由此出现文化研究的概念;最后,他打破了高雅文化的垄断,把流行文化也加入进来,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看戏、看电影,等等。


在把文化具体化的同时,詹明信也把它日常化了。文化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这就使得文化的生产成为可能。我们现在已经接受了文化产业的表述,文化成为日常生活中可以消费、可以生产的对象。


在詹明信看来,后现代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深度的削平。我们从文字的时代,过渡到图文并茂的时代,现在甚至过渡到一个以图像为主导的时代,媒体中的视觉形象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感就消失了。我们在看油画的时候,会意识到这是一个艺术品,和我们的现实有一定距离;但是你在看着照片的时候,却很难否认它的现实性。这正体现了詹明信认为的后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批评距离的消失,由此导致深度的削平


詹明信的后现代文艺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涉及的后现代文化特征,比如说与历史的割裂、批评距离的消失、深度的削平,还有阅读过程中主体的消失、情感的丧失等,实际上都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当代以网络社群主导的文化现象。比如说大量的微信文字的转发,允许用户非常方便、无差别地复制信息,文化姿态就变成千篇一律,也就不再具备深度,这就实现了深度的削平和平面化。同时,大量的短信息、微博、微信文章的存在,使得信息支离破碎,很少再有持续性的阅读。文化的严肃性被消解,间接导致批评主体的丧失。詹明信在点评后现代文化特征时曾一再强调的一些特征,实际上也仍然在主导着我们现在的生活,或者至少主导着我们对现在生活的理解


Q

9. 你对如何命名空间理论与文学批评的交叉领域有何看法?现有的“空间文学批评”“空间批评”“空间文学研究”“地理批评”“文学地理学”“空间诗学”等概念各有侧重,你是如何理解的?

空间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交叉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仍然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因而才会出现术语不统一的情况。当然这也说明这个领域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领域,对于参与者而言具有较高自由度,允许各人从自己的理解切入最前沿的理论建构过程。


我在文中提到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术语,比如说空间文学批评、空间批评和空间文学研究等。这些术语从字面上就能够看出来,它们和空间、文学和批评研究联系较深。而像地理批评和文学地理学这样的概念则更为侧重人文地理学和文学批评之间的重叠领域。所以说这些术语各有侧重,取决于大家怎么理解,也取决于大家怎么使用。


我个人偏向于比较朴实的空间文学批评的概念。这个术语最朴素、最直白,也很明显地表达这是一个从空间角度进行的文学批评;同时也可以和其他的术语,比如后殖民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理论分支,形成平行的术语关系。


读者提问


Q

1. 书的第2页:“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空间的价值被低估,时间及以线性时间为主导的历史进步论在人文社科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菲利普·韦格纳(Phillip E. Wegner)曾引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名句——‘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莎士比亚:139)——来说明空间长期被贬抑的事实。空间沦为一种静态的、自然的场景或‘容器’,而在这个容器里上演的故事和其中的人物才是真正的主角。”

我觉得莎士比亚的这句话没有贬低空间这个容器,相反恰恰说明了舞台这个容器的重要性;世界这个舞台是恒久不变的,变动的是来来往往上场下场的人。不知道我这种理解对不对?

我相信莎士比亚在讲这句话的时候,绝对没有贬低空间的意思,所以他讲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很明显他承认了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但是韦格纳用这段引文想要说明的是空间的主体性和空间的赋义的过程。也就是说,莎士比亚说到空间是一个舞台的时候,空间是静态的,是一种背景或者容器,它本身没有意义。这里的空间是恒久不变的、静态的,而来来往往的人,所上演的故事才是有重要意义的。


韦格纳这样来解读空间和时间的传统关系:时间性的故事在前景位置,而空间是作为背景存在的。空间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想瓦解这一点,也就是说赋予空间以意义,赋予空间以主体性;空间并不是简单的背景性的静态存在,空间本身能够产生意义。


Q

2. 何为“阈限”(阈限空间、阈限性)?第三空间、阈限空间、阈限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化多样性隐含了中心化倾向,文化差异是否是去中心化的?

