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红:中医医院对互联网诊疗新业态寄予厚望

陈曦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借助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让传统中医在新时期积极拥抱新业态、迸发新活力。

“此前我们所做的很多信息化工作,都是为了响应临床业务部门的需求;但现在医院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通过信息化来引领业务需求、引领医院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中医医院对互联网诊疗这种新业态是寄予了厚望的。”
4月23日,在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指导、《中国医院》杂志社主办、数字认证公司承办、HIT专家网协办的“后疫情时代医院诊疗模式思考暨互联网医院建设交流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以下简称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红介绍了广安门医院是如何借助信息化与互联网技术,让传统中医在新时期积极拥抱新业态、迸发新活力的。



将核心医疗资源面向互联网开放

在张红看来,在广安门医院的互联网医疗建设历程中,2020年或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医院采取的多种举措,旨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并未涉及核心医疗资源的利用。可是面对突发疫情,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疫情初期,广安门医院迅速行动,率先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提出开展互联网诊疗的申请。2月27日,广安门医院收到批复,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具有互联网诊疗资质的中医医院。3月3日,在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工作之后,广安门医院正式上线互联网诊疗系统,将一批优质的医疗资源投入互联网诊疗服务中,打造线上线下全智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模式。

广安门医院互联网诊疗技术路线图
“复诊续方”是此次广安门医院互联网诊疗工作的重点。患者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选择“复诊续方”,经身份认证确认是符合条件的复诊患者后,可选择历史处方并上传病历信息、支付医事服务费,完成挂号。
医生在线接诊,通过语音或图文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为满足中医复诊的临床需要,广安门医院在问诊流程中增设了“患者上传舌苔照片”的环节。依据患者病情,医生再次判断是否符合互联网诊疗要求,不符合的转至线下就医,符合条件的可在线做出诊断,经医生电子签名后开出处方。
电子处方传递到药房,经药师审方后传输到支付平台。患者在线完成支付,后续便可在家中等待快递上门的药品配送服务。
“复诊续方”功能的上线,缓解了疫情期间患者迫切需要复诊、续方,又不敢前往医院的尴尬问题,同时帮助广安门医院通过控制到院人数,减少院内接触感染风险,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
此外,为发挥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优势,广安门医院还充分发挥“中医远程会诊平台”的功能,薛伯寿、刘志明等国医大师率领医院专家团队,通过在线讨论、远程阅片、远程指导等,为多家医院的30余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提出中医治疗方案,有力提升了抗疫一线的中医救治水平。
探索互联网+,一直在路上
其实,在中医信息化建设和拥抱“互联网+”的道路上,广安门医院的探索实践由来已久。
2010年,广安门医院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中医信息化示范单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中医药临床信息学”也由广安门医院承担建设工作。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广安门医院迈出了积极拥抱互联网的重要一步。如何借助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力量,让中医服务焕发现代活力?广安门医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
早在2015年6月,广安门医院就发布官方App,实现预约挂号、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科室医生介绍、就诊指南、导医服务等功能。截至目前,“广安门医院”App的用户注册量已超过65万。
随后在2016年,广安门医院对App预约挂号功能进行了优化升级,如对儿科、妇科等科室挂号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限定,调整取消预约后的放号规则以防“黄牛倒号”,支持无卡预约等。2019年,广安门医院再次推出便民惠民的互联网应用:“广安门医院”微信小程序。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信息化手段,广安门医院有效缓解了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目前的在线挂号预约量超过2万人次/月。
广安门医院此次能够在疫情期间快速上线互联网诊疗,与前期的“互联网+”工作基础密不可分。
体会与挑战
张红认为,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将核心医疗资源面向互联网开放,“合规”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医院必须吃透《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落实。比如针对“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的政策要求,广安门医院将其进一步具体规定为:半年内曾因相同诊断在本院就诊过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针对“应当加强互联网诊疗活动管理”的政策要求,广安门医院引入电子认证、可靠电子签名技术,并制定了互联网诊疗医疗质量安全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对线上诊疗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互联网诊疗不是一项单纯的信息技术工程,需要医疗机构首先在内部建立各部门互相融合的互联网诊疗服务架构。”据张红主任介绍,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十分注重与临床科室密切合作,在建设过程中反复征询一线人员的意见与建议,共同探索适合中医临床需求的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比如此次新增的“患者上传舌苔照片”环节,信息中心十分关注临床使用的实际效果。“我们对院内参与互联网诊疗服务的近150位中医专家进行了意见征集,他们的反馈是,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拍摄的舌苔照片,基本都可以满足中医复诊的问诊需求,这也使得我们在技术实现时抱有很大的信心。”
然而,挑战也依然存在。比如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虽然舌苔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对于其他的诊察手段,特别是脉诊,以目前的技术条件还无法找寻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又比如在药品配送的环节,中医常用的草药、汤剂等,对保质期、保存条件等有较高的要求。如何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密切合作,完成特殊药品的配送工作,诸如这类问题还有待在未来继续探索解决。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微信订阅号:HIT180com微信服务号:chinaHIT投稿:gong_chen@hit180.com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