阈限(liminality)源自拉丁语的limen,用英文翻译叫threshold,意思是门槛。它的字面意思就是有间隙性,或者说模棱两可的状态。作为人文社科研究中的重要术语,阈限最早起源于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Victor Witter Turner),他在分析成人礼的仪式中提出了这一概念,指的是脱离了原先预定好的社会角色,同时又没有实现新的社会角色的这样一种状态。阈限一经提出就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从稳定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同时向待建立的结构过渡的过程中模棱两可的状态或者过程。阈限性指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阈限空间就是指这样一个文化杂合的空间。所以综合特纳等人的理论,阈限的时空特点是模糊性、非决定性、暂时性,它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转换,因为它是一种形成中的状态。除特纳的作品之外,我还推荐大家看一看和特纳齐名的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的《文化的诠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第二个问题,第三空间的特点是亦此亦彼,它的特征是开放性、复杂性和包容性,强调的是一种复杂的包容性,也就是各种杂糅的文化共处同一空间,或者共处同一结合部,我们叫作文化结合部,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相互杂交和包容的状态。但是阈限性实际上强调的是过渡性,也就是说从预定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同时还没有进入到新的模式中去,在这个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暂时性


第三问涉及文化的多样性隐含了中心倾向,巴巴在《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ulture)中强调文化的阐释性的时候,提到了文化的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和文化的差异性(cultural difference)的相对概念。在他看来,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认知性的、中心化的概念,隐含了一种文化霸权;在探讨多样性的同时,其实隐含着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一种既定存在的模式,占据主导的思维方式。而通过文化的差异性的概念,巴巴强调的是去除常规思维模式,挑战文化权威感,或者说去除文化霸权性的模糊性,也就去除了某一种文化的主导性。于是,文化的差异性的概念本身就挑战了某一文化的主导性,和传统的文化模式、文化传统,或者说文化共同体之间产生了割裂。所以巴巴试图区分这两个概念,他想强调的是文化差异的概念,也就是用去霸权化、去中心化的文化差异的概念来替代原来我们经常提到的文化多样性


Q

3. 请教老师:如何理解空间、地方、地域,以及空间叙事、叙事空间、地域叙事呢?

关于空间和地方的概念,思考题中也讲到了,建议把段义孚、雷尔夫和马西的著作看完,就大概明白空间和地方,以及后来地方和全球的对立。地域很多时候的侧重点应该指的是乡土概念,比如我们说地域观念、地域文化、地域特色。我的理解是地域类似于英文中的local,在这个概念上,它相当于地方作为全球的对立概念的时候的一个同义词。地域叙事类似于我们讲的乡土小说的概念,相对应的就是属于全球化的流散文化,以及跨国流动的一些叙事性作品。


空间叙事指的是叙事学的空间转向,这里空间是用来修饰叙事这个词的。叙事空间则是叙事学内部更窄一些的术语。1987年的《叙事学词典》(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把叙事空间定义为情景和事件在其中再现的场所,以及叙述的事例发生的场所,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叙述学理论中一个具体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变化,或者说处在动态的定义过程中。这两个词很明显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Q

4. 在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中,对于时间压缩的论述(时间割裂成一连串的当下,历史感和未来感削弱,人们拥有的仅仅是现在,“现存就是全部存在”)该怎样理解呢?为什么说人们拥有的仅仅是现在?

说的简单一点,哈维事实上是用一种非常耸人听闻的总结来强调了时空压缩的效果,也就是时空压缩促成了共时性相对于历时性的胜利。时空压缩消除了我们以前以时间为主导,以历史性为主导的概念,空间的并置替换了时间链条上的因果关系。以时间性为主导也就是因果关系占主导,我们会说“因为······所以······,接着······然后······”,这是一个很完整的时间因果关系的逻辑链条。这种因果关系逻辑链条的崩溃,就导致我们对时空的体验变成了一系列纯粹的、相互之间毫无联系的时间中的现在。


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哈维认为我们的体验是纯粹的,只有现在而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哈维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来说明,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真实的患者,而是一种在过去和现在和未来之间毫无障碍、毫无所觉地来回穿梭的状态。再比如我们现在常用的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这种拼贴、杂糅突破了时间线的因果链条的束缚,可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随时穿梭。其结果就是,我们对于当下的体验没有了时间的深度,去除了时间的逻辑链条,你体验到的实际上是无限的当下的时间的叠加


延伸阅读

新书速递 | 《空间》(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热点聚焦 | 空间文学研究理论前沿

城市空间漫步 | 第一站:巴黎,去看看本雅明眼中的拱门街

城市空间漫步 | 第二站:伦敦,去泰晤士河堤岸散步

城市空间漫步 | 第三站:都柏林,走在奥康内尔大街